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道加減法運算題,四年級的不會,一年級的部分孩子卻會……

2020-12-12 理工爸的育兒經

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下冊的第一單元,學習的就是「四則運算」,主要學習的是概念:

1, 什麼是加法? 以及「加數「、」和 「這些概念是怎麼來的:

2, 什麼是減法? 以及「被減數「、」減數「是個什麼概念:

在減法中,明明在定義中講得很清楚了: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其中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叫做減法。雖然減法的定義來源於加法,但是相信絕大多數學生,包括家長們都是將加法和減法分開來認識的,正如下圖所總結的關係一樣。

這樣區分的依據是算式中各個部分的概念:和、加數、被加數這些概念都歸到加法這一類; 差、被減數、減數都歸到減法那邊去了!

只是分類方法不一樣,會影響學習效果嗎?影響大著呢!這種學習主要是通過記憶來加深理解的。

從加、減法的定義上看,加法各部分的關係不應該僅僅只有「 和 = 加數 + 加數」嗎? 而」加數 = 和 – 另一個加數「應該是減法各部分間關係才對呀!或者說,把加法運算總結在一起,減法運算總結在另一邊,如下圖所示:

數學它本就不應該通過記憶來學習!沒有記住概念不會對學習效果產生太大影響,理解了其中的內在邏輯關係才能更好地靈活運用。

上面講的都是兩個數相加/減的關係, 三個數及以上的怎麼辦呢?試試下面這道題:

A + B – C + D – E – F = 0

每個字母符號代表多少?一般孩子都不太容易掌握。這不是什麼奧數題,如果硬要說是的話,其實奧數也只是一些超出孩子們常用的思維來解決特定問題而已。

現在再試試用後面的那種新的分類方法,拋開那些概念,分別用字母來表達等式。 分三步孩子就可以充分理解這些概念:

一、1 + 2 = 3;用這這個等式,寫出一個等於1 或 等於 2 的等式;

這個問題,上小學前的很多小朋友都會:3 – 1 = 2; 3 – 2 = 1;從一個加法運算,變成減法運算;

二、A + B = C;A、 B分別等於多少?

有了上一個題做鋪墊,即使從具體的到抽象的了,這個對於孩子也不算難: 三個數中,C一定是最大的,因為它是A和B的和。所以,A 絕不可能是其它兩數的和,而只能是差。因為C最大,所以應該是 A = C – B;同樣的,B = C – A。

如果是X – Y = Z, 那麼Y應該等於多少呢?這個問題對第四步很關鍵!

循序漸進式的美與學習

三、K + L - M = N;K、L、M分別等於多少?

顯然這個問題比上一個問題難,雖然只是多了一個加數,但對孩子而言,這個難度的增加可能是指數級的。抽象的問題和具體的問題相比,孩子可能會覺得難度不止增加一點點。如果是1 + 2 - 3 = 0,讓孩子像第一步一樣寫出等於1、2、3的等式,相信多數孩子都能做到;

四、A + B – C + D – E + F = G;A、B、C、D、E、F分別等於多少?

雖然這個跨度有點大,但是對於學習數學,只要邏輯相同,越難的問題越能激發孩子的創造性思維(不妨讓孩子多想想,至少5分鐘。實在想不出來再慢慢引導)。

上一步的問題,如果孩子認真地把它寫出來,就能從中發現一些規律,這些規律會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基礎;另一方面,不管上幾個數的加、減法,我們都可以把它簡化成兩個數的加法或減法:

如果要知道A等於多少,就必須把A單獨放在等式的一邊,把其它的全部當作一個整體就是了:A + ( B – C + D – E + F)= G ;

列出B 的等式,可以運用第三單元學到的交換律(讓孩子理解這個概念很簡單:1 + 2 = 2 + 1),把A放到後面,解法就和解A的方法一樣了;

C的方法類似,先用交換律把C以外的字母全部放在一起去減C,這樣就成了第一步和第二步的的反向練習了。

加法和減法本來就應該是天生的一對,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強行把它們「拆散」不僅「殘忍」,更是孩子學習數學的不幸。學會了加法與減法之間的轉換,不但可以輕鬆理解「和 = 加數 + 加數「, 」差 = 被減數 – 減數「這些最基本的概念, 還能自己推算出」加數 = 和 – 另一個加數「等相關概念來;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根本就沒有什麼需要記憶的,充分理解了也就自然記住了,而且想忘都忘不掉!

代數作為數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正是前人用這些代入式數學思維,推動著數學的發展,逐步地解決越來越棘手的數學難題。如果孩子以」這個還沒學「為由拒絕努力思考解題,家長也覺得」情有可原「的話,孩子是不太可能真正學好數學的!

就是這樣一道題,四年級的同學不會,一年級的孩子認真聽完卻也能掌握。更為重要的是,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的孩子,遇到問題不會輕易產生畏難情緒,更多地會通過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難題。這不正是孩子學習數學這門學科的核心素養嗎?

相關焦點

  • 提升孩子加減法運算技巧教具
    最近,有粉絲吐槽羅媽媽,說我不夠專注孩子的學習。啊!!!晴天霹靂,天地良心,羅媽媽一直都很重視孩子的學習好吧,只不過在這裡羅媽媽更注重的孩子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是課堂外孩子需要重點提升的一些能力。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組一年級孩子加減法運算技巧教具。(PS:真的第一次分享類似教具,先看下反響如何,效果好的話羅媽媽會追加的。)
  • 學習加減法運算時的三大特點,你家孩子出現過嗎?
    而且,就數量關係來說,加法的數群關係要比減法的數群關係簡單的多,兩個加數合併成為一個大的數,這一點孩子很容易根據生活經驗去理解;而減法中孩子需要了解哪個數量是原來有的,哪個數量是需要拿走的,哪個數量是剩下的,有部分孩子很容易就會被這一堆複雜的關係繞暈。
  • 一年級數學下:2000道加減口算題,給孩子成績提升用,一天100道
    一年級數學下:2000道加減口算題,給孩子成績提升用,一天100道,成績直上95!口算是計算能力的一部分,也是學習數學應該具備的基礎能力。而一年級屬於數學入門階段,口算難度只限於20以內的加減運算。但是就算20以內的加減運算,也存在兩個大難點:一是20以內的進位加法,一是20以內的退位減法。一個是上學期的難點,一個是本學期開頭的難點。即便這兩個難點都已經學完,但還是有孩子會混淆出錯。20以內的進位加法孩子們會用「湊十法」進行計算,那麼,20以內的退位減法能行嗎?當然不行,相反要採用與「湊十法」相對應的「破十法」。
  • 一年級學生怎麼教都不會做數學應用題
    家長百思不解:一年級孩子怎麼教都教不會數學應用題我愛數學面對您剛上小學的孩子,數學理解力很差,您是否深有體會、是否火氣已經衝上了天,是否已經確定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甚至懷疑孩子的智力是否有問題等等。首先您先得讓孩子知道什麼是應用題。在數學上,應用題分兩大類:一個是數學應用,另一個是實際應用。數學應用就是指單獨的數量關係,簡單的加減法,沒有涉及到真正實量的存在及關係;實際應用也就是有關於數學與生活緊扣的題目,現在考試題目更加傾向實際應用。剛進入一年級,學生認知水平處於啟蒙階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
  • 一年級數學《1~5的認識和加減法》單元測試卷,幼小銜接必做
    仔細算來,暑假已剩餘二十天左右,總感覺時間過得特別快,這不,一眨眼,就要開學了,每到秋季學期,又會有很多小朋友離開自己熟悉的幼兒園,邁入小學的大門。進入小學,就要開始學習語文數學了,所以在這個假期,提前讓孩子接觸一年級的知識,做好銜接,相信在開學孩子很快就能融入新的學習中來。本節內容,小隴老師就整理推送了一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1~5的認識和加減法》的單元測試卷,是幼小銜接必備的好資料,果斷替孩子收藏,讓孩子提前做做。
  • 一年級加減法每日訓練1000題,宅家學習,潛心計算,爭做計算能手
    如果問你這樣一個問題:一年級數學最好玩的是什麼?也許你會回答,「計算!」但,如果問他人類似的問題:「一年級數學最難學的是什麼?」也許別人也會回答,「計算!」可見,在一年級數學學習過程當中,計算是最容易,也是最難學的知識,容易是基於掌握了計算的方法,方法理解和掌握之後,學習起來就不會感到費勁,而沒有掌握方法就會對數學產生厭倦的心理,甚至自暴自棄。
  • 一年級連線題,孩子不會,家長也不會!
    曾經有一道小學一年級的連線題,全班是沒有一個人做出來的,老師讓孩子問家長,結果尷尬的是,我們這些讀過大學的家長也不會做。不多說,先上圖,有圖有真相。小學一年級連線題看到這個題目,大家是不是有這樣的想法:這道連線題上畫的鴨子、猴子、烏龜、香蕉等等圖形,各個圖形之間好像也沒有什麼邏輯關係啊?!這是什麼題目啊?!是不是一個錯題?!
  • 一年級數學:口算練習題大全,可直接列印,有需要的可以收藏!
    口算是各種加減法運算的基礎和保障,可以說以後所有的加減法計算都是在用20以內的加減法。數學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1-3年級的孩子「能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和表內乘除法,會口算百以內的加減法」,對高年級的學生也有類似的要求。
  • 數學老師:一年級下就給孩子做這100道奧數題,期末不100分都難
    數學老師:一年級下就給孩子做這100道奧數題,期末不100分都難縱觀一年級上冊的數學教材,這一年的數學知識主要就是加減運算以及比大大等等,這些知識總的來說並不難,只要認真聽講考試前稍微複習一下考試時不粗心大意,那成績就不會差
  • 憂悶,會解方程難題卻不會簡單算式?孩子:你根本不懂我!
    以下小學四年級數學書中的練習題:在家長們看來,前兩道寫綜合算式的題根本就沒什麼難度嘛!直接把前兩個等式代入到第三個等式即可,甚至都不需要太多考慮。反倒是方框中的知識宮密碼問題,這是個實實在在的一元一次方程呀!對於小學四年級的學生來講,難度比上面寫綜合算式難太多了!
  • 一年級數學:加減法口訣表(通用版)+加減法計算題,收藏練習!
    最近這段時間,不少家長問大熊老師,作為一名合格的家長,一年級上學期應該做些什麼?那麼,今日大熊就以一位老師的角度為大家做的分析,熟悉了孩子具體要學習的內容,以及要做的內容。一年級上需要做什麼呢?大熊認為首先這五點一點要做到。1. 不斷訓練 10 以內加減法,比如:5 + 2,4 + 2,7 - 3等,大熊從教學經驗分析,家長大可不必著急訓練太大的計算,一年級主要是十以內的加減,所以先把這個基礎訓練紮實,一定不會錯的。2. 習慣一定要培養好。
  • 北京在線數學總結:小學一年級數學應用題常用公式
    而在基礎知識中最重要的就是各種各樣的公式,在小學一年級數學中也有各種各樣的公式,這些公式是我們解決問題的基礎。現在北京在線數學平臺麥斯數學為一年級學生總結了應用題,幫助大家掌握知識,學好數學。首先作為一年級學生應該知道,在做圖文應用題的過程中,必須要先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然後再確定用加法或減法計算。
  • 1500道一年級數學100以內的計算題!每天練50道,秒變數學小神童
    1500道一年級數學100以內的計算題!每天練50道,秒變數學小神童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不管是方程式的運算、還是對數的演算,都是基於一定計算能力之上的,特別是數學素養的提升和邏輯思維的養成,更是對高年級的數學學習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可是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還正處於小學的低年級階段,自主學習的主動性肯定還不夠強烈,那麼在一年級如何才能提高孩子的數學計算能力呢?
  • 小學一年級,20以內加減混合練習題,每日一練,提高孩子計算能力
    一年級口算20以內加減混合練習題剛升入小學的孩子,對於學習科目的增多會有點不太適應,但是作為家長的你們就要用合適的方法去引導孩子的學習,從小培養孩子的能力,特別是小學一年級開始,對於口算能力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算術題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甚至一直都會陪伴著你
  • 鬱悶,三年級還不會一年級的知識,這樣的孩子該怎麼辦?
    三年級的孩子,一般都有八九歲左右,這個年齡的孩子,別看他年齡小,但是,知道的事情已經不少了。正常情況下,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大都非常聰明,他們會的知識,讓很多六零後或者七零後的爺爺輩們比不上了。所以,有那麼一些孩子,不知道是由於先天的問題,還是什麼原因,對現在的課本知識,接受得非常慢,還懂的東西都不明白,整天雲裡霧裡,一直在上糊塗學。不了解不知道,深入了解之後,大為驚嘆,有的孩子明明已經上三年級了,卻連一二年級級的知識都不會,根本不知道在學什麼,家長為此也非常苦惱,不知道原因出在哪。
  • 學前班的孩子和一年級學生,如何在家裡學好簡單的口算、心算?
    我在對幼兒園大班孩子的實踐教育中發現,孩子只要熟練掌握了20以內的加法規則,再學100以內就不成問題,並且很快也能學會千、萬以內的加減法運算。因為運算方法基本相同,無非只是數字加長了而已。關鍵是不要在腦子裡給自己規定死了哪些只是一年級孩子要學的,哪些不是一年級孩子要學的,如果有了這個條條框框,孩子就會產生畏難情緒,能學會的東西也就變得不想學了。
  • 家長如何輔導一年級孩子學習20以內的加減法
    所以做為家長首先要看看自己孩子10以內加減法掌握的怎麼樣。如果10以內的加減法撐握的不夠熟練,就要先把10以內的加減法練熟了。針對一年級孩子特點,把抽象的計算用形象的方式來學習更能吸引一年級孩子的注意力。在家裡可以把孩子的玩具、零食,家裡的常見物品當作學具來解釋怎麼計算。比如』2+3=』怎麼算:先擺2塊糖再擺3塊糖,把它們合在一起就是5塊糖。
  • 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200道應用難題匯總!涵蓋全年級知識點!
    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200道應用難題匯總!涵蓋全年級知識點!新的一個學期已經來臨,同學們也都已經開始了新學期的學習。在小學六年的數學學習中,三年級的數學是所有同學們的分水嶺。三年級是數學學習的關鍵時期,在三年級階段數學知識點的難度會有較大的提升,數學題型也是多樣化,不再是單一的加減法運算。所以很多的同學在三年級階段就會出現數學成績大幅度的下滑,然而對數學掌握好的同學在數學考試中會拿到接近滿分的高分成績,形成極大的反差。
  • 一年級數學:加減法口訣表(通用版)+加減法計算題,收藏練習
    最近這段時間,不少家長問大熊老師,作為一名合格的家長,一年級上學期應該做些什麼?那麼,今日大熊就以一位老師的角度為大家做的分析,熟悉了孩子具體要學習的內容,以及要做的內容。一年級上需要做什麼呢?大熊認為首先這五點一點要做到。1.
  •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20以內加減法」3500道題,拿給孩子練
    一年級的口算題可以很大程度提高孩子的計算能力和思維敏捷度。今天分享一年級數學【20以內加減法】,總共有3500道題,孩子多練習能提高做題的速度和準確率。這些題目都排好版了,建議家長列印在A4紙上,給孩子每天練習一頁,大大提升加減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