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天,一條關於「蓬安一小學食堂購買臭雞骨熬湯冒米粉」的網貼引發關注。記者獲悉,蓬安縣教育局和食藥監部門已就此事介入調查,涉事學校已廢除與食堂的承包合同,接下來將採用零利潤自主經營模式,為學生提供安全放心食品。
事件
學校食堂採購回變質雞骨頭
涉事學校乃蓬安縣福德鎮中心小學。福德場鎮多位居民向記者證實確有此事。「我們去看了的,骨頭都已經發臭了,咋個能拿給學生娃娃吃?」場鎮居民段先生對此表示十分氣憤。
據場鎮多名居民回憶,9月4日下午,一輛從南充回福德鎮的客車抵達鎮上,隨後有人上車卸貨,其中一包裝袋上掛破了一個洞,有狗去嗅,養狗人前去驅趕,聞到了臭味,取出一些看,竟是一些去了肉的變質雞骨頭,有人認出卸貨者正是鎮上學校食堂承包人。隨後,陸續有學生家長找到學校反映此事。
當事學校就此事回復稱,9月4日一早,該校初中部食堂承包業主唐某(女)租了一輛雙排座微型貨車到南充採購開學食品,當日上午,唐某在南充二市場凍貨處購得雞骨(無骨鳳爪剔除部分)2袋(據老百姓反映共有4袋,學校目前只發現了2袋,縣食藥監局正在查證),用於熬骨頭湯冒米粉,價格為20元/袋。
唐某自稱,在購買驗貨時未發現雞骨有異味,但考慮到天氣炎熱,容易導致其變質,她在大約12點左右委託南充至福德班車提前帶回。14點30左右,食堂工作人員劉某在班車處接貨時委託三輪車送貨到學校,車主談某送貨途中跌跛一袋,被街上居民胡某等人發現有異味後向學校反映。經學校保衛科郭某核實,這2袋雞骨確實變質發臭,於是學校當即留下部分樣品後派人深埋銷毀,並立即向福德鎮人民政府及縣食藥監局匯報,後應群眾要求挖出了深埋的雞骨,等候縣食藥局調查取證。
進展
食堂承包人被帶走,相關部門介入調查
據悉,事發當晚,蓬安縣相關部門趕到學校,食堂承包業主唐某、伍某夫婦被帶離接受調查。9月5日一早,蓬安縣食藥監局派出2個工作組繼續深入學校調查取證,封存了食堂所有食材,同時與南充市食藥監局和順慶分局銜接,對南充供貨商予以追查,以及時預防此類劣質食品流向學校、流向餐桌。
蓬安縣福德中心小學校校長陳坤民表示,學校目前已廢除與食堂的承包合同,收回初中部、小學部食堂,採用零利潤資助經營模式,為學生提供安全放心食品。此外,學校派專人嚴把食堂進貨關口,決不允許偽劣產品進校園,不僅如此,學校還將成立食品監督家長委員會,開門辦滿意食堂。
目前,蓬安縣教育局已對全縣各中小學、幼兒園及民辦校點發出《關於做好近期學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健全學校食品安全工作責任制,校長(園長)是學校主要負責人,要以極端正的態度,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把食品安全工作扎紮實實抓緊抓好,確保師生安全,校園穩定。針對福德中心小學校食品安全的問題,蓬安縣食藥監局表示,接下來若條件具備,將對食堂進行遠程電子監控。
福德鎮中心小學在回應中稱,待蓬安縣食藥監局調查結果出來後,學校將積極配合上級有關部門依法依規從重從嚴處罰食堂承包者,同時毫不推脫地承擔應有的管理責任,同時盡一切力量杜絕此類事件不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