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味人間》溫暖收官 精彩講述中華美食故事

2020-12-20 中國經濟網

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在12月16日上線第八集「風味之旅」,將鏡頭對準幕後工作者,揭秘尋找風味過程中的奇遇,帶領觀眾探索美食背後的故事。可以說這是充滿花絮和驚喜的一集,也標誌著節目正式收官,無論是誘人的美味還是暖心的故事,《風味人間》都為大家帶來諸多慰藉,許多觀眾意猶未盡,甚至已經開始期待下一季。

攝製組在冬牧場拍攝

深入無人區、親嘗鯊魚肉 首度揭秘《風味人間》幕後故事

在前七集中,《風味人間》向觀眾展示了許多全球風味,有些難得一見,有些獨具特色,第八集「風味之旅」記錄下節目組與這些美食相逢的過程,堪稱「美食紀錄片」的「紀錄片」。為了拍攝哈薩克族在冬牧場的生活狀況,「山海之間」攝製組冒雪深入無人區,一片蒼茫的場面讓觀眾身臨其境,感受到人類智慧與嚴苛環境的碰撞和交融;為了了解冰島鯊魚肉真正的風味,導演們每個人都品嘗了一下,其中滋味一言難盡,可見拍攝美食紀錄片也不是一件享受的事,攝製組們或艱苦或棘手的經歷,讓許多觀眾感慨「太不容易,辛苦了」。

除了攝製組的經歷,「風味之旅」還記錄下微觀攝影的前前後後,揭開《風味人間》是如何探索美食「另一個世界」的,鏡頭下的食物讓人驚嘆「難得一見」。片中還展現了阿鯤配樂、李立宏配音的工作場景,熟悉的音樂和聲音一出,馬上有人表示「怎麼又想哭了」。「風味之旅」讓觀眾看到美食紀錄片的另一面,也讓更多人理解「《風味人間》不僅是風味,更是人間」。

香料製作

好吃、暖心、有深度 收官之日觀眾不舍留言「多謝款待」

自《風味人間》播出以來,話題討論度居高不下。其中的美味吸引了無數「吃貨」,每一集都有人「看餓」,總導演陳曉卿也因此獲贈「人間餓爸」的稱號,誘人程度可見一斑。而全球多彩的美食也讓大家心馳神往,無論是在社交網站上,還是在彈幕中,經常能看到「想把這些食物都嘗一遍」「人間不值得,但美食值得」這類的評論,成功勾起了人們對飲食文化的好奇。

美食之餘,是《風味人間》對生活和文化的探索。每一道菜、每一個製作者都有他們自己的故事和經歷,大家會為第一集「山海之間」裡鏢魚小哥的堅持而感動,也會為第七集「萬家燈火」中那頓異國他鄉的涮肉而慨嘆,《風味人間》透過美食讓人理解這背後的情感,了解各種各樣的生活方式和我們所處的世界。很多人抱著「下飯」的初衷來,最後卻「餵飽了心」,如今收官,大家紛紛留言「多謝款待,期待再次相逢」來表達對節目的喜愛和不舍。

山川依舊,風味不改,共同期待在《風味人間》第二季中的相遇。

李立宏配音

兩位導演與楊玉清交流

拍攝過程

山川不改 風味依舊

國際在線

相關焦點

  • 年度最強「餓勢力」:風味人間完美收官!
    說起美食,不得不說起一部美食紀錄片。這部記錄片由《舌尖》原班人馬製作,首播上線 3 小時便點擊量破億,並拿下豆瓣 9.3 的高分。它就是——《風味人間》,美食紀錄片的又一標杆!12 月 16 日也就是上周末,《風味人間》結束第八集完美收官。
  • 《風味人間》:不同於以往的美食紀錄片,它有更廣闊的視野
    美食永遠都不會說謊。大家好,我是原創作者美食名流匯集,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穎的資訊。《風味人間》:不同於以往的美食紀錄片,它有更廣闊的視野陳曉卿導演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自開播之後,吸粉無數。老觀眾們不免拿《風味人間》和陳曉卿導演之前的《舌尖上的中國》前兩季紀錄片來做比較,或者直接將其看作是《舌尖》的繼續。其實,不然,這一次的《風味人間》早已不同,比《舌尖》系列有了更精彩、優秀的地方。這一次,陳曉卿導演不再只是展示美食,講好故事,展現人文情懷,他將紀錄片的視野擴展到了全球,他們的口號便是「全球視野下恢弘中華美食文化之旅」,展現中西方的美食差異。
  • 《風味人間》探索 中外美食的奇妙緣分
    昨晚播出的第一集「山海之間」,講的是地理位置與美食異同的故事,片中出現了13個國家和地區約20多種特色美食,禿黃油拌飯、大閘蟹、火腿等等讓觀眾深深「淪陷」。據了解,《風味人間》攝製組的足跡遍及六大洲共二十多個國家,力求以更廣闊的視角展現中國美食的獨特性,探索它與世界美食的奇妙緣分。
  • 《風味人間》:美食背後的故事
    繼《舌尖上的中國》後,中國人胃裡的饞蟲,又被另一部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勾起。但在紀錄片總導演陳曉卿看來,這個節目並不只是美食紀錄片這麼簡單。
  • 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季完美收官:山海依舊 風味不改
    ——《風味人間》解說詞6月14日,由稻來紀錄片實驗室主理的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完美收官。自4月26日上線,這部紀錄片陪伴了我的晚春到初夏,那些疫情中在老家陪伴年邁父親的略帶張惶和窒悶的時光。
  • 光影銳評|紀錄片《風味人間》的符號學解讀
    《風味人間》拍攝跨越六大洲、二十多個地區、尋遍中華神州,從全球語境中展現中華美食以及文化。《風味人間》在色彩上的應用更是達到了極致,善於運用新鮮豔麗的誘人色彩來表現各種美食的特性,使畫面更有張力。故事層故事層是以視聽層為基礎,由直觀的視聽符號作為能指,進而推動故事層形成的一級符號的所指。《風味人間》畫面影像傳達的符號有豐富的外延,即直接意指。
  • 從《風味人間》看中華上千年的飲食文化傳承
    從《風味人間》看中華上千年的飲食文化傳承豆瓣評分9.3,《風味人間》第二季在今年初夏如期回歸。不同於其他的美食類節目,觀眾最愛它的不僅是鍋灶裡翻滾的美食,更是伴隨炊煙不斷升起的對生活的渴望。那些來自大山深處或風味江湖的人間煙火,即使是隔著屏幕也能帶給我們一種高端、考究的飲食體驗,它喚醒的不僅僅是我們的味蕾,更喚醒了我們回憶裡食物與情感的羈絆。
  • 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什麼時候播出在哪可以看
    ­  拍美食的紀錄片有很多,但美食的微觀世界又是怎樣的?10月28日,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與企鵝影視聯合製作的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將在騰訊視頻全網獨播。記者昨日獲悉,為創作這部作品,總導演陳曉卿帶領團隊不僅走遍全球20多個地區來尋找全球風味,還採用了許多全新的拍攝方式來探究食物不為人知的一面。
  • 《風味人間》第2季收官 根莖類食物有多美味?
    中新網6月14日電 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收官期「根莖春秋志」,將於今晚21:20在浙江衛視播出。被譽為「下飯神器」的《風味人間》第2季自開播以來便備受關注,它通過甜味、螃蟹、醬料、雜碎、雞肉、顆粒、香腸、根莖8大主題,以全球視野展現包羅萬象的美食文化,讓觀眾領略到不同地域的風土人情。
  • 《舌尖》導演陳曉卿新作《風味人間》將播出!洪雅瓦屋山冷筍入鏡
    這是他從央視紀錄頻道轉職騰訊視頻後,與團隊推出大型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該片共8集,每集50分鐘,將於10月28日起,每周日21點15分,在騰訊視頻首播。   《風味人間》延續了《舌尖》的風格,相似的配樂,熟悉的味道。
  • 冷筍入鏡《風味人間》 來看這些四川高山美食!
    昨日《舌尖上的中國》一、二季導演陳曉卿與其團隊,新推出了大型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該片的第一集——《山海之間》,用50分鐘的時間,講述了世界各地的約20種美食,饞哭了隔壁小孩也讓網友感慨:「看完片子,再也不想說人間不值得」。
  • 影視觀察丨《風味人間》:我們人類啊,永遠是「胃腸的奴隸」
    看過了「舌尖上的中國」,看穿了「風味人間」,對於美食紀錄片,我們還能抱有什麼期待呢? 《風味人間》第二季的歸來,還答案以驚喜。 後廚裡的武林故事 《風味人間》第一季,講了太多故事,一併帶給我們太多關於美食的震撼與喜悅。 想必你還記得《山海之間》裡乘風破浪的鏢旗魚小哥。他迎著風浪,單手持魚叉站在船頭,連續三天只為追逐一條旗魚。旗魚「來無張弛,去無相辭」,且受驚後便難覓蹤影,小哥只有一次機會。
  • 《風味人間》第2季將播 講述不同文明飲食文化差異
    中新網4月20日電 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將於4月26日晚播出。今日該片發布終極預告,曝光本季尋味人間之旅的分集主題。這八個主題將與極具妙趣的食材相結合,幫助觀眾深入了解和思考美食的起源和發展,感知各個國家和地區之間的美食碰撞。
  • 匠心營造啤酒攜手《風味人間2》共同打造一場視覺與味覺饕餮盛宴
    中國是一個美食大國,有著舌尖上的國度之稱。而美酒美食美中國,美酒相伴美食,那將是人間極品。2018年,匠心營造啤酒與《風味人間》初相遇,共同講述了一個關於「匠心」的故事。而今,被譽為「2018年美食紀錄片尖峰之作」的《風味人間》再度襲來,第二季已於4月26日回歸以饗觀眾。
  • 《風味人間2》講述香腸發展史 呈現腸衣內發酵過程
    中新網6月8日電 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第七期「香腸萬象集」,已於上周日上線。隨著本季節目漸入尾聲,《風味人間》第2季描繪的全球美食圖景愈發清晰——從崖蜜到魚子顆粒,從廟堂到市井鄉間,鏡頭跨越山川湖泊,生動展現了地球上多元的風土人情。
  • 《風味人間》第2季美味紛呈魅惑人間
    網易娛樂6月8日報導 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第七期「香腸萬象集」,已於上周日晚21:20上線,浙江衛視同步播出。隨著本季節目漸入尾聲,《風味人間》第2季描繪的全球美食圖景愈發清晰——從崖蜜到魚子顆粒,從廟堂到市井鄉間,鏡頭跨越山川湖泊,生動展現了地球上多元的風土人情。
  • 上拼多多買「風味人間」?美食紀錄片開始「玩」營銷了
    「在風味的大戲裡,醬,一人分飾兩角,時而是食物的調味劑,時而又是食物本身。讀懂了醬,我們才能真正洞悉人間風味的各種玄機。」 繼蜂蜜、蟹餚後,《風味人間2》的第三期,上線了以「醬料」為主題的「醬料四海談」。
  • 《風味人間》開播,美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沉寂了好幾年的陳曉卿終於在昨日回歸,由他總導演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一集開播。一個晚上的時間,單在騰訊視頻的播放量就達到1.4億,可想而知「陳曉卿」這三個字在美食界的影響力。當然,這個數據背後也透露出當下的中國人對於美食究竟有多麼喜愛。
  • 龍泉李山頭灰鹼粽霸屏《風味人間》
    閱讀提示   除了香糯可口的灰鹼粽,《風味人間》還介紹了龍泉山區裡,張太保這類農人,以純手工的耕作方式延續傳統農耕文化。節目截圖  本網訊 要說時下哪個美食節目最火,非《風味人間》莫屬。11月4日晚上,《風味人間》第二集「落地生根」中,龍泉李山頭的灰鹼粽作為當集壓軸登場的美食故事,讓無數食客們初次感受到這種不帶「餡兒」粽子的神秘魅力。  當晚的節目以龍泉李山頭村村民張太保的視角切入,講述當地村民慶祝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農曆六月二十一的迎神節。節日期間,當地村民會用稻米製作一種特殊的食物——灰鹼粽。  不帶「餡兒」的灰鹼粽是如何製作的呢?
  • 騰訊視頻與陳曉卿推出「風味」IP,美食紀錄片的未來在何方?
    作者/刀刀 編輯/費小丑伊朗的報紙饢、安徽阜陽的枕頭饃、衣索比亞的英吉拉餅……打開《風味人間》的預告片,全球各地的美食撲面而來。10月8日,紀錄片《風味人間》宣布定檔,將於10月28日開播。在紀錄片中,人們不僅可以看到各地美食,還能感受到美食背後的故事,讀懂當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