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有啥特別?十人九不知

2020-12-15 古今三千事

對於當代人來說,總會自嘲這樣的一個現象:那就是小時候盼著長大,因為長大後就不用上學,就可以有自由了。但是,等到長大後我們會發現,原來最無憂無慮的時候,恰好是自己小時候的那段歲月。現代人抱怨自己不幸福,認為古人幸福。其實,古人幸福的原因是什麼?其實一句話可以反映: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

古人的生活比起現代,其實可以用單調和清貧來形容。所謂單調,是因為古人生活在一個連電力都沒有的時代,一切都只能依靠人力,沒有電力的社會,對現代人來說,完全可以用無法生活來形容。所謂清貧,那就是現代人的大魚大肉生活,在古代,一般的家庭是承受不起的,甚至現代人的外賣精緻度,都是窮人過年時候都不敢想像的。古人雖然生活在單調和清貧的環境下,但是,他們卻懂得用心發現幸福,並將這些幸福編成順口溜,正如上文內容。

先說「開江魚」。「開江魚」算是北方人的專利。在古代的北方,一到冬天,江河就會被寒冰封鎖。這是捕魚人休息的季節。在這個季節裡,魚可以在江河裡靜養一個冬天,其肉質也會變得厚實,並且由於河流處於冰封狀態,魚不受外界影響,其味道也會變得鮮美。在古人眼裡,這種魚非但是不可多得的美味,而且還有治病的奇效——比如《二十四孝》裡面就有「臥冰求鯉」的故事。等到春天,江河開化以後,最早被漁民捕撈出來的魚類,就是「開江魚」。這種魚的價值在於可遇不可求,並且千金難買,因此,能吃到「開江魚」被視為人生的一大幸福。

再說「下蛋雞」。在古代,地主貴族的奢侈菜品裡,有一道湯,是用雞肚子裡的雞蛋熬製的。這種菜即便是貴族食用,也時常被文人視為奢侈。歸根結底在於,在古代,母雞在農民家的地位僅次於耕牛——因為耕牛的主要用處是耕田,保證農業生產,而母雞的作用是下蛋。當然,雞蛋不是用來吃的,而是用來變賣的。殺下蛋雞本身就是一種奢侈的行為,而吃下蛋雞,更是被視為奢侈和幸福的典型。

所謂「回籠覺」,指的是早晨在朦朧中醒來後,感覺自己沒睡夠,然後打算再睡一會兒。現代人抱怨「自然醒」的機會太少,但其實自古以來,有機會睡「回籠覺」的人也不多。過去窮人需要農耕,因此天沒亮就得起床下地幹活,現代人朝九晚五的生活,對古代農民來說簡直是神仙般生活——因為古代農民,可能早上五六點的光景就開始幹活了。因此,「回籠覺」被視為奢望。最後說「二房妻」。「二房妻」指的是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古代達官顯貴大多會納妾,通常妾的年齡都相差甚遠,蘇軾就曾調侃過好友張先「老牛吃嫩草」,所以在古人心中,納妾往往是一件較為讓人豔羨的事情。

其實仔細品味一下古人的「四大幸福」,除了最末一個帶有濃厚的封建色彩之外,其餘三者在當下看來,都顯得有些平淡無奇。然而這正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所謂幸福,有時候在於人們的心態:知足常樂,常樂自然就幸福了。

相關焦點

  • 古語「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古人的智慧,句句實在
    現在我們的生活,和古時候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那些田園牧歌的生活也離我們越來越遠,所以,之前流傳的很多農耕時代俗語已經被現在許多人遺忘,例如這句: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古代社會的發展程度無法與現代社會相比。
  • 俗語: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是何意思?古人的嚮往
    其指的就是: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這四種。而所謂的香,實際上就是,人們通常認為的幸福感。所以,這句話就這麼出來了。而這四組能給人帶來幸福感的詞,究竟有何原因得以被人們所接受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好好解讀解讀,這句話背後的含義。
  • 俗語說,「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是古人的小確幸?
    而普通老百姓的幸福標準就是:「 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來逐條分析一下。「開江魚」:就是指天氣剛剛開春、河流剛剛解凍、人們下到河裡或者江裡,捕撈到的第一批魚。在普通人眼裡,如果能吃上一口如此鮮美的開江魚,那小日子過的簡直比神仙還美!「下蛋雞」:就是指正在下蛋的母雞。我們喝老母雞湯的時候,有時候會發現母雞的肚子裡還有好幾個小雞蛋黃,這種就是下蛋雞。據說這種雞肉有滋補功效,而且味道非常鮮美,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
  • 俗話說:「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都分別指什麼呢?
    「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通過俗語就能看出古人的幸福追求,這句俗語和魚、雞緊密相連,難道古人的愛好是吃肉?自然不是,我們先來看一下它的上半句「開江魚、下蛋雞」,魚為什麼是「開江魚」?雞為什麼是「下蛋雞」?一、開江魚說到開江魚,很多東北人並不陌生,這種魚乃是他們的心頭摯愛,開江時間為每年的四月中下旬,這個時候,東北大地冰雪消融、萬物復甦,著名「三江」江河的冰層逐漸融化化解,冰層溶解之後開始順著河流順流而下。
  • 農村老人常說:「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人常說:「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是什麼意思?農村科技落後,很多事物的規律不能去通過一個定律去定義,然後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讀著順口,對照工整的俗語,雖然有的俗語聽著粗俗、不雅,但是經過推敲和專研以後,那就是另一種科學。
  • 俗語: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是什麼意思?漲知識了
    開江魚是什麼意思呢?中國北方,冬季天寒地凍,河流也封凍了起來,等到了春天,春暖花開,萬物復甦,河流解凍。這個時候從河流撈上來的魚就叫開江魚,開江魚為什麼這麼受歡迎?因為開江魚肉質鮮美,在冰封的河裡蟄伏了一個冬天,開江魚也睡了一個冬天,所以魚身上的肉十分肥美。而且開江魚存在的時間很短,也就一個月不到的時間,老人常念叨開江魚,就是忘不了這種魚的美味呀。
  • 農村老人常說:「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啥意思?
    伴隨著農村的發展,俗語也在悄悄地得到傳承,「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這句俗語,分別指的是什麼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開江魚:所謂的開江魚,就是在經過漫長的結冰期之後,來到春天,河流裡面的冰逐漸開始融化,在這段時間裡從河流撈起來的魚。因為這種魚的產生周期一般只有半個月到一個月,人們一旦錯過了這段時間,即便是有再多的錢,也沒有辦法吃到這種魚。
  • 古代嚮往的生活: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知道啥意思嗎
    在古代雖然生活環境非常的落後,但是這卻不妨礙古人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於是他們把這種美好的嚮往編成了俗語:"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所說的這些都代表著什麼意思呢? 何為開江魚?就是說江水化開之後,第1簍魚就是開江魚。那個時候春暖花開,天氣漸漸的暖和了起來,江上的冰也逐漸的融化掉了。這個時候的魚肉是最鮮美不過的,因為河裡的魚已經經歷了一個冬天的休養,不但個頭大而且肉質特別的肥厚,這種好吃的美味,只有有錢人家才吃得到。
  • 俗語:「開江魚,帶蛋雞,回籠覺,美人懷」這話有什麼含義?
    俗語:「開江魚,帶蛋雞,回籠覺,美人懷」這話有什麼含義?開江魚是最美味的,南方的朋友可能不知道,也沒嘗過。但在北方,開江魚是最受歡迎的,尤其是頭魚更好,更貴。開江魚是指第一條在春季後捕到的魚,它已經經歷了冬季的生長,不僅體形肥胖,而且味道也很好。在民間甚至說,一口開江魚的味道,連神仙都不想要,看看它有多好吃。帶蛋雞就是還在下蛋的母雞。當母雞被殺死時,裡面有一個新形成的蛋,雞肉非常美味。餵一整個冬天,下蛋時宰殺,這是有點殘忍的。在農村地區,一般農民朋友都不願意殺,民間有一種「再窮不買下蛋雞」的說法。
  • 農村老話「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中午吃過飯之後一家人坐在火爐邊閒聊,老婆突然說她好久都沒有吃魚了,想吃魚了,然後我爸就說了一句「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說過幾天的魚最好吃,到時候去塘裡抓兩條回來。「開江魚」顧名思義就是每年開春之後,水面上的冰融化,這個時候魚都會跳出水面,意思是說這個時候的魚營養最豐富、味道最鮮美。
  • 農村老話:開江魚,帶蛋雞,回籠覺,美人懷,聽過的人已經不多了
    關於農村的四大說法有很多版本,都是我們勞動人民在生活中,利用我們常見的現象,總結出來的順口溜,而且很多還特別押韻,既增加了人與人的感情交流。又提現了當時人們的生活方式。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開江魚,帶蛋雞,回籠覺,美人懷!這一老話看著是不是特別押韻,而且哪個都是老美事。
  • 農村俗語:「四大沒臉,四大舒服」,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
    但是來說,十個手指不一般長,人和人自然也是不一樣的,在農村裡也有一些不要臉面的人,所以也就出現了「四大沒臉」這檔子事,那麼這四大沒臉都是啥呢:按照老祖宗的說法,這農村裡的「四大沒臉」分別是指的是:「喝酒的嘴、跳舞的腿、耍錢的手、大菸鬼」。
  • 農村散養的雞就是土雞?
    你是否和很多人一樣都這樣認為:農村散養的雞就是土雞?不不不大錯特錯土雞≠散養雞首先要糾正一個概念,就是土雞是一個種類的統稱,而不單單指養殖方式。雖然很多人知道土雞,也知道土雞營養好,還知道土雞貴,但現在的土雞就是和以前的味道不一樣。這個從目前很多美食菜譜就可以看得出來。比如近期熱播的《鹿鼎記》,韋小寶到雲南吃的是汽鍋雞,宮廷御廚推薦的。原來的汽鍋雞用的是武定雞,可憐現在的汽鍋雞使用用武定雞的可能是1%不到。
  • 農村俗語:「來客不擺三盤菜,可嘆十人九不知」,有什麼含義呢?
    農村俗語:「來客不擺三盤菜,可嘆十人九不知」,有什麼含義呢?在農村裡,請客吃飯也是有很多講究的。而主人在請客擺菜的時候,也有很多規矩的,而農村人認為上菜的時候,上雙菜為好,比如2、4、6……12個菜,以象徵著好事成雙,而單菜卻是不行的,擺3個菜更是不可以。所以在此之下,也就有了「來客不擺三盤菜,可嘆十人九不知」的農村俗語,那麼這句話有什麼含義呢?我來回答。
  • 俗語:「有錢能使鬼推磨」,下一句更加經典,可惜十人九不知!
    俗語:「有錢能使鬼推磨」,下一句更加經典,可惜十人九不知!說起「有錢能使鬼推磨」這句俗語,想必大家都不會覺得陌生,在這處處釋放喧囂的社會,很多人往往對此感概頗多,特別面對現實的諸多無奈,人們常以此句抒發思想感情,雖說,言語間不乏調侃之意,可對金錢至上的社會現象,可謂刻畫的入骨三分。
  • 農村俗語「來客不擺三盤菜,可嘆十人九不知」有什麼含義呢?
    農村俗語「來客不擺三盤菜,可嘆十人九不知」有什麼含義呢?哈嘍,大家好,我是大廚江一舟。今天又到了給大家分享美食的時刻了,你準備好了嗎?農村俗語流行的這句話,相信很多山東以及東北的人都聽說過吧!都知道山東人好客,那麼在這些禮節上,自然是特別恭敬的。無論是在家裡請客吃飯,還是去飯店裡吃大席。坐在桌子上,吃飯都會有一定的規矩的。比如飯桌上的飯菜,從來不會擺三盤菜的。除了這些原因,還有其他含義嗎?今天大廚就和大家普及一下這類的知識。話不多說,直接給大家上乾貨了。第一種原因:風俗習慣不同。
  • 俗語:來客不擺三盤菜,但惜十人九不知,老祖宗的話在理嗎?
    俗語:來客不擺三盤菜,但惜十人九不知,老祖宗的話在理嗎?在這個世界上,所有國家的人民都知道,我們國家是一個禮儀之邦,我們國家的人民是非常講究禮儀的,上至國家領導人,下至平民百姓,心中永遠有一個字,那就是"禮"。
  • 俗語:「人餓吃蔥燒心」,下半句透露人情冷暖,可惜十人九不知!
    俗語:「人餓吃蔥燒心」,下半句透露人情冷暖,可惜十人九不知!文/文飛俗語文化可以說是中國流傳至今最接地氣的文化,古代勞動人民通過對生活的細緻觀察和總結,隨後才有了這些蘊含生活智慧的俗語,再被後人們一句句流傳下來。
  • 民間俗語說:「三長兩短」,是哪三長?哪兩短?可惜十人九不知
    民間俗語說:「三長兩短」,是哪三長?哪兩短?可惜十人九不知我們中華民族有著十分悠久濃厚的文化,經過上千年歷史的積累與沉澱,我們的文化已經成為我們民族一份十分絢麗、珍貴的瑰寶,成為了我們民族的靈魂、根本。
  • 古人說:「宅子現四喜,家中出能人」,為什麼蜘蛛也算四喜之一?
    今天筆者給大家說一句象徵美好的俗語——「宅子現四喜,家中出能人。」相信很多生活在農村地區的人都聽過這句話。這句話裡面的四喜指的是哪四喜?一、燕子在民間地區,關於燕子的說法有很多,其中一句是這麼說的——「燕子不進苦寒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