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常說積德要積陰德,那什麼是「陰德」?

2020-12-12 九星照命躲星旺運

中國所謂「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功五讀書」

這「陰功」指的就是「陰德的功勞」

那麼我們嘗嘗掛在口頭的「陰德」到底是什麼呢?有了陰德,必定就有陽德,這是我們的陰陽文化,那麼陰德和陽德又有什麼不同呢?

所謂「德」,就是「善」

既然是善,就有真假的區別。也就是我們說的真善和偽善。也有大小的區別,所以我們有毋以善小而不為的警句。

當然最高深的,最高境界的,是有陰陽的區別。何為陰,何為陽。陽,就是公開,公知,大家都知道,曬到陽光底下了,做了好事,人盡皆知,我們就稱之為陽善,也叫陽德。反之,就是陰德。沒人知道這個好事是你做的,深知沒人知道這個事情。陰德的善,善事,不是為自己做的。陽德,好事為別人做了,但是自己得到了聲譽,因此這個好事是為自己做的,間接的為自己做了。這就是所謂的:「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

那麼我做了好事,沒人知道,這陰德的福報,我是怎麼享受的呢?要注意,我們這裡說的是世人不知道,世人就是在世的人,人世間的人。社會上的人。那麼世人不知道,誰知道?自然是天知道。地知道。天就是我們文化裡指的:「抬頭三尺有神明」,也就是天上的神仙知道。地知道,也就是陰間,地底下的神明知道,所以,陰德也有這一層意思。有一句口頭語叫做天之地之,天地怎麼之?因為你在做,天在看,所以這個事情,你只要做了,天地就看到了,就知道了,你做了好事,世人不知道,但是天地知道,就形成了你冥冥之中的福報。我們中國人常常覺得只有這樣的福報才是最大的。

對於陰德,民間稱之為"陰騭",道教勸善書中就有《文昌帝君陰騭文》。無論我們做好事或壞事,都會報應在自己和親屬身上的,正是"近在己身,遠在兒孫。"

易經》告訴我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這表明了"為善得福,造惡得禍"的原理。多做好事,而不沽名釣譽才是陰德。

佛教以因果業力解釋,而道教則用承負解說,二者之因此,間雖有差異,但勸人向善的動機總是一致的。「承負」就是遺產的意思。前人積的陰德,福報,積累起來被子孫繼承,享受。即為「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寓意。《太上感應篇》說:"故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兇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是用其道理的。

修善最重要的是,出於真誠而無所求,這是真善。只要你是真心的,初中沒有自己的目的性。作出的善事就是真善,就是真德。

相關焦點

  • 佛教:什麼是陰德?如何積陰德?
    佛教一直倡導大眾要積德行善,因為諸法皆空、因果不空,種善因,才能得善果,所謂「善惡到頭終有報,從來因果不用忙」,我們若想改變自己的命運,使自己的命運走向更好,就要多積德、廣結善緣。佛門有語:善惡之報,如影隨形;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 多「積陰德」,功德無量
    01 什麼是「積陰德」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想讓自己的命好一些,多一些福報,佛家對人的教導就是要求我們要行善積德,所謂「種善因,得善果」,古往今來,諸事皆報應不爽,因果不饒人,沒有人能夠逃脫「因果」二字。
  • 古人講積德,積陰德,那麼陰德和陽德有什麼區別呢?
    什麼叫做陰德和陽德?從小一直聽老人講:要積陰德,不給自己也可以給子孫。多年後才明白老人所說的話很有道理!那麼什麼是陰德呢?心中有善念,隨時可以積德什麼叫陽德、陰德?《聖經》馬太福音 6 論施捨「你們要小心,不可將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們看見。若是這樣,就不能得你們天父的賞賜了。 所以,你施捨的時候,不可在你面前吹號,像那假冒為善的人在會堂裡和街道上所行的,故意要得人的榮耀。
  • 佛教積陰德的好處,十件最積陰德的事,你有做過嗎
    佛教積陰德的好處,十件最積陰德的事,你有做過嗎。做好事就是行善,行善就有德,多做好事,就叫積德,積德越厚,人越有福,所謂厚德載物就是這個意思。但是積德很有講究。有陰德和陽德之分,俗話說: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
  • 佛教:佛說,陰德對一個人很重要,這樣積陰德,才會有大福報!
    佛教:佛說,陰德對一個人很重要,這樣積陰德,才會有大福報!什麼是陰德?陰德就是一個人暗中做好事,不告訴別人。而陽德卻恰恰相反,做了一點點好事,就喜歡到底虛揚,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得知道。佛教認為,陰德是使命運向好裡發展,最重要的動力。我們的古人就非常重視陰德,並認為應該要多積陰德,才能有福報。如果你有錢了,與其浪費奢侈,還不如偷偷資助幾個貧困兒童;遇到了需要攙扶過馬路的老奶奶,善意的一個舉動,就是在積陰德;在公交車上,給有需要的人讓座,這也是在積陰德。遇到了迷路的孩子,如果可以,送到派出所,或者是給他的父母打電話,這就是在積陰德。
  • 廣積陰德
    一、何為陰德?經常有很多信眾會問什麼是陰德,積陰德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 佛教中所說的「積陰德」,是什麼意思?
    《了凡四訓》中有一句經典的話: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什麼是陽善?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即為陰德。陽善可以享受世人的讚嘆,但是如果名不副實,那就不是福而是禍了。積陰德的人自有天道正義護佑。陰德的福報要遠超陽善,是陽善還是陰德,全取決於我們自己的這顆心。
  • 最積「陰德」的四件事,福報深厚的人都在做
    古語云:「有陰德者,必有陽報。」老人們常說在生活中要多積陰德,那麼到底什麼是陰德呢?陰德就是在暗中做有益於他人的好事,也叫做陰功。做好事不被人發現,悄無聲息的才叫做陰德,而大張旗鼓的行善積德,就叫做陽德。陽德是有漏之德,一個人大肆宣揚自己的行善積德事跡,因為大肆宣揚獲得了巨大的榮譽和名氣,積累的功德因此也就消耗掉了。
  • 最積「陰德」的5件事,能做到2件以上,也要恭喜了!
    淫念重的人,常會感到戒淫的不易,如果您覺得對您戒除邪淫的效果上依然無法徹底戒斷,也萬不可自暴自棄,請常念聖號。佛經上說:「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聖號若能每日常念,效果定會彰顯。此外也須力行善事,廣積陰德。
  • 佛說:因果不饒人,折損「陰德」的4件事,你做過幾件?
    佛家常說一句話:行善不見善,前世有虧欠;作惡不見惡,前世有餘德。過去曾經積攢有陰德,不但利益自己,也可以庇佑子孫後代。錢財萬貫終歸無常,也終會有耗盡的一天,積攢錢財,不如積攢善行,那是累世的福田。「陰德天報之」,陰德厚重之人自有天佑,暗中有善神護持。那麼什麼是「陰德」的?
  • 人生,要多積累這「三德」,路才會越走越寬!
    老話還說:"禍從口出,言多必失",但為了多積口德,如果我們又不擅長說好聽話,那就還是少說話,正如道家始祖老子所說:「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所以,人生,要多積累「口德」,路才會越走越寬,福報才會越來越多!
  • 積陰德,可以衝破先天八字的束縛!
    什麼叫 「陰德充盈,五行難拘」呢?大家都聽過一句話,說一個人修行有了一定的成就,就可以「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人剛出生時的八字,就基本已經圈定了我們的人生。而做善事不讓別人知道,並且心中不求任何回報地去做,這就叫積「陰德」。「陰德」積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扭轉命運,衝破先天八字的拘束,帶給一個人和後代的福報,大的不得了。那些「陰德」積得多的人,身上會放射著一種能量很強的光,這種光叫做「福光」。它的質量和密度都很高,它可以作為生命所需燃燒的養份。
  • 最積陰德的4件事,哪怕做過一件,也會累積大功德!
    古語說:有陰德者必有陽報,有陰行者必有昭名。所謂陰德,就是指暗中做的有德於人的事。 如果一個人做了好事,只有自己知道,這種行為就可以積累到陰德。 所謂陽德就是有漏之福,有些人經常行善積德,但卻同時又去消耗自己的福德, 例如一個人做了一件好事,又享受到了這件事給他帶來的榮譽感或自豪感,那麼他所積累的福報,就會被消耗掉。
  • 葉曼: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
    中年為明了生死而學佛,先後師侍南懷瑾先生、陳健民上師並在八十年代出席世界佛教大會時,與中國佛教協會原趙樸初會長相遇並成為好友。很多人都聽說以下這句話: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但是了解這句話意思的人不多。
  • 何為陽善與陰德...(值得一看與收藏)
    《易經》有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這裡的「餘慶」可不單指自己一身,而是指惠及後世子孫。 司馬光在家訓中曾說道:「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以為子孫長久之計。」 《淮南子·人間訓》:有陰德者必有陽報,有陰行者必有昭名。
  •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原文解讀
    很多人都聽說以下這句話: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但是了解這句話意思的人不多。從易經的角度看,它相當明確地指出了一個人的命運是由什麼力量決定的,反過來說,理解了這句話,也就掌握了改變命運的鑰匙。  葉曼先生,是當今世界上極少將儒、道、佛文化融會貫通的國學大師之一。
  • 佛說,「陰德」厚重之人,一眼就能看出來,有你嗎?
    導語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免會聽到"陰德"兩個字。特別是會聽到一些老年人說:"這個人一定是個陰德厚重的人。"很多人就不理解"陰德"究竟是什麼意思呢?顧名思義,"陰",即隱藏起來的,不是表面的;"德",即功德;"陰德"就是沒有顯露在表面上的功德。
  • 陰德對一個人很重要,如何積陰德?
    她賣什麼你就買點,如果她不是家庭困難,出來打工也需要勇氣的,鼓勵鼓勵她吧!4)撿到錢包就找找失主,如果你實在缺錢就把現金留下。打電話告訴失主就說你在廁所裡撿到的。把信用卡、身份證、駕駛執照還給人家,一般人家也不會在乎錢了。把人家的地址記在你的筆記本上,以後發達了去找人家道個謙,把錢還給人家!
  • 一位老僧的點撥:陰德深厚的人,常做這3件事,利益實在太多
    《了凡四訓》中說道:「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這句話說的是做善事讓人知道的話就是陽善,低調不讓人知道則是陰德。陰德是暗中做有德於別人的事情,這種行善方式是最有功德的。佛學認為很多人會覺得自己明明做了許多善事,卻還是處處坎坷,沒遇到過什麼好事,從而質疑因果報應是不是真的存在。其實這就是因為他們做的善事人盡皆知,積的不是陰德,所以沒什麼好運。因為一個人做善事便炫耀,那麼這個人可能不是純粹的想幫助別人,可能還想從其中得到一些好處。這樣的行善不止是為了幫別人,也是為了助自己,因此善心不是這麼純粹,自然得到的善報也不多。
  • 佛教:折損「陰德」的4件事,別再做了,因果不饒人!
    「凡行善而為人所知者,即為陽善;行善而不為人所知者,即為陰德」,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這是傳統文化讀物《了凡四訓》裡的話,一個人暗地裡偷偷行善,為不欲被人所稱讚,這樣的行為更有功德,更能得上天庇佑。我們說,一個人家財萬貫不算是福,陰德厚重才是福報無量。錢財易流失,唯有陰德利益子子孫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