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導演新作《風味人間》首播 瓦屋山冷筍入鏡

2020-12-14 紅星新聞網

曾經一部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以下簡稱《舌尖》),俘虜了萬千吃貨的心。《舌尖上的中國》第一二季總導演陳曉卿出新品了!這是他從央視紀錄頻道轉職騰訊視頻後,與團隊推出大型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該片共8集,每集50分鐘,將於10月28日起,每周日21點15分,在騰訊視頻首播。在被譽為《舌尖》升級版的《風味人間》第一集,來自四川眉山市洪雅縣的瓦屋山冷筍得以入鏡。

《風味人間》還未播出,但網友得知消息後,都紛紛被饞哭,很多網友都在吶喊:又有「下飯菜」了!四川美食眾多,為什麼選擇洪雅瓦屋山?為什麼選擇冷筍?10月28日,成都商報記者與拍攝團隊和拍攝者取得聯繫,為你揭開這背後的故事。

▲《風味人間》馮玉先夫婦入鏡

《風味人間》首播 

瓦屋山冷筍入鏡

時隔「舌尖2」播出4年之後,網友們呼喚已久的陳曉卿團隊新作終於來了。由陳曉卿導演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宣布定檔,將於10月28日晚開播。不僅導演和主創團隊回歸,連解說配音都是《舌尖上的中國》御用配音李立宏。

在發布的《風味人間》定檔預告片中,全球各地的美食撲面而來。其中,一段快速閃現的四川話引起了四川吃貨的關注。「瓦屋山冷筍巴適得很」。

在之前成都商報記者提前觀看的點映會上,無數美食應接不暇,這其中又怎能少得了四川?《風味人間》在四川取景,將鏡頭對準了四川瓦屋山的冷筍,這是被稱為藏在西南潮溼深山之中的絕佳美味。

什麼是冷筍?原始密林中特別植物冷箭竹的嫩芽就是冷筍。《風味》記錄了居住在這裡的馮氏夫婦,在瓦屋山打筍的過程,最後筍烤乾製作為龍鬚筍,龍鬚筍燉烏雞,這道川西美食被收錄進了《風味人間》。

陳曉卿團隊因拍攝《舌尖》而聞名,其中出現過的很多傳統美食,都在當時成為「爆款」。片中出現的餐館也因此而被改寫了命運,有的餐廳僅靠《舌尖》幾秒的鏡頭就一夜走紅。

消息一出,很多網友都在吶喊:又有「下飯菜」了!而很多餐飲老闆的心聲是:誰上誰紅的「美食界頂級流量」來了!

早有人預言,這是今年最值得期待的美食紀錄片,沒有之一。《風味人間》播出後,瓦屋山肯定要成熱門打卡點。有網友說,別說預告片,光看海報就饞哭了,也有成都網友準備在播出前,先行去體驗。

▲《風味人間》團隊在洪雅瓦屋山拍攝馮先玉夫婦採摘冷筍 尹成靜供圖

上山拍攝一周多 

經常一個鏡頭拍十多遍

10月28日,成都商報記者聯繫到《風味人間》中的主人公之一,眉山市洪雅縣瓦屋山鎮復興村五組村民馮玉先夫婦時,他們還在忙著農活,對播出一事尚不知情。

馮玉先回憶,大概是在8月下旬,村委會相關人員帶來了幾個拿著攝像機等的人找到了 ,得知他們要拍攝瓦屋山冷筍採摘、製作、烹飪的全過程後,他們簡單準備後,就和他們一個團隊一起上山「打筍子」。

上山、尋找、採摘、製作,完全就像馮玉先平時「打筍子」一樣……

馮玉先回憶,整個拍攝過程大約有十來天,其中約有一周大家都在山上,吃點帶來的巧克力、餅乾等乾糧,團隊裡的幾個老師都非常吃苦,經常一個鏡頭要拍十幾遍才行,山路崎嶇,他們經常滑倒,不知道摔了多少次,但他們都沒有說過放棄,有一次一個老師摔倒在河裡,翻身起來,檢查一下沒事了又拍,「打筍子」時住在山上的棚子裡,老師們都沒有在意。

▲馮先玉將冷筍製成龍鬚狀

預告片的視頻裡,馮玉先夫婦拿著筍子說了一句:瓦屋山冷筍巴適得很。如今回想起來,馮玉先忍俊不禁:我們看到鏡頭,就說不來話了,拍了好多次,好辛苦(攝像)師傅哦。

馮玉先的拘謹在情理之中,這是50歲的馮玉先第一次觸電,在之前,祖輩居住在此的他們一家人以務農和照顧林木為主,春夏季節採茶,秋季上山「打筍子」(即採摘冷筍),馮玉先一家「打筍子」幾十年,如今,一年僅靠賣冷筍所得,就能超過萬元。

得知瓦屋山冷筍將出現在《風味人間》中,馮玉先很高興,他連聲問:在哪個臺放?當得知是在騰訊視頻上首播時,他哦了一聲:「那只有等會放的人回來放給我看了。  」

▲洪雅一餐館內,食客們正在吃洪雅瓦屋山冷筍燉雞

原標題:饞哭網友!《舌尖》導演新作《風味人間》首播,瓦屋山冷筍入鏡

相關焦點

  • 《舌尖》導演新作《風味人間》首播 瓦屋山冷筍入鏡(2)
    除了冷筍燉雞 團隊還愛吃瓦屋山老臘肉拍攝上山是以馮玉先夫婦為主,而片中冷筍燉雞製作地點,則是在瓦屋山鎮復興村支部書記尹成靜的家中。10月28日中午,得知《風味人間》今晚即將播放,尹成靜連聲詢問,在哪兒可以看到等。
  • 《舌尖》導演陳曉卿新作《風味人間》將播出!洪雅瓦屋山冷筍入鏡
    《舌尖上的中國》第一二季總導演陳曉卿出新品了!這是他從央視紀錄頻道轉職騰訊視頻後,與團隊推出大型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該片共8集,每集50分鐘,將於10月28日起,每周日21點15分,在騰訊視頻首播。
  • 瓦屋山冷筍四川美食入鏡了
    《風味人間》馮玉先夫婦入鏡。《風味人間》中,四川再一次受到陳導青睞,眉山市洪雅縣的瓦屋山冷筍成功入鏡。  冷筍,其實就是生長在海拔1500米以上原始密林中冷箭竹的嫩芽,是大熊貓最主要的食用竹。其肉質細嫩,鮮香爽口,營養豐富。適用於炒、燒、燉、拌、熗,也可做配料或餡;既可鮮食,也可加工為筍乾或冷筍罐頭。  每年立秋之後,四川瓦屋山上水汽充沛,冷筍便瘋狂生長。
  • 冷筍入鏡《風味人間》 來看這些四川高山美食!
    對於大多數觀眾而言,陳曉卿這個名字還是過於陌生,但只要提起《舌尖上的中國》,十有八九又會露出瞭然於胸的神情。昨日《舌尖上的中國》一、二季導演陳曉卿與其團隊,新推出了大型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
  • 《風味人間》帶火瓦屋山冷筍,大自然還有這般美味!
    曾經一部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俘虜了萬千吃貨的心在今年秋冬交替之際《舌尖上的中國》第一二季總導演陳曉卿帶著全新力作《風味人間》回歸了給無數吃貨再一次帶來了感動人心的美食瓦屋山冷筍就成為了第一集開播亮相的美食之一這個被稱之為藏在西南潮溼深山之中的絕佳鮮美到底隱藏著怎樣的魅力?
  • 風味人間,一份不可錯過的旅行美食地圖
    相比老爺子的追根溯源,我更多還停留在探尋階段,但這並不妨礙對食物的周邊所保持的極大熱情,比如最近口碑不錯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是一定要跟風打卡的。作為《舌尖》系列導演陳曉卿的新作,個人印跡十分鮮明,美輪美奐的鏡頭勾起了千萬人的食慾,也喚醒了心底對鄉土的記憶。而這次的取景地則更為小眾,僅第一集就走遍了國內外十餘個地區,讓我隔著屏幕跨越了山海,對遠方滋生了諸多嚮往和好奇。
  • 揭秘:《風味人間》中的美食在哪裡拍的?
    陳曉卿再次「操刀」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首播近一周,片中雄膏+雌黃合璧的「禿黃油拌飯「在今天的熱搜榜上依舊熱度不減。10月28日,《風味人間》第一集一播出,就在豆瓣拿下了9.4分的高分評價。不同於以往聚焦中國視野,此次《風味人間》的腳步遍布六大洲二十多個國家,在展現中國美味的同時,國外美食也依次亮相,各色美味的拍攝地更是把觀眾帶到了全球視角,僅播出的第一集《山海之間》就出現了13個國家或地區,誘人食物的拍攝地不僅收穫了屏幕前想大快朵頤的「饕餮」型粉絲,還收穫了一批想探索「詩和遠方」的旅遊型粉絲。
  • 吃貨最愛的《風味人間》火了,紀錄片收割流量的時代到了?
    還是熟悉的配方,還是原來的味道,《舌尖》第一、二季的導演陳曉卿帶著「舌尖上的世界」——《風味人間》回到了大家的視野。《風味人間》開播後口碑流量雙豐收,在騰訊視頻上線一天多播放量就已經達到了1.9億次,豆瓣評分高達9.4分。
  • 龍泉李山頭灰鹼粽霸屏《風味人間》
    閱讀提示   除了香糯可口的灰鹼粽,《風味人間》還介紹了龍泉山區裡,張太保這類農人,以純手工的耕作方式延續傳統農耕文化。節目截圖  本網訊 要說時下哪個美食節目最火,非《風味人間》莫屬。11月4日晚上,《風味人間》第二集「落地生根」中,龍泉李山頭的灰鹼粽作為當集壓軸登場的美食故事,讓無數食客們初次感受到這種不帶「餡兒」粽子的神秘魅力。  當晚的節目以龍泉李山頭村村民張太保的視角切入,講述當地村民慶祝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農曆六月二十一的迎神節。節日期間,當地村民會用稻米製作一種特殊的食物——灰鹼粽。  不帶「餡兒」的灰鹼粽是如何製作的呢?
  • 這部片子告訴你人間值得
    今天推薦的是《風味人間》,這部紀錄片來自《舌尖上的中國》製作團隊。導演陳曉卿大概是想將美食進行到底了,不同於《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拓寬了食物的地域,將中西方的美食連接起來。這部片子真的超級下飯,我最近一吃飯,就打開《風味人間》,試圖給食物加上一層想像的美好濾鏡。忍不住分泌唾液,帶大家來看一看第一集!
  • 《風味人間》點擊量破6億 "風味"與"舌尖"為何出眾
    我會特別實在地告訴他,從我2011年開始做『舌尖』到今天,我從來不會告訴別人什麼東西最好吃,我只會告訴大家現在吃到的恰恰就是好吃的,告訴大家一日三餐背後有多麼不容易。」日前,在騰訊媒體研究院聯合中國傳媒大學打造的IP課上,陳曉卿總結《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的成功經驗時說。  拍前先查人們愛吃啥  在吃上找到觀眾相信的內容之前,必須先確定觀眾是誰。
  • 《風味人間》:不同於以往的美食紀錄片,它有更廣闊的視野
    鱸肥菰脆調羹美,蕎熟油新作餅香。美食永遠都不會說謊。大家好,我是原創作者美食名流匯集,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穎的資訊。《風味人間》:不同於以往的美食紀錄片,它有更廣闊的視野陳曉卿導演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自開播之後,吸粉無數。老觀眾們不免拿《風味人間》和陳曉卿導演之前的《舌尖上的中國》前兩季紀錄片來做比較,或者直接將其看作是《舌尖》的繼續。
  • 《風味人間》VS《野生廚房》:誰的文案更下飯?
    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未播先火剛出一集,豆瓣評分就給到了9.4,足可見大家對《風味人間》有多喜愛。如果你曾經被《舌尖上的中國》挑動過味蕾,那《風味人間》應該也會合你口味。因為《風味人間》製作者正是《舌尖上的中國》前兩季的總導演陳曉卿。
  • 賞美景、品美食、玩野趣 九月的洪雅瓦屋山巴適又好耍
    此外,瓦屋山還被中國國家地理授牌「最美桌山」,這裡沒有都市的喧囂,沒有凡俗的熙攘,只有山嵐雲霧的烘託和不驕不躁的溫度,被英國植物學家、探險家威爾遜譽為「雲靄之上一個巨大的諾亞方舟」。  藏在桂花香裡的瓦屋山旅遊小鎮同樣令人留戀。每年中秋前後,場鎮3.7萬株桂花爭相綻放,處處都能聞到桂花清香。初秋,在淡雅清雋的樹下,尋一茶座,伴花而坐,隨香而醉。在瓦屋山間享受一份獨有的慵懶愜意。
  • 原始古樸瓦屋山
    柳江鎮有春秋時期老子騎牛入瓦屋山的老君山石刻遺蹟,有中西式結合的清末民居建築群曾家園,王民府第等。雙洞溪景區 溪水如玉元末明初,張三丰到瓦屋山創立「巫山派」,影響頗大,引起朝廷不安,借除妖名,封禁了瓦屋山。正是這一封禁,使300年來,瓦屋山人跡罕至,才為我們留下了這一片原始、古樸、神秘的大地,才使瓦屋山的天格外地藍,空氣格外地清新,水格外地純淨,林格外地幽深。瓦屋山是道教的發源地.千年不朽的老君木像與許多歷史傳說,給瓦屋山增加了一道神秘的色彩,羌人後裔和山區鄉民保持奉行的漢人遺風,也為瓦屋山平添了許多魅力。
  • 洪雅瓦屋山鎮復興村:走上純天然、原生態的「復興之路」
    瓦屋山鎮復興村地處洪雅縣西南部山區,距離縣城88公裡,當地生態優越、氣候舒適。近年來,該村利用得天獨厚的山水資源,以及當地獨具特色的少數民族文化,不斷探索建立鄉村旅遊與傳統農耕文化相結合的特色村發展思路,走出了一條純天然、原生態的美麗鄉村「復興之路」。
  • 《風味人間》豆瓣評分高達9.4,三全私廚水餃特別贊助!
    《舌尖上的中國》的餓感還沒過去,又來了浙江衛視《風味人間》,舌尖總導演陳曉卿,帶領著團隊走遍全球二十多個地區尋找全球風味。《風味人間》是由《舌尖上的中國》原班人馬--陳曉卿團隊匠心打造的美食探索記錄片,三全私廚水餃特別贊助。
  • 《風味人間》探索 中外美食的奇妙緣分
    羊城晚報記者 王莉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昨晚在浙江衛視和騰訊視頻正式開播。這是《舌尖上的中國》第一、二季的導演陳曉卿暌違四年再度執導美食紀錄片,配上李立宏「色香味」俱全的解說、國際作曲家阿鯤意蘊萬千的配樂,熟悉的味道再次令觀眾口舌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