佛教:什麼是陰德?如何積陰德?

2020-12-15 明月天心

佛教一直倡導大眾要積德行善,因為諸法皆空、因果不空,種善因,才能得善果,所謂「善惡到頭終有報,從來因果不用忙」,我們若想改變自己的命運,使自己的命運走向更好,就要多積德、廣結善緣。

佛門有語:善惡之報,如影隨形;禍福無門,惟人自召。行善積德是培植福報、消除業障最殊勝的法門,那麼這個積德又分為陰德和陽德。許多人可能並不太清楚,想著我們做好事不就行了,怎麼還有這種區分呢?本篇文章,小編就來和大家說說什麼是陰德,如何積陰德?

我們做好事,因為發心不同,所作功德也會有區別。毋庸置疑,現在社會上許多人做好事是懷有功利心的,是有所求的,雖然也利益別人了,但同時也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比如有些社團為了達到宣傳的效果,到敬老院關照孤寡老人,雖然也間接幫助老人、做了善事,但這種好事,自利大於他利,且又是拍照又是錄製視頻,功利性大於慈善性,這種做了好事要讓別人知道的行善叫做「積陽德」。

而積陰德與此相反。陰德是指做好事不留名,不被人知道,也不是為了自己,也指暗中做的好事。陰德是隱藏的德行,與陽德的公開行善是相反的。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積陰德的人做好事而不為人們所知,但是「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上天會加以賜福;積陽善的人,做好事被人們知道,會受到人們的稱讚而享有盛名。因此,想比陽善,陰德更具有無量功德福報。

我國傳統文化典籍《了凡四訓》雖然不是佛經,但它與佛教的思想是一致的。佛教裡講三世因果,因果通三世,莫疑因果無人見,遠在兒孫近在身。我們常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秧」,行善之人,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作惡之人,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做了好事,到處宣揚,刻意讓別人知道,並不是真善,而是偽善,有福德並無功德。而積陰德縱然面對得是他人的奚落、冷漠、歧視,也能做到心無掛礙。積陰德的人一片誠心助人,而不圖回報,是真正意義上的善良,這樣的陰德是為功德。福德與功德之間差個最難做到的大愛和如菩薩般的大慈大悲的發心。大部分人只能做到小善,大愛無私最難做到。

比如默默出資捐款搭橋、舍粥賑災,或是隨手撿起地上的垃圾,以免他人滑倒等等。另外,社會上還有許多人在他人危難緊急的時候,不顧個人安危,救人於生死之間,救人之後不留名,悄悄隱退於人們的視線。這種善良就是真善,就是在積陰德。除了以上種種,我們每天給他人微笑,嘴上常言善語、吉祥話,令他人心生歡喜,這也是在積陰德。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莫疑積德天不見,百年頃刻回頭見。在佛家看來,福報不是上天賜予的,而是自己努力積攢而來的。善人自有善報,吉人自有天相。與其費盡心思窺探風水之說,不如多多積累陰德,日行一善,用實際行動改造自己的命運。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教:佛說,陰德對一個人很重要,這樣積陰德,才會有大福報!
    佛教:佛說,陰德對一個人很重要,這樣積陰德,才會有大福報!什麼是陰德?陰德就是一個人暗中做好事,不告訴別人。而陽德卻恰恰相反,做了一點點好事,就喜歡到底虛揚,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得知道。佛教認為,陰德是使命運向好裡發展,最重要的動力。我們的古人就非常重視陰德,並認為應該要多積陰德,才能有福報。如果你有錢了,與其浪費奢侈,還不如偷偷資助幾個貧困兒童;遇到了需要攙扶過馬路的老奶奶,善意的一個舉動,就是在積陰德;在公交車上,給有需要的人讓座,這也是在積陰德。遇到了迷路的孩子,如果可以,送到派出所,或者是給他的父母打電話,這就是在積陰德。
  • 佛教中所說的「積陰德」,是什麼意思?
    《了凡四訓》中有一句經典的話: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什麼是陽善?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即為陰德。陽善可以享受世人的讚嘆,但是如果名不副實,那就不是福而是禍了。積陰德的人自有天道正義護佑。陰德的福報要遠超陽善,是陽善還是陰德,全取決於我們自己的這顆心。
  • 佛教積陰德的好處,十件最積陰德的事,你有做過嗎
    佛教積陰德的好處,十件最積陰德的事,你有做過嗎。做好事就是行善,行善就有德,多做好事,就叫積德,積德越厚,人越有福,所謂厚德載物就是這個意思。但是積德很有講究。有陰德和陽德之分,俗話說: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
  • 多「積陰德」,功德無量
    01 什麼是「積陰德」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想讓自己的命好一些,多一些福報,佛家對人的教導就是要求我們要行善積德,所謂「種善因,得善果」,古往今來,諸事皆報應不爽,因果不饒人,沒有人能夠逃脫「因果」二字。
  • 陰德對一個人很重要,如何積陰德?
    陰德,就是默默做好事,不告訴別人。陰德是使命運向好裡發展的最重要的動力,中國古人非常重視陰德,反而認為陽德(做了點好事嚷嚷的人們都知道了)只是得到了一些虛名,於改變命運向好發展沒有太大的實際利益。7)雨雪的時候、天冷的傍晚或者是雪天的傍晚,遇到賣菜的、賣水果的、賣報紙的,剩的不多了又不能回家,能全買就全買,不能全買就買一份,反正吃什麼也是吃、看什麼也是看,買下來讓人早點回家!8)上車遇到老弱病殘、孕婦,讓座的時候別動聲色,也別大張旗鼓。站起來用身體擋住其他人,留出空位子給需要的人,然後裝作下車走遠點。
  • 中國人常說積德要積陰德,那什麼是「陰德」?
    中國所謂「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功五讀書」這「陰功」指的就是「陰德的功勞」那麼我們嘗嘗掛在口頭的「陰德」到底是什麼呢?有了陰德,必定就有陽德,這是我們的陰陽文化,那麼陰德和陽德又有什麼不同呢?所謂「德」,就是「善」既然是善,就有真假的區別。也就是我們說的真善和偽善。也有大小的區別,所以我們有毋以善小而不為的警句。當然最高深的,最高境界的,是有陰陽的區別。何為陰,何為陽。
  • 最積陰德的5件事,做過2件以上,也會功德無量!
    在暗中去做有德於人的事情,就能積累到陰德,積陰德不僅能自己受益,還能惠及子孫,甚至可以造福眾生。古人常說:「有陰德者必有陽報,有陰行者必有昭名。」當我們去做一件好事時,只要默默地把事情做好,不要求回報,做了好事也不要到處宣揚,這樣去做就能積累陰德。如果你做了一件好事,又受到了別人的表揚,或是接受了他人的回報,你所積累的福報就是有漏之福,簡單理解就是你雖然積累的福報,但福報又被你消耗掉了。而積陰德就是只去積累福報不去消耗福報。
  • 佛教:陰德深的人有4種面相,不用花錢就能美容,相貌秒殺整容臉
    佛教:陰德深的人有幾種面相,不用花錢就能美容,相貌秒殺整容臉。通過一個人的相貌,就可看出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是怎樣的。畢竟「相由心生」,內心怎麼想的,往往會表現在面部。首先說一下什麼是陰德,做好事善事不被人知道,就叫陰德。「陽德享世名,陰德天報之」。陰德別人是偷不走的,除了自己享受福報外,陰德還可福澤子孫。所以做好事善事,不一定花錢。比如路上一輛共享單車歪倒在地,我們扶起來了,也是一件善事。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勿以善小而不為,就會廣積陰德。
  • 古人講積德,積陰德,那麼陰德和陽德有什麼區別呢?
    什麼叫做陰德和陽德?從小一直聽老人講:要積陰德,不給自己也可以給子孫。多年後才明白老人所說的話很有道理!那麼什麼是陰德呢?心中有善念,隨時可以積德什麼叫陽德、陰德?陰德積得久,且越積越大,所以做了好事最好不要讓人知道,不讓人知道的德行就越積越厚,後面的福報就大,可以福澤子孫。如果讓人知道了,報掉了,報掉了就沒了。陰德是使命運向好裡發展的最重要的動力,中國古人非常重視陰德,反而認為陽德(做了點好事嚷嚷的人們都知道了)只是得到了一些虛名,於命運向好方向發展沒有太大的實際利益。
  • 廣積陰德
    一、何為陰德?經常有很多信眾會問什麼是陰德,積陰德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 最積陰德的4件事,哪怕做過一件,也會累積大功德!
    所謂陰德,就是指暗中做的有德於人的事。 如果一個人做了好事,只有自己知道,這種行為就可以積累到陰德。 而陰德不同,陰德是無漏之福,簡單去理解就是你積累了福報以後,不去消耗福報, 使福報一直凝聚在你的身上,時間久了你身上的福報越來越大
  • 最積「陰德」的四件事,福報深厚的人都在做
    古語云:「有陰德者,必有陽報。」老人們常說在生活中要多積陰德,那麼到底什麼是陰德呢?陰德就是在暗中做有益於他人的好事,也叫做陰功。做好事不被人發現,悄無聲息的才叫做陰德,而大張旗鼓的行善積德,就叫做陽德。陽德是有漏之德,一個人大肆宣揚自己的行善積德事跡,因為大肆宣揚獲得了巨大的榮譽和名氣,積累的功德因此也就消耗掉了。
  • 佛教:最折損人「陰德」的5件事,看看你做過幾件?
    人這一生,缺什麼都不可缺福報。物質名利易得,福報卻難求。世人皆喜歡求財,其實存再多的錢,無常一到,一切皆化為虛無。人生要存就存福報,福報存多了,是累世的快樂。人生之苦,苦在福薄。「前世因,今生果」,前世沒有積好陰德,今生的命就會很苦。命不好,再不好好修行,人生就會更苦。人生福報有定數,過早耗盡,苦難跟著就來了。
  • 佛教:折損「陰德」的4件事,別再做了,因果不饒人!
    「凡行善而為人所知者,即為陽善;行善而不為人所知者,即為陰德」,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這是傳統文化讀物《了凡四訓》裡的話,一個人暗地裡偷偷行善,為不欲被人所稱讚,這樣的行為更有功德,更能得上天庇佑。我們說,一個人家財萬貫不算是福,陰德厚重才是福報無量。錢財易流失,唯有陰德利益子子孫孫。
  • 佛教:淫邪的10大危害,愚人自損陰德,諸佛不佑!
    積德行善之人必有福報,這當中又以「積陰德」為最善。陰德之中,又以不淫邪為最上!所以,那些見色而不動淫邪之念的人,定會有福報的;而那些做淫邪之事的人,也定會遭殃!因果福禍報應,沒人能倖免!他能做到「不欺暗室」,不犯淫邪之惡業,恰是積了陰德,才有一番成就。換句話說,宇文公諒通過真實的實踐因果之說,成功的改造了自己的命運,獲取了想要的功名!印光大師曾教誨眾生:想要家庭美滿、子孫孝賢,就應該去積累功德,而且當屬「陰德」為主。任何人只要踏實地知善行善,一定會得到感應,諸佛菩薩都會予以佑護。
  • 人世間如何積陰功
    所謂積陰德陰功字面解釋為積累功德,但我們在人間如何積累陰功此類說法眾說紛紜數不勝數,比如「與人為善,愛敬存心,成人之美,勸人為善,救人危急,舍財作福,敬重尊長,愛物惜命」等等這些皆是勸人向善並非積陰功。
  • 何為陽善與陰德...(值得一看與收藏)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出自諸葛亮《誡子書》。 《易經》有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這裡的「餘慶」可不單指自己一身,而是指惠及後世子孫。 司馬光在家訓中曾說道:「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以為子孫長久之計。」 《淮南子·人間訓》:有陰德者必有陽報,有陰行者必有昭名。
  • 積陰德,可以衝破先天八字的束縛!
    什麼叫 「陰德充盈,五行難拘」呢?大家都聽過一句話,說一個人修行有了一定的成就,就可以「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人剛出生時的八字,就基本已經圈定了我們的人生。而做善事不讓別人知道,並且心中不求任何回報地去做,這就叫積「陰德」。「陰德」積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扭轉命運,衝破先天八字的拘束,帶給一個人和後代的福報,大的不得了。那些「陰德」積得多的人,身上會放射著一種能量很強的光,這種光叫做「福光」。它的質量和密度都很高,它可以作為生命所需燃燒的養份。
  • 葉曼: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
    幼承庭訓,六歲以左傳開蒙,1935年被時任北大文學院院長胡適之先生特別錄取,就讀北大法學院經濟系。中年為明了生死而學佛,先後師侍南懷瑾先生、陳健民上師並在八十年代出席世界佛教大會時,與中國佛教協會原趙樸初會長相遇並成為好友。
  •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原文解讀
    中年為明了生死而學佛,先後師侍南懷瑾先生、陳健民上師並在八十年代出席世界佛教大會時,與中國佛教協會原趙樸初會長相遇並成為好友。  很多人都聽說以下這句話: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但是了解這句話意思的人不多。從易經的角度看,它相當明確地指出了一個人的命運是由什麼力量決定的,反過來說,理解了這句話,也就掌握了改變命運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