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出自諸葛亮《誡子書》。
古訓言:「立榮名不如種隱德。」
創造好的榮譽、高的地位、不如培植陰德。
何謂陰陽?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人之無過咎而橫被惡名者,子孫往往驟發,陰陽之際微矣哉。——《了凡四訓·積善之方》
何謂陰陽?善有陰善、陽善?你做的好事完全顯露出來,人人都知道,報紙、電視傳播讚揚你,這是「陽善」。你做的善事沒有人知道,自己也不會告訴任何人,這是「陰德」。如果是陰德,你將來得的果報厚,殊勝而且長遠。如果是陽善,人家會讚嘆你、恭敬你,但是你的福報就報掉了。
名也是福,一般講「知名度高」。名是天地鬼神都忌諱的,所以出名不是好事情。知名度很高的人,沒有實德,往往會遇到意想不到的災害,這是現報。一個人沒有過失,行善積德而被別人侮辱、誤會,惡名廣布,這倒是一件好事,好在哪裡?每個人見到你,瞪你一眼,罵你幾句,這也是果報,就把你無始劫以來的罪障都報掉了。所以兒孫往往突然之間發達了,也有少數是自己晚年福報現前。因此,陰德、陽善的果報非常微妙,不能不加以辨別。我們斷惡修善、積功累德應該怎麼做法,自己就明白了。
古人所謂實至名歸,你真有實德,自然有人讚嘆。你藏得再隱密,總有一天會被人發現,被人讚揚。在世間享盛名、最容易出名的是那些人?電影明星。出名也是福報,如果沒有實德,往往會遇到意想不到的災難,所以這些大明星真正能得善終的不多。不僅是影劇界,任何一個行業,如果沒有真實的德行,知名度越高,潛伏著意想不到的災害機會越多。不得不謹慎,望眾解省。
《易經》有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這裡的「餘慶」可不單指自己一身,而是指惠及後世子孫。
司馬光在家訓中曾說道:「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以為子孫長久之計。」
《淮南子·人間訓》:有陰德者必有陽報,有陰行者必有昭名。
行善為人所知是陽善,為善不為人知就是陰德。
積陰德是「給人」,但不為人所知,是「為人」但不為人所明,也就是佛教所說的無相功德。
「禍福無門,唯人自招」,一個人命運的好壞,與您平常自心的善惡與積德結緣有關。修善積德,就是為自己創造善因善緣、獲福滅罪的機會;禍稔惡盈,就是為自己造作惡因惡緣、輪迴受苦的因緣。
《了凡四訓》第三篇:何謂陰陽。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人之無過咎而橫被惡名者。子孫往往驟發。陰陽之際微矣哉。
《隋書·隱逸傳·李士謙》:所謂陰德者何?猶耳鳴,己獨聞之,人無知者。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何陰德之有?
行善而為人知就是陽善了。行陽善的人,能享世間名譽。世間名譽雖然也是福,但卻為天地所忌。如果做了點善事便大肆宣揚、沽名釣譽,使名譽超過了實得而浪得虛名,那麼這種「陽善」,非但得不到福報,反而多遭橫禍。『陰德』,又叫『陰功』。現代人做一點好事巴不得社會大眾都知道、都來表揚他;做壞事又怕人知道,所以他的罪惡就累積在那裡。善的因很快就報掉,惡的因永遠潛伏在那裡,將來惡報不堪設想。
古人很喜歡講陰德,能當官,能考個進士,或者遇到災難不死,這都是陰德導致的。有個故事,有個人遇到災難,快要死去,自己到了陰間,這時地藏菩薩就來救他。原來是他祖父曾經修建了地藏像給大眾瞻禮,因為這個陰德,讓他免於死去。要是祖上做了善事,慈悲救人,布施三寶,那兒孫都很發達。比如習主席,他父親在文革時,就鼎力護持三寶,當時六祖真身差點被毀,還好他父親習仲勳,在廣東當省委書記,下了一紙文書保護了六祖真身。否則現在估計眾生也沒有福報,見到六祖真身了。
別人的惡不要宣揚,損自己陰德。特別是有關人一生的榮辱,或者是一家的禍福,要注意隱惡,否則自己損傷陰德就大了。我們看到凡是損人名節,傷人的體面,或者是讓人家蒙受屈辱,無事生非,故意做為笑柄來談,這個罪報就不得了。舐破紙窗容易補 損人陰德最難修。
修行人為什麼要止語、少語?真正做到「善護口業,不譏他過」,使自己能盡最大的努力修好十善業,積累往生的福德資糧。
同時可以防止辛苦修積來的一點福報從說話之中流失掉,也可避免因口過而招來的麻煩和災禍,在較大的程度上斷絕了菩提道上的業因業緣。
止語積福德,人有三種不可說:
1、自己的功德好處;
2、他人的惡處不善;
3、自己未來的計劃。
炫耀自己——這會引來人天和鬼神嫉妒,想著法子來破壞你炫耀的地方。
你炫耀什麼,就容易失去什麼!
取得功名富貴要有陰德。留給子孫,陰德勝過錢財。錢財留給子孫,子孫如果不會用,只會享受,看起來花的是祖輩的錢,用的卻是自己福報。古來用祖輩錢的子孫,都不會長久。一來不知道錢財不易,二來有了錢財後就享受,那是消福報。不留錢給子孫,留陰德給子孫。好比範仲淹,他為官清廉,一貧如洗,但樂於布施,以百姓心為己心,他的子孫後代,當官的不計其數。
廣積陰德最好,我們必須深深體會到:我們人生總難免一死。一旦大限到來,一切東西都無法保留住。縱使自己的身體,仍然會捨棄,何況那些身外之物呢?一個人死了以後什麼東西都不帶走,而只有帶走自己今生所做的善惡業,隨著這善惡業去投胎受生(參見孛經抄)。
所以古人說:『一日無常到,方知夢裡人,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
==========================
【敬請轉發,增福增德】
歡迎點擊右上角按鈕就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關注公眾微信號方法:
1、直接添加本公眾號:zhousyjs
2、「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眾號」-輸入「水雲居士」-打開後關注
3、點擊右上角-查看公眾帳號-點擊關注
4、掃下方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