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世界衛生組織將召開世衛大會,臺灣能否借美國的所謂力挺拿到這張世衛大會的入門券?
11日,臺外事部門主管吳釗燮在臺「立法院」接受國民黨主席、立委江啟臣的質詢時證實,美國和其他理念相同國家雖然都支持臺灣以觀察員身份參加WHA,但美方認為現階段不適合由他們提案討論,因此今年還是由臺灣的「邦交國」向世衛提案讓臺灣參與WHA。
吳釗燮終於承認,美國所謂的挺臺灣參加世衛大會,又是一次口惠而實不至的「玩假」!
為什麼美國喊得那麼歡,國務卿蓬佩奧還動不動出來威脅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賽,要他同意臺灣參加,卻始終以個人名義進行要求?既然美國如此神勇,為何不親自領軍在WHA提案呢?答案是,如果美國以世界首強之姿,提案投票卻遭致慘敗,將是外交上的重大挫敗。畢竟,1971年的中國還是一個一窮二白的國家,但當年聯大的表決2758案,以76對35票超過3/2的票數通過,17票棄權,讓中國大陸重新回到聯合國。當時美國是所有領域獨霸的超級強權,但即使美國用盡一切力量支持當時的臺灣,在「一個中國」的問題上仍是大敗。
那麼,臺灣以觀察員的身份參加世衛大會,要求過分嗎?不過分,在大陸的默許下,臺灣有很多年就是以觀察員的身份參加的,但這個默許有硬性條件——一中原則。
陳水扁執政之前,臺灣一直用「中華臺北」的名義參與國際組織活動,直到陳水扁第二任期開始爆衝,刻意去硬碰硬。2004年的WHA臺灣案議程表決是133對25票(美、日贊成票),2007年以臺灣名義入會案是148對17票(美、日反對票),結果都慘不忍睹,也顯示無論美、日支持與否,雙方實力越拉越遠。
到了馬英九時期,由於秉持「九二共識」,臺灣代表葉金川終於以「中華臺北」的身份坐進WHA大會現場,卻遭到民進黨青年當場咒罵為「賣臺」,也被綠委指為「丟臺灣人的臉」。
然而,2016年,蔡英文上臺後,終於等來了姍姍來遲的WHA邀請函,蔡英文這回看不到「賣臺」,也不覺得「丟臉」,派了代表以「中華臺北」的身份去WHA,這回民進黨的覺青們全部不敢開罵。只可惜,這樣的機會只有一次,從此WHA的邀請函蔡英文再也看不到了!
蔡英文也不想想,如果她能在不接受「九二共識」前提下,得以進入聯合國組織,等於是臺灣主權獲得聯合國承認,對此,大陸別無選擇,只能全力對決。WHA根據聯合國決議案,尊重大陸立場,自然不會對蔡當局發出邀請函。
對此,美國心知肚明,其實民進黨當局也清楚得很,吳釗燮也不得不承認美國不會提案。但美國不提案,不代表在這件事上他不會更大聲說話、更道貌岸然,因為這樣既可以給大陸難堪,同時又能從蔡當局哪裡收納貢品作為勞務補償,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