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師報》| 鎮鏡山小學:「鏡文化」中長出好教育

2021-03-01 宜昌教育

「每天看見更好的我」,這是一所學校的願景,也是學生每天「微演講」的主題,讓成長的每一步想得到也看得見;校園不大,卻可以有「鏡苑、鏡樓、鏡廊」,一步一景,讓運動、藝術、創客等體驗與文化元素無處不在;師生不多,卻在鏡探課程、鑑進課堂中,「互為鏡鑑,共勵共進」。這是坐落在長江邊畔、鎮鏡山邊的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區鎮鏡山小學。沒有優越的條件,卻因獨到的文化而深刻;沒有特殊的實踐,卻因生長的智慧而先進。

「鎮己以德,鏡思明智,山水養體」,這是「鏡文化」的美好期待。鎮鏡山小學校長閔軍回想幾年辦學文化的探索,頗為感慨。

鎮鏡山小學本是當地葛洲壩的企業學校,2006年移交地方教育局,雖然身處城市,但學生大多是留守兒童,學校辦學條件相對薄弱。2016年,閔軍調任鎮鏡山小學校長。在這樣一所辦學條件沒有優勢、辦學活力不足的小學校,怎樣凝聚人心,發掘出育人的新力量?陷入沉思的閔軍想到了自己的女兒,想到了孩子成長的那些簡單而有意義的教育,於是選擇帶領團隊通過凝練辦學文化、以文化系統改進學校的路子。

最初,他們在校名上下功夫,「鎮鏡」文化成為團隊討論的主題,卻無法真正深入到育人的根本問題。直到湖北省人民政府督學李情豪在一次到訪中,刪繁就簡提出以鏡為鑑的「鏡文化」,似乎一下子讓閔軍和他的同事豁然開朗——原來一所老學校的文化建構,更需要從歷史、社會和教育的文化基因裡提取點亮人心的價值認同。

「以鏡為鑑,志高行遠」成為鎮鏡山小學的辦學理念,「心有明鏡,行必燦爛」成為校訓。他們圍繞「鏡」建構系統的文化主張,希望通過教育「每天看見更好的我」。

「學校文化是從傳統文化和地域文化中長出來的」,閔軍興奮地講解學校的「鏡文化」:

鏡,透顯著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飽含著鎮鏡山優雅的區域文化;彰示出鎮鏡山小學高品位的辦學目標。「以鏡為鑑」就是要銘記這些文化的精髓,始終堅持以光亮、透明、真實、公正的思想來辦學。

在閔軍看來,文化建設等不得,是因為學生的教育等不得。「鏡文化」就是要構建榜樣參照、自我反省、知行合一、志存高遠的文化場域。這是學校發展的高遠追求,是學校需要積澱的深層土壤。如今,已經頗見成效的學校文化建設,讓師生感受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享受到一所城區小空間薄弱學校裡大教育的滋養。

  

「努力吧,鎮鏡少年們」「每天看到更好的我」!這是鎮鏡山小學每周一升旗儀式上主持人與學生的一段振奮人心的對話;豐富的文化牆,貫通古今的「鏡廊」,讓學生每一刻在校的時光都有自由運動的精彩;一扇「魔鏡門」、一卷「魔鏡簾」,讓每一間教室都充滿神奇的力量……

在這個不到10畝的校園裡,學生從入校到教室、再到活動場所的全部活動場域均被打通,校園內無一處死角。每個年級的文化均有特別的設計,從一年級到六年級確定了「靜、淨、敬、勁、競、進」的「六JING」目標,對應的「鏡探課程」和「鑑進課堂」應運而生。學校的「鏡苑」則圍繞「人文之徑、運動之徑、藝術之徑、夢工之徑、科創之徑、生態之徑」做起了「微文化」,對應的活動與課程支撐起學校的特色發展。

其中,「生態之徑」裡掛在牆上的校花太陽花組成「靜、淨、敬、勁、競、進」,正好對應六個年級845名學生,每個學生仿佛一盆向陽的花,組成各自年級的「JING」,在學校燦爛綻放。而學生也都喜歡到這裡來精心照顧自己的太陽花——那不僅是班級的「榮耀」,也是自己童年的「夥伴」。四年級(3)班學生周姝婷告訴記者,她的觀察日記就鎖定了自己的太陽花——與太陽花一起成長綻放的她,「每天都能看到更好的自己」,因此會充滿力量。

學校黨支部副書記劉詩文說,學校雖然面積不大,但因為「四通八達」,從沒有空間狹小之感。六年級(1)班學生李幸子最喜歡的「鏡廊」,不僅呈現學校文化的解讀,還有好的學生作品與「鏡鑑」故事展示……

現在,由於當地政府高度重視,學校獲得600多萬元資金得以高標準改造校園,由此,外觀環境文化與精神文化有機融為一體,在課堂、課程、管理、評價、環境、活動中全面滲透。

其中,學校的「鏡探課程」以年級為單位做系統設計,一年級繪本編創課程、二年級體驗習得課程、三年級故事演講課程、四年級磨礪教育課程、五年級趣味比武課程、六年級一日三省課程,一月一個主題,每個主題一課時。如一年級繪本編創課程對應靜文化,設計「小鎮講靜字」「動物開會」「小鏡愛讀書」「夜晚靜悄悄」等主題,蘊含「安靜的學習品行」「平靜的心理素質」「鎮靜的性格特點」「靜雅的為人態度」等育人價值。

同樣在「鏡文化」精神特質之下,「鑑進課堂」強調學生的學習互為鏡子,彼此激勵、互相借鑑、共同進步,形成「互啟、互鑑、互勵、互進」的真實課堂。在這樣的倡導下,課堂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氛圍濃厚,學生間相互學習借鑑、相互激發啟迪成為常態,師生學習共同體的成長樣態日益成熟,每一節課都有進步成為普遍共識。

為了讓小空間產生更大的生長意義,學校每周五下午開展社團課程,而平時每天課後的託管時間又根據學生需求開設了眾多社團——這種興趣化、課程化的「晚託」其實給學校增加了不少負擔,起初也遭遇學校教師的反對。副校長李智告訴記者,為了落實這一課程,學校要求教師嚴控學科作業,讓沒法在放學後按時回家的學生用更少的時間完成作業,有更多的時間參與課程學習。

 「一所學校內涵發展的境界就是要培植屬於學校自己的獨特文化基因,形成一種『無須提醒的自覺』,生長一種無形的精神力量與價值流,直接或間接影響學生與教師的生命成長與生活狀態。」閔軍如是說。

   

「我願是一面純潔的鏡子,讓人認清自己,不被世俗迷惑,去觸摸自己的心跳,感受生命的美好……」這是鎮鏡山小學2014級學生程鵬宇因為「鏡文化」寫下的一首詩:《裝一面鏡子在心裡》。

教師彭安菊在《與鏡子同行》中說,人是一面鏡子,讓你認識的不僅僅是他人,還有自己;照亮的不僅僅是腳下的路,還有未來和人生。有了這面鏡子,我們就有了信心與勇氣;有了這面鏡子,我們才不會走錯路,走彎路。

這其中,有公平公正,有透明反思,也有榜樣借鑑。

四年級班主任孫婷記得,2018年在一次徵詢學生意見座談會中,許多學生希望給教室裡增加柜子。沒想到假期後再返校,教室裡就安裝好了柜子——每一個學生都興奮地去摸一摸,更從心底裡高興,那時候「鏡文化」的種子就在心中種下了。

語文教師邢雪笠曾帶領學生寫作文——暢想未來的學校,有學生希望在雨天有上體育課的地方,這樣的「意見」經由教師提上學校工作研討平臺,隨後在校園改建的時候就特別設計了「風雨操場」,並且連通了教學樓和校門——下雨時學生可以不溼鞋順利走向校門口,少了安全隱患。美術教師閔君談起這項舉措頗為感慨,校園裡、樓梯間多處立起的鏡子,也是「請」來各個年級的學生比照後設計的高度。

不僅如此,學校的改造和建設家長也廣泛參與進來,提供幫助,積極建議,實現了家校共建共育。

「文化建構的點子是轉出來的。」閔軍將學校文化建設的創意歸功於大家深入校園每一個角落的觀察,親近每一個人的思考。因此,「學校文化的發展是師生共同參與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學校也形成了「鏡察管理架構」,善於用好四種鏡子,即用好望遠鏡,確立學校、教師、學生發展目標,具有前瞻性,可期待性,激發奮鬥精神;用好顯微鏡,發現教師、學生的優點,發現問題背後的原因,發現現象背後的本質;用好放大鏡,發現每個人的優勢,注重表揚鼓勵,激發師生鬥志;用好後視鏡,經常回頭看,反思得失,改進工作。

正是以「鏡文化」為統領,鎮鏡山小學以內涵提升為重點,促進師生與學校協同發展,每一步都得到師生的認同,每一點改變都贏得學生的喜愛。

「我覺得這所學校比我們學校大多了!」如果沒有對比,一個外校的學生在鎮鏡山小學發出這樣的感嘆實在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然而,2020年疫情期間,副校長張小紅值班時帶自己的侄女在學校玩耍,聽到了這樣的感嘆也不由得引發了深思。為什麼孩子會在面積小許多的鎮鏡山小學感覺到「大」?從教育局基教科調到鎮鏡山小學一年多的張小紅,真切地看到了學校的變。在這所學校裡,孩子之所以感到空間更大,就是因為這裡的限制少,這裡的空間利用率高,這裡的場域總是與學生的生命體驗密切相關……所以深處其中,不僅有身體的自在,更有心靈的自由。

這是文化改造之初閔軍不曾想到的「驚喜」,卻也是他們心中隱隱的期待。在這種期待中,「每一位教師成為鏡子,讓為人師表具象化」「以人為本貫穿於所有細節,學校就有最美的風光」「相信每一個孩子,心有明鏡,行必燦爛」。

如今,每天都帶著燦爛微笑的李智,沒人相信她是正與癌症做鬥爭的人。她曾毛遂自薦做代課教師,後又挺著大肚子考試入編。在2020年4月8日武漢解封的那天,她被「宣判」患癌,光頭的她在醫院遇到同樣戴著假髮感嘆沒有鏡子的病人,她卻脫口而出:「我就是你的一面鏡子」,隨即便幫那位病人正假髮——李智將這理解成學校文化的潛移默化,她希望學校文化「活」起來。這種「活」在她身上,便體現為如今的通透與樂觀。

班主任付紅玲總覺得德育無頭緒、效果有限,自從學校有了「鏡文化」就有了抓手,自主管理成效顯著。2019年走進學校的語文教師杜程為了幫助問題學生,不斷調整自己,最後選擇用書信的方式與學生敞開心扉交流,引領學生發展。無人機社團教師何媛媛在帶班中發現,「最皮的孩子卻玩得最好」。小腳丫合唱團負責人沈燕瓊改變社團評選標準,「只要熱愛音樂,願意堅持,就可以進入合唱團」,如此,將文化的倡導變成教育的行動……

學生周昱晨覺得,學校的鏡子不僅可以照儀表,還能找優點多改進,並從同學身上學習合理規劃時間;姚欣宜說,要向班長學習「行勝於言」;六年級(1)班學生趙宜向班長周子涵學「靜的藝術」,周子涵則向趙宜學畫畫技能。

在學校,教師總會給自己找一個老師,也會虛心向學生「求教」,如此,師生互為鏡鑑,讓自己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鎮鏡山小學走出了一條小學校的文化特色探索之路,一條普通學校蓬勃發展之路。一直關注學校發展的宜昌市西陵區教育局副局長馮發柱認為,學校文化的主題清晰明白,文化的構建系統設計,通過師生的共同研討、發現、提煉,最終形成的體現師生生命特徵和追求的文化,是真正的好文化。

的確,師生們忍不住感慨近兩年來學校變化巨大,人人口中都有「鏡文化」,都希望「每天看見更好的我」,都在美好的「明鏡」裡,尋找和實踐「燦爛」的可能。

這就是文化的力量,這就是教育的「燦爛」,這就是每天照見更好的人生!

文化是怎樣「長」出來的

韓世文


學校文化到底如何才能建設好?好的文化又是如何從學校的根基裡「長」出來的?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區鎮鏡山小學以普通之態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也為學校文化建設提供了借鑑。文化從成長的鄉土裡「長」出來。鎮鏡山小學的文化系統不是無根之木,它是從傳統文化與區域地理中提取的元素,是從學校所處鄉土文化和時代發展中孕育的基因。這種真正從土地裡「長」出來的「鏡文化」,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了學校發展歷史與社會現實的交融,文化探尋與教育追求的共鳴,育人觀念落地與未來智慧展望的和諧,讓學校900名師生的心田在近10畝的校園中尋找到了點亮人心的價值認同。文化從育人的思想裡「長」出來。辦一所什麼樣的學校,辦學者有怎樣的育人思想,這是決定學校文化形態的核心價值。以閔軍為帶頭人的學校團隊,希望每一個人都在教育中燦爛,希望每天都能看見更好的自己。於是,以鏡為鑑,「心有明鏡」「鏡中求進」貫通學校發展的命脈,讓弱校變強,不斷走向品位、品質、品牌;同時形成了完整的教育理念體系,體現了「鏡文化」從物質走向精神的高站位,小學校立體化發展的新探索。文化從兒童的生活裡「長」出來。沒有正確的兒童觀,就不會有好的教育;缺少兒童視角的學校文化,就很難「長」進學生心裡。許多學校常常把文化做給別人看,卻很少關注學生的真正需要,從自己學校師生發展出發,給予平等的機會。但在鎮鏡山小學,「轉」出來的點子也要「過」學生這一關,所以即便學校安裝鏡子、設置「找不同」的文化牆,也要請學生來做測試……從兒童生活中「長」出來的文化,必然是受學生喜愛並能實現育人於無形的文化。
文化從心中的摯愛裡「長」出來。愛是最高的師德,有愛的教育才美,有愛的文化才善,有愛的學校才真。鎮鏡山小學的教師就是在對事業的熱愛中奉獻,在善於發現的眼光中博愛;鎮鏡山小學的學生就是在「陽光」的照耀下燦爛,在鏡像發現裡創造。師生的精神面貌變得積極向上,學校時時處處都呈現出教育的魅力,一磚一瓦都有了育人的意義。這是一種通過文化提煉與引領,讓一所普通的小學校走出了高品質發展的新樣態。真可謂小學校做出文化的大境界;弱教育走出育人的強質量;土孩子長出生命的雅追求。長江,在三峽大壩的心房跳動;宜昌,融疊在綠葉的自然中。
繁華的街道上,岔出一條坡道,蜿蜒而上,眼前便陡地閃現鎮鏡山小學的文化麗色。以鏡為鑑,志高行遠,這是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區鎮鏡山小學「鏡文化」背景下辦學理念的濃縮。鏡文化,是從遠古走來的文化。《玉篇》有「鏡,鑑也」;《漢書》中有「以鏡考己行」……鏡,大大超越了物質形態的功能演繹,成為一個看人看事、做人做事的具有文化精神的哲學符號。校門左邊的牆上,幾排光亮如鏡的文字,呈現了鎮鏡山小學「鏡文化」理念的整體架構。那裡有校訓、校風、教風、學風。校長閔軍說他希望學校的每一個師生心靈深處都透明、亮堂、美雅;期待每一個師生的言行舉止、所作所為都如明鏡般美麗燦爛。這是鏡的純淨,也是鏡的境界。學校的操場中央,重新改造過的教學樓以朝氣蓬勃的黃色主調,以互為鏡鑑的精神塑造,以學府文化的哲學詩情,聳立於鎮鏡山上。「心有明鏡,行必燦爛」「每天看見更好的我」,校訓和願景佇立於教學樓兩側,彰顯出強大的暗示力量。這仿佛是兩面巨大的鏡子,照耀著師生美好的思想與行為,激勵著師生不斷向前。每天看見更好的我,這是「鏡文化」的重要特徵。如果鎮鏡山小學的每一個師生,每一天都能充滿自信、嚴於律己、以學為樂,讓鏡中的自己時時都是更好的狀態,那是多麼美好的教育啊。如果師生每天早晨對著鏡子照一照,看看自己今天是否能夠成為更好的我;每天晩上對著鏡子看一看,想想自己今天是否成了更好的我。這樣的「鏡文化」不就是教育所追求的境界嗎?思想的風箏一旦放飛,學校文化的發展該有多麼廣闊的空間。

來源 | 中國教師報

整編 | 市教育信息中心

編輯 | 劉     超

審核 | 張 黎 磊

終審 | 魯 勁 松

趙芝斌到宜昌職教園調研職業教育工作

教育部發布2021年寒假中小學生和幼兒護眼要訣!

家訪,讓我們做有溫度的教育

相關焦點

  • 東安白牙市鎮紀委:用好「三鏡」築牢廉政防腐牆
    永州日報訊(通訊員 龍建設 張社華)今年以來,東安縣白牙市鎮紀委堅持挺紀在前,抓早抓小,持續深化作風建設,通過用好「三鏡」築牢廉政防腐牆,將全面從嚴治黨延伸至最基層。
  • 《舌尖》導演新作《風味人間》首播 瓦屋山冷筍入鏡
    在被譽為《舌尖》升級版的《風味人間》第一集,來自四川眉山市洪雅縣的瓦屋山冷筍得以入鏡。《風味人間》還未播出,但網友得知消息後,都紛紛被饞哭,很多網友都在吶喊:又有「下飯菜」了!四川美食眾多,為什麼選擇洪雅瓦屋山?為什麼選擇冷筍?10月28日,成都商報記者與拍攝團隊和拍攝者取得聯繫,為你揭開這背後的故事。
  • 楚之國器 鑄天下觀:戰國楚式六山鏡芻議
    六山鏡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最早提出此名稱的是清代學者梁廷栴,他在《藤花亭鏡譜》中收錄了一面戰國四山鏡鏡譜,並命名為「山字鏡」,認為這是「刻四山以象四嶽,此代型以字」;日本學者駒井和愛在《中國古鏡研究》一書中提到「山字在甲骨文、金文中的寫法與今天的山字寫法,幾乎沒有多大差別」;日本學者梅原末治稱之為「丁字鏡」,歐美學者則稱其為「T字鏡」。這三個名稱都把銅鏡上的「山」形紋與文字符號直接聯繫起來。
  • 瓦屋山冷筍四川美食入鏡了
    《風味人間》馮玉先夫婦入鏡。《風味人間》中,四川再一次受到陳導青睞,眉山市洪雅縣的瓦屋山冷筍成功入鏡。  冷筍,其實就是生長在海拔1500米以上原始密林中冷箭竹的嫩芽,是大熊貓最主要的食用竹。其肉質細嫩,鮮香爽口,營養豐富。適用於炒、燒、燉、拌、熗,也可做配料或餡;既可鮮食,也可加工為筍乾或冷筍罐頭。  每年立秋之後,四川瓦屋山上水汽充沛,冷筍便瘋狂生長。
  • 微型小說:鏡裡鏡外
    作者:閆永芳前不久,學校新分來一位年輕男教師,穿著灰色的西裝,梳著三七分的濃髮
  • 賈國濤:以鏡為鏡——唐代螺鈿鏡與絲路文明
    以鏡為鏡——唐代螺鈿鏡與絲路文明賈國濤作者單位:重慶大學研究領域:中國藝術史論摘要:螺鈿鏡是盛唐獨有的特種工藝鏡精品,其華美的造型、奢靡的材質、精工精緻的鑄造技術不僅是中國銅鏡藝術史上的極品而其取精用宏,於繼襲舊文物而外,並時採擷外來之菁英[11],而「盛唐氣象的造就,一方面歸功於她的折中主義,即對前此四百年混亂的中國歷史上生發的各種文化的整合統一;另一方面得益於她的世界主義,即對各種各樣的外來影響的兼容並蓄。」
  • 二倍鏡,三倍鏡,四倍鏡,六倍鏡哪個更好用?
    大家好,我是刺激戰場的小周,   今天我們來說說倍鏡那點事,隨著光子一次又次的優化遊戲,從剛剛開始的二倍鏡和四倍鏡到增設6倍鏡和三倍鏡,表明遊戲也越來越趨近於正版吃雞,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幾個倍鏡中,哪個比較好用呢
  • 鏡子的妙用——優選亮鏡鏡
    要知道明星們每一個自信的微笑是在鏡前千百次的練習而來的,優雅的姿態、自信的步伐、溫暖的笑容,都源於此。當你需要登臺演講或表演,鏡子將會是你的最好幫手,它能發現你的每一動作細節。當在你不開心的時候,會看到一張苦澀的面龐,但是我相信你會迅速將它調整為嘴角上翹的狀態,因為那個自己真的太醜了。而在這一過程中,實際上也是心情的調整,看到那張微笑的臉,做一個深深的呼吸,心情也會跟著好起來。
  • 美哭的夢幻仙境點「彩虹山」「天空之鏡」
    現在,您可以不要再猶豫是否要前往南美洲旅遊,本篇為您重點整理出前往秘魯「彩虹山」與玻利維亞「天空之鏡」的旅遊需知,今年就約家人朋友出發一探仙境美景!彩虹山位於高海拔的「彩虹山」天候並不穩定,即使是在乾季(4~10月)抵達,也要配合天時地利人和,才可能見到完整的「彩虹山」特殊地質景觀,目睹仙境真面目的困難度比想像中更高。
  • 8倍鏡真的是8倍嗎?紅點鏡3倍鏡6倍鏡在現實中存在嗎?
    刺激戰場中倍鏡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資源,那麼在刺激戰場中哪個倍鏡更好用呢?而這些倍鏡在現實中真的存在嗎?遊戲裡的2倍鏡原型是Aimpoint的老產品M2紅點瞄準鏡,美軍在反恐戰爭中大量列裝使用,編號為M68。三倍鏡三倍鏡是後面遊戲更新後才加入的,其實三倍鏡出現的頻率還是挺高的,特別是在新圖熱帶雨林,不過也跟二倍鏡一樣,大多數玩家還是不願意使用它的,它雖然比二倍鏡好一點,可是又比四倍鏡要差一些。
  • 國博展訊|「鏡裡千秋——中國古代銅鏡文化」即將展出
    展廳劇透(攝影 | 餘冠辰)【引子】古人以何照面這一次國家博物館的這個展覽給你答案不僅如此「鏡裡千秋——中國古代銅鏡文化目前考古發現中國古代最早的銅鏡出現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齊家文化,延續使用至明清時期,幾乎貫穿整個中國古代歷史。銅鏡不僅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且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直觀體現了所處時代的銅鑄造工藝、審美意趣、民俗信仰和中外文化交流互鑑,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物質載體。
  • 【散文悅界】ll 雪如詩,心如鏡,用雪擦亮鏡,讓心感雪情
    《中國詩歌報》微詩創作室詩評編輯。 雪如詩 文/木羊(陝西) 一夜呼嘯的北風,在我夢中迴旋,吟唱。伴我疲憊的身心,訴說著歲月的過往與今朝。夢中,似乎有片片輕盈的精靈在輕輕炫舞,簌簌簌…… 清晨,窗外蒙亮,寂靜無聲。
  • 看展「鏡裡千秋——中國古代銅鏡文化」展在國博開展
    11月24日上午,「鏡裡千秋——中國古代銅鏡文化」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展。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銅鏡藏品數量大、品種全、鑄造精良、時代特徵鮮明。自1958年沈從文先生出版《唐宋銅鏡》以來,對古代銅鏡的整理研究工作堅持不懈,形成了深厚的學術積累。
  • 有關UV鏡與偏振鏡的流言,你知道多少?
    雖然今天的UV鏡已經有了多層鍍膜技術,大大改善了透光率,但100%透明的物體是不存在的,成像品質的損失仍然會存在。由於技術和成本的原因,廉價的UV鏡所造成的成像品質損失會更大。應該知道這個常識:鏡頭的鏡片數量越少越好,而UV鏡有時會拖累鏡頭成像的品質,因此,我們只在必要的時候加裝UV鏡。
  • 《王者榮耀》鏡怎麼玩 鏡玩法技巧教學
    王者榮耀的鏡是一個剛要上線的英雄,想必很多玩家對這隻英雄很不了解吧,也不清楚要怎麼出裝。今天,小編將會給大家帶來關於王者榮耀鏡最強出裝介紹,希望大家會喜歡。   ... 王者榮耀鏡怎麼出裝?王者榮耀的鏡是一個剛要上線的英雄,想必很多玩家對這隻英雄很不了解吧,也不清楚要怎麼出裝。
  • 長沙市321鏡面板常用規格型號
    長沙市321鏡面板常用規格型號   無錫新同巨鋼業有限公司專業生產長沙市321鏡面板,規格齊全,價格優惠,貨源充足,歡迎新老客戶來電洽談。  目前,佛山市場報元,淄博地區報元/噸穩定,無錫市場報元/噸穩定酒泉鋼鐵公司生產的不鏽鋼軋制板平均為元佛山報元/噸,報元/噸,無錫報元/噸,淄博報元/噸不鏽鋼管和L不鏽鋼板成卷穩定,倫尼的鎳市場在,點以上的窄幅波動中,許多空在中漲跌互現。
  • 教師節特別福利!@所有老師:免費摘鏡的機會來了!
    免費幫老師摘鏡讓教育「睛彩」(擁有教師資格證)2.屬於支教教師、鄉村教師、學校推薦的優秀教師(需推薦信)其中一類符合要求的老師請在報名時提交相關證明活動方式:由主辦方收集相關報名信息後製作投票頁面,展示候選人相關信息,選出99位「最美老師」活動獎勵:票數最高的99位候選人將獲得免費近視老花雷射手術服務,其他參與活動的老師也可獲得
  • 國內外角膜塑形鏡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
    東亞地區(中日韓等地)由於社會和文化原因,學生課業繁重,整體近視率居世界首位,2010年已經接近50%,預估近視發病率每10年將上升5個百分點。美國青少年近視率約25%,英國小學畢業生近視率低於10%,德國青少年近視率在15%以下。近視防控已成為大部分國家眼衛生保健的關注點和著重點。
  • 九佳老花鏡 會員領取
    法國原裝AOC,口感好  報享購本次為讀者推薦的維特城堡AOC乾紅葡萄酒,來自法國貝爾熱拉克地區,品質上乘!柔順單寧,適合多數人的口感,對中老年人來說更是一款健康好酒!  正宗低價紅酒在報享購  市場上葡萄酒魚龍混雜,品質難辨。雖然大家都知道法國原瓶進口AOC品質上佳,可動輒幾百上千元實在是「高價不勝寒」!很多普通消費者直呼承受不起。
  • 「有你溫暖一座城」致敬江蘇教育工作者們!免費摘鏡機會來了
    教師節臨近海維視眼科聯合教育文化界協會、名人、愛心媒體共同發起「有你·溫暖一座城--致敬教師」活動>為老師們送大禮免費幫老師摘鏡讓教育「睛彩」各位教育工作者(學校/教育機構所有教師及工作人員),即日起報名參加「有你溫暖一座城,致敬教師」活動,可享教師節近視手術矯正優惠,手術減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