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什麼是「積陰德」
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想讓自己的命好一些,多一些福報,佛家對人的教導就是要求我們要行善積德,所謂「種善因,得善果」,古往今來,諸事皆報應不爽,因果不饒人,沒有人能夠逃脫「因果」二字。
要想自己福報多多就需要多做善事,「積陰德」。那什麼是陰德呢,陰德意思的正確理解是,暗中去做的事,有德於人的好事,陰德積累多了對自己一定是有好處的,陰德越多,福報就會越多 。
所有的善行都叫「積德」,何為陰陽?凡是做的善事,人人皆知叫陽善;凡是做的善事別人都不知道,且不求任何回報,則為陰德。陰德是隱藏的德行,與陽善的公開行善是相反的。
陰德因做好事不為人知,上天會加以賜福;而陽善是做好事,讓人們知道,得到大家的稱讚而享有盛名,多積陰德福報才更大,陰德積累得多的人,貴人相助;事業亨通;財源廣進;無病無災;身體健康;子孫平安;遠離惡道。
02 如何積累「陰德」
如何才能「積陰德」,其實從我們古代開始,老百姓就有了「積陰德」的意識,在家裡憐蛾不點燈;餵鼠常留飯;在社會上,築橋鋪路,鑿井引水;在為人處世上,不稱己善,不揚人過。
那麼當下社會環境中我們又如何去積累陰德呢,比如,如果遇到了有人危機求救,我們要勇於搭救;或者隨手撿起地上的垃圾;甚至在生活中保持微笑,與人和善;在工作中與同事互相幫助,做事用心,只要我們願意去做好事,為他人的生活或者事業付出微薄之力,這些都是在「積陰德」,多積陰德,能使自己和家人的運勢得到很大的提升。
最「積陰德」的四件事,哪怕做過兩三件,也會讓你功德無量:
一 相信因果,心存善念;
二 救人危難,不求回報;
三 勸人為善,不造惡業;
四 以德報怨,寬以待人。
這三件事最「積陰德」,多做福報不請自來:
一 孝順父母,「孝」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流傳的優良美德,這不僅僅是因為符合倫理道德觀,更是因為孝順應天道,父母是世間最大的福田,我們要想積德修福,首先要學會孝順,因「孝」是百善之首,而凡是不順也皆因不孝,敬養父母的人往往都是擁有著一顆懂得感恩的心,充滿著厚重的福報。
二 合適時間行善,我們要在行善時,掌握好恰當的時間和對方所需,要學會多去錦上添花、雪中送炭才行,不要在對方不需要你的時候,你非要幫助對方,我們要在合適的時間做對方需要的事情,這樣才能真正幫助到對方,才能為自己積累福德。
三 少說惡語,積累陰德要注意,不要講惡語,不可以口出狂言,更不要講傷人之話,吉祥的人經常喜歡說利於他人的話。利於他人的言行,說得越多福報就會越多,相反,妄語兩舌惡口的話說多了就會耗損福報。一個智者應該時刻關注自己,而不是他人,只有常思己過,莫論人非,才能守住福報。
03 不要火燒功德林
什麼是火燒功德林?就是你對一個人好了幾十年,有一天你用惡毒的語言對他發一次脾氣,從那一刻開始,你曾經所有的付出和美好的形象基本上蕩然無存,這就是一片嗔恨火,燒毀一片功德林。嗔恨是人性五毒當中最危險的傷害,傷了別人追悔莫及,害了自己嘗遍苦果,一時無名火燒毀一片功德林,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
我們處世不必邀功,無過就是功,人生在世不必刻意去爭取功勞,只要沒有過錯,就算功勞,幫助別人不要希望對方感恩戴德,索取回報只要對方不怨恨就是積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