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記得去年1月份,我坐在火車上,準備回家,朋友發信息告訴我要買一個口罩帶上,說是武漢那邊發現肺炎,要小心。當時的自己還沉浸在回家的喜悅中,稀裡糊塗的就買了一個口罩,但是那個口罩有些許的膠味,自己也就沒怎麼帶著。火車從北到南,路過武漢,那應該是武漢封城前的一個傍晚,一個母親帶著2個孩子準備換高鐵去廣東;有一個生意人也準備在武漢談一筆生意後就回湖南老家過年,然而他聽到了些許傳聞,就沒有在武漢下車,直接回湖南了。到了晚上,就傳出了武漢要封城的消息,而鍾南山院士也已經到武漢了。
想想到現在,已經快一年了,而在新冠疫情發生後,我們的生活也發生了一些的改變。
新年總是熱熱鬧鬧地,而在去年的新年卻是安安靜靜,大家都待在家裡,沒有了花街和廟會;也沒有了走親戚和拜年,大家都只是待在家裡,不能幫武漢抗役就只能不添亂。而今年,因為疫情也還沒過去,部分地方也有小面積的爆發,因而過年也少了往常的規劃,儘量減少人員聚集;而在珠三角和長三角這些發達地方,還鼓勵員工就地過年,減少人員流動。想想今年過年也是沒有往常的熱鬧了,網上拜年或許成了我們最重要的方式了。
自疫情爆發以來,我們就習慣了戴口罩,而包裡也時常備著口罩。在公共場合,若是有人看到不戴口罩,都要退避三舍。口罩成了我們日常必備的物品,無論是坐公交,還是搭地鐵,每個人臉上都帶著口罩。
新冠疫情也讓社區團購大力的發展起來了,在武漢封城的那段日子,人們主要靠著社區團購和社區的服務者們的幫助才能有新鮮的蔬菜水果和肉類。而在武漢的疫情過去後,社區團購也開始了蓬勃發展,網際網路的大佬們紛紛出手,希望儘可能多地搶佔多一些市場;而人們也開始習慣了這種送貨上門的服務,下了班不用再趕時間去菜市場了。
由於國外疫情嚴重,大部分人的國外旅遊計劃也擱置了;而隨著國內疫情的平穩,人們紛紛轉向國內旅遊,而國內大部分地方也著重宣傳自己當地的特色和美食,一批批鮮為人知的風景名勝也因此走入大家的視野。在疫情嚴重的時候,雲旅遊也成了大家休閒方式之一。
而在今年,最大的變化大概要數直播帶貨吧。自疫情以來,社交活動減少了,大部分人就把時間花在了網絡、電視上;沒有了線下購物,線上購物卻如火如荼,直播帶貨給了人們最直觀的展示,因而今年也是直播帶貨最火的一年。一些政府部門的人員為了發展當地的經濟也紛紛加入直播帶貨,就連央視主持人也加入了。
新冠疫情真的改變了人們的很多生活習慣,但是卻依舊改變不了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我們也期待者疫情早日過去,生活能恢復以往的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