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循環,報應不爽,這5件事最損陰德,萬萬不可為

2020-12-24 千面略懂先生

世人不信因與果,因果何曾饒過誰。因果對一切眾生平等。佛教認為,萬事講究因緣和合,一切都是你自己起心動念所造,有什麼因,就必然造就什麼樣的果報。因此,要想收穫福報、庇佑子孫就要多積德行善。

有很多網友在後臺提出疑問:積德行善為何還要分陽善陰德?

所謂「陽善」,其實就是做好事公開透明、為人所知。比如你給某地捐款修一座橋,但凡走過那座橋的人都會誇讚你,或者有人給你在媒體宣傳,有人給你造功德碑,有人給你送錦旗等等,這就叫陽善享世名。

「陰德」就是暗地裡行善,不為人所知。

看到有人困苦,留下一些錢或者一些必需品悄悄離開。得到幫助的人都不知道好心人姓甚名誰。雖然人們不知道,但是「人在做、天在看」,上天不會虧待善心人。

我們常說那四個字「厚德載物」,與其留有家財萬貫,不與留予子孫無量陰德,庇佑後代繁榮興旺,這就是前輩積厚重陰德的力量。下面這5件事千萬不要做,否則不但無法改善你的命運,更談不上惠及子孫了。

第一:不孝順父母

近日,網上爆出一則的新聞發人深思:

八旬父親病危數日,兒子怒吼「你到底死不死啊,我的喪假只有7天!」

事件一經報導便引起網友們的憤怒。

父母生你養你何等辛苦,輪到孝敬之時卻說出如此傷人心的話。最後老父親含淚離世,他的心有多難過可想而知。

佛陀說,父母是這世間最大的福田。如果自己福報不夠,就要好好孝敬自己的父母,功德自會圓滿無量。

一個不懂得孝敬父母的人,是被世人罵做沒有良心的人。無論你有多優秀,想要成為有福之人,除了本事,更重要的是人品。

人品不行,能量虧損,好的運氣也是難以具足的。我們的心就是最重要的風水,心不良善的人,再燒香拜佛,也是枉然。堂上雙親你不孝,一心拜佛有何用?

第二: 貢高我慢

生活中常常遇到一些人會因為別人一句無心的話敏感半天,因此抑鬱、憤怒、失落、痛苦,被各種負面情緒糾纏不能自己。

像一個刺蝟一樣,時時豎起滿身的詞防備著每一個來到他身邊的人。不僅對自己身心不利,對他的社交和工作也帶來諸多不利。

「慢」就是驕傲的意思。一個人由於長時間太過於保有自己的自尊心,他的內心裏面變得很敏感、脆弱,別人善意的建議,他都會誤認為是惡意的攻擊和傷害,以致內心裡容不下任何一個人,這被稱之為「我慢」。

其實看過佛家的定義後,你就能明白,我慢其實是一個人的心量。佛陀主張眾生要擴寬心胸,增大心量之法。

增大心量有什麼用呢?就是為了增加福報陰德,讓你我不再因為「心胸狹窄,貢高我慢」而耗損福報陰德。

第三: 愛貪便宜

老話說的好,貪小便宜吃大虧。

說到這裡,我想起星雲大師曾做過這麼一個開示:

有個人為了少交社保,就把自己的年齡改了,因為年齡改大了以後,就可以早些年領到退休金。

改了以後,發現運氣就越來越不好了。

他問大師為什麼?

大師說:「你雖然少交了很多錢,但這個錢是哪裡產生的,其實你命中的其他福報。

你把本該踏實奮鬥的這幾年都提前揮霍了,你以為是佔了大便宜,現在便享受到了退休養老的生活,卻忘記了這幾年你可以發展人脈,指點後輩,日後退休更得人尊重,遇到困難,自有朋友相助;而現在的你,除了一點退休金,已經一無所有了。」

人一旦喜歡貪小便宜,他的眼界就被控制在狹小的格局中,再無法富貴起來了。如果你發現自己窮,是因為你命中福報本來不足,只有善於布施才會增加你的福報。

倘若捂緊口袋捨不得花,眼睛又瞄著別人的財富,就會因為你貪小便宜的念頭損耗你的福報。所以諸位,做善事也要有智慧。一個喜歡佔便宜的人缺乏博愛救苦之心,沒有人緣,也必定缺少他人幫助,又怎能福祉深厚呢?

第四:吝嗇行善

有人說:「我家大業大,我家的財富夠很多代子孫享用了,也不想行善,也不需要福報,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就可以了。」

咋一聽,似乎也有理。可不做善事,沒有福德資糧,就只能等著坐吃山空。

積德行善就相當於給自己的福報銀行裡面「存款」,只有多做善事才能讓自己的福報一點點增加。如果你只顧自己,不管他人死活,最後必定落得個失道寡助的悽慘下場。

吝嗇行善的人說到底還是沒有放下心裡的貪嗔痴,被欲望牽制著,沒有博愛救苦之心,縱然一時快活,但到落魄失意之時,難免財去人苦。

第五:經常殺生

佛教認為:在諸多罪業之中,唯殺業最重;在諸多功德之中,唯放生第一

修佛之人都知道六道輪迴,不論是人類還是萬物生靈無不都是依前世因果宿業而流轉,只不過你我比動物多了很多善根才能今生為人。前世因決定今生果,今世因決定來生果。如果今生造殺業、斷善根,你的來生又會什麼樣呢?

要是你發現自己很長一段時間做事多有不順,有必要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曾經結過惡緣?你故意殺生,比如為了財富或是報復殺生為洩私憤……

不管是哪一種,你都要知道,殺生結怨氣、結惡緣,未來將有諸多不好的業報。

佛教有云:一切眾生皆為有情,皆能感知喜怒哀樂,如果你今天貪圖享樂而殺害它們,來日因緣果報、疏而不漏,冤冤相報、絲毫不虛。多放生護生、培養慈悲心,為自己廣積陰德,也能為子孫謀得福報。

相由心生命由己造。一個人只要念頭變了,氣場就變了,氣場變了,風水就變了,風水一變,命運也就隨之改變。《太上感應篇》有云: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禍端也是自找的。對照以上5件事,及時消除惡念修正惡行,多積德行善,多廣結善緣,才能修來福報佑及子孫。如是因、如是果,真實不虛。

作者:略懂居士

家事國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煩心憂心玻璃心,開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萬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湧動的真實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略懂居士每天帶你一起識破人生真相,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只是臨時作為文字輔助作用,絕對不會用於商業用途。

所有作品均是作者原創,未經許可,不可轉載。

相關焦點

  • 佛教:這5件事最損陰德,切記萬萬不能做!
    所以耗損陰德福報之事,切記不能去做,這五件事最損陰德,你做過嗎?一、不孝父母。經雲「善之極莫大於孝,惡之極不孝也。」孝養父母,乃是為人子女本具的技能,因此行持孝道,乃是天經地義之事。俗話說「用一顆感恩之心,去對待他人,去觀閱世界,眼中皆是最美之事。」在當下生活之中,我們能夠時常聽到一些是非名利之事。說難聽點,這些事與我們並無任何關係。但聽到了,卻亦會有人喜歡去傳播。那麼傳播去好還是壞呢?這亦是惡習,需要我們去改正的惡習。如若不能改正,那麼定會因為你這不懂感恩,喜好傳播名利是非之事而「災禍不斷」。
  • 佛教:這三件最損陰德的事,快看你做過嗎
    這句話也就是說,一個做了「陽善」的人,享受的是世人的讚譽和眼前的福報;但是如果一個人積了「陰德」,那可謂是功德無量,不僅上天會眷顧,來生也會享福。那麼何為「陰德」?凡為善而人知之者,即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者,即為陰德。
  • 不管信不信因果報應,這3件有損陰德之事,切記不可為
    本文開始之前,首先弄清楚一個問題:什麼是陰德?《了凡四訓》對此作出詳細解釋: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這下就明白了。做了好事恨不能天底下人全知道那叫陽善。
  • 無論你信不信因果報應,這四件事最損陰德,希望你一件也不要做
    當然陰德福報不是固定不動的,有得到必然就會有失去,有些事情一旦做得多了,那麼就會有損陰德,消耗我們的福報。因此,無論你信不信因果報應,這四件事最損陰德,希望你一件也不要做。1、 不忠不孝父母其實就是一個人這一生中最大的福報,有父母的孩子永遠都是一塊寶,沒有父母的孩子永遠都是一顆無根的雜草。
  • 這10件事,最損陰德,希望你沒有做過!
    人的一生,三分天註定,七分靠自己,要想人生美滿,子孫幸福就要多積陰德,不要做損陰德的事。《易經》上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是千真萬確的真理。下面這十件事最損陰德,希望大家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一、凌逼孤寡。
  • 易損陰德的十件事,你做過幾件?哪怕做過一件,都可能招來災禍
    看看下面這十件損陰德的事你有做過嗎?哪怕做過一件,都可能招來災禍。一,對父母不孝順所謂百善孝為先,不孝順父母的人自然不會得到上天的眷顧。如果對父母不孝順,其實就是在做惡事,那麼你得到的就是惡果,而不是善果,因為你種下的是惡因。所以對父母不孝順是會招來禍事的,自然也是損陰德事情。
  • 最積「陰德」的5件事,能做到2件以上,也要恭喜了!
    這表明了"為善得福,造惡得禍"的原理。多做好事,而不沽名釣譽才是陰德。在陰德的闡述中,佛教以因果業力解釋,而道教則用承負解說,二者之間雖有差異,但勸人向善的動機總是一致的。《太上感應篇》說:"故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兇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是用其道理的。
  • 佛教:最損陰德的十件事,你做過幾個?
    生活中這十件事是最損福報的,無論你過去積累的再多的陰德,一但去做這十件事,福報就會被消耗殆盡,看看你有沒有做過?第一件事,不信因果。佛法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世間的因果是真實存在的,相信因果就會常思善業,不信因果之人,就不會用因果報應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就會造下種種不善之業,因緣相遇時,就會形成惡果。第二件事,廣結惡緣。
  • 這三件損陰德的事,正在消耗你的福報!
    德有二十五種之多,我們今天來講陰德!積陰德歷來為古人所重視!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積陰德的人,雖然人們不知道,但是「人在做、天在看」,上天不會虧待善心!留家財萬貫給子孫,不如留子孫無量陰德!佛家講求因緣,因緣和合,行善積德才是真正改善命運的良策。下面這些最損陰德的事,奉勸不要去做!
  • 佛教:折損「陰德」的4件事,別再做了,因果不饒人!
    「凡行善而為人所知者,即為陽善;行善而不為人所知者,即為陰德」,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這是傳統文化讀物《了凡四訓》裡的話,一個人暗地裡偷偷行善,為不欲被人所稱讚,這樣的行為更有功德,更能得上天庇佑。我們說,一個人家財萬貫不算是福,陰德厚重才是福報無量。錢財易流失,唯有陰德利益子子孫孫。
  • 這十件事,最積「陰德」,一定要多做!
    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要想積累陰德,惠及子孫,一定要多去做這十件事,並且要在做這些事情時,做到為善而人不知,這樣才能積累到陰德福報。古人常說: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這是在告訴我們,決定的我們禍福吉兇的全部因素,無非就是命和運。
  • 佛教:人到五十,這2件事別再做了,有損福報!
    人到五十,一定要知天命,有些人可以去做,有些事情千萬別再做了,容易損耗你的陰德,使你晚景悽涼。人到五十,人生已過半,千萬別再像個孩子一樣,經常做出一些幼稚的事,也不要經常去損耗自己的陰德福報了。第一件事:違背因果的事情,不要再做了。
  • 佛教:最積「陰德」的6件事,看看你做到了幾個?
    佛教裡常提到一個詞叫「陰德」,不知道大家聽說過沒有?與此相關的還有「陽德」,這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德行還要分「陰陽」?很多人可能不太明白,其實所謂「陰陽」指的就是一個人行善或作惡是否為人所知。一個人做好事不留名,不圖回報,沒有任何功利心,這樣的人往往「陰德」比較厚重。
  •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折損「陰德」的6件事,別再做了!
    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人生的一切福報和災禍都是自己的因果,是自己感召來的。種什麼因,結什麼果,要想遠離災禍,就要從當下起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行善是為自己積德修福,人生最大的福報不是家財萬貫,而是陰德厚重。人有善念、天必佑之,有句話叫「陰德天報之」,陰德厚重的人,自有天佑。「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不作惡,人生自然越來越順遂。
  • 不論你信不信,這3件事情有損陰德,最好不要去做
    古語有云:「積陽德,眾人護之;積陰德,眾神庇之。」可以說陰德陽善都是行善積德的好事,也是人生修行中的大事,而積陰德的事情更是大福報,是功德無量的超度。那何為陰德呢?默默的在背後想著他人,顧著他人,不計回報的幫助他人,這便是陰德。我們常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常做好事便一定會有福報會有好運。但是秉著能量守恆的原則我們也可以明白,損人害己的事情做多了那一定也會引火燒身,給自己招來麻煩。所以我們說多行不義必自斃,這既不是迷信也不是危言聳聽,有損陰德的事情真的不要再做了。這三件事值得你反省。
  • 一位高僧的告誡:這3件事有損陰德,你最好不要去做
    所謂陰德,是指做好事不留名,不被人知道。陰德是隱藏的德行,與陽善的公開行善是相反的。佛學上說: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由此可見,陰德比陽善更具有無量功德福報。不論你信不信佛,生而為人,應該要多積陰德,不要去做有損陰德的事。
  • 佛教積陰德的好處,十件最積陰德的事,你有做過嗎
    佛教積陰德的好處,十件最積陰德的事,你有做過嗎。做好事就是行善,行善就有德,多做好事,就叫積德,積德越厚,人越有福,所謂厚德載物就是這個意思。但是積德很有講究。有陰德和陽德之分,俗話說: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
  • 這3件事,既讓人心不清淨,又損陰德,儘量不要做了
    陰德是指做好事不留名,這是播種在別人內心感恩的種子,在自己有難的時候才會生根發芽,長成參天大樹。佛教認為,陰德積累的越多,播種的種子也就越多,幫助自己的人,自然也就越多,福報也就越大。因此,正如《金剛經》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 佛說:因果不饒人,折損「陰德」的4件事,你做過幾件?
    過去曾經積攢有陰德,不但利益自己,也可以庇佑子孫後代。錢財萬貫終歸無常,也終會有耗盡的一天,積攢錢財,不如積攢善行,那是累世的福田。「陰德天報之」,陰德厚重之人自有天佑,暗中有善神護持。那麼什麼是「陰德」的?指人暗地裡行持好事,持戒修善,而不欲為人所知,沒有功利心。世人皆習慣向外境去尋找能夠改變人生命運的好風水,殊不知最厲害的風水就在我們自己身上。
  • 盤點人生中最損陰德10件事,最好一件也別做
    我們每個人都知道,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我們平時多做點好事,都會獲得讚美和誇獎,但是有時候大家一讚嘆,一誇獎,有的人就慢慢的就失去了初心,因此古人經常建議我們積累美德。陰德就像在銀行的存款。如果做得好,存款會增加一點;如果做壞事,則存款會減少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