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在12月16日上線第八集「風味之旅」,將鏡頭對準幕後工作者,揭秘尋找風味過程中的奇遇,帶領觀眾探索美食背後的故事。可以說這是充滿花絮和驚喜的一集,也標誌著節目正式收官,無論是誘人的美味還是暖心的故事,《風味人間》都為大家帶來諸多慰藉,許多觀眾意猶未盡,甚至已經開始期待下一季。
攝製組在冬牧場拍攝
深入無人區、親嘗鯊魚肉 首度揭秘《風味人間》幕後故事
在前七集中,《風味人間》向觀眾展示了許多全球風味,有些難得一見,有些獨具特色,第八集「風味之旅」記錄下節目組與這些美食相逢的過程,堪稱「美食紀錄片」的「紀錄片」。為了拍攝哈薩克族在冬牧場的生活狀況,「山海之間」攝製組冒雪深入無人區,一片蒼茫的場面讓觀眾身臨其境,感受到人類智慧與嚴苛環境的碰撞和交融;為了了解冰島鯊魚肉真正的風味,導演們每個人都品嘗了一下,其中滋味一言難盡,可見拍攝美食紀錄片也不是一件享受的事,攝製組們或艱苦或棘手的經歷,讓許多觀眾感慨「太不容易,辛苦了」。
除了攝製組的經歷,「風味之旅」還記錄下微觀攝影的前前後後,揭開《風味人間》是如何探索美食「另一個世界」的,鏡頭下的食物讓人驚嘆「難得一見」。片中還展現了阿鯤配樂、李立宏配音的工作場景,熟悉的音樂和聲音一出,馬上有人表示「怎麼又想哭了」。「風味之旅」讓觀眾看到美食紀錄片的另一面,也讓更多人理解「《風味人間》不僅是風味,更是人間」。
香料製作
好吃、暖心、有深度 收官之日觀眾不舍留言「多謝款待」
自《風味人間》播出以來,話題討論度居高不下。其中的美味吸引了無數「吃貨」,每一集都有人「看餓」,總導演陳曉卿也因此獲贈「人間餓爸」的稱號,誘人程度可見一斑。而全球多彩的美食也讓大家心馳神往,無論是在社交網站上,還是在彈幕中,經常能看到「想把這些食物都嘗一遍」「人間不值得,但美食值得」這類的評論,成功勾起了人們對飲食文化的好奇。
美食之餘,是《風味人間》對生活和文化的探索。每一道菜、每一個製作者都有他們自己的故事和經歷,大家會為第一集「山海之間」裡鏢魚小哥的堅持而感動,也會為第七集「萬家燈火」中那頓異國他鄉的涮肉而慨嘆,《風味人間》透過美食讓人理解這背後的情感,了解各種各樣的生活方式和我們所處的世界。很多人抱著「下飯」的初衷來,最後卻「餵飽了心」,如今收官,大家紛紛留言「多謝款待,期待再次相逢」來表達對節目的喜愛和不舍。
山川依舊,風味不改,共同期待在《風味人間》第二季中的相遇。
李立宏配音
兩位導演與楊玉清交流
拍攝過程
山川不改 風味依舊
國際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