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冷筍燉雞
團隊還愛吃瓦屋山老臘肉
拍攝上山是以馮玉先夫婦為主,而片中冷筍燉雞製作地點,則是在瓦屋山鎮復興村支部書記尹成靜的家中。
10月28日中午,得知《風味人間》今晚即將播放,尹成靜連聲詢問,在哪兒可以看到等。
尹成靜回憶,當時得知是陳曉卿老師團隊前來拍攝時,她很意外,陳曉卿團隊製作的《舌尖上的美味》,尹成靜看過好幾遍,為了把瓦屋山最原生態的「打筍子」全過程展現給大家,她就推薦了「打筍子」多年、且在山上還有棚子的馮玉先夫婦。
除了團隊敬業、一絲不苟、追求完美等外,讓尹成靜讚嘆的還有團隊認真的態度。
▲尹成靜家的冷筍宴
「他們在山上拍的時候,有個張老師為了展現棚子裡面的情況,被蜂蟄到了臉,但她仍然堅持拍攝。」尹成靜說,下山後,團隊在自己家裡拍攝冷筍燉雞。「拍攝了大概一個下午,許多鏡頭都精益求精,追求完美。」
尹成靜還透露了一個小秘密,除了冷筍燉雞,拍攝團隊還十分喜歡吃她家裡瓦屋山的野菜、老臘肉,以及她做的豆腐乳。「他們走的時候,還帶了冷筍和豆腐乳走。」
尹成靜很期待28日晚的《風味人間》第一集,她說,瓦屋山冷筍有很多吃法,不光是燉雞,在她自己的農家樂中,關於冷筍的菜品就不少,冷筍燒魚,冷筍臘肉,冷筍燉雞、涼拌冷筍,素炒冷筍等,有10種之多。
▲《風味人間》團隊在洪雅瓦屋山拍攝馮先玉夫婦採摘冷筍 尹成靜供圖
為何選擇洪雅瓦屋山?
除了美食還有氣候原因
成都商報記者注意到,在預告片中,來自全世界很多地方的美食都一一亮相,而四川的美食,只有洪雅瓦屋山的冷筍驚豔亮相。
為什麼會選擇瓦屋山的冷筍?馮玉先和尹成靜表示,瓦屋山的冷筍入口很細,也很回甜,這麼多年,大家都一直很喜歡吃這道菜。
洪雅宣傳部一位工作人員表示,當時拍攝前也問過,對方表示,洪雅有很多美食,一直都在他們的視線裡,以前可能沒有好的方式來表達,所以這次就有機會選擇呈現出來給大家。
10月28日中午,成都商報記者聯繫上《風味人間》團隊中在洪雅拍攝期間被蜂蟄到過的工作人員,對於這段拍攝經歷,她樂了起來。對於為什麼會選擇瓦屋山冷筍,她表示,這個說來話長,第一集和環境有關係,有山區,有荒漠,瓦屋山冷筍會出現在第一集中,既有美食的原因,也有氣候的原因。
成都商報記者注意到,《風味人間》第一集是《山海之間》,該集從自然地理出發,講述在複雜的地貌與多樣的氣候中,人們如何因地制宜,用美味詮釋生活。
▲馮先玉展示冷筍乾
鮮冷筍採摘不足兩月
八種工藝後製成筍乾
冷筍肉質細嫩,鮮香爽口,營養豐富,富含多種胺基酸、纖維素等。適用於炒、燒、燉、拌、熗,也可做配料或餡;既可以鮮食;也可加工筍乾或冷筍罐頭。
瓦屋山冷筍到底是怎麼樣被採摘出來的?
人說「山橫瓦屋披雲出」,瓦屋山雲霧繚繞,風爽泉清,瀑布飛流,生態原始而莽莽蒼蒼。古無人跡,唯採筍者往焉。
採筍人,採的筍子正是瓦屋山特有的「冷箭竹筍」。
▲涼拌冷筍
瓦屋山冷箭竹生長在海拔一千五百米以上的純天然無汙染的原始莽林裡。竹身細長,竹節處長滿刺,竹林綠色婆娑,青翠欲滴,這種竹子是大熊貓最主要的食用竹。冷箭竹所產的筍正是製作冷筍的主要食材,古代有「箭竹嫩筍」的稱號:一鮮筍嫩白,製成筍乾泡發後依舊嫩白呈雪色,質地圓融,如雪水融沁。
每年八九月,瓦屋山冷筍的第一撥嫩筍生長。採筍人徒步幾十裡上山,背起竹簍,攜上一把剜刀,披上蓑衣鬥笠,一頭扎進山高山密林,與很多農品的原材料規模種植不同,製作冷筍的鮮筍保持了原始的人力採集,一個好的採筍人一天能從大山深處背出來七八十斤的鮮筍。而採筍遠比想像的要艱難,由於冷竹竹節長刺,採筍人稍不注意就會被刺傷;不費力氣地行走崎嶇山路或在沒有路的地方尋一兩處可以踏腳的地方,更是需要常年累月的經驗;而尋找一株竹筍更是需要眼力和身體的配合。對於一個合格的瓦屋山採筍人,困難如浮雲,採得好筍才是所願。
▲洪雅瓦屋山冷筍燒魚
冷竹筍從高山區先「打」(採的意思),然後再「打」低山區。在高山區打筍(意為採摘竹筍),村民會三五一夥的以竹搭棚、竹葉蓋頂、竹葉鋪床,再用石頭壘炕,然後,背著夠二十天左右食用的大米、油鹽等食材,帶著打筍工具上山。
打筍期間,村民在山上睡通鋪,石炕既用於生活取暖又用於加工鮮筍,他們將採挖的鮮筍攤放在平鋪的竹篾上,下面燒炕,即可烘製筍乾;當打筍大軍從高山區移師至低山區,則不必再搭棚了,可當天上山下山及時將鮮筍出售。
新鮮的冷筍下山後,洗淨篩選,鮮嫩且品相較好的鮮筍被挑出來。優質新鮮的冷筍要經過經過剝皮、削根、洗淨、煮製、烘烤、泡發、劃絲、復烤八大傳統統工藝製作,每一步驟,瓦屋山筍農都延續傳承,這樣製造出來的筍乾才能買一個好價錢。
▲瓦屋山冷筍乾
一斤瓦屋山冷筍需要十五斤左右的筍子,這樣算來,一個採筍人從山上採來80斤鮮筍,僅製成不足10斤的筍乾(拋去一些不達要求的鮮筍)。而瓦屋山每年採筍的日子不足兩個月,所以冷筍這樣原始生態的農品,從採摘到製作,無不包含了傳統農人的質樸可愛的情感。
如今,在洪雅,打筍是一種農耕文化,洪雅當地也每年都舉行「打筍節」:傳承文化,體驗生活和推銷生態產品。
打筍節期間,遊客可以跟隨當地村民上山同吃同住,還可換上一套打筍裝備體驗深山冷竹林打筍樂趣,感受地方民俗,了解打筍文化,親身參與製作雪花筍、幹筍、泡筍等步驟,參與戲篝火、跳鍋莊,還可品嘗竹筍等系列美食,探尋養生之道。
不過,成都商報記者了解到,今年的採筍季早已結束,但洪雅縣內均可購買由冷筍製作而成的冷筍乾等。
《風味人間》瓦屋山冷筍燉雞的做法
步驟1、買回筍乾則溫水浸泡;
步驟2、剝筍焯熟,鮮筍去筍殼入沸水焯二分鐘,去掉青澀的生苦味,撈出瀝乾水份待用。幹筍泡發5-6小時,泡發開的冷筍用手掐筍乾柔軟無硬點後,撈出擠幹水分,入沸水中焯熟後撈出;
步驟3、瓦屋山土雞用溫水洗淨,瀝乾備用(冷筍和雞視自己情況決定是否斬小、斬斷);
步驟4、砂鍋中放入雞、冷筍、老薑,加入冷水,大火燒開,撇去浮沫,轉小火煲一個半小時,用鹽調味,加入適量蔥末即可;
小貼士
1、冷筍有多種名稱如:瓦屋山雪花筍、瓦屋山箭筍、瓦屋山冷箭筍。
2、乾冷筍要經過經過剝皮、削根、洗淨、煮製、烘烤、泡發、劃絲、復烤八個工藝步驟。
3、市場上有假冒的瓦屋山冷筍,有些冷筍工藝不正宗,水分含量高,不易保存;品相好看,味道難吃,因此,購買時大家也需要慎重。
李俊 成都商報首席記者 蔣麟 攝影報導
原標題:饞哭網友!《舌尖》導演新作《風味人間》首播,瓦屋山冷筍入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