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房不揭瓦,「奶兇」的鎮宅神獸——雲南瓦貓

2020-12-19 騰訊網

漫步在雲南的老城深巷或山野鄉村中,或許能看到遠處民居的黛瓦上,或蹲或站著一隻小貓,默默注視著來往的人群。待走近一瞧,才會發現這不是真貓,而是一種用陶泥製成的似貓似虎的小獸,這是雲南地區特有的陶製建築裝飾構件——瓦貓。

1 瓦貓不是貓

瓦貓是雲南民間建築上常見之物,安置於房屋門楣或屋頂正脊飛簷上,多以陶土製成。因其與瓦片相連,且形似家貓,故得此名。

瓦貓雖名為貓,但它的原型來源於百獸之王——虎。在中國民間自古流傳著「神荼、鬱壘執鬼飼虎」的傳說。漢代《風俗通義》中記載:

「黃帝時,有荼與鬱壘兄弟二人,性能執鬼,度朔山桃樹下,簡閱百鬼,無道理,妄為人禍害,荼與鬱壘縛以葦索,執以食虎。於是縣官常以臘除夕飾桃人,垂葦茭,畫虎於門,皆追效於前事,冀以衝兇也。」

可見早在漢代,人們就已經認為猛虎能食惡鬼。於是將虎畫在門上,以起到驅退兇煞的作用,而神荼、鬱壘也從捉鬼大將,逐漸演變為我們所熟知的門神形象。

鎮宅神虎

若要家宅安穩,除了選好位置、朝向等,也需要有神明加持。《黃帝宅經》有言:

「宅者人之本,人以宅為家。居若安,即家代吉昌;若不安,即門族衰微。」

虎對於雲南一些少數民族來說,不僅是兇猛的野獸,更是他們的守護神。對於他們而言,普通的磚牆瓦礫抵擋不住外來邪祟事物的侵害,所以必須有虎來坐鎮家宅,這樣才能風調雨順,闢邪納財。於是他們將「瓦貓」請到了屋脊上、門楣上。

其實從名稱上也能體現出瓦貓和虎的密切關係。滇西一帶如鶴慶稱瓦貓為「鎮脊虎」「祥脊虎」「吉祥虎」,而昆明附近稱為「石貓貓」,這是因為昆明附近多彝族,彝語發音中虎、貓同義同音。

2 瓦貓的模樣

雲南民間瓦貓種類繁多,造型迥異。正因是民間瓦匠以陶土信手捏制而成,所以瓦貓具有一種古樸、粗獷的原始之美。

常見的瓦貓造型多為蹲坐或站立於一塊瓦片之上,雙耳直立,雙目圓瞪,大嘴張開露出滿口獠牙,極具威懾力。有的瓦貓額頭上刻有「王」字,與漢族民間的布老虎、虎頭鞋等造型相似。無論泥作或石作,「瓦貓」身體多為中空,取其空腹為主人「吞金吞銀,招財進寶」的吉祥寓意。

瓦貓

瓦貓造型亦正亦邪,乍看猙獰可怖,但細看又透露出些許可愛。我們可以想像,當有邪煞入侵時,瓦貓可以變為兇猛無比的神虎,而當平安無事,它又化身為乖巧溫順、忠實可愛的家貓,匍匐在屋頂,盡顯其憨態可掬。

3 瓦貓的分類

最早,瓦貓的出現主要是為民居建築闢邪擋煞,而隨著其在民間及歷史上的流傳與發展,人們將更多對於生活和人生的美好希冀與願望投射在瓦貓上,因此它所蘊含的吉祥寓意也愈加豐富。

按照人們賦予瓦貓的不同精神需求將其大略分為三類:

(一)「闢邪貓」

這一類瓦貓在民間最為常見,用來守護宅第平安、阻擋外來邪煞,所以又稱為「闢邪貓」。

「闢邪貓」一般安放在大門或正房的屋脊中心,大多是單個出現。

瓦貓

瓦貓

(二)「保向貓」

「保向貓」顧名思義就是用以保住房屋門向的瓦貓,它實際上是「闢邪貓」功能的延伸。

「保向」與民間風水學說有著密切聯繫。風水學說認為,當住宅門前或窗前有諸如牆角、屋簷等尖銳之物,或山石、樹木等障礙物時,便是門前有「煞」或「衝」,日後會對家人健康或家庭幸福造成不利影響,因此需要在這些有「煞」的位置擺放闢邪之物,如八卦鏡、符咒或神獸等,以嚇退或抵擋邪煞之物,在雲南地區瓦貓就扮演了這一角色。

用於「保向」的瓦貓造型大多威武雄壯,面部猙獰,齜牙咧嘴,懷中常抱著一枚八卦鏡或「石敢當」的字樣。

抱八卦鏡的瓦貓

(三)「招財貓」

除了家人健康與家庭和睦,財富是民間最樸素、直接的追求。中國人向來不刻意掩飾對財富的渴望,並通過各種方式大膽直白地表達出來。

瓦貓在時光變遷中,也逐漸成為一種招財或保財的吉祥物。這類招財的瓦貓造型獨特,首尾相通,口中常含有寶珠或元寶,兩爪懷抱元寶山或銅錢,且多為成對出現。一般放在正門左右兩邊,如同民間大宅院門口的石獅子,也有的放在正房屋頂上,寓意「財源廣進」或「招財進寶」。

瓦貓

「每家房頂高高坐,圓圓的眼睛,大大的口,貓不像貓,虎不像虎」。這首流傳至今的雲南民間謎語,道出了瓦貓與人們割不開的情意。數百年來它默默地守護著人們,而且也將繼續守護下去。

相關焦點

  • 貓是怎樣跳上雲南少數民族屋脊成為瓦貓的研究故事
    一、在古中國家養貓定位為獸本篇在雲南少數民族瓦貓歷史演變中,找到那個時代的貓發展史。在雲南文化符號:屋簷上的走獸:瓦貓。屋簷上的走獸是中國古建築屋脊上的神獸,內涵:吞金屙銀、鎮宅闢邪。瓦貓又稱為鎮脊虎、吉祥虎、降吉虎。而雲南的白族和彝族信奉「虎圖騰」,寓虎為貓。
  • 麗江益田文創園開業 打造原創IP形象「瓦貓lica」
    2019年4月26日,麗江益田文創園在雲南麗江古城開業。該項目以雲南百年鎮宅神獸瓦貓為原型,打造原創IP形象」瓦貓lica「,為年輕人打造了一個擼貓理想國;升級麗江特色文化體驗,以場景體驗為驅動、創意營銷為推手,開啟麗江旅遊美好時代。
  • 瓦貓是用來鎮宅驅邪、免除災害的瑞獸
    瓦貓是用來鎮宅驅邪、免除災害的瑞獸造型,常置於房屋的屋脊,瓦貓造型誇張、大嘴、多為蹲姿,虎氣十足。傳說瓦貓還可以「吞金屙銀」,只要在瓦屋頂上裝上瓦貓,就會把外面的金銀財寶吞進肚,屙到主人家裡,所以瓦貓都張著大嘴,空著肚子。
  • 俗語:「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真的是這樣的嗎?
    有這麼一句俗語,相信大家都聽過,就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真的是這樣嗎?下面一起來看一下吧!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相信這樣一個場景家家戶戶都很常見:一個孩子闖禍了,媽媽聞聲趕來,一手提著擀麵杖,一手提溜著小孩的耳朵,說:「你是不是又皮痒痒了,真是三天不打你,你就上房揭瓦呀」。
  • 樂園案例|上房揭瓦主題園,搗蛋鬼們的歡樂來嘍!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這句俗語,不知能喚起多少人的童年回憶。然而,在城市化進程中,還有多少孩子有上房揭瓦搗蛋的機會呢?2020年,做了二期開發,我們一直相信孩子的歡樂應該與大自然息息相關、童年這該調皮搗蛋的年紀本就不該循規蹈矩。所以,我們以「上房揭瓦」為主題,讓孩子們在開闊的大自然中可以盡情撒歡兒、探索戶外的無限樂趣。
  •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這句「俗語」的出處,原來這麼有趣!
    有句老話說的好,"三天不打,上房揭瓦」,這句話常常用在父母教育說道孩子的身上,尤其是70、80後小時候,可能聽到的最多。現在說起這句話,也可謂是家喻戶曉,不知道小時候的你,挨了多少打?為啥是上房揭瓦?原來,關於這句話的出處,裡面還有個小故事。相傳,在古代,有戶人家,女主人姓鮑,家裡有兩個十分頑皮的孩子。這兩個孩子每天不是趕雞就是攆狗,要不就是把地裡種的瓜果蔬菜搞得一塌糊塗,氣得鮑氏每天都要把他們兄弟兩個揍一頓。挨完打,兩兄弟能稍微老實一點。第二天,又是照樣胡鬧。
  • 屋頂的瓦貓
    瓦貓是老百姓對平安祥和生活的一種期盼,它可以說是一種文化,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一種生活幽默,在西南的好多地方都活生生地演繹著。瓦貓是放在屋脊正中處的瓦制飾物,它雖名為貓,但卻寓虎於貓,取老虎威猛之勢,用以鎮宅,保佑平安。發現瓦貓是在麗江的一個小店裡。那天的天氣似乎是為遇見瓦貓準備的,一束乾淨的陽光從古城的屋簷上落下來,罩在我腳邊的一堆灰灰的器物上,那是一群瓦貓。同瓦片一樣的顏色,眼睛圓圓地瞪著,佔半張臉的大嘴露出長長的不知道是饞嘴的舌頭還是尖利的牙齒樣的東西。
  • 愛奇藝雲騰計劃開門紅 2020首部網劇《小女上房揭瓦》成績喜人
    2020年雲騰計劃首部網劇《小女上房揭瓦》1月6日上線,1月15日實現愛奇藝熱度破5000,1月20日收入破千萬,成功為雲騰計劃拿下了2020年的開門紅。除了高收益,《小女上房揭瓦》還擁有著相關微博話題閱讀量總計5.34億,抖音話題播放量總計7874.8萬,百度指數最高值達到78043等組成的高熱度;愛奇藝愛情榜第一、電視劇飆升榜第一、愛奇藝熱播榜第六、網劇榜第一,豆瓣開分6.8分、貓眼評分7.2分等證明的高質量;佔據貓眼藝人飆升榜前三位的超高「帶貨」能力。
  • 國風劇《小女上房揭瓦》成開年黑馬 高品質獲好口碑
    據了解,截止目前,《小女上房揭瓦》的分帳金額已突破兩千萬,並仍在不斷增長中。不注水不套路 熱度逐日飆升成績驕人《小女上房揭瓦》自從第一季開播以來,就以反套路的劇情、歡快緊湊的節奏、鮮明新奇的人物設定收穫了一大波忠實觀眾。
  • 北京一座幼兒園火了,就在四合院頂部,熊孩子可以「上房揭瓦」
    在舊北京的青磚灰瓦胡同中建造的幼兒園,融合了古代和現代文化以及古代建築的創新,它傳達給我們的是古代和現代文化的結合,也是建築的歷史,偉大的創新,因為它建在四邊形庭院的頂部,所以有人說這個熊孩子真的可以「上房揭瓦」,這雖然是個笑話,但也顯示了當前的教育理念,有句老話說,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似乎應該更加珍惜孩子的純真和頑皮,該幼兒園的建設還為兒童創造了一個自由奔放的區域。
  • 《小女上房揭瓦》:男主自戀臭屁太好看,又能吐槽又上頭
    《小女上房揭瓦》一部定義為古風高甜輕喜的網劇於2020年1月6日全集上線。根據其播出內容來論,《小女上房揭瓦》用實力告訴你又能吐槽又上頭!吐槽點的一面是,男主人設極度自戀還潔癖+髮型太醜,劇情極度俗套,甚至可以說是不合邏輯。上頭點的一面是,男女主每集中的互動看點笑點齊發,尤其是女主無釐頭的獨特逗比人設,將笑點發揮到最高點。
  • 水友:直播上房揭瓦?
    像"牧童"這種先搞短視頻積累人氣、後開直播提高人氣的遊戲主播不佔少數,所以很多用戶對於這類主播開啟直播也早已見怪不怪了。可是,當他們聽見被粉絲戲稱為"搗蛋鬼"的王米卡也即將入駐企鵝電競,並要開啟直播後,紛紛驚掉了下巴,更有網友表示"他直播上房揭瓦嗎?"畢竟,"上房揭瓦"系列視頻可以說是王米卡的代表作品之一。
  • 狗狗上房揭瓦,女主人喊不回來,失控的狗狗玩瘋了!
    這狗狗一天不打,都能跑到屋頂揭瓦了,這屋頂那麼高,薩摩耶能跑上去,也算是很厲害,屋頂上有時候很滑的,如果滑下來,小命不保。 這薩摩在上面還咬著什麼東西,不停的在咬著,還玩的挺開心的,連腳下是什麼地方,都不再注意,主人叫它,它也不理會,依然在上面玩著自己的。
  • 農夫話教育之——請教孩子上房揭瓦吧
    如果你煩惱了憂愁了,請去幼兒園一年級看看小朋友吧,哪個不乖巧不機靈。可小學後初中後高中後甚至大學後,變化為什麼那麼大呢?影響一個人成長的因素有內因外因,導致學生變化大的原因有很多,留待後期探討。這裡,我想呼籲的是:老師,請教孩子上房揭瓦的本領吧。
  • 國風、高甜、喜劇三原色,如何調製《小女上房揭瓦》的真香世界?
    作者 |千水改編自愛奇藝文學人氣小說《愛妃上房揭瓦》的《小女上房揭瓦》在愛奇藝熱映,引發大量網友「真香」入坑。潮流國風的視覺盛宴不同於其他的愛情劇,《小女上房揭瓦》在打造高甜愛情劇的同時,還在為觀眾展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小學生塗鴉課本走紅網絡,寶媽:接招吧
    文|小玉說 說起現在的小學生真的可以用「古靈精怪」來形容,他們不僅一個比一個聰明,還變著發的惡搞,很多寶媽都表示只要三天不打,就能上房揭瓦,讓這些做家長的拿一個放大鏡,看看他們小腦袋瓜子裡到底裝的是啥。
  • 【悅聽雲南】這隻「貓」,不一般!
    【悅聽雲南】這隻「貓」,不一般!本期悅聽雲南小布帶你了解白族瓦貓打開音頻和小布一起認識一下這隻神奇的「貓」瓦貓是極具雲南少數民族地方特色的屋頂文化藝術的代表之一
  • 麗江瓦貓守護著古城美麗了時光
    瓦貓是中華民族的一種文化,其實這些在屋頂瓦片上的物件,把它稱作瓦獸更為恰當些。它們可以是獅子、麒麟、貔貅等,在千百年的住建習慣中,瓦獸有「招財進寶、鎮宅、避兇、趨吉」的寓意,也就成了傳統建築裡鍾愛之物。 納西族學者、退休教師楊金山說,傳說中的瓦貓還可以「吞金屙銀」,只要在瓦屋頂上裝上瓦貓,就會把外面的金銀財寶吞進肚子,屙到主人家裡,所以瓦貓都張著大嘴,空著肚子。
  • 上古十二神獸:四兇、四神、四靈,大名鼎鼎的闢邪瑞獸未上榜
    上古十二神獸,指的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十二種怪獸。這十二種怪獸可能在歷史並不存在,它們可能是十二個部落的圖騰,後被神話為怪獸。十二神獸分別為「四靈」、「四兇」、「四靈」。四兇。四兇指的是:混沌、窮奇、檮杌、饕餮,《左傳·文公十八年》道:「舜臣堯,賓於四門,流四兇族混沌、窮奇、檮杌、饕餮,投諸四裔,以御魑魅。」《史記.五帝本紀》中說,帝鴻氏之不才子「混沌」、少皞氏之不才子「窮奇」、顓頊氏之不才子「檮杌」,縉雲氏之不才子「饕餮」,這四個人合稱「四兇」。後來,這四個人都被舜帝流放到四方。如今所傳四兇獸,指的應該是帝鴻氏、少皞氏、顓頊氏、縉雲氏四個部落的圖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