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曾3次登門請教,稻盛和夫透露3條時間管理秘籍,至少要看一次

2020-12-22 時間簡史淺談

稻盛和夫,世界兩大500強企業的創辦人,日本四大「經營之聖」之一。

學術大家季羨林,這樣評價稻盛和夫:根據我七八十年來的觀察,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簡直如鳳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為此馬雲曾經向他請教過3次經營之道,為此稻盛和夫透露出3條寶貴經驗。

不走省錢省力的捷徑

在中國,大家基本做不到。一做事,立馬想到的是靠父母,靠朋友,靠關係,找靠山。就是不打算靠自己。為什麼要靠別人呢?其原因是,不想花時間和自己努力去做事。縱觀馬雲的一次次成功,有了這種精神,稻盛和夫成功了,馬雲也成功了。

日本那麼多世界名企,那麼多諾貝爾獎獲得者絕不是一朝一夕誕生的。投機取巧,只能誕生劣質品,假名牌,永遠不會長久。

不想花時間,不想費勁,只想吃輕鬆飯,第二條說的核心競爭力,第三條說的自律,自然不會產生了。自律,是沒有人鞭策,堅持不懈地做某事,直到做成,這需要驚人的毅力和苦熬。在自律中,發現了、養成了、積累出了核心競爭力。

時間的價值

時間,人們最多的感慨,總是關乎它的飛逝:時間如流水,一去不復返!

而其實,我們更要體味的卻是時間的價值,它公平地給了你一分一秒,一天一月,一年十年,而你的每一次選擇,恰恰證明了時間的價值。

「時間管理」,它告訴人們要依據輕重緩急設定短、中、長期目標,然後制訂計劃,將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加以合理分配。

如果人們能夠理解複利的力量,但成本會隨著資產規模的擴大和交易頻次的增多而愈加顯著,成為高回報的阻礙因素。

樹立高目標

只有設定高目標的人,才能取得偉大的成功。只追求低目標的人,只能得到渺小的結果。全力以赴,就能走向成功。

只有胸懷大志,樂觀開朗,描繪宏偉的藍圖,樹立遠大的目標,才能成就難以想像的偉大事業。

如果目標太大,面對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巨大鴻溝、人們往往會喪失鬥志。因此,要在「活在當下」的同時,從心裡認可這個高目標。

「努力活在當下」的態度,把注意力放到日常工作中,每天都很充實。雖然可能會進展緩慢,但在日積月累之下,光陰如電,等我回過神來,發現居然已經實現。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有人想迎難而上,有人渴望平平淡淡,也有的人渴望轟轟烈烈,但是殊途同歸,我們最終都想獲得幸福。

那麼如何能獲得幸福?

在塵世中的一步步地走之外,我們還可以試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學習他們的經驗和處世之道,找到前行的方向和完善自我的方法。

被稱為日本經營之聖的稻盛和夫就是這樣一個能夠給我們幫助的智者。他把一生的囑託都寫進了收官之作——《心》。

在這本書中,稻盛先生這樣寫道:人生由「心」開始,到「心」終結。這也是在八十多年的人生中證得的至上智慧,也是度過美好人生的究竟秘訣

世間萬物,始於心,終於心」這是稻盛和夫的最新力作《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裡面所闡述的中心思想,這也是人生真理所在。如果您想了解並學習稻盛和夫的思想,這本書肯定不會讓你失望,書中所講,正是大家所需

這本書日文版一經出版就在日本社會引起了巨大反響,成為熱議話題。

上市至今,一直穩居十大暢銷書排行榜,與讀者的內心產生強大的共鳴。目前, 中文版剛在5月上市,便已經在企業界引發了探討。

相關焦點

  • 馬雲3次登門請教,稻盛和夫透露出3個時間管理法則,助力馬雲登頂
    馬雲曾經就3次登門拜訪過稻盛和夫,向其請教經營之道,稻盛和夫也非常熱情地對馬雲說出了3個管理法則,這讓馬雲獲益匪淺。第一次:2008年,阿里上升期——不用付出時間和努力的事情不幹只有付出時間和努力,那樣的工作才能靠得住。
  • 馬雲3次登門請教,稻盛和夫終於說出這3個時間管理法則!真有效
    很多人都說」時間過得真快」「我的時間不夠啊! 」但是一天只有24小時,該怎麼辦?沒關係,俗話說: 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你願意擠,總會有的。也就是說我們需要學習時間管理。稻盛和夫,日本商界的聖人,他對時間管理就有很多想法。
  • 馬雲3次請教,稻盛和夫分享心法:成功是被「沒選擇」逼出的奇蹟
    那麼稻盛和夫是怎麼樣從如此平凡的一個小人物成長為一位全球頂級的企業家呢?從馬雲3次請教稻盛和夫,稻盛先生的回答裡或許我們能找到他成功的配方。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曾在2008年,2014年和2019年連續3次向稻盛和夫請教,這三次恰好在阿里巴巴出於上升期、轉型期和調整期。
  • 馬雲3次到日本請教,稻盛和夫給出3大法則,助馬雲登頂中國首富
    馬雲,4次登頂中國首富,就是這樣一個傳奇人物,卻對稻盛和夫推崇備至。在阿里最關鍵的3次轉折期,馬雲曾親赴日本,向稻盛和夫請教企業的管理之道,也正是這3次拜訪,力助馬雲登頂首富位置。馬雲3次拜訪,成就中國首富第一次拜訪,那是阿里巴巴的上升期,稻盛和夫和馬雲說了關於時間和付出的加法;第二次拜訪是阿里的轉型期,稻盛和夫提出了「設立目標」法則,意在為企業員工樹立一個個小目標,幫助企業成長。
  • 稻盛和夫的智慧有多厲害,馬雲曾經三次登門求教
    我們很長時間沒有聽到他的精彩演講了。但他曾經的那些經典名言還不時地在我們的腦海裡迴蕩。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大多數人都會死在明天晚上。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因為相信,所以看見。相信信仰的力量。
  • 馬雲3次拜訪,任正非甘願追隨,美國制裁下,看稻盛和夫如何破局
    就連馬雲、任正非、孫正義等人在稻盛和夫的面前都會表現得非常尊敬。馬雲三次拜訪前段時間,馬雲第四次登頂中國首富,又引起一波熱捧。但曾經在阿里最關鍵的三個階段,馬雲3次飛往日本,親自向稻盛和夫請教關於企業經營和人生意義的問題,也正是這3次拜訪,讓馬雲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企業的意義,也讓後來的阿里飛速發展。
  • 任正非三次拜訪,馬雲自愧不如,美國制裁下,稻盛和夫一招制敵
    任正非三次拜訪曾經任正非三次登門拜訪稻盛和夫,希望能夠從他身上學習到一些經營理念,又恰巧這三次登門拜訪的時間正好是華為公司的上升期、轉型期和調整期,是華為公司發展轉達的三個重要的轉折點,而任正非在這三個重要的轉折點請教了稻盛和夫,兩人的關係很好,稻盛和夫也十分熱情的歡迎了任正非,熱心地將自己的經營理念分享給了任正非,兩人促膝長談
  • 馬雲:60歲想出家,可是妻子不同意,稻盛和夫:癌症都不能阻攔我
    面對即將破產的企業,稻盛和夫沒有放棄,僅用一年的時間就扭虧為盈,使得日航重新煥發出生機。稻盛和夫這樣的傳奇人物,不得不讓人敬佩,甚至讓一向低調的任正非都公開表示:「我們趕不上稻盛和夫,只有追隨的份!」而馬雲就更主動了,曾三次飛向日本,登門拜訪稻盛和夫,向他討教如何經營管理企業。馬雲和稻盛和夫談論出家的話題在一次馬雲和稻盛和夫的交流過程中,談到一個有意思的話題:出家。
  • 任正非:你不了解稻盛和夫!真正的稻盛和夫是什麼樣的?
    ,容易互相理解,互相欣賞,互相交流的話,那麼還有一個成功人士也非常喜歡稻盛和夫,曾經三次去拜訪他,和他一起交流企業管理工作經驗,這個人就是馬雲。馬雲的阿里巴巴剛剛發展起來,第一次遇到這麼重大的事件,馬雲也還是個年輕人,當時經驗也不足,心裡當然也沒譜,但馬雲是個願意學習的成功人士,在經過深思熟慮後,馬雲去拜訪了稻盛和夫,向他請教面對困難的對策和工作的方法,總結起來,稻盛和夫說了5條實用法則,就是後來人們說的
  • 稻盛和夫:男人若想發達,抓住這3個徵兆,讓你少奮鬥十年!
    稻盛和夫早已言明:男人若想發達,抓住這3個徵兆,能讓你少奮鬥十年!徵兆一:強烈且持續且強烈的渴望想要發達,就要對財富產生強烈的渴望,如果一直覺得自己條件不夠,不相信自己可以翻身,這樣的人多半會窮一輩子。稻盛和夫曾說:「心不喚則物不至」,我們對一個東西產生了強烈的渴望,才能實現願望。人們常說「相由心生」,實際運氣也是如此,是來自我們內心的能量。
  • 稻盛和夫:聰明人,一輩子3不做!學渣感嘆:後悔明白晚了
    有位日本人,馬雲曾多次登門拜訪,每一次都收穫滿滿,任正非更是親口說到,你們不了解他,咱們現在比不上他,雷軍、季羨林等大佬都是他的粉絲。這位神秘的大佬,便是稻盛和夫,出生農村,還沒長大就曾因病幾乎喪身,後來上學卻又2次升學考試落榜,結業之後勉強找到了作業,成果公司又要關閉了,連工資都發不起。
  • 馬雲三次拜訪,任正非:你不了解他!「經營之聖」有何魅力?
    晚年的稻盛和夫退居二線,將舞臺留給了年輕人,自己潛心修行,總結多年的企業經營管理經驗,供人借鑑學習。如果有人向他請教,他傾囊相授。1、馬雲三次拜訪馬雲在阿里的關鍵時期,曾三次登門拜訪稻盛和夫,希望他能為自己答疑解惑。
  • 馬雲三次拜訪,任正非自愧不如,美國封鎖前,稻盛和夫一招破局
    當時稻盛和夫提出「將自主研發做到極致」的理念,聯合國內的龍頭企業,一同鑽進晶片的研發裡,在經歷了一系列的破釜沉舟之後,稻盛和夫拿出了不帶一點美國技術的晶片,從此擺脫了他人的控制。受到啟發的任正非也意識到:華為要想生存發展,就必須研發核心科技,有了自己的技術,將來才能不受制於人。任正非曾經幾次談及稻盛和夫:「提及他,我們只有追隨的份」。
  • 稻盛和夫一句話,讓馬雲終身受益,助其登頂中國首富
    時任首相的鳩山由紀夫親自登門邀請稻盛和夫這個「門外漢」出山擔任這家破產公司的董事長,他不怕「晚節不保」,答應了首相的邀請。破產重建的日航在稻盛和夫的領導下一共用了一年的時間就創造了奇蹟,取得了日航歷史上最好的高額利潤。
  • 稻盛和夫的一生:讀3次書,絕境4次逢生,5次破命運天花板鑄傳奇
    一次,他對主管制造的朋友大發雷霆,因為剛加工的第一個模件失敗了。朋友大哭失聲,稻盛和夫也意識到自己的不對,抱著朋友一起大哭。當天,朋友堅持把模件完成了。經過這件事,稻盛和夫事後突然醒悟過來:小時候的苦難、現在的困境固然可以磨礪人,但一定還有其他更重要的力量,可以助人更上一層!
  • 稻盛和夫:聰明的人,一生3不說,窮人樂此不疲,富人笑而不語
    而稻盛和夫的成就不僅僅只有這些,他的思想也一直影響著世人,其中就包括阿里創始人馬雲,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等等,都深受稻盛和夫思想的影響。稻盛和夫曾提到:聰明的人,一生3不說,窮人樂在其中,富人笑而不語。一、不說埋怨的話稻盛和夫曾說:「人之所以能夠成功,取決於其正面的精神和思維方式」。
  • 稻盛和夫:真正聰明的人,一輩子3不碰,很多人卻樂在其中
    有個企業家,馬云為了學習他的經營理念,曾三次登門拜訪;他的企業管理法方法也給了任正非啟發,每每提及他,任正非也是自愧不如。此人便是世界公認的經營之聖稻盛和夫,也是日本四大經營之聖中唯一還在世的一位,雖然他現在已經是光輝萬丈的企業家形象了,但是他的前半生並非坦途,反而比普通人更加「悲劇」。
  • 稻盛和夫:聰明人都熟知的3種工作方法,別等辭職以後才頓悟
    對此,稻盛和夫曾經在公開演講的時候給出過三條解釋,送給今天還在為生活而奔波的你。1、長期專注,愚鈍者變非凡人日本筑波大學的教授村上和熊曾解釋了一種「火災現場的異常力量」,就是人在極限狀態下會爆發出非凡的力量,而這些力量在平時是處於休眠狀態的,一旦這種力量被打開,人的潛能則能被激發。
  • 馬雲:我想60歲出家,但妻子不同意,稻盛和夫:癌症也不能阻止我
    日本的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在商界非常有名,馬雲曾多次拜訪,請教經營之道,孫正義也公開表示過,沒有稻盛先生就沒有今天的軟銀。但對於自己的成就,稻盛和夫卻完全不在意。2014年,這是馬雲第二次前往日本拜訪稻盛和夫,他們在會面時聊到了出家這件事,馬雲說:「我聽說您去寺廟做了一年和尚。我當時說,60歲時也想去做一回和尚,但我的太太不同意。其實,我們做企業的人,天天都在修行,工作生活中,碰到的所有災難、快樂都是一種修行。」
  • 稻盛和夫最經典十句話:一定要嚴酷地鍛鍊自己,心態決定命運
    其實和松下幸之助,本田宗一郎,盛田昭夫一起成名的還有稻盛和夫。雖然稻盛和夫的名氣在中國不如前三位大,但他們四個人在日本合起來號稱日本「經營四聖」。馬雲,孫正義,任正非等中國企業家都多次拜訪稻盛和夫,向他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