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神奇的物態變化 存在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2020-12-16 華夏經緯網

  物態變化是我們從初中就開始學習的知識,它存在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了解物態變化對於解釋我們生活中的許多現象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談談物態變化。

  物態有哪些

  在中學時,我們曾學過物質有三態,即氣態、液態和固態。但在20世紀中期,科學家確認了物質的第四態,即等離子體態。

  被激發的電離氣體在達到一定的電離度之後就會處於導電狀態。此時,電離氣體中每一個帶電粒子的運動都會影響到其周圍的帶電粒子,同時也會受到其他帶電粒子的約束。因為電離氣體的整體行為表現出電中性,所以這種氣體狀態被稱為等離子體態。

  美國標準技術研究院與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科學家組成的聯合研究小組於1995年和2004年分別創造出了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和費米子凝聚態。

  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與費米子凝聚態有關。科學家根據量子力學認為,自然界中的粒子是玻色子或是費米子。這兩類粒子的不同特性在極低溫時表現得尤為突出:玻色子全部聚集在同一量子態上,形成玻色-愛因斯坦凝聚。而費米子則各自佔據著不同的量子態,與玻色子相反。這兩種物態都是物質在量子狀態下的形態。

  物態如何進行變化

  物態變化即相變,指物質由一種狀態變為另一種狀態。相變通常與溫度相聯繫,一般可分為經典相變和量子相變。經典相變描述的是熱力學量的不連續性,是系統的能量和熱漲落的熵互相競爭的結果。而在超低溫度的條件下,物質中的熱運動被減至極低的程度,物質處在能量的基態或低能激發態,此時量子力學現象尤為突出。故量子相變是指發生在絕對零度,由量子漲落而非熱漲落導致的相變現象。

  經典相變包括以下過程:固體變為液體、液體變為氣體和固體變為氣體,以及相反的三個過程,即液體變為固體、氣體變為液體和氣體變為固體。這六個過程的名稱分別是熔化、汽化、升華、凝固、液化和凝華。

  在物態變化的過程中,物質的流動性發生了變化。固體不流動,而液體和氣體均可以流動。液體和氣體的流動又有不同之處,液體即使在開放的容器中也有它的邊界,即自由面,但氣體沒有邊界。其次,在物態變化過程中,物質的體積也發生了變化,尤其是液體的汽化,它會導致體積劇烈膨脹。此外,物態變化還會伴隨著熱量的交換轉移,比如汽化熱。

  經典相變

  變化的原理是什麼

  可以用分子運動論解釋物態的變化。如果將固體加熱或對其做功,使其內部的分子得到能量,則分子在平衡位置的振動加劇。其中部分分子吸收其他分子傳遞的能量,可相對於其他分子做移動,令固體的形狀發生改變,成為液體,即熔化,凝固則是熔化的逆過程。液體表面的分子如果同時受到內部多個分子的撞擊,分子間就會表現出排斥力,表面的分子得到能量後勻速直線運動到空氣中,液體的分子變成了自由的分子,液體成為氣體,即汽化中的蒸發。如果是物體外部加熱,則分子會直接從液體內部衝出,液體成為氣體,即汽化中的沸騰,液化則是汽化的逆過程。固體中的一部分分子如果得到了其他分子的能量,直接衝出,變成自由的分子,固體成為氣體,即升華,凝華則是升華的逆過程。作者: 趙晶晶 吳一波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來源: 新華網 

相關焦點

  • 中考物理之物態變化
    物態變化是初中物理的一個重要知識點,也是必考的知識點,在這裡闡述六種物態變化-溶化、凝固、汽化、液化、升華、凝華,希望能鞏固大家的知識。物質的狀態轉換如下圖所示。汽化有兩種方式,蒸發和沸騰,對於蒸發是隨時隨地發生的,比如我們洗衣服由潮溼變幹的過程,但是溫度、表面積、空氣流動速度都會影響蒸發的快慢,同一件衣服夏天會比冬天的衣服幹的快;沸騰也是比較常見的,燒水就是將水煮沸的過程,只有煮沸的水才可以喝,沸騰是比較劇烈的汽化,要注意沸點,水達到沸點後,即使繼續加熱,溫度也不會再變化。生活中這些物態變化的例子還有很多。
  • 中考物理:物態變化問題——熔化與凝固
    #初中物理#在物理中,常見的物質的狀態有三種:固態、液態、氣態,我們把物質從一種狀態變化到另一種狀態叫物態變化,物態變化種類一共有六種: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華、凝華。今天我們主要介紹熔化與凝固。我們首先要學會判斷什麼是熔化和凝固過程。物體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做熔化。例如冰雪消融,熔化過程中需要從外界吸收熱量。而物體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凝固,例如水結成冰,凝固是一個放熱的過程。所以才有下雪不冷化雪冷的說法。
  • 2018中考物理:生活中常見的物態變化現象
    生活中常見的物態變化現象   一、讀諺語,解釋物態變化   1、雪落高山,霜降平原   2、水缸出汗,不用挑擔(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   3、開水不響,響水不開   4、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5、下雪不冷,化雪冷   6、霜前冷雪後寒
  • 初中物理:物態變化經典習題,選擇題、填空題都有,建議收藏!
    在物理學中,看得見摸得著、具體存在的叫做物體,比如麵包、冰淇淋等。構成物體的則稱為物質,是客觀存在於世界上的,如水、糖、油脂等,有三個狀態,而在固態、液態和氣態之間的六個變化過程稱之為物態變化。物理來源於生活,初中物理知識相對比高中物理以及大學物理而言,與生活的聯繫顯得更為緊密,這主要是因為初中物理學的大部分知識都是發生在身邊的可聞、可見的各種生活現象!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現象,用生活現象活學活用物理知識,是我們學好物理的不二法寶。
  • 自然界中的水循環所涉及到的物態變化
    【示範題1】下列物態變化屬於放熱的是(  )【解題探究】解答本題時思考以下問題:(1)「白雪融化」是什麼物態變化過程?該過程是吸熱還是放熱?(2)分析「冰凍的衣服變幹」「露珠變小」「形成霧凇」的物態變化名稱及吸放熱特點。提示:(1)「白雪融化」發生的物態變化是熔化,該過程吸熱;(2)「冰凍的衣服變幹」是升華,吸熱;「露珠變小」是汽化,吸熱;「形成霧凇」是凝華,放熱。
  • 2021年中考物理物態變化生活案例(3)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物理物態變化生活案例(3),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生活中常見的「白氣、白煙(非燃燒形成)、白霧、熱氣、冷氣」本質都是相同的:液化!
  • 2019中考物態變化簡答題賞析學習
    中考物態變化簡答題賞析學習 考查自然界中的霜、雪、雨、露、雲、霧、冰雹等天氣現象的形成 《物理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能用水的三態變化解釋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環現象,有節約用水的意識」。 (1)分析水循環的示意圖,你能得到哪些物態變化的信息. (2)你也許注意過,天氣預報中常說:「……向北移動的暖溼氣流和來自××地區的冷空氣前鋒相遇,將在我國××至××之間形成一條東西方向的降雨帶……」.試說明暖溼氣流攜帶較多的水分,為什麼不一定帶來降雨,而與冷空氣相遇才會降雨. 參考答案:(1)液化:水蒸氣遇冷變成小水滴.
  • 公共基礎知識備考之物態變化
    在事業單位考試中,科技常識是考查重點,其中科技常識中的物理常識之物態變化是考試中常考的知識點。因此本文選取物態變化進行講解,對相關知識點進行匯總,方便大家記憶。希望能對參加事業單位考試的同學有所幫助。物態變化主要考察生活現象與背後原理的對應,關於這一知識點的考法,考理解型單選題或多選題,可能會出古詩與原理對應正確的是什麼,所以需要大家掌握下列知識點。第一、固態與氣態的相互轉化。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由固態轉化為氣態,稱為升華,會吸熱。
  • 我是這樣識別六種物態變化的,學霸如是說(技能幹貨!)
    摘要:在複習物質的物態變化時,覺得六種物態變化易混,不容易記住,也不容易識別。在考試時,遇到六種物態變化的試題,就容易混淆,張冠李戴。怎麼就能方便地記住六種物態變化的概念及其吸放熱情況,如何識別六種物態變化的現象;要善於整理歸納知識點才會提高學習效率。本文就來探討一下這些問題。
  • [核心考點精講]第二講 物態變化
    【聚焦重難點】1.物質的三態與六種物態變化利用圖像可以清晰地看到六種物態變化過程與物質的狀態及吸、放熱的情況,注意從左往右物質由固態向氣態方向變化時,物態變化均為吸熱過程,從右往左物質由氣態向固態方向變化時,均為放熱過程。
  • 2021年中考物理物態變化生活案例(4)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物理物態變化生活案例(4),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人遊泳後從水中出來,感覺冷;炎熱夏天狗伸出舌頭降溫;寒冷冬季人們洗臉後往臉上抹油脂類護膚品護膚;炎熱夏天往地上潑水降溫;往手上或者溫度計上塗抹酒精降溫等案例本質都是相同的:蒸發!
  • 2018中考物理知識點:如何判斷是什麼物態變化
    下面是《2018中考物理知識點:如何判斷是什麼物態變化》,僅供參考!   如何判斷是什麼物態變化     物態變化共有六種,雖然每種單獨理解起來都不難,可一旦將它們放在一起,綜合起來再去認識,它們之間的名稱就容易混淆了。近年來,判斷是什麼物態變化的習題多了起來,所以在解答這類問題時,我們一定要先明確兩個問題。
  • 2018中考物理考點總結:物態變化基礎知識
    中考物理物態變化25條基礎知識考點1、物質存在的三種狀態:固態、氣態、液態。2、物態變化:物質由一種狀態變為另一種狀態的過程。物態變化跟溫度有關。3、溫度:物體的冷熱程度用溫度表示。6、溫度計的使用:⑴讓溫度計與被測物長時間充分接觸,直到溫度計液面穩定不再變化時再讀數,⑵讀數時,不能將溫度計拿離被測物體,⑶讀數時,視線應與溫度計標尺垂直,與液面相平,不能仰視也不能俯視。
  • 初中物理物態變化知識點拓展:利用物態變化解釋生活現象
    利用物態變化解釋生活現象   1)高壓鍋:高壓鍋工作時,與外界相通的放氣孔被安全閥封閉,蒸發出來的水蒸氣仍留在鍋內,使得水上方的氣體壓強增大。由於液體的沸點隨液面上方氣體壓強的增大而升高,所以水到了100℃後仍不沸騰,溫度繼續升高,壓強也繼續增大。
  • 2021年中考物理物態變化生活案例(6)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物理物態變化生活案例(6),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固態清新劑、樟腦球、鎢絲、碘、乾冰、冰凍衣服直接變幹、玻璃鏡頭真空鍍膜、霜、冰花、冰雹等都有相同的物理現象:升華和凝華!   物理解釋:固態清新劑以及樟腦球、冰凍衣服都會憑空變小,主要是因為其直接從固態變成了氣態。
  • 2020年九年級物理物態變化習題匯總:人教版學生列印,鞏固練習
    2020年九年級物理物態變化習題匯總:人教版學生列印,鞏固練習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對於很多之前不了解的事物有了更多的認識和理解,比如說以前人們都會說物質只有固液氣三種形態,可現如今,除了這三種形態之外,還有第四態
  • 2018中考物理知識點:物態變化過程
    下面是《2018中考物理知識點:物態變化過程》,僅供參考!   物態變化過程     三態六變及吸熱放熱情況:     物態變化熔化:固態→液態(吸熱)     凝固:液態→固態(放熱)     汽化:(分沸騰和蒸發): 液態→氣態 (吸熱)     液化:(兩種方法:壓縮體積和降低溫度): 氣態→液態
  • 新東方在線帶你重識物態變化
    初中物理中,凝華屬於六大「物態變化」之一,是常考的知識點,很多同學在面對「物態變化」的綜合題型時經常會容易混淆,以至於失分。對此,新東方在線物理老師將對「物態變化」反應進行詳細解讀,以幫助大家徹底理清。
  • 中考物理知識點匯總:物態變化的知識點總結
    物態變化的含義 物態變化:物質由一種狀態變為另一種狀態的過程 首先利用分子動理論從微觀意義上解釋物態變化的本質 1)物質是由大量的分子組成的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著無規則的運動 3)分子之間是有間隔的,並且存在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力 凝固知識點 凝固定義: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
  • 《物態變化》重難知識點總結,滿滿的乾貨
    物態變化框架圖5、務必能夠獨立完成上面這個物態變化框架圖,並理解。做物態變化的題,首先找清初態、末態,根據上圖明確物態變化類型,進一步明確吸放熱,題得解。要學會分析,學會了,物理就入門了。6、固體分晶體和非晶體,晶體有3種,非晶體有4種,具體哪些,要記住。7、晶體熔化時溫度不變,有熔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