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大課間,師生同鍛鍊
廉政長廊
「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寄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實現夢想的力量,來自於教育的責任擔當。黨支部建設工作和黨員教師的先鋒模範作用至關重要。
師資是提升學校的品質的重要支撐,黨建是學校品質發展的固本之舉。近年來,電子科技大學附屬實驗小學黨委始終把強隊伍、打基礎作為學校發展的長遠之計,著力加強黨建工作,推動各黨支部力量扭成「一股繩」,合成「一張網」,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寫好一個「品」字,做好一個「牌」字,致力於辦一所不一樣的學校,做有靈魂的教育,不斷推動黨的十九大精神在校園內落地生根。四川省教育廳巡視員劉東曾稱讚學校黨建工作做得紮實,是一所「精緻、精彩」的校園。
黨員先鋒模範: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
每天早上7點半,大多數老師就開始了一天的工作,行政巡視校園,然後到食堂吃飯,邊吃飯邊與老師們交流工作。「吃一個紅薯嘛,要吃些粗糧。」「你咋不吃稀飯呢?吃的下就來一碗。」「有乾沒幹,先看吃飯。」……每當遇到不想吃早飯的年輕老師,行政們總是「囉囉嗦嗦」的「命令」老師們務必把早飯吃好。這經常發生的場景,雖然看似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卻讓很多老師都感覺很暖心。
細節體現關懷,細節就是凝聚力。「幹部幹部,幹是當頭的,既要想幹願幹積極幹,又要能幹會幹善於幹。」電子科大附小的幹部選拔任用和發展黨員及黨員考核中,也是貫徹這一原則。目前,學校有校級、中層、年級主任共48名幹部,135名黨員,其中在職黨員有84名。自2015年升格成立黨委以來,學校不斷加強基礎黨建,圍繞成華區教育系統黨委的黨建要求,以黨員「五亮」為抓手,即在校牌中亮出黨員身份、在各類平臺上亮出黨員故事、在各種矛盾的化解中亮出黨員覺悟與政治立場、在講課及各種公開場合中亮出黨員形象與黨員擔當、在家校共育中亮出黨員精彩,積極推動「兩學一做」活動常態化、制度化,不斷營造與時俱進的黨建氛圍,積極加強黨組織建設,努力提升「三會一課」質量。
2015年9月,電子科大附小龍潭校區投入使用。相比其他三個校區,龍潭校區地處三環外側,交通不便,只有一輛14路公交車可以到達。當時的師資隊伍、設施設備等亟待完善。了解情況後,以黃靜、朱華珍、蘇虹等為代表的一批黨員教師主動申請到新校區工作。「新校區都是年輕老師,更需要有經驗的老師給年輕人指引方向,我作為黨員,更要在這個時候衝在前面。」現任龍潭校區教導處副主任的黃靜說。
兩年多時間過去,在黨員教師的示範引領下,如今的龍潭校區學生規模不斷擴大,全體教師履職盡責、團結實幹,以務實的辦學精神和過硬的教學質量贏得了家長口碑,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年輕人很有可塑性,加以引導,進步很快。」黃靜說,「我是黨員,重要的是起到模範帶頭作用,當然要帶頭支持學校的安排,哪裡需要人,哪裡就應該有黨員在。」
唐繼成,成華區紅色先鋒,電子科大附小體育學科黨支部書記、體衛處主任。說起他,身邊的同事、朋友給出了4個關鍵詞:師者、頑強、樂觀、榜樣。
多年前的一天,他突然在一節體育課後癱倒在操場上,送醫後,被確診為結腸癌晚期。10個小時的手術,27公分的壞腸切除,24公分的傷口……術後,唐繼成不僅要忍受巨大的病痛折磨,更要直接面對生命可能終結的事實,他回憶,那種感覺,就如同烈日下鮮活的心被慢慢烤焦、乾裂、破碎,直到灰飛煙滅……但是,絕望的處境並沒有讓這名老黨員絕望,「每當同事和學生來看我,我都笑嘻嘻地跟他們說,等到起,出院了我們一起去踢球哦!」帶著這份樂觀與堅強,唐繼成的生命長度由「3個月」延續到半年、一年、兩年……他戰勝了!
「大家都認為我是憑運氣才戰勝了癌症,實際上,沒有和諧友好的工作環境,也就沒有我的『浴火重生』。大家所給予我的力量是無限量的。」帶著這份鼓勵和感恩,他更加努力工作,回饋社會。2016年7月,他帶領體育教師團隊編成的《體育與健康教材體系》,這也是全省首套小學體育教材體系。這套共7冊、約30萬字的著作涵蓋了小學1—6年級詳細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評價等,解決了「為什麼教、教什麼、考核什麼、如何科學地對學生作評價」等一系列困擾小學體育教師多年的問題。省教科所專家對這套教材給予了高度評價,並希望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推廣應用。
如今的唐繼成身體健碩,雖已年近半百,仍然用行動宣告著生命的頑強,用責任堅守在工作崗位上!這就是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這就是榜樣的力量。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黨員幹部事事衝在前、當標杆、作表率。「我們應該在黨的領導下,和全體老師一起努力成長,不讓一個師生掉隊,不讓一個家長掉隊。這是校黨委的工作目標。」唐繼成說。
創新管理組織:
中堅力量多管齊下促提質增效
據介紹,學校現有四個校區,112個教學班,5000多名學生,300多名教師。隨著學校發展規模日益擴大,在校學生、黨員教師逐年增加,為進一步推進學校整體工作,讓黨支部工作與年級組日常工作、教育教學工作更加緊密結合,校黨委以「心存善念、先思先行、求實務虛、成人成事」為管理理念,以建設「積極向上,互助互學,敢說真話,辦事公正」的團隊文化為路徑,將支部下沉,分別在語文、數學、英語、體育、藝術、綜合等6個學科教研組設立了學科黨支部(每屆任期3年),在年級上設立了10個臨時黨支部,在家委會中設立了1個臨時黨支部,年級和家委會臨時黨支部每屆任期一年。
據了解,學科黨支部著力攻克課堂教學和研究;年級臨時黨支部重在推進日常的各項工作,抓黨員學習教育;家委會臨時黨支部主要負責聯絡家校共育。每個黨員既是各學科黨支部中的一員,也是各年級臨時黨支部中的一員。每個黨支部都有自己的具體職責,如,各年級設有臨時黨支部書記,參與年級管理和決策、組織年級黨員教師學習教育活動、管理年級黨員發展和團員等。學科黨支部、年級和家委會臨時黨支部都是推進黨委工作的中堅力量。
實現夢想的力量,來自於教育的責任擔當。數學學科黨支部24名黨員教師一起成立了數學教學網上研究小組,平時校內工作繁忙,黨員教師們便利用業餘時間,利用QQ群和微信群等,進行教學經驗討論,經過黨員教師們的帶動,其他教師也都積極參與進來。他們經常算兩筆帳:第一筆,今年是新中國成立68周年,再過32年將迎來新中國成立100周年,到那個時候,學生們都將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主力。第二筆帳,12年之後,孩子們都將成為大學生,正是努力學習知識的準備期,再過20年,他們就將是中華民族的中堅力量。所以,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好好學習,還要養成鍛鍊、交往、生活、思維等好習慣。
狠抓教師隊伍建設,創建學習型支部中,學校黨委還以微黨校建設為抓手,開展送溫暖、獻愛心、黨員獻課、黨員評課、黨員論壇、黨員志願者、黨員金點子、黨員講故事、黨員紅色行等活動,將每個月的首個周一確定為固定黨日,促進黨員隊伍的學習與提升。
沿著學校府青門走進校園,處處可見「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做一個高貴的人」等勵志標語,黨史長廊、廉政長廊、微黨校等特色校園文化讓人精神振奮,400多張桌球桌、籃球場、足球場、網球場等都處處彰顯著「心繫健康贏在習慣」的辦學理念,讓學生「身體好、情商高、學習能力強」,讓教師「有思想、有方法、有幸福感」的目標正在養成。
「核心在理念,關鍵在機制、根本在革新、特色在課程、立校在文化」是電子科大附小全體黨員形成的基本共識。十年變革,十年探索,在府青、藍水灣、沙河、龍潭校區的每一座樓宇,黨的凝聚力、戰鬥力、號召力不斷增強,每一位教師都在用實際行動詮釋信仰的力量,黨的旗幟正在校園的上空高高飄揚著。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李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