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工作中,必須達到「看見事情結果」的心理狀態。但腦中顯現的狀態如果只是「黑白畫面」則還不夠,只有使其呈現逼真的「彩色」,才算是真正思考到位。——稻盛和夫
因為相信,所以看見。
阿里巴巴馬雲曾經在演講中說過:絕大多數人是因為看見而相信,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是因為相信而看見。
日本京瓷集團的創始人稻盛和夫就是這樣一位「相信而看見」的企業家。馬雲、任正非、張瑞敏等著名企業家都非常推崇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並視之為學習的榜樣。馬雲更是視之為偶像,曾三次親赴日本,當面向稻盛先生請教人生與經營問題。
稻盛和夫,27歲白手起家,29多年間獨立創建過兩家進入了世界500強的公司,更在78歲時把第三家世界500強企業——日本航空拉出了巨虧的泥潭,這個記錄可以說是前無古人 ,後無來者。
國學大師季羨林曾經如此評價稻盛先生:
根據我七八十年來的觀察,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簡直如鳳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
在企業經營的過程中,稻盛和夫經常跟自己的員工講這樣一句話:
要懷有能夠滲透到潛意識中的強烈而持久的願望,以此來達成自己設立的目標。
總結自己的人生經驗,88歲的稻盛和夫認為一個人要想在人生事業中獲得成功,必須持續保持強烈的思索,直至能夠「看見」成功的樣子。
而且在具有這種「強烈願望」的同時,還要懷有一顆美麗的、明朗的、沒有絲毫雜念的、純粹的心——這就是稻盛和夫一生秉持的源自內心深處的「敬天愛人」的人生使命感與責任感。
人就是一座思維的發射臺,你的思想就像發射出去的無線電波。當這些無線電波發射出去,你這個人就像磁鐵一樣,把這個宇宙中與這個思維、能量相關的東西吸引到你的生活中。
吸引力法則告訴我們:你身邊的一切,都是你意念吸引的結果。稻盛和夫顯然深諳此道,總結他88歲的人生經驗,就是這四個字——「心想事成」。
稻盛和夫這樣表達自己的思想:
我們在工作中,必須達到「看見事情結果」的心理狀態。但腦中顯現的狀態如果只是「黑白畫面」則還不夠,只有使其呈現逼真的「彩色」,才算是真正思考到位。
如何「看見事情結果」?稻盛和夫先生給出了他的答案。
格局決定結局。
你在心中描繪怎樣的藍圖,包括這個藍圖的廣度與深度,決定了你將度過怎樣的人生。
「慈悲萬物,關愛萬物,使萬物變得更加美好」,這便是流淌在宇宙中的意志。一個人要想有所作為,就一定要順應宇宙意志,提升心性,培養「利他心」。
在《心》這本書中,稻盛和夫這樣寫道:公司的存在,不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個人抱負,而是為了守護員工的生活,給他們帶來幸福的人生。
稻盛和夫說認為一顆美好的心靈,特別是「為世人、為社會」做奉獻的思想,就是這個宇宙本身的意志。打開你的人生格局,在更高的能量層級規劃自己的藍圖與願景,這才是人生的根本智慧。給自己一個大義名分,你內在的潛能會爆發的更充分,更全面。
你把自己放到什麼位置上,你就會成為什麼。
內心不極度渴望的東西,不可能靠近你。
強烈的意念,將作為現象顯現,請你首先銘記這個「宇宙的法則」。
稻盛和夫在《活法》一書中這樣寫道:
如果懷有強烈的願望,不肯放棄自己的夢想,就會不斷思考,想出良計妙策去實現自己的願望。
願望強烈,並且把它融入到自己的神經血液裡,成為自己身體的一部分,這樣,即使在休息睡覺時,潛意識仍在積極參與你的夢想,很多困擾你的問題也會得到豁然明朗的洞察與解決。
心誠則靈,稻盛和夫告誡我們:無論多麼遙遠的夢想,只要內心強烈地祈求,那麼我們就一定能夠成功。
目標越明確,實現的可能性越大。
當你心中清楚要什麼的時候,要求已經完成。
這個過程中,細化你的目標是關鍵。在一定程度上,細化就是轉化,目標越細、越具體、越生動,實現的速度越快。當你在意念中拆解每一個概念,明確每一步計劃,倒推每一個步驟,這個思想推演的過程就是真實的實踐。
在實踐中,稻盛和夫堅持把每一天作為工作的最基本單位。做年度計劃,就要先把目標細化成每個月甚至每一天的具體目標,然後千方百計地達成每一天的目標。並在這個過程中,及時復盤與總結,保證原汁原味不走樣。
認真地過好今天,就會迎來美好的明天。
稻盛和夫是王陽明心學的踐行者。
稻盛和夫認為「知與行」同等重要,特別是「行」,更是把目標變成現實的催化劑。
想成功地經營企業,前提條件就是要「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稻盛和夫在「六項精進」之中,把「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列在第一位。他特別強調「每一天都竭盡全力、拼命工作,是企業經營中最重要的事。」
這種努力可以更好地磨練我們的靈魂。人這種動物,一旦有了閒暇,就會動不正經的念頭,幹不正經的事。但如果忙忙碌碌、專注於工作,就不會有非分之想,沒有時間考慮多餘的東西了。
的確如此,人生很多毛病都是「閒」出來的。
感恩之心看似微不足道,其實卻擁有著巨大的力量。
萬事萬物都是來磨練、成就自己的,活著就要感謝一切,苦難更是提升自己的最好時機。
敬畏一切,心懷感恩,是人世間最美好的心念之一。常懷感恩之心的人,不僅會對周圍釋放善意,自身也會具備強大的能量,一種獲得幸福的能量。
在經營企業所經歷的無數大風大浪過程中,稻盛和夫堅信這一理念:即便是在這種困境中,那些心靈高尚、能夠依然感恩生命、心中時常湧起「感謝」之意的人必然能夠得到解救。
心懷感恩之心,停止抱怨,人生就能好轉!
記住:心不喚,物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