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味人間》:不同於以往的美食紀錄片,它有更廣闊的視野

2020-12-18 百家號

鱸肥菰脆調羹美,蕎熟油新作餅香。美食永遠都不會說謊。大家好,我是原創作者美食名流匯集,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穎的資訊。

《風味人間》:不同於以往的美食紀錄片,它有更廣闊的視野

陳曉卿導演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自開播之後,吸粉無數。老觀眾們不免拿《風味人間》和陳曉卿導演之前的《舌尖上的中國》前兩季紀錄片來做比較,或者直接將其看作是《舌尖》的繼續。其實,不然,這一次的《風味人間》早已不同,比《舌尖》系列有了更精彩、優秀的地方。這一次,陳曉卿導演不再只是展示美食,講好故事,展現人文情懷,他將紀錄片的視野擴展到了全球,他們的口號便是「全球視野下恢弘中華美食文化之旅」,展現中西方的美食差異。另外,《風味人間》技術上的進步,更是讓觀眾們為之驚喜了。

《風味人間》的定義更加廣泛,加入了外國美食文化,不再拘泥於中華傳統美食,在回歸美食根本之外,又進行了中外傳統美食的對比。《風味人間》將我們的中華美食放置於全球文明的背景之下,發現其特色和可貴之處,同時也肯定了國外美食的優秀,兩者非同根同源,卻有異曲同工之妙。美食本無優劣之分,差異在於文化和內涵的不同。

就拿第一集來說,它講到了安徽的火腿和西班牙的火腿,甘肅洋芋攪團和法國的阿力高瀑布土豆泥。同一種食材,卻有著相似而又不同的做法。我們將「食物」和「家庭」結合起來,於是在過年的時候,團圓之時,一定要吃完完整整的火腿來慶祝,這是家的思念,對團聚的渴望,也是對一年以來辛勤勞動的收穫的慶祝。而在西班牙,火腿則被西班牙人完成了一種藝術,吃火腿也不僅僅是滿足口腹之慾了,更重要的是這種行為,這個過程了。同樣是火腿,則有著不同的文化意義和背景。

同是土豆,在我們國家和法國就表現除了不一樣的存在了。不同的製作方法,體現出不同的飲食習俗。前一秒我們還沉浸在洋芋攪團的美味之中,下一秒鏡頭就轉到了國外的奶酪土豆泥瀑布上去了,同一種食材,相似的工藝做法,卻有著不同的美味體現,國內外相呼應。美食並無國界之分,吃貨都是相通的。

《風味人間》做出了國內很多紀錄片都沒有做到的事情,他將視野放置於全球的審視之下,提升了紀錄片的品格。不只是視野上有了提升,技術上也是大大的進步了,創新性的使用了微觀拍攝,帶給了觀眾們關於美食的動態感受,這波操作也是很服氣了。《風味人間》真的是一次卓越的進步,將國內紀錄片的水平提高了不只是一星半點,

相關焦點

  • 騰訊視頻與陳曉卿推出「風味」IP,美食紀錄片的未來在何方?
    陳曉卿是《舌尖上的中國》第一部、第二部的總導演,這次的作品依然是他擅長的美食題材。《風味人間》和以前的美食紀錄片有什麼不同?積極布局紀錄片領域的騰訊視頻,又能給這部美食紀錄片帶來哪些助力?隨著大眾消費水平和審美需求的提升,美食紀錄片越來越多,表現傳統文化的紀錄片也越來越多。作為嚴肅內容的紀錄片,正一步步走向普通人的生活,既專業又不失溫度。
  • 《風味人間》探索 中外美食的奇妙緣分
    羊城晚報記者 王莉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昨晚在浙江衛視和騰訊視頻正式開播。這是《舌尖上的中國》第一、二季的導演陳曉卿暌違四年再度執導美食紀錄片,配上李立宏「色香味」俱全的解說、國際作曲家阿鯤意蘊萬千的配樂,熟悉的味道再次令觀眾口舌生津。
  • 上拼多多買「風味人間」?美食紀錄片開始「玩」營銷了
    這也是《風味人間2》在商業價值方面的新賦能,即用戶能夠通過紀錄片中的片尾廣告和電商平臺專區,跳轉至拼多多中的風味專題購買紀錄片中的相關食材。 回顧紀錄片市場,從早期的獨家冠名,到試水內容植入,再到如今各類消費品依靠線上IP擴展、線下聯名互動的形式湧入,紀錄片試圖通過各種形式拓展商業價值,尤其集中在美食紀錄片這一類別。今年,品牌儼然有了更多新玩法。
  • 吃貨最愛的《風味人間》火了,紀錄片收割流量的時代到了?
    還是熟悉的配方,還是原來的味道,《舌尖》第一、二季的導演陳曉卿帶著「舌尖上的世界」——《風味人間》回到了大家的視野。《風味人間》開播後口碑流量雙豐收,在騰訊視頻上線一天多播放量就已經達到了1.9億次,豆瓣評分高達9.4分。
  • 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季完美收官:山海依舊 風味不改
    ——《風味人間》解說詞6月14日,由稻來紀錄片實驗室主理的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完美收官。自4月26日上線,這部紀錄片陪伴了我的晚春到初夏,那些疫情中在老家陪伴年邁父親的略帶張惶和窒悶的時光。
  • 光影銳評|紀錄片《風味人間》的符號學解讀
    不同的色彩符號也能指象徵不同意義的所指。《風味人間》在色彩上的應用更是達到了極致,善於運用新鮮豔麗的誘人色彩來表現各種美食的特性,使畫面更有張力。」這句話既是他做全新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的初衷,也是貫穿整部紀錄片的邏輯。風味,得之自然饋贈,成於技術之光。
  • 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什麼時候播出在哪可以看
    ­  拍美食的紀錄片有很多,但美食的微觀世界又是怎樣的?10月28日,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與企鵝影視聯合製作的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將在騰訊視頻全網獨播。記者昨日獲悉,為創作這部作品,總導演陳曉卿帶領團隊不僅走遍全球20多個地區來尋找全球風味,還採用了許多全新的拍攝方式來探究食物不為人知的一面。
  • 揭秘:《風味人間》中的美食在哪裡拍的?
    陳曉卿再次「操刀」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首播近一周,片中雄膏+雌黃合璧的「禿黃油拌飯「在今天的熱搜榜上依舊熱度不減。10月28日,《風味人間》第一集一播出,就在豆瓣拿下了9.4分的高分評價。不同於以往聚焦中國視野,此次《風味人間》的腳步遍布六大洲二十多個國家,在展現中國美味的同時,國外美食也依次亮相,各色美味的拍攝地更是把觀眾帶到了全球視角,僅播出的第一集《山海之間》就出現了13個國家或地區,誘人食物的拍攝地不僅收穫了屏幕前想大快朵頤的「饕餮」型粉絲,還收穫了一批想探索「詩和遠方」的旅遊型粉絲。
  • 《風味人間2》呈現不同料理手段
    中新網5月25日電 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第五期「雞肉風情說」已於周日晚上線。本期的主角雞肉,是美食屆人見人愛的「流量王」。燒鳥由於雞的飼養周期短,雞肉逐漸成為人們最經濟最主流的蛋白質來源之一。
  • 《風味人間》第2季將播 講述不同文明飲食文化差異
    中新網4月20日電 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將於4月26日晚播出。今日該片發布終極預告,曝光本季尋味人間之旅的分集主題。這八個主題將與極具妙趣的食材相結合,幫助觀眾深入了解和思考美食的起源和發展,感知各個國家和地區之間的美食碰撞。
  • 美食紀錄片的好看皮囊與有趣靈魂
    作者:張文曦 繼《舌尖上的中國》之後,陳曉卿團隊又打造了一檔成功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節目中,製作團隊將鏡頭對準全球美食,以真實人物為依託,呈現不同風土中多元的飲食文化,在人間故事中探索共情。
  • 《風味人間》第2季 記錄,「追趕食物自己的時間表」
    朝夕之味,美好恬淡,人間與風味時時碰撞……日前,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企鵝影視聯合製作的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宣布定檔,將於4月26日起登陸騰訊視頻和浙江衛視。從設計師黃海打造「朝露夕霞」海報來看,這檔高口碑美食探索紀錄片依舊保持原味——和觀眾一起回歸風味星球,重啟每個普通人的美食記憶。
  • 遍地美食紀錄片,他看見了月光
    這一部在25個國家和地區拍攝了300餘種食物的紀錄片,從策劃之初就不僅僅是一檔展現美食的節目,它試圖尋找人與食物的關聯,讓美食具備一種超越語言的普遍性。 在採訪的前兩天,總導演陳曉卿收到一位法國人的郵件,說他沒找翻譯就看完了《風味人間》第1季,雖然完全不懂解說在講什麼,但卻能堅持看完。
  • 《風味人間》開播,美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沉寂了好幾年的陳曉卿終於在昨日回歸,由他總導演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一集開播。一個晚上的時間,單在騰訊視頻的播放量就達到1.4億,可想而知「陳曉卿」這三個字在美食界的影響力。當然,這個數據背後也透露出當下的中國人對於美食究竟有多麼喜愛。
  • 《風味人間》溫暖收官 精彩講述中華美食故事
    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在12月16日上線第八集「風味之旅」,將鏡頭對準幕後工作者,揭秘尋找風味過程中的奇遇,帶領觀眾探索美食背後的故事。攝製組在冬牧場拍攝深入無人區、親嘗鯊魚肉 首度揭秘《風味人間》幕後故事在前七集中,《風味人間》向觀眾展示了許多全球風味,有些難得一見,有些獨具特色,第八集「風味之旅」記錄下節目組與這些美食相逢的過程,堪稱「美食紀錄片」的「紀錄片」。
  • 陳曉卿:美食紀錄片這麼做
    美食,是他的人生愛好、近十年來的職業主題,已成為他的某種標籤;他以紀錄片為載體,傳達著自己的美食理念、人生態度,影響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對吃的審美趣味,也讓中國美食走向了更廣闊的世界。疫情令《風味人間2》的製作受到不小的影響,同時,那些遭受巨大衝擊的餐飲小店和小店裡的人讓他牽掛,也更加堅定了他要做好美食紀錄片的信念——因為,片子裡不僅有美食,還有人生的美好。
  • 美食紀錄片:莫學武陵人,暫遊桃源裡
    海鮮》等,除了是延續美食紀錄片生活化方向的一個新航標,涉及的主題,還涵蓋不同地區的美食差異和不同時間維度下的美食種類等從前未被探討的話題,其豐富的內容創意和風格更讓人應接不暇。 豆瓣評分9.3的《風味人間》第二季強勢回歸,跨越了世界的山河大海,以食材為路線定位國際視野,品鑑全球的獨特佳餚,展現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的美食文化交流,以更主流更真實的方式,向世界提供了一個認識中華文化的獨特視角。並且這部紀錄片的製作團隊還準備了一系列短視頻物料,在騰訊視頻、抖音、快手等平臺傳播,迎合當下年輕人的興趣,合理地把握住了市場的熱點走勢。
  • 《舌尖》導演陳曉卿新作《風味人間》將播出!洪雅瓦屋山冷筍入鏡
    《穿雲破霧》李幼萍 / 攝   曾經一部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俘虜了萬千吃貨的心。這是他從央視紀錄頻道轉職騰訊視頻後,與團隊推出大型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該片共8集,每集50分鐘,將於10月28日起,每周日21點15分,在騰訊視頻首播。   《風味人間》延續了《舌尖》的風格,相似的配樂,熟悉的味道。
  • 從《舌尖》到《風味》,陳曉卿與飛速變化的紀錄片市場正在經歷什麼?
    「中國人講究口感,外國人更講求味道,這東西對中國人來說口感太不好了,比較乾柴,」陳曉卿總結道。 碰撞產生的化學反應有尷尬也有會心,但對美食的熱愛總能讓人們達成和而不同的共識。誰的美食觀念更具智慧,也許需要再爭論上幾百年,但若論誰最懂食物背後的秘密與文化,我們舉雙手支持陳曉卿老師拿出捨我其誰的姿態。
  • 如何「烹飪」一部美食紀錄片
    美食不僅是人們每一天的日常,也是窮盡一生去探索的味道。眼下,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企鵝影視聯合製作的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開播以來引發熱議。從「風味」看「人間」,品嘗美食的風味是對生活的享受,而品味美食背後這「人間」裡,更多的是辛勤勞作的品質、不畏艱險的勇氣抑或甘於平淡的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