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說來,「念頭」這東西往往受到輕視。常聽人說:「不要憑念頭,不要憑心血來潮說事。」但實際上,這個「念頭」才是最重要的,現代科學技術,一切發明創造的起源,都發端於這個「念頭」。——稻盛和夫
成事者,無一不是把精神力量發揮的淋漓盡致。
稻盛和夫的人生無疑是成功的,他27歲時開始創業,赤手空拳40年間創辦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日本京瓷公司、日本KDDI公司。又在78歲的高齡,出任破產重建的日航零薪董事長,並在上任後半年之內奇蹟般地將日航扭虧為盈,令人嘆服!
而取得這種耀眼成就的根基,就在於他所秉持的心法、活法、幹法及思維方式。稻盛和夫把這一切歸結為「心」,是強大的心之力帶他完成一個個人生夢想。
稻盛和夫說:我長期從事製造業,多次感覺到「偉大之物」實實在在地存在著。可以說我就是接觸著它的睿智並受其引導,才得以開發出各種新產品,渡過了自己的前半生的。
普通人逆襲最快的方式,莫過於複製榜樣的思維與行為。復盤稻盛和夫的思維模式與過程,有助於我們深刻理解他的精神實質。
深入閱讀稻盛和夫的著作,抓住其意念運動的脈絡,實施關鍵節點,調整我們的思維頻率,同頻共振,便可快速躍遷我們的認知能力。把這種能力轉化到實踐上,知行合一,形成自己獨一無二的氣場,就會吸引更多的資源幫助你夢想成真。
稻盛和夫持續精進的6大成事心法,值得珍藏與深刻體悟。
01、合天道
天道循環往復,生生不息。做事要成功,最重要的是要合乎天道,順應自然規律,遵道重德,才能得到天道的護佑。
讓自己擁有一顆純潔美好的心靈,這是我們思考如何度過人生時的一個大前提。稻盛和夫認為宇宙中存在一股讓萬物進化發展、變得更加美好的「善」的力量,並把這種力量稱之為「宇宙的意志」。
宇宙中存在這樣的法則,當你經營你的人生時,心懷善念,力行善事,把身心能量聚焦在光明的事物上,你就會走向美好,充滿生機。反之如果失去對宇宙的敬畏之心,心懷惡念,人生必然走向衰敗。
正如稻盛和夫所說:
當我們擁有幫助一切事物向著更好的方向前進的願望,擁有幫助他人獲得幸福的美好心靈時,就與「宇宙之心」產生了和諧共鳴,就能自然而然地將事物導向更好的方向。
這就是所謂的格局決定結局。
02、利他心
利他心就是宇宙的意志。
這種由「真我」所發出的「利他之心」,因為體現著宇宙意志而擁有改變現實的力量,自然就能喚來好運,把事情引向成功。
利他這一項「德行」是擊破困難、召喚成功的強大原動力。利他心這種人生境界使得稻盛和夫先生能夠站到更高的維度,在事業開始之前,就能預見結果。
在稻盛和夫看來,人生做事必須有大義名分,才能勢如破竹。而這種大義名分,不是利己,而是在自身之外尋求重大意義,是在成就他人中圓滿自己,也就是一顆利他之心。
當你帶著這種人生使命與責任的時候,意念就打開了接通自然的大門,更多的人、事、物都會來幫助你,那些看似不可解決的難題,也常常在不經意間得到解決。
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場靈魂的修煉。而這種靈魂的修煉,唯有在為他人與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中才能得以實現。
03、繪藍圖
藍圖吸引現實。
心中描繪怎樣的藍圖,決定了你將度過怎樣的人生。
當然意念並不一定馬上就表現為結果,但是當你打開自己的格局,站在長期主義的角度,用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或更長時間來看的話,大多數人的一生就是他們自己曾經在意念中描繪過的。
心不喚,物不至。稻盛和夫說:
內心沒有呼喚過的東西,不會自動來到自己身邊,現在自己周圍發生的所有現象,都是自己內心的反映。」根據稻盛和夫書中的描述,他的很多次在科技上的發明與創造,都是在這種內心強烈的願望指引下,日思夜想,在潛意識中獲得突破的靈感與啟發。
吸引力法則告訴我們,「無」可以生「有」,思想可以變成實物,當人生與心念一致,強烈的意念會吸引那些你所想像的事物,並以一定的現象表現出來,這是宇宙的法則。
從本質上講,意念運動也是一種無形的實踐,描繪藍圖的過程,實質上就是精神實踐的過程。
04、強信念
內心不渴望的東西,不可能靠近你。
無論做什麼事,只要信念堅定而強烈,達到「渴望」的程度,就能心想事成。
如稻盛和夫在《活法》一書中所說,這種願望強烈的程度,必須促使你睡也想、醒也想,一天二十四小時不斷地思考,思考到透徹為止。對於你的願望來說,程度才是標準——當你「從頭頂到腳尖,全身充滿了這種願望」,如果從身上某處切開,流出來的不是血,而是這種「願望」。
這其實是把藍圖與願望融入到了自己的神經與血液裡,滲透到每一個細胞裡,成為你的生命。這種強烈的信念,會在自然而然中發生作用,指引著你向正確的方向前進,直至達成夢想。
稻盛和夫說:因此要想做成事情,首先要思考「要這樣、必須這樣」,這種願望比誰都強烈,熱情達到燃燒的程度,這比什麼都重要。
05、重細節
細節決定成敗。
藍圖與願望要成為現實,不能只是一個空泛的框架,而應該是經過反覆推敲、反覆深化的行動指南,是栩栩如生的生動現實,是具體可執行的詳細方案。
如果你真的想讓自己的人生越來越好,並贏得成功,那麼就必須強烈、具體地將其在腦海中描繪。如果能夠想像出來,那麼剩下的只是付諸實施了。
你一直要思考到「看見」結果為止——想要做成某件事,你就要以終為始,站在未來希望的結果上,來倒推實現夢想所需的步驟、方法與工具,並細化成當下的每一個行動。這樣的計劃可以拿來當工具,一步步去直接呈現結果,無中生有,弄假成真。
在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中,有「細節有神明」這一主張。所謂「細節有神明」,指的就是只有連細節也不放過、竭盡全力勤奮努力的人,神才會出手相助。
缺乏豐富與細化,腦袋粗枝大葉,思維裡到處是漏洞的人,一生註定幹不了大事!
06、事上煉
王陽明說:
人須在事上磨練,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
人人處處是道場,陽明先生不是一味地提倡靜坐就可以悟道的,反而告訴我們要更加注重實踐,在事上煉,事上磨,才可以做到知行合一。不光在國內,王陽明的思想在日本也很受推崇,很多日本人認可並長期踐行陽明心法,稻盛和夫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遭遇困境,更是實現身心躍遷的好機會。越是在困頓、困窘之中才能窺見宇宙人生的大道。稻盛和夫正是因為悟得了這個道理,每天極度的認真,付出比別人更多努力,在生活中修行,在困境中成長,才最終達到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稻盛先生說:「從未經歷苦難的人,不可能成就偉大的事業。」人生的樂趣,正是潛藏在超越困難、戰勝自我的過程之中。從這個意義上,苦難就是財富,一個人拼命工作、克服苦難後獲得的成就感,是任何東西都無法取代的精神財富。
心懷感恩,活在當下,在福禍之波的洗滌中平和喜悅地生活,與生活一起修行,認真地度過今天,就會自然而然迎來美好的明天。
在稻盛和夫看來,人這一生,之所以來到這個世界上,是為了讓自身的靈魂,或者說是作為人類本質的「真我」能夠得到淨化、純化和深化。而事業成功,飛黃騰達,富可敵國,所有這一切,與「提升心性」相比,猶如塵埃,不足掛齒。#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學集中體現他的《心》、《活法》、《幹法》以及《成法》中,他的這一系列著作,深受陽明心學的影響,身心一體,知行合一,既有直指虛空藍天的道,又有非常接地氣的術,道術成為一個同一的整體。
特別是《成法》這本新書,直擊靈魂的108句,集中道出了稻盛先生的「成事之法」,即心懷強烈而純粹的利他願望,以燃燒般的熱情,持續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就能將不可能變為可能,最終成就偉業。讀這樣的書,身心都可以煥發出一種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