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
古語有云「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說的就是越到了關鍵的時刻越能看出一個人的真心,在現代國際關係中也是如此。日常的國家交往中,可以說一些外交辭令式的「友好」、「支持」之類的,可到了關鍵時刻,有些國家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卻動搖立場,首鼠兩端。
22日,世衛大會正在瑞士日內瓦舉行,臺灣當局毫不意外的在會場附近「意外」出現。說意外是因為,世衛大會網絡報名早就已經截止,而且臺灣並不在邀請之列,且世衛大會也明言臺灣能否參與世衛大會的決定權在中國大陸。說不意外是因為,蔡英文當局也早就聲稱會「有反應」、「有預案」,而臺灣當局最擅長的手法無非就是蹭會、蹭會與蹭會,玩不出什麼新花樣。
可不,大家請看這次蔡英文當局在世衛大會上的反應:向WHA秘書處遞交抗議信,安排小「邦交國」提案「臺灣參與世衛大會」,還舉行國際記者會指責大陸,一些「獨派」分子甚至兜售「臺獨」。這一場「國際撒潑」,「恥度」之大簡直刷新民進黨「無恥」新高度。
話說回來,今天我們來看看,在國際社會上,到底都是誰在替蔡英文說話。首先,那一定是臺灣所謂的「邦交國」,畢竟都是拿了錢的,吃人嘴軟、拿人手短,這麼些年,臺灣靠「金元外交」苦苦維持著與20來個「邦交國」的「友誼」。雖然這些國家要麼小、要麼偏,在地球儀上找得必備放大鏡,可是在國際社會上畢竟還有一定發言權。在世衛大會22日當天舉行的總務委員會上,臺灣11個「邦交國」的「邀請臺灣以觀察員身份參與世界衛生大會」提案被審議,史瓦帝尼以及索羅門群島鼓吹將其列入議程。中方與古巴代表反方發言反對,主席建議不納入議程。隨後召開的全會上,臺灣另兩個「邦交國」聖文森及格瑞那丁與帛琉再度糾纏,中國與古巴再度發言反對。
當然,「邦交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畢竟有限,臺灣之所以如此猖狂胡鬧,背後還是另有大國奧援。最常被人想到的就是美國與日本這兩個國家,之前蔡當局為了能夠參加WHA也一直在做這兩個國家的工作。據島內親綠媒體《自由時報》報導,美國、德國、澳大利亞與布吉納法索等國在大會發言支持臺灣參與WHA。據海外網(m.haiwainet.cn)了解,美國衛生部長普萊斯曾親自致函陳馮富珍,促其邀請臺灣。普萊斯稱美國對於今年WHA沒有發給臺灣以觀察員參與的邀請函「表示失望」,美國也認為不應該把臺灣排除在世衛組織之外。德國衛生部長格羅赫發言時則提到,德國支持所有實體「沒有例外地、廣泛而有意義地參與」。澳大利亞代表認為WHA過去幾年一直邀請臺灣作為觀察員是個寶貴信號,希望這種做法能夠繼續。
這些為臺灣「仗義執言」的國家,恐怕還有有幾個問題是有幾個問題沒搞清楚。首先,在過去八年裡,臺灣地區每年都能以「中華臺北」名義、觀察員身份參加了WHA。究其原因,是兩岸雙方均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政治基礎上,通過兩岸協商做出的特殊安排。這表明臺灣參加WHA的路徑、方式有先例可尋,大陸並沒有蠻橫霸道,否則臺灣前八年參會的經歷從何而來?所以說,臺灣不能參加WHA需要從臺灣當局自身找原因。其次,那就是臺灣為什麼不能參加世衛組織。WHO是聯合國的專門機構,只有主權國家才能夠參與,臺灣是中國的一個地區,自然不具備參加的資格。WHO是按照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和世衛大會第25.1號決議確認的一個中國原則,處理世界衛生大會涉臺問題。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使得臺參會的前提和基礎不復存在,這才使臺灣不能夠參加世衛大會。
雖然在國際上,確實有些國家或個人願意為臺當局發聲,可是這些聲音的影響力都是有限的。小的「邦交國」難有作為,大的國家實際上都不敢觸碰「一個中國」的紅線。而且對於美日等大國而言,是不會容忍臺灣將自己當牌去打,只是在利用臺灣出牌罷了。
事實上,由於拒不承認「九二共識」,未來類似不能參加WHA這樣的事情在臺灣還會發生。就在大家討論蔡當局不能參加WHA之時,臺媒《中國時報》刊文稱,未來臺灣能否參與APEC才是更大的挑戰。今年APEC的主辦國是越南,近日中國與越南籤署《中越聯合公報》,越南重申「堅定奉行一個中國政策,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中國統一大業,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活動,不同臺灣發展任何官方關係」的立場。
不承認「一個中國」,蔡英文的苦日子還有很多,看來在國際社會上只能靠一些所謂的「支持」聲音聊以自慰。(文/李鵬宇)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登陸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責編:李鵬宇
30929420,.去世衛大會胡鬧,看看都是誰在替蔡英文說話,.2017-05-23 16:59:50,.204250,.李鵬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