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建工作人員在為辛巴威當地工程師講解萬蓋燃煤電站擴機工程圖紙。(本報記者 呂強 攝) |
項目完工將極大改變辛巴威電力發展現狀
在辛巴威西部北馬塔貝萊蘭省萬蓋鎮,有一座建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萬蓋燃煤發電廠,這是該國主要的電力來源。現在,這裡是一片忙碌的工地,辛巴威獨立以來最大的電力項目萬蓋燃煤電站擴機工程將在這裡拔地而起。該項目由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建)承建,將為解決辛巴威電力短缺問題、增強經濟的「造血功能」提供助力。
「在辛巴威,停電是家常便飯,即便在首都哈拉雷也時常出現拉閘限電」,來自哈拉雷的工程師韋伯斯特告訴記者,「這裡除了上午,其他時間基本沒電可用」。在韋伯斯特看來,電力供應不足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國家的經濟發展,同時也制約了信息化進程,「缺電,什麼事都幹不成」。
「辛巴威電力十分緊張。因為設備老化,現有電站的發電水平很低」,中國電建辛巴威萬蓋項目部項目書記唐兆來介紹說,萬蓋老電站裝機容量為920兆瓦,但目前發電量只能在500兆瓦左右。記者在現場採訪時,緊挨著電站的營地正處於停電狀態。
辛巴威目前的電力產能約為1300兆瓦,但需求量超過2000兆瓦,只能依靠從鄰國進口電力來彌補缺口,這也讓該國背負了沉重的財政負擔。
萬蓋燃煤電站擴機工程將極大改變辛巴威電力發展現狀。該項目總投資達14億美元,大部分資金來源於中國進出口銀行的優惠貸款。中國電建駐辛巴威代表處市場部經理沈國朝介紹說,該項目將在原有電站基礎上擴建兩臺機組,單機容量為335兆瓦,還將建造匹配廠房和冷卻塔,新增一個20萬立方米蓄水池,修建約360公裡400千伏輸變電線路和4個變電站,建設工期42個月。「兩臺新機組就已超過老電站目前的發電量,項目完工後,能夠滿足津全國用電需求約60%」,沈國朝說,「這將極大緩解辛巴威電力短缺局面」。
辛巴威將擁有第一座配備脫硫設備的火電站
記者在現場看到,旁邊的老電站煙囪裡會不時冒出黑煙,「我們的新電站建成後將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唐兆來說。
「這裡將是辛巴威第一座擁有脫硫設備的火電站」,唐兆來頗為自豪地告訴記者,萬蓋燃煤電站擴機工程對環保的要求十分嚴格,辛巴威以往的燃煤電站都不脫硫,有除塵設備但效果不好,「這裡處於下風向,周圍的小鎮地上都是一層厚厚的灰」。唐兆來表示,「中國標準、中國設計一定會讓當地民眾滿意」。
萬蓋燃煤電站擴機工程可以幫助辛巴威優化電力結構、節約能源,從而減輕環保壓力。中國電建駐辛巴威首席代表吳一馮表示,辛巴威的礦業、農業及一些工業部門都面臨電力短缺瓶頸,新電站的建設對該國經濟的恢復將起到重要作用。當地民眾高興地說,「能夠用上更便宜、更清潔的能源,我們的生活將由此發生巨大變化。」
除了踐行環保承諾,項目也因「中國質量」備受當地民眾關注。記者在項目營地門口看到,有不少當地人聚集著等待招工。「中國工程在辛巴威國內樹立了良好的口碑,也形成了很強的號召力」,唐兆來表示,很多人都希望能進入中國公司就業。
據了解,萬蓋燃煤電站擴機工程項目將會直接創造就業2000多個,間接創造就業達4000個。「在這裡工作我很快樂,我會好好珍惜這個難得的工作機會」,41歲的當地工人米切爾告訴記者,在辛巴威很難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選擇到中國公司工作能獲得穩定的收入。現在公司還給我們提供很多培訓,這能極大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米切爾說,中國品牌在辛巴威日漸深入人心,許多人都希望在中國公司工作,「我非常高興能與中國朋友一起建設新的電站,為我們國家的未來做貢獻」。
中非合作在南部非洲的又一張亮麗名片
辛巴威計劃到2020年能夠實現能源基礎設施現代化和能源自給自足,到2030年成為中等收入國家。為了實現2030年的願景,需要超過1.1萬兆瓦的電力供應。今年3月,同樣由中國電建承建的辛巴威獨立以來最大的水電項目卡裡巴南岸水電站擴機項目竣工並全面投產。該項目為辛巴威增加20%至30%的電力供應。
「希望萬蓋燃煤電站擴機工程能夠幫助辛巴威順利實現在2030年邁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的目標」,辛巴威總統姆南加古瓦表示,「中國的支持與幫助對我們實現能源自給至關重要」。
姆南加古瓦表示,電力項目的建設,意味著辛巴威將減少一大筆電力進口所需的花銷,節省下來的金錢和資源將用於發展經濟和基礎設施建設,這將長久惠及當地民眾。近年來,中國在基建、農業等領域對津給予許多幫助,對發展津工農業起到重要作用,也為津帶來大量工作機會,當地民眾對此十分感激。
辛巴威前能源和電力部長莫約表示,希望中國繼續幫助辛巴威發展能源業,以滿足日益增加的電力需求。「電力供應的增加將為辛巴威經濟發展帶來更多機遇」。
沈國朝對記者說,萬蓋燃煤電站擴機工程是凝聚了辛巴威民眾希望的一個項目,也將是中非合作在南部非洲的又一張亮麗名片。
(本報辛巴威萬蓋電)
《 人民日報 》( 2018年12月11日 21 版)
(責編:嶽弘彬、樊海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