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在商界非常有名,馬雲曾多次拜訪,請教經營之道,孫正義也公開表示過,沒有稻盛先生就沒有今天的軟銀。但對於自己的成就,稻盛和夫卻完全不在意。
2014年,這是馬雲第二次前往日本拜訪稻盛和夫,他們在會面時聊到了出家這件事,馬雲說:「我聽說您去寺廟做了一年和尚。我當時說,60歲時也想去做一回和尚,但我的太太不同意。其實,我們做企業的人,天天都在修行,工作生活中,碰到的所有災難、快樂都是一種修行。」
稻盛和夫非常同意馬雲的觀點:「你的想法很好,讓我很受感動,因為我們的想法很一致。修行,無論是困難時,還是好的時候,每一天都在進行。」
馬雲沒有出家,但稻盛和夫卻是真的出家了。
65歲的稻盛和夫已經將自己的兩家公司——京瓷和KDDI送進了世界500強,為了尋找人生的真正意義,稻盛和夫決定出家。他將自己兩家公司的股份全都送給員工後,就去做了例行檢查,結果卻發現自己得了胃癌。但稻盛和夫並不擔心,就像沒事人一樣,該演講演講,該喝酒喝酒。
三個月後,做完胃部切除手術,養好身體的稻盛和夫馬上就去福圓寺出家,法號「大和」。在修行期間,稻盛和夫在一次外出化緣時遇到一個人,他這才真正明白人生的意義。
一天,稻盛和夫下山化緣,結果今天運氣不太好,一直沒有化到緣。就在稻盛和夫飢腸轆轆的時候,一個女清潔工給了稻盛和夫一枚硬幣,對他說:「師傅,您趕緊去買個麵包吃吧!」那一刻,稻盛和夫覺得自己就像被幸福包裹著一樣,他這時候也才明白,原來這就是自己所追求的人生的意義——為他人,為社會帶來幸福。
還俗後,有人問稻盛和夫:當初為什麼會選擇出家。他說:不論你多麼富有,多麼有權勢,當生命結束之時,所有的一切都只能留在世界上,唯有靈魂跟著你走下一段旅程。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次靈魂的修煉,使它在謝幕之時比開幕之初更為高尚。
如今的稻盛和夫雖然已經退居二線,但他的經驗和理念影響著無數人。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說:「我們都不如稻盛先生。」
國學大師季羨林說:「根據我七八十年來的觀察,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簡直如鳳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
2019年,87歲的稻盛和夫親手關閉了培養100多個上市公司、14000多名全球企業家的「盛和塾」。幸運的是,他把自己的「稻盛哲學」都融匯到了《心》、《活法》、《幹法》三本書中。
這3本書分別從工作,人生和精神三個維度,講述了稻盛和夫畢生的經驗和智慧,解釋了什麼是「阿米巴經營」,以及「六項精進」,裡面沒有煩人的理論堆砌,而是通過他自己的親身經歷,給出了我們實際的解決方法和對策。
另外還有《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這是稻盛和夫根據現在年輕人所遇到的困惑,根據自己的人生經驗而給出的意見和建議。
如果你覺得自己需要提高,如果你覺得自己的思維還有欠缺,不妨去看看這兩套書,相信你也會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