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0日,張平總領事在《洛杉磯時報》發表英文署名文章。中文版本全文如下:
過去幾周,中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公共衛生挑戰。在中國大陸,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已經奪去了3000多個寶貴的生命,8萬多人受到感染。
面對未知病毒的突然來襲,在習近平主席的領導下,中國政府採取了最全面、最嚴格的防控措施。儘管疫情打亂了人們的正常生產生活,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與新冠疫情進行了堅決鬥爭。
中國的許多城市採取了嚴格的隔離措施。在疫情最嚴重的武漢市,居民需要留在家中,從而最大程度降低病毒傳播風險。我們全力排查疑似病例,不斷提升治癒率,降低病亡率,僅用十餘天建成了兩座醫院,一些公共設施被改造為方艙醫院,確保所有患者得到及時救治。
這些努力已經取得積極成效。過去幾天,武漢及其他地區每日新增確診和疑似病例出現「雙下降」。3月5日,全國31個省區市中有26個實現新增確診病例歸零。每天新增出院人數也超過了新增確診人數。
中方採取堅決有力措施,不僅僅是為了本國人民的福祉。我們在做好國內防控的同時,與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在內的國際社會緊密合作。我們構築起強大防線,控制疫情傳播蔓延,為全球疫情防控贏得了寶貴時間。我們及時通報疫情,分享病毒全基因序列信息,有助於其他出現疫情的國家採取防控措施。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賽積極評價中國採取的強有力舉措,稱讚中國為疫情防控「設立了新的標杆」。
新冠病毒再次提醒我們,在全球化時代,疫情無國界。正如譚德賽總幹事所說,「現在是團結的時刻,而不是對他人採取汙名化的時刻。」
然而,當國際社會需要攜手努力共克時艱的時候,一些地方卻出現了令人不安的針對華裔群體的歧視和汙名化行徑。社交媒體上充斥著排外言論。華裔面孔人士遭到毆打、謾罵,病人甚至拒絕接受華裔醫生的治療。中國正以史無前例的行動抗擊疫情,而一些人卻出於意識形態偏見,蓄意攻擊中國政府。病毒引發不安可以理解,但這不應成為煽動排外情緒、推進政治議題的藉口。在國際社會共同應對新冠疫情的時刻,我們要警惕「政治病毒」、「種族主義病毒」伺機蔓延。
令人欣慰的是,中國的努力得到了廣泛支持。許多國家和各界人士向我們表達慰問,向中國捐款,捐贈醫療物資。這些舉動讓身處抗疫一線的中國人民備感溫暖,更加堅定了我們戰勝疫情的力量和信心。
目前,全球已有超過90個國家出現新冠病毒,一些國家的受感染人數正不斷上升。疫情形勢嚴峻,需要國際社會深化協調合作。
新冠疫情的蔓延也再次表明,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命運共同體當中。中方將秉持守望相助之心,積極開展抗疫國際合作,在全力防控本國疫情的同時,向其他出現疫情擴散的國家和地區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我們將深入參與全球公共衛生治理,與國際社會攜手應對非傳統安全挑戰。
新冠疫情不會是最後一個國際衛生事件。今天我們攜手同心,團結一致,必將助力應對未來新的挑戰。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