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金貸的日本往事:他出身貧寒,高中沒畢業,靠高利貸成為日本首富

2020-12-16 和訊

  2006年8月10日,76歲的武井保雄(Yasuo Takei)因病去世。

  武井保雄是消費金融貸巨頭武富士公司(Takehuji)的創始人,1999年他以78億美元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成為日本首富。

  武井保雄去世消息傳出的當天,武富士股價大漲5.28%。

  資本市場的這一幕,讓這位前日本首富的離世充滿嘲諷意味。

武井保雄

  武井保雄的一生經歷傳奇。

  他出生寒門,白手起家,從一間只有12平米的辦公室做起,花了30多年,做成了有2000多家門店的日本最大的消費信貸公司,並在東京、倫敦兩地上市,成為日本首富。

  武井保雄也極富爭議。

  他一手創辦的武富士公司,所從事的消費金融貸,也就是民間所稱的「高利貸」,充滿血腥與暴力。

  其商業模式中的暴力催收、多頭借貸、高利息等三大問題,被日本社會稱為「消金三惡」。數以千計的普通日本人因此陷入債務困境,被迫自殺。

  不厚道地說,武井保雄還是「幸運」的,死得其時。

  在他死後四年,武富士破產。

  日本消費金融貸全行業也迅速遭遇雪崩式的潰敗,十年之中,由1.8萬家公司,銳減八成,只剩下1900多家公司。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以武井保雄為代表的消費貸在日本已成為前塵往事之際,一海之隔的神州大地上,消費金融正呼嘯而來,以境外上市的姿勢,以網際網路金融創新的名義,高舉普惠金融的大旗。

  它在中國廣為人知的名字叫「現金貸」。

  也許,武井保雄這位前日本首富的一生,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國內日益興起的現金貸。

  貸給衣著得體的女人

  上世紀50年代,日本經濟開始復甦,消費信貸悄然興起。

  由於銀行多專注大型企業,針對中小企業、個人客戶的信貸業務基本上被小型消費信貸公司佔領。

  1966年,靠著在黑市大米交易得來的第一桶金,36歲的武井保雄在東京板橋區租借了一間12平方米的小屋,設立「富士商事」公司,辦起小貸業務。

  武井保雄出身貧寒,連中學都沒畢業,年輕時曾賣過菜、守過攤,到處流浪打零工。但他在信貸方面有著超人的敏銳。

  他相信借給一個企業很多錢,不如借給很多人少量的錢。所以他前期的目標客戶多為手工作坊主和上班族。

  他有一套自己的選客標準,更喜歡借錢給主婦,因為女人的違約率比男人更低。

  他還會挨家挨戶「窺探」客戶,觀察陽臺上晾著的衣服。誰家整齊又乾淨、主婦和孩子穿著得體,是「能借能還」的重要依據。

  他熟諳官商勾結之道,高薪聘請退休警員擔任顧問,或是招募具有警方背景的催收隊伍,打通黑白兩道關係。

  據稱1998年武富士上市之前,武井保雄曾將部分股票轉讓給一些政治家和高官,以謀得官場支持。

  借著日本城市化加速與近20年的經濟繁榮,武井保雄在70年代完成了巨額的財富積累。

  1974年,武井保雄將「富士商事」更名為「武富士」。

  他通過極低的利率吸引存款,再以接近30%的利率,貸給工薪階層和家庭主婦。巨額利差,讓武井賺得盆滿缽滿。

  自1966年以來,在之後近40年時間裡,武富士每年均保持盈利。

  在日本「失去的十年中」

  他卻成為首富

  在日本「失去的十年」 中(1991年-2000年),個人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90年代初,日本個人消費佔GDP比重在52%左右;在後面的十幾年中,該比例不斷上行,在2005年初達到57.8%。

  借著這股風,以武富士為代表的消費金融貸款公司走上巔峰。

資料來源:網貸之家

  這些消費金融公司通過對個人信息的快速審查、可隨意借款和還款、保護借款人信息等手段,迅速佔領了信用記錄不佳的客戶市場,並不斷做大做強。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武富士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武井保雄抓住了每一個市場機會,也很會利用資本市場做大做強。

  1996年,武富士在二板市場「佳斯達克」上市;

  1998年12月,武富士在東京證交所上市;

  1999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武井保雄以78億美元個人資產榮登日本首富;

  2000年3月,武富士在倫敦證交所上市;

  2002年3月,武富士的放貸金額超過210億美元,成為日本國內霸主。

  至此,在日本消費金融貸行業,武富士已成為四巨頭的老大,也是惟一的白手起家的企業。

  其他三家公司,Acom和Atful背靠三菱財團,Promise屬於三井住友財團。

  Aiful官網截圖

Acom官網截圖

Promise官網截圖

直到去世當年的2006年,武井保雄都穩居日本富豪榜第二的位置

,僅次於軟銀集團的孫正義。

  年息高達182.5%

  「消金三惡」臭名遠揚

  武井保雄們的發家之路,充斥著暴力和血腥。

  暴力催收、多頭借貸、高利息等三大問題,也被稱為「消金三惡」,飽受詬病。

  暴力催收:

  黑社會介入催款環節,採用非法、暴力手段恐嚇借款人。

  多頭借貸:

  僅2005年,有5筆欠債以上的借款人達230萬人,佔日本總人口的1.8%。

  高利率:

  1954年之前,年利率高達182.5%以上。

  後經5次調整,到1999年,合法的放貸利率仍高達40%。

  直到2010年修正後的《出資法》和《利息限制法》全面實施,年利率才降至20%。

資料來源:日本金融廳、網貸之家

  多收的利息要還回去

  行業面臨數萬億索賠

  統計顯示,2000年,近9000名日本人因經濟問題自殺,約佔自殺總人數的30%,當中很多人是因為還不起消費金融貸。

  消費金融貸激起的民憤越來越強。

  進入21世紀後, 日本政府頻繁出招,大力整治「消金三惡」:

資料來源:日本金融廳、網貸之家

  其中,2006年修訂、2010年全面實施的《貸金業規製法》、《利率限制法》無異於釜底抽薪。

  根據新規,通過消費金融貸款公司的貸款:

  年利率上限是20%;

  貸款餘額不得超過年總收入的1/3;

  在一家公司申請貸款50萬日元以上(約合3.1萬人民幣),或者在多家公司申請總額超過100萬日元的,借款人須提交還款能力證明。

  最狠的出招來自於日本最高法院。

  2006年,日本最高法院判定,允許借款人向消金公司索要此前貸款中,利息超過20%的部分。

  也就是說,以前多收的利息,要全部吐回去!

  判決一出,四大巨頭傻眼了。

  他們面臨數萬億日元的超徵利息賠付!

  武井保雄去世,四大巨頭垮了

  武井保雄的麻煩來得更早。

  2000年,因竊聽記者電話,武井保雄被起訴。

  2003年,官司纏身的武井保雄辭去董事長一職。

  2004年11月,因違反電信商業法及誹謗罪,武井保雄被判處三年監禁,公司遭重罰,他被迫賣出大部分股權。

  2006年8月10日,武井保雄因肝衰竭去世,留下56億美元的遺產以及一個搖搖欲墜的「帝國」。

  這一年,其他巨頭的好日子也到頭了。《貸金業規製法》開始分步實施。

  首先,家庭主婦、學生等無收入群體的貸款被大幅限制,「客流量」銳減。

  其次,為了應對「索賠」,消金公司被迫引入「利息返還損失準備金」或「利息返回費用」,運營成本增加。

  另外,為了符合法規要求,消金公司必須下調貸款利率,盈利空間進一步縮小。

  四大消金公司放貸利率

數據來源:網貸之家

  當然,對消金公司衝擊最大的,是返還過去多收的利息。

  據日本金融服務協會數據,僅2006年至2010年,借款人已通過訴訟,追討超過4.4萬億日元「超徵利息」(約合人民幣2724億元)。

  這筆錢,都是消金公司自掏腰包。

  以四巨頭之一的Acom為例 ,公司從2006年起,開始向貸款人返還超徵利息。

  其年報統計顯示,在2006至2017財年,Acom一共向貸款人返還利息9984億日元(約合619億人民幣),嚴重影響了經營業績。2004至2006年,淨利潤超過600億日元;2006至2017年,累計虧損5770億日元。

  曲終人散,武富士破產

  80%的消金公司消亡

  在武井保雄死後,武富士苦苦掙扎了四年,最終被迫破產。

  2006年開始,客戶蜂擁而至,要求武富士返還多繳利息,公司經營每況愈下。

  2009年底,武富士停止提供新的貸款。

  更為致命的是,評級機構穆迪和標準普爾都將其信用調低為「垃圾級」,融資遭遇大麻煩,武富士只能靠出售資產籌集運營資金。

  2010年3月,武富士的貸款餘額為70億美元,僅為8年前的1/3,負債則超過50億美元。

  2010年9月,武富士走到盡頭。公司正式申請破產保護,包括武井健晃(武井保雄兒子)在內的一些高管引咎辭職。

  按照當時的報導描述,武富士需要退還的貸款利息超過24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00億元),涉及近200萬借款人。

  2010年10月,在東京交易所退市。

  11月,在倫敦交易所摘牌退市。

  武富士破產後,日本的消金公司也在加速消亡。

  據日本金融廳的統計,2011年,日本金融消費貸市場規模銳減到12萬億日元,較2000年萎縮40%。

  消金公司數量由2006年的1.18萬家,減少到2016年的0.19萬家,十年消亡80%。

  從多個消金公司貸款的人數,由2006年的171萬人,減少至2016年的9萬人。

  還有另外一個故事

  如果你以為日本消貸亂象從此得到遏制,那就太傻太天真了!

  消金公司偃旗息鼓後,商業銀行來「接棒」了。

  無論是貸款利率、授信額度還是宣傳方式,日本政府對銀行沒有任何限制。

  於是,銀行玩嗨了。

  數據顯示,2013年3月,日本商業銀行的消費貸款餘額為3兆5442億日元;2016年3月,迅速提高到5兆1227億日元,增幅達44%。

  「銀行カードローン」(銀行現金貸)一詞,成為各大廣告牌「常客」。

  當然,這又是另外一個故事。

  三井住友銀行現金貸廣告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小基快跑。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嶽權利 HN152)

相關焦點

  • 他做現金貸做到了日本首富,最後因為一紙法令破產
    從雜貨店員到日本首富1999年,武井保雄首次成為日本首富,在當年的《福布斯》雜誌排行榜上,他以78億美元的資產超過孫正義名列日本第一,在全世界排名第30位。武井保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沒有讀完中學,也沒有念過很多書,卻從一個雜貨店小夥計一躍成為日本首富。1966年1月,武井保雄利用倒賣大米積累的資金,在東京板橋區租借了一間12平方米的小屋,設立「富士商事」公司,向個人發放小額消費貸款,那一年他36歲。
  • 誰的鏡子:靠現金貸做到日本首富,日本消費金融巨擎武富士覆滅記
    中學時代正值「二戰」後期,武井保雄輟學後,進入陸軍飛行學校——日本的戰爭預備隊。1945年「二戰」結束,14歲的武井保雄和很多學生兵一樣淪入失業大軍的一員。沒有念過多少書的他到處流浪,靠打零工艱難謀生。
  • 日本版「現金貸」啟示:前首富曾因此破產
    根據《福布斯》雜誌,1999年,日本四大消費金融企業之首——武富士創始人武井保雄首次成為日本首富,在當年的《福布斯》雜誌排行榜上,他以78億美元的資產名列日本第一,在全世界排名第30位。不過,日本貸金業的高速發展背後也隱含了不少問題,當時業界一致認為日本貸金產業普遍存在多頭借貸、高利息及不當催收三大問題,被稱為「消金三惡」。
  • 來看看鄰國最大現金貸公司是如何破產的
    經濟長期發展也讓日本民眾的消費觀念發生巨大的變化,金錢崇拜、超前消費以及互相攀比成為當時非常普遍的現象。為了維持物質生活的水準,一種下款時間快,審核簡單,無抵押的貸款模式開始快速發展,我們把它稱作現金貸或者消費貸。一名窮小子抓住現金貸的機遇,一躍成了日本的首富。
  • 你常用的小額現金貸,可能是無聲的高息陷阱;「日本製造」數據造假...
    ——有事明說,避坑警示——舉國歡慶的日子,不適宜評論啥理財大坑,而且也沒啥新坑,大家本期自學成才吧~~~1小額現金貸:無聲高息陷阱所謂「現金貸」,指的是小額現金貸款業務,為用戶提供短期資金借貸,用於日常消費,具有方便靈活的借款與還款方式,以及實時審批、快速到帳的特性。
  • 日本現金貸也瘋狂:從民間「消金三惡」到銀行「過剩融資」
    「當年民間現金貸公司在重壓監管下破產,基本都被日本大銀行收購,如今銀行成了現金貸的主力,這幾年負利率壓得銀行息差收入緊縮,消費金融這塊業務可是主要賺錢的來源了。」三井住友消費金融部員工Yasumi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她也透露,日本人工作結束後愛喝酒,日語裡叫「飲み會」,「甚至有些投行精英,有時候這種酒局太多了,也會借現金貸來周轉一下。」
  • 日本首富孫正義,為何有如此漢化的名字?原來他的祖先是中國兵聖
    隨著阿里的成功,除了馬雲之外,也有一些大佬開始出名了,比如孫正義,他可是國際商界的傳奇人物,在37歲的時候,就已經成為了10億美元的富翁,他可以說是日本的巴菲特,這麼多年以他為主的軟銀集團,投資了世界很多知名的電子企業,其中阿里巴巴就是他投資的一個項目,他也通過阿里的成功,讓自己順利成為日本的首富
  • 賀國強鮮為人知往事:出身貧寒 為省錢打赤腳上學
    在發布會上,山東省人大常委會原秘書長裴秀堂與湖南科技大學教授陳靖武分別代表了賀國強同志早年的老工友和老同學,在發布會上分享了自己讀《賀國強黨建工作文集》一書的體會,並回憶了青少年時期的賀國強同志鮮為人知的往事,這些故事聽來令人感動,發人深省。
  • 聚焦現金貸存量整頓:如何理解?什麼樣的是不良?
    包括按照新規禁止小貸公司跨區域經營等,這些都會面臨整治。問題2 什麼樣的存量是不良的?這種不良存量可能帶來的不良效果是什麼?據採訪,金融業內人士多認為不良存量主要指兩個方面,一是暴力催收,二是借貸利率過高。暴力催收會成為社會不穩定的隱患,而借貸利率過高或將提高整個社會的系統性金融風險。
  • 馬雲3次到日本請教,稻盛和夫給出3大法則,助馬雲登頂中國首富
    馬雲,4次登頂中國首富,就是這樣一個傳奇人物,卻對稻盛和夫推崇備至。在阿里最關鍵的3次轉折期,馬雲曾親赴日本,向稻盛和夫請教企業的管理之道,也正是這3次拜訪,力助馬雲登頂首富位置。稻盛和夫在65歲退休後就出家修行了,在修行期間,稻盛和夫悟出了人生真正意義,以及成功的法則:努力才會有成果稻盛和夫的人生並不是一帆風順,幼年時家境貧寒,後來高考失利,被當地的鹿兒島大學錄取。畢業後,卻又發現日本經濟蕭條,連一份像樣的工作都找不著。
  • 中國高利貸往事
    此規定一出,隨機在網上低烈度傳播,不少人認為這是「高利貸」的徹底終結。事實上,高利貸幾乎伴隨著人類歷史,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形式,披上各種外衣,本質從未改變;高利貸始終是有產者對無產者的赤裸裸的掠奪。從古至今,歷朝歷代,雖然當局者從未停止對高利貸的打擊,但高利貸仍然像鼴鼠一樣,有個洞就會鑽出來。往事越千年,中國古代高利貸的起源,可以上溯到戰國末期的楚國。
  • 中國高利貸往事
    此規定一出,隨機在網上低烈度傳播,不少人認為這是「高利貸」的徹底終結。事實上,高利貸幾乎伴隨著人類歷史,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形式,披上各種外衣,本質從未改變;高利貸始終是有產者對無產者的赤裸裸的掠奪。   從古至今,歷朝歷代,雖然當局者從未停止對高利貸的打擊,但高利貸仍然像鼴鼠一樣,有個洞就會鑽出來。往事越千年,中國古代高利貸的起源,可以上溯到戰國末期的楚國。
  • 是現金貸APP,還是「網絡高利貸」?
    借貸人深陷現金貸APP「只需一張身份證,20分鐘即可到款」。無抵押、無擔保的現金貸APP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迅速躥紅,成為不少人的「手機銀行」。在保定讀書的張芳(化名)從小養成了花錢大手大腳的習慣。在朋友介紹下她開始從現金貸APP上借錢,於是,噩夢開始了。
  • 扒光現金貸:與消費貸究竟是什麼關係?
    最近現金貸成為各界熱議的焦點。  在眾多對現金貸的討論中,消費貸由於和現金貸千絲萬縷的關係,多次被提及。其中不乏有「中國居民應該去槓桿,降低債務負擔」,「科技金融公司引領消費貸」這樣乍一聽有道理,卻又經不起仔細推敲的謬論。看來大眾對消費貸的誤會不小。  我們不妨跳出對現金貸的爭論,往大的方向全面認識一下消費貸。
  • 裝七八十個APP:現金貸為何還不放過大學生?| 新京報快評
    據張兵回憶,他手機上下載了七八十個現金貸APP,僅僅一年半時間,差不多借遍了其中的三分之一,為了「拆東牆補西牆」,反而背上7萬多元的債務。這家借了還不上,就通過新的平臺借貸來堵上,這樣的「拆東牆補西牆」的人群一直存在。
  • 爆通訊錄「擼口子」 現金貸亂象何時休?
    「高利貸」事實上,「爆通訊錄」僅暴露了現金貸亂象的冰山一角。國內現金貸經過整頓後雖有較大改觀,但仍存在「擼口子」、高利息等亂象。其中,利率畸高是現金貸的通病,也是當下行業的「不治之症」。因為現金貸小額分散、高頻、高逾期的屬性決定平臺需要更高的利率覆蓋出借成本,這就導致明面上現金貸平臺都表示綜合年化利率不超過最高法給出的36%紅線,實際上則通過各種手段規避年化利率上限的要求。盛凱直言,現金貸就是高利貸,當下現金貸最突出的問題仍然是利率畸高。
  • 中國真正的現金首富,幾百億現金長期放在銀行,還擁有2萬億地皮
    但是有一位中國富豪是一個例外,他在銀行帳戶中存了100億的現金,他就是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後。宗慶後在一次採訪時說,他在銀行存了100億現金,單單每年的利息就高達幾個億,如果企業需要這筆錢來發展,他會毫不猶豫把這些錢取出來。
  • 監管嚴控下,現金貸是否會被「一刀切」?-虎嗅網
    4月10日,銀監會點名現金貸,要求加強其清理整頓工作。爆火的行業瞬間遇冷,一度風聲鶴唳,人心惶惶。「就怕一刀切」,某現金貸平臺CEO稱,擔心監管將利率定在最高人民法院對高利貸的定義「36%」上,「如果這樣,幾乎等於一刀切,所有小額現金貸產品,就得全軍覆沒」。
  • 沒讀過大學,她靠一碗麵改變命運,不僅打敗麥當勞還成為餐飲首富
    這個女人,沒上過大學白手起家,靠著一碗來自日本的拉麵只用了8年時間,就坐上了中國餐飲界的頭把交椅,營業額一度超過了肯德基和麥當勞,此外她的公司市值一度高達90億,如今已開了600多家分店,而她更是多次成為胡潤餐飲富豪榜的女首富
  • 日本新首相落定 71歲「令和大叔」出身農民家庭……日本二...
    來源:證券時報網當地時間14日15時20分左右,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結果公布。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以377票的顯著優勢獲勝,當選為新任自民黨總裁,將接任安倍晉三成為日本首相。根據法律程序,日本政府16日將召開臨時國會,正式任命新首相。出生於農民家庭 父親是草莓種植戶菅義偉現年71歲,現任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與許多其他出身於政治世家的政治人物截然不同,菅義偉出生於日本秋田縣的一個草莓種植戶家庭,高中畢業來到東京。在紙箱工廠靠打工攢學費,後考入法政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