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一部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以下簡稱《舌尖》),俘虜了萬千吃貨的心。《舌尖上的中國》第一二季總導演陳曉卿出新品了!這是他從央視紀錄頻道轉職騰訊視頻後,與團隊推出大型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該片共8集,每集50分鐘,將於10月28日起,每周日21點15分,在騰訊視頻首播。在被譽為《舌尖》升級版的《風味人間》第一集,來自四川眉山市洪雅縣的瓦屋山冷筍得以入鏡。
《風味人間》還未播出,但網友得知消息後,都紛紛被饞哭,很多網友都在吶喊:又有「下飯菜」了!四川美食眾多,為什麼選擇洪雅瓦屋山?為什麼選擇冷筍?10月28日,成都商報記者與拍攝團隊和拍攝者取得聯繫,為你揭開這背後的故事。
▲《風味人間》馮玉先夫婦入鏡
《風味人間》首播
瓦屋山冷筍入鏡
時隔「舌尖2」播出4年之後,網友們呼喚已久的陳曉卿團隊新作終於來了。由陳曉卿導演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宣布定檔,將於10月28日晚開播。不僅導演和主創團隊回歸,連解說配音都是《舌尖上的中國》御用配音李立宏。
在發布的《風味人間》定檔預告片中,全球各地的美食撲面而來。其中,一段快速閃現的四川話引起了四川吃貨的關注。「瓦屋山冷筍巴適得很」。
在之前成都商報記者提前觀看的點映會上,無數美食應接不暇,這其中又怎能少得了四川?《風味人間》在四川取景,將鏡頭對準了四川瓦屋山的冷筍,這是被稱為藏在西南潮溼深山之中的絕佳美味。
什麼是冷筍?原始密林中特別植物冷箭竹的嫩芽就是冷筍。《風味》記錄了居住在這裡的馮氏夫婦,在瓦屋山打筍的過程,最後筍烤乾製作為龍鬚筍,龍鬚筍燉烏雞,這道川西美食被收錄進了《風味人間》。
陳曉卿團隊因拍攝《舌尖》而聞名,其中出現過的很多傳統美食,都在當時成為「爆款」。片中出現的餐館也因此而被改寫了命運,有的餐廳僅靠《舌尖》幾秒的鏡頭就一夜走紅。
消息一出,很多網友都在吶喊:又有「下飯菜」了!而很多餐飲老闆的心聲是:誰上誰紅的「美食界頂級流量」來了!
早有人預言,這是今年最值得期待的美食紀錄片,沒有之一。《風味人間》播出後,瓦屋山肯定要成熱門打卡點。有網友說,別說預告片,光看海報就饞哭了,也有成都網友準備在播出前,先行去體驗。
▲《風味人間》團隊在洪雅瓦屋山拍攝馮先玉夫婦採摘冷筍 尹成靜供圖
上山拍攝一周多
經常一個鏡頭拍十多遍
10月28日,成都商報記者聯繫到《風味人間》中的主人公之一,眉山市洪雅縣瓦屋山鎮復興村五組村民馮玉先夫婦時,他們還在忙著農活,對播出一事尚不知情。
馮玉先回憶,大概是在8月下旬,村委會相關人員帶來了幾個拿著攝像機等的人找到了 ,得知他們要拍攝瓦屋山冷筍採摘、製作、烹飪的全過程後,他們簡單準備後,就和他們一個團隊一起上山「打筍子」。
上山、尋找、採摘、製作,完全就像馮玉先平時「打筍子」一樣……
馮玉先回憶,整個拍攝過程大約有十來天,其中約有一周大家都在山上,吃點帶來的巧克力、餅乾等乾糧,團隊裡的幾個老師都非常吃苦,經常一個鏡頭要拍十幾遍才行,山路崎嶇,他們經常滑倒,不知道摔了多少次,但他們都沒有說過放棄,有一次一個老師摔倒在河裡,翻身起來,檢查一下沒事了又拍,「打筍子」時住在山上的棚子裡,老師們都沒有在意。
▲馮先玉將冷筍製成龍鬚狀
預告片的視頻裡,馮玉先夫婦拿著筍子說了一句:瓦屋山冷筍巴適得很。如今回想起來,馮玉先忍俊不禁:我們看到鏡頭,就說不來話了,拍了好多次,好辛苦(攝像)師傅哦。
馮玉先的拘謹在情理之中,這是50歲的馮玉先第一次觸電,在之前,祖輩居住在此的他們一家人以務農和照顧林木為主,春夏季節採茶,秋季上山「打筍子」(即採摘冷筍),馮玉先一家「打筍子」幾十年,如今,一年僅靠賣冷筍所得,就能超過萬元。
得知瓦屋山冷筍將出現在《風味人間》中,馮玉先很高興,他連聲問:在哪個臺放?當得知是在騰訊視頻上首播時,他哦了一聲:「那只有等會放的人回來放給我看了。 」
▲洪雅一餐館內,食客們正在吃洪雅瓦屋山冷筍燉雞
原標題:饞哭網友!《舌尖》導演新作《風味人間》首播,瓦屋山冷筍入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