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剛入園不適應,比起培養獨立,社交能力的培養更需家長重視

2020-10-03 咩小胖育兒

孩子剛上幼兒園,家長會比較關注哪些問題呢?

孩子哭不哭鬧,吃沒吃飽,睡不睡覺。這三樣,能夠排在「關注榜」前三名。

但是,還有一樣是家長該關注,卻容易被忽略的,就是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這項能力,對於孩子適應幼兒園的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社會交往能力,不是簡簡單單的交朋友。還跟孩子的自信心、責任感、抗挫能力,都有著密切的關係。

不知如何跟同伴交往,不敢不會主動去結交朋友,或者是容易跟同伴起衝突。實際上,這都是孩子社會交往能力不足的表現。另外,孩子不願意跟老師溝通,不喜歡參與集體活動,也都跟社交能力有關。

社交能力對於孩子來說,並不是可有可無的。在與他人的交往中,能夠讓孩子正確地認識自己,也能夠從他人身上學習到一些新東西。合作與分享,溝通與互助,在孩子以後生活、學習、工作的道路上都具有深遠的意義。

【幫助孩子提升社交能力,幼兒園的很多活動都對此有針對地進行訓練。】

例如,引導孩子參與集體遊戲,體驗合作的樂趣。

讓孩子學會遵守規則秩序,便於孩子適應在集體中的生活。

同學之間有矛盾,引導孩子自己去處理,等等。

這些,都是在幫助孩子去提升社交能力,適應集體的生活。

【在家中,家長也要重視並且幫助孩子提升社交能力。】

家長能夠做的,就是教給孩子一些社交的小技巧。比如,如果有禮貌地跟別人打招呼,這樣更容易交到朋友。比如,幫助別人,與人分享,自己也會收穫更多的快樂。

當然,如果家長只是簡單地講道理,孩子不喜歡聽,也不容易理解。那麼不妨選擇情景演繹,或者是講故事的方式,來將具體的情景展現在孩子面前。讓孩子可以更直觀地看到,在什麼樣的情況,該怎樣去做。

在《兒童社交能力養成課》中,幽默易懂的故事情節,加上俏皮可愛的插圖,讓孩子跟著小猴一起進行社交能力的學習,一步步幫助孩子成為社交達人。

懂禮貌的孩子更受歡迎,交朋友也需要掌握正確的技巧,朋友之間也要互相尊重,分享和互助能夠獲得更多的朋友和快樂。這些可都是小猴子的秘密武器,有了這些法寶,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也會讓孩子更加自信。

小故事幫助孩子理解方法,緊接著還配合小猴子問答、測試互動環節,能夠加深孩子的印象,並且能夠活學活用。家長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互動,為親子時光也增添了一份樂趣。

想讓孩子更好地融入集體,自信開朗受歡迎,不妨跟孩子一同學習一下《兒童社交能力養成課》。點擊下方看一看,開啟孩子的社交能力養成之路。

相關焦點

  • 孩子剛入園不適應,比起培養獨立,有項能力影響深遠家長更需重視
    孩子剛上幼兒園,家長會比較關注哪些問題呢?孩子哭不哭鬧,吃沒吃飽,睡不睡覺。這三樣,能夠排在「關注榜」前三名。但是,還有一樣是家長該關注,卻容易被忽略的,就是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這項能力,對於孩子適應幼兒園的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9月孩子即將開園,培養好這些能力,家長可以放心孩子入園了
    轉眼間,很多孩子在家宅了半年。金色九月,幼兒園將迎來一大批「小神獸」開心入園。但是,面對九月的開園季,家長和孩子做好了入園的準備了嗎?這裡,給各位家長提個醒:開園前,最好利用好這個假期,培養孩子以下能力,提高孩子生活自理能力,這樣開園後,家長才能安心的將孩子送到幼兒園。
  • 比入園適應更應該受到重視的其實是幼小銜接
    走出幼兒園,升入小學,是孩子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轉折。幼小銜接最主要、直接的目的,是解決孩子的入學適應問題。在孩子剛剛進入幼兒園時,家長們都深知有入園適應的存在,會有意識採取多種方法來幫助孩子應對這一問題。但是,在孩子入小學時,很多家長就會忽略同樣存在入學適應的問題。
  • 孩子入園之際,家長必須要培養他的4種能力,越早越有利哦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進入幼兒園是早晚的事,但是,很多媽媽會擔心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以及他能不能適應。其實這時候,很多媽媽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去做他這個年齡應該做的事。不過,畢竟幼兒園相當於一個小的社會集體,沒有了爸爸媽媽的庇護,什麼事情都要靠自己,想要他們儘快適應新生活,在孩子入園之前,媽媽就要儘早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媽媽們快來看看吧!
  • 孩子上幼兒園前,家長做好兩方面的培養,或能讓孩子輕鬆適應
    孩子第一次真正意義上離開父母,應該就是他進入幼兒園吧。入園之前,孩子所有的生活起居都是由父母照顧,但是入園後,就需要適應和融入集體生活。所以家長的擔心也有道理,畢竟父母無法全程跟在孩子身後,肯定會有很多意外的事情發生。此刻,孩子需要點亮自己的所有技能,才能適應脫離父母的日子。
  • 「獨立思考」能力需要培養,家長若不重視,小心孩子「隨波逐流」
    怎樣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其實每個孩子在小時候,都是有想像力的。想像力對於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也是有很大的作用的。但是很多孩子,在長大之後卻被發現,沒有培養出獨立思考的能力,其實他們都是在成長的過程中,被父母忽視的結果。那麼,家長該如何做到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呢?
  • 怎樣培養寶寶的社交能力?家長多做示範,讓孩子責任心更強
    對於父母來說,孩子是個寶,家長都不敢讓孩子受苦,他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苦,所以他們幫助給孩子們所有的事情都給辦了,造成孩子沒有良好的獨立自主的能力。致使他們缺乏社交技能,作為父母,讓孩子加強社交能力,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 為何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父母早放手,孩子才能更獨立
    自理能力,是孩子在入學之前應該養成的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自理能力強的孩子,能夠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生活,並且性格也更加獨立,而從小性格獨立的孩子,長大以後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 一、從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究竟有什麼好處?1、從小養成獨立意識,長大才能有主見從小讓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時間久了,孩子就會形成獨立意識。
  • 寶寶兩歲,再不培養社交能力就晚了
    許多家長發現,孩子在家的時候活潑好動、話也比較多,但是一進入到新環境中時,總會不適應,有時會哭鬧,有時會拒絕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這可能是孩子不適應環境的表現。2歲左右的孩子已經學會了走路,掌握了一定的語言能力,認知能力有所提高。
  • 孩子的「社交能力」怎樣培養?家長學會這4點,養成社交小達人
    導讀:孩子的「社交能力」怎樣培養?家長學會這4點,養成社交小達人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的「社交能力」怎樣培養?家長學會這4點,養成社交小達人!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家園合力應對幼兒入園焦慮:培養孩子自理能力
    因此,解決幼兒入園的問題,應該從此著手。在保持常規做法的同時,探尋接近幼兒心理發展特點,適合幼兒需求的活動,緩解幼兒焦慮情緒,順利入園。  幼兒入園,從成人的角度,是幼兒接觸社會,培養社會性品質的必經階段;站在幼兒的立場看,是即將離開熟悉溫馨的家,走進另一個「新家」,存在生理和心理的雙重挑戰。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安全、情感和歸屬是首要,其次是社交和自我實現。
  •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意識,增強孩子獨立能力?
    導語:幼年時期是孩子成長的黃金時期,在這段黃金期,最先應該培養就是孩子的獨立能力。幫孩子樹立獨立的意識,將會對孩子的生活、學習質量以及成長過程中的一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只有孩子有了獨立意識,才能進一步培養他們的獨立、自立能力。
  • 入園季|幼兒入園,幼兒七大能力!孩子需具備
    幼兒園開學,孩子入園對於父母親來說都不算小事。孩子小,父母親總是會擔心孩子能不能適應、會不會想媽媽、會不會被別的孩子欺負?然,父母的擔心,解決不了孩子會出現的問題,不如一起來看看,孩子入園前需要具備的能力,是否都已具備?1、 能使用碗筷,自己獨立吃飯有些家長都是親自餵孩子吃飯或老人寵愛孩子,餵孩子吃飯,這樣無形中剝奪了孩子使用碗筷的機會。孩子沒有經過實踐的歷練,自然就不會使用碗筷了。
  • 9月入園娃,家長做好這幾項準備,讓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
    所以剛入園的幼兒,難免會感到這樣那樣的不適應。孩子們都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期後,才能逐漸適應幼兒園的生活,願意和喜歡上幼兒園所以做為家長,為了讓孩子縮短適應期,儘快適應幼兒園的學習生活,那麼家長就需要為孩子提前做各方面的入園準備!與家中自由的生活不同,幼兒園有一套完善的規章制度。為了讓孩子能更好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有些習慣,家長現在就要開始幫著孩子養成。
  • 想要寶寶入園後順利適應新環境且快人一步,家長需這樣方面的培養
    文|桃小真育兒小寶寶們入園也有一段時間了,但是經過一個多星期的一個入園的情況,有一部分小朋友,還是沒有辦法融入到學校生活中,比如,不知道怎麼去跟大家一起玩玩具,也不太會處理自己的吃飯如廁情況。還有一點就是想發脾氣的時候還是會發脾氣,沒有辦法了解自己的情緒,從而進行模仿並簡單處理自己情緒,還是跟在入園前的狀態是一樣樣的。有一部分已經成為同學們中的明星,老師同學都喜歡的對象。
  • 孩子比他人差,從小被欺負,家長應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強的人,往往能夠得到大家的喜愛,獲得更多的機會。而社交能力差的人,則無法得到他人的認同,成為眾人嘲笑排擠的對象。所以家長應該重視孩子社交能力的培養,在幼兒時期幫助孩子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讓孩子能夠更好的融入社交生活。
  •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培養孩子做人要獨立、有責任心著名教育家卡爾威特說:「重視獨立能力的培養,才是對孩子的真愛;而溺愛和嬌寵則是形成獨立人格的最大障礙然而,孩子的獨立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生活中一點一滴培養起來的。但是,在父母「包辦」式的教育和過度呵護下,很多孩子變得獨立性差、沒有責任心,依賴性強。
  • 家長喜歡包辦?娃獨立思考能力欠缺?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思考?
    1、適當地鼓勵孩子孩子的心思都很單純,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喜歡自己被別人點讚誇獎的,如果孩子在做每件事情的時候,家長都可以用心的去鼓勵孩子,讓孩子充滿信心,會更有動力去完成每一件小事,鼓勵使人進步。當然,孩子犯錯也要少批評,用適當的方式教育孩子,告知孩子的錯誤,儘可能不要批評,打擊孩子自信心。
  • 3-6歲是培養社交能力的黃金期,掌握三個方法,培養社交小達人
    可見,人際關係能力的重要。曾經有一個權威機構的調查顯示,目前兒童社交能能力並不樂觀,其中有34%的兒童不善於用語言主動與人交往,從側面也能看出,有三分一的家長對孩子的社交能力的培養並不重視。3-6歲是培養孩子社交能力的黃金期,而這段時間正處在幼兒園階段,一個孩子在幼兒園受小朋友喜歡的程度正說明了孩子的社交能力。但也有些孩子不受大家的喜愛,那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 寶寶入園前,這5個能力一定要提前培養,對適應園內生活很有幫助
    為了避免寶寶們在最初入園之後情緒不佳,父母們一定要注意在生活當中,多培養寶寶的一些基礎能力,比如說自理能力、社交能力等等,這些都是很關鍵的,而且對於寶寶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也是很有幫助的。那麼寶寶在入園之前有哪些能力是父母們必須要培養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