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4次登頂中國首富,就是這樣一個傳奇人物,卻對稻盛和夫推崇備至。在阿里最關鍵的3次轉折期,馬雲曾親赴日本,向稻盛和夫請教企業的管理之道,也正是這3次拜訪,力助馬雲登頂首富位置。
馬雲3次拜訪,成就中國首富
第一次拜訪,那是阿里巴巴的上升期,稻盛和夫和馬雲說了關於時間和付出的加法;
第二次拜訪是阿里的轉型期,稻盛和夫提出了「設立目標」法則,意在為企業員工樹立一個個小目標,幫助企業成長。
第三次拜訪是阿里巴巴調整期,稻盛和夫介紹了「時間管理法則」,馬雲後來把這套法則奉為企業的基本法則,之後的阿里越來越順利。
所以,馬雲說:我的眼界只能看到未來100年,但稻盛先生更厲害!
稻盛和夫在65歲退休後就出家修行了,在修行期間,稻盛和夫悟出了人生真正意義,以及成功的法則:
努力才會有成果
稻盛和夫的人生並不是一帆風順,幼年時家境貧寒,後來高考失利,被當地的鹿兒島大學錄取。畢業後,卻又發現日本經濟蕭條,連一份像樣的工作都找不著。最終,還是靠著大學導師的介紹,才進入到一家名為「松風工業」的輸電線瓷瓶公司。
進去三個月才發現公司瀕臨倒閉,當時和稻盛和夫同期進來的大學生,都走得差不多了,就只有稻盛和夫留了下來。
稻盛和夫認為,如果自己在現在的公司不能生存,換個公司也不能生存,而現在他應該做的是努力,花時間沉下心做事,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稻盛和夫研發出新產品,並在27歲創立京瓷,現在京瓷已經是世界500強之一。
為民生衝破壁壘
京瓷的成功並沒有讓稻盛和夫就此止步。他預感到日本的資訊時代即將到來,為了員工能有一個更好的未來,他開始把目光轉向自己的「未知領域」——電信業!
當時的日本電信業幾乎是NTT(日本電話電報公司)一家壟斷,面對如此艱難的對決,稻盛和夫毅然在1953年成立第二電信。
當人們問及稻盛和夫再次創業的動力時,他說:我對日本電信事業的未來感到非常憂慮,費用太貴了,普通人根本用不起。想要人人都用得起電話,就必須打破這種壟斷的局面。
有志者,事竟成。稻盛和夫在自己的未知領域獲得了巨大成功,第二電信也成為了日本僅次於NTT的電信公司,名列世界500強企業。
在《稻盛和夫寫給年輕人的忠告》中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最深:
人生中的苦難和挫折,正是我人生的起點,或許也正是我最大的幸運。痛苦就是我們在成功路上遇到的幸運,它給予我們信號——你要晉升了,不過你要再用力點,如果跨過去,你就能到達另一個山峰,看到更大的世界。
雖然稻盛和夫已經完全退居二線,但他把自己的經營之道和人生哲學,寫在了《給年輕人的忠告》裡面,書中除了上文提到的成功經驗,還涵蓋了他的成功線路、人生哲學、以及賺錢邏輯,無論是自己學習收藏,還是送給孩子當禮物,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