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越「沒主見」,孩子越有解決能力,這些問題上你要會「裝傻」你明白了嗎
說到「沒主見」,很多人都覺得這是一個貶義詞,這恰恰說明一個人性格優柔寡斷,不能在關鍵時刻作出選擇。但其實家,長有的時候如果能做到沒主見,卻可以提高孩子的領導能力,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樂樂媽媽經常喜歡看一些教育類節目,並希望能從中學習一些好的教育方法。前段時間,她聽專家講座時獲悉,家長有的時候沒主見,會讓孩子的領導能力大大提高。她不信,於是便在生活當中開始實踐起來。當樂樂想要買東西的時候,她假裝自己沒主意讓樂樂自己做主。當樂樂面對某一挑戰時,她也假裝自己糊塗讓樂樂自己做判斷。久而久之,樂樂便不再詢問媽媽的意見,在做人做事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主張。
前段時間,樂樂還榮升小隊長,在班級裡充當老師的左膀右臂,這樣一來,樂樂媽媽便對教育專家的方法深信不疑。原來,有的時候父母的沒主見恰恰是一種好處,尤其是對於孩子來說。
說到這裡,大多數家長在心中都會升起了一個疑問。為什麼家長的適度沒主見會對孩子有很大的幫助呢?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一、為什麼家長的適當「沒主見」,會對孩子來講很有必要呢?
1.這樣會逼迫著孩子做出自己的選擇
要知道,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就像一個彈簧,你松他就緊,你緊他就松。因此,當父母沒有主見又或者在某種情況下總是做出沒主見的姿態時,孩子迫不得已就要必須做出自己的選擇,一來二去,在長時間的積累下,孩子就不得不獨當一面,也因此能從中吸收了諸多本領。有的時候,父母適當的放飛孩子可能會讓孩子飛得更高、飛得更遠。如果父母總是將孩子放於一個蜜罐當中,可能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會比較大。
2.會讓孩子不再依賴父母
從一些生活案例當中我們也能夠獲悉,有的時候,父母過分寵愛孩子或者過分管教孩子,會讓孩子非常依賴父母,甚至不肯自己動腦子。那麼與之相反,當父母變得沒主見,又或者父母變得適當糊塗一點時,孩子從中便能夠獲悉許多情況,也因此嘗試著自己去做一些選擇,甚至幫父母獨當一面,在這種情況下,父母成了小孩,而孩子則成了大人,如此身份與交替,卻恰恰能夠帶來一種奇特的化學反應。
3.會讓孩子逐漸體會到獨立的快樂
其實,孩子也是很喜歡感受一些不一樣的變化,尤其是在被迫作出選擇的時候。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孩子便會逐漸體會到獨立的快樂,這就好比,當孩子遭受某種突如其來的變化,使他不得已要做出一定的改變,而這個改變不僅僅是身體上的,更是心靈上的。換句話講,父母的糊塗,對孩子來說就是一個諾大的改變,而這個改變,對他的身心發展則是有益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父母的沒主見並不是表現在方方面面上,相反,父母可以在某個特殊的地方來體現沒主見。那麼,這幾個地方又在哪裡呢?
二、父母的適當沒主見,可以在這些問題上體現:
1.在孩子的獨立問題上
有很多家長非常寵愛孩子,小到穿衣吃飯,大到飲食起居,方方面面都要管控孩子。其實父母有的時候,在這方面也可以適當沒主見一點,尤其是在孩子獨立問題上。家長要學會讓他獨立的去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和磨難,而當孩子在接納生活甚至學會去獨立應對生活的過程中,父母適當的沒主見一些,會讓孩子學會自己做選擇要知道,孩子總有一天要去飛翔,總有一天他要離開父母,如果父母到那個時候還要去規勸他,孩子何時才能長大呢?
2.在孩子的吃喝問題上
尤其是在父母帶孩子出去逛街的時候,當孩子在挑選禮物挑選玩具的過程中,父母不要對孩子進行指指點點,相反,父母可以適當的沒主見一些,讓孩子自己去挑選。那麼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就會逐漸發現原來自己喜歡的點,並從中形成自己的一套價值觀。有的時候,父母不去阻攔孩子,或者父母不去管理孩子,也許孩子會成長得更加順遂。尤其是在做出個人選擇的問題上,孩子可能會出乎父母的意料。
3.在學習問題上
當然,這裡的學習問題並不是大是大非的問題,可以是做作業也可以是某次學習活動,在這些小活動、小過程中,父母要適當的放手,適當的沒主見,讓孩子明白,在父母不督促的情況下,他的學習會變成什麼樣子,而自己的一時放縱又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產生後果意識,也逐漸的有了擔當。當然,這也只是一個小小的嘗試,父母在這個過程中,如果發現有任何的不對頭,都要及時的引導,不要產生大的禍患。
當然,不可避免,家長再從有主見變得沒主見的過程中,可能會犯一些毛病,那麼,在這個過程中,家長究竟應該注意哪些小問題呢?
三、在這個過程中,家長究竟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1.家長要學會堅持
要知道凡事貴在堅持,有的時候,家長一開始的口號喊得震天響,但久而久之,家長便失去了耐性,也就放棄了這個做法。但其實這樣做對孩子傷害是最大的。家長一定要學會堅持,並把這個行為貫徹到底,只有堅持,到底才能夠看到勝利的曙光,而孩子也能夠從中得到莫大的成長,家長也能夠有所發展。
2.對孩子一定要有耐心,給孩子一定的緩衝時間
要知道,任何的教育方式都是有一定的時間的,孩子不可能從零直接蹦到一,因此家長一定要給孩子更多的耐心,也要給他一定的緩衝時間。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一定要細心觀察孩子的點滴變化,並對他的變化提供了一定的幫助和引導,有的時候,只有家長靜下心來,孩子才能成長的更快,家長的慢,會讓孩子更快。但這個道理,許多家長卻仍然不明白。
3.家長的沒主見並不是徹底放手
在這裡,我們需要給大家糾正的一個誤區,家長的沒主見並不是徹底的放手,有許多家長認為,自己要想做的沒主見就是徹頭徹尾的不管孩子。
但其實,這樣做往往會讓孩子誤入歧途。我們要知道,孩子還是未成年,在很多大是大非問題上他沒有辦法作出正確的選擇,還是需要父母對其進行引導的。所以在小問題上,父母可以適當的沒主見,在很多大是大非問題上,父母一定要給出正確的見解並妥善領導,否則孩子極有可能會誤入歧途,到時候再改就麻煩了。
其實有的時候,父母換個角度想並轉變一下思路,孩子的成長速度有可能更快。換言之,父母的沒主見,很有可能會讓孩子有主見,父母的適當放手,才有可能會讓孩子飛得更高、飛得更遠。
那麼,您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是否也會適當的沒主見呢?當您這樣做時,您孩子的反應是如何呢?歡迎說出您的想法並和我們一起交流和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