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需求繼續回升 經濟內生動能增強

2020-12-25 新華網客戶端

  國家統計局1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國民經濟恢復態勢持續顯現,三大需求繼續回升。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四季度經濟增長有望比三季度繼續加快,經濟運行逐步由政策帶動向市場內生增長轉變。明年經濟運行有不少有利因素,經濟增速逐步向潛在水平回歸的可能性較大。

  民間投資增速轉正

  數據顯示,1至11月民間投資同比增長0.2%,增速年內首次轉正。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李奇霖認為,推動民間投資累計增速轉正的最主要原因是訂單恢復。「如果沒訂單,現有產能還有不少閒置,企業是沒有動力去擴大投資的。」李奇霖說,目前國內需求已基本恢復到疫情前水平。相比內需恢復,出口強勁讓民營企業更受益,對民間投資的拉動作用更大一些。支撐今年中國出口的一股重要力量是海外需求缺口,尤其是消費品的缺口,消費品處於產業鏈下遊,主要是民企在生產。因此,出口回升讓民企訂單恢復得更快。

  此外,在今年信用環境整體寬鬆基礎上,政策還加大了對民營企業的信貸支持。根據央行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9月末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增速為30.5%,連續11個月回升;普惠小微貸款餘額同比增長29.6%,近7個月增速連創有統計以來新高。「訂單回升、預期好轉,加上信貸政策重點支持,民間投資將繼續修復。」李奇霖說。

  消費持續增長有利條件多

  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增速比上月加快0.7個百分點。1至11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6%,增速比1至10月加快0.8個百分點。進出口增長保持較快增長,11月進出口同比增長7.8%,增速比上月加快3.2個百分點。

  「無論生產還是需求,都在穩步回升,四季度經濟增長有望比三季度加快。」付凌暉說,從下階段看,消費仍然是支撐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引擎。

  值得關注的是,新能源汽車受政策利好和新車型入市需求釋放等因素推動,今年下半年以來持續較快增長,近兩月產量均接近翻倍增長。

  付凌暉表示,下階段消費持續穩定增長有很多有利條件。隨著經濟在恢復,就業在擴大,有利於增加居民收入。同時,企業效益在改善,加上近期已出臺一些促進消費增長的政策,如推進新一輪汽車下鄉和家電以舊換新,積極推動餐飲消費創新發展。從這些因素來看,消費持續回升有基礎、有條件。

  「擴大消費需求仍是下階段經濟復甦的關鍵。」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說,國民經濟延續恢復態勢,生產繼續加快,需求處於上升通道,但仍有較大提升空間。下階段宏觀政策應繼續加強對內需恢復的支持力度,針對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精準施策,促進有效需求提升,暢通國民經濟循環。

  增長動能切換初現端倪

  「目前來看,經濟運行逐步由政策帶動向市場內生增長轉變。」付凌暉表示,民間投資累計增速由負轉正反映了這樣的特點。

  莫尼塔研究報告認為,經濟增長動能切換已經初見端倪。投資內部結構開始出現分化,製造業高速增長。消費和服務業進一步改善,尤其可選消費保持高速增長。經濟內生動能逐漸增強,製造業和消費逐漸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支撐。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鄭後成預計,在出口、工業企業利潤均有望維持高位的情況下,明年製造業投資增速將有樂觀表現。

  「明年經濟運行有不少有利因素,經濟逐步向潛在增長水平回歸可能性較大。」付凌暉說,由於今年基數較低,從速度上來看,明年經濟增速可能會比較快。

 

相關焦點

  • 財信研究評11月PMI數據:供需互動持續改善 經濟內生動能增強
    展望年內,國內經濟修復動能已切換至消費需求端,加之國內政策顯效加快,預計在消費、基建恢復帶動下,四季度PMI將整體處於上升周期,在51%上下波動。>> 製造業供需兩端同時改善,供需缺口進一步收窄,經濟內生動能不斷增強;大中小型企業景氣度均獲提升。
  • 我國經濟繼續穩定恢復 11月份PMI三大指數均至年內高點
    「隨著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我國經濟繼續穩定恢復。」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說,PMI三大指數均位於年內高點,連續9個月高於臨界點。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預計,在供需兩端共同改善的帶動下,未來製造業PMI和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都有望保持在擴張區間。
  • 財信研究評1-11月宏觀數據:經濟恢復由政策驅動向內生動能轉換
    核心觀點:從經濟恢復動能看,11月當月政策敏感型需求基建、房地產投資穩中有降,但經濟內生動能出口、消費、製造業投資均出現明顯回升,表明經濟增長動能正由政策驅動向內生動能轉換,預計四季度經濟將加快向潛在增速回歸,全年有望實現2.1%左右的正增長。
  • 中國經濟2018開局向好 發展亮點頻現內生動力增強
    民間投資增速加快,貿易順差大幅收窄 經濟開局向好 高質量發展亮點頻現 內生動力增強,部分指標波動難改積極趨勢 □記者 林遠 北京報導結構優化助力高質量發展 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是一季度經濟運行的一大特點。邢志宏表示,這可以從多個方面來分析。從產業結構來看,服務業的主導作用在繼續增強,今年一季度服務業在經濟中的比重達到了56.6%,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3個百分點。
  • 11月PMI三大指數均創年內新高 經濟復甦超預期
    據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專家文韜介紹,在21個製造業細分行業PMI中,有14個行業較10月上升,僅有2個行業低於50%,顯示大部分行業均保持加快回升勢頭。  從具體行業表現來看,新動能對製造業的引領作用進一步增強。11月,與高技術製造相關的醫藥、電氣機械器材、計算機通信電子設備及儀器儀表等行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均高於56.0%,位於較高景氣區間,產需加快釋放。
  • ...動力不斷增強丨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解讀前三季度主要經濟數據
    下一階段,要繼續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不斷激發市場活力,加快釋放消費潛力,持續增強經濟內生動力,進一步鞏固經濟恢復勢頭。  經濟活力不斷激發新興領域動能增強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司長趙同錄
  • 指數回升,四季度全球經濟恢復態勢有所增強
    2021年,有利於經濟復甦的支撐因素表現在:一是疫苗研發有實質性進展,隨著各國疫苗接種範圍的擴大,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將會有所削弱;二是世界各國貨幣寬鬆主基調不會改變,財政政策的刺激力度在短期內也將維持,對世界經濟增長起到託底作用;三是疫情防控已經常態化,各國在防控疫情上積累了經驗,防控措施更具有針對性,會儘可能平衡疫情防控與經濟恢復之間的關係;四是疫情倒逼轉型升級,國家間的合作在增強。
  • 9月份中國採購經理指數均明顯回升 綜合PMI產出指數高於上月0.6個...
    9月份,中國採購經理指數均明顯回升,其中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1.5%、55.9%和55.1%,分別比上月上升0.5、0.7和0.6個百分點,3月份以來三大指數持續位於臨界點以上。
  • 11月份PMI三大指數均位於年內高點 我國經濟繼續穩定恢復
    11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2.1%、56.4%和55.7%,高於10月份0.7個百分點、0.2個百分點和0.4個百分點,三大指數均位於年內高點,連續9個月高於臨界點。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對此表示,隨著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我國經濟繼續穩定恢復。
  • 法國製造業PMI不及預期,而德國三大PMI向好,歐元探底回升20點,但兩...
    來源:匯通網匯通網訊——7月24日法國和德國公布PMI數據,顯示法國德國經濟整體復甦勢頭向好,法國製造業PMI不及預期,但德國三大PMI均好於預期,歐元兌美元探底回升20點,但兩方面利空需要擔憂,一方面,歐元區通脹預期依舊非常低
  • 經濟復甦態勢明顯 發展動能加速集聚——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解讀...
    一、經濟運行穩步回升,增速由負轉正  二季度,我國GDP為250110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3.2%,一季度為下降6.8%,經濟增速實現由負轉正,經濟整體呈現快速回升態勢。  三、投資拉動作用增強,消費出現回升  隨著穩投資政策持續發力,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明顯增強。上半年,資本形成總額拉動GDP增長1.5個百分點。其中,二季度資本形成總額拉動GDP增長5個百分點,扭轉了一季度向下拉動的態勢。  消費市場穩步回升。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向下拉動GDP2.9個百分點。
  • 歐元區主要經濟體PMI指數回升
    市場研究機構IHS Markit經濟學家Chris Williamson表示,儘管市場對經濟將很快恢復增長的信心正在增強,但長期復甦前景仍存在高度不確定性。PMI增長反映企業復工帶來的短期反彈,但需求仍然疲弱,這可以從訂單積壓量急劇下降和新訂單看出。在獲得有效治療方法或疫苗之前,許多防疫措施和社交距離限制措施也需要繼續實施,這會抑制服務業的各類需求。
  • 解讀:9月製造業PMI與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雙雙回升
    當前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持續推進,我國經濟保持穩定復甦態勢,積極變化不斷增多。9月份,中國採購經理指數均明顯回升,其中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1.5%、55.9%和55.1%,分別比上月上升0.5、0.7和0.6個百分點,3月份以來三大指數持續位於臨界點以上。
  • 中國經濟增長動能還有哪些
    原標題:中國經濟增長動能還有哪些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落實「四個全面」戰略的決勝期,實現國民經濟平穩增長至關重要。「十三五」期間年均經濟增長率底線為6.5%,由此可以說穩增長任務艱巨。
  • 扶餘:基層黨建激活內生動能
    扶餘:基層黨建激活內生動能 作者:張振才    編輯:李慧    來源:吉林日報    2020-12-21 08:45
  • 德銀:中國經濟2020年觸底回升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將升至6.7
    新民晚報訊(首席記者 連建明)德意志銀行近日發布的報告認為,中國經濟明年將迎來新的契機,從二季度開始緩速回升。報告認為出口、消費和投資明年都將提速,帶動經濟增長。報告看好人民幣匯率,預測到2020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將升至6.7。
  • 陝西經濟止滑回升 省發改委領導現場督戰衝刺四季度
    頂住下行壓力陝西經濟在去年還保持了全國領先水平,2018年全年增長了8.3%,排名全國第六。但今年一季度,陝西GDP增速降至6.3%,並在上半年繼續滑落至5.4%,排名退至全國倒數第五。經濟增速驟降讓陝西著急了。
  • 人民日報評論員:增強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抗風險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吉林考察時強調,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著力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增強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抗風險能力。此前在寧夏考察時,總書記強調要堅持不懈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發展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
  • 11月國民經濟運行持續恢復 市場主體活力增強
    「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延續恢復態勢,生產和需求繼續回升,就業保持總體穩定,市場發展活力在增強,民生保障也得到加強。」12月15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11月份國民經濟繼續保持恢復態勢,「六穩」「六保」任務落實取得新成效,付凌暉認為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三大產業生產形勢較好。糧食生產喜獲豐收。
  • 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創年內高點
    本報北京11月30日電  (記者杜海濤)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發布,11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2.1%,較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創年內高點,且連續5個月運行在51%及以上,經濟復甦勢頭穩中有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