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3點,這裡才是深圳最忙「加班樓」

2020-12-20 在深圳奮鬥的年輕人

凌晨3點,深圳最忙的地方是哪裡?不是加班的寫字樓,而是燈火通明的兒童醫院。

孩子的咳嗽聲、哭喊聲和廣播的就診提醒聲重疊,牆上的電視機反覆播放著《超級飛俠》,家長抱著孩子或來回奔忙或輕聲安撫,不同的方言在此交織。

步入12月,深圳隔三差五斷崖式的降溫,讓很多成年人都扛不住,孩子們更是難以招架。流感、諾如病毒……像一頭猛獸沉沉地壓在家長們的心頭。

從傍晚至次日凌晨,焦灼的家長來來往往。醫院的夜晚和白天不無二致。

通宵3天,蹲守36小時,我們記錄下一個平凡而真實的深圳側面,以及一群徹夜奔走無眠的深圳人。

- 1 -

下班時段,街上行色匆匆的不止一心趕著回家的「深圳打工人」,比之更爭分奪秒的是家中有娃生病的深圳家長們,還沒來得及休整,就帶著孩子匆忙趕來,心急如焚地輾轉於兒童醫院的各個角落。

18:00-20:00

下午6點,暮色降臨,深圳市兒童醫院門口,陸續有家長帶著孩子趕來,醫院門口的士停了又走,接連不斷。

有的爸爸一身正裝,背著包帶著孩子匆匆趕來,有的媽媽穿著高跟鞋,抱著孩子急促向急診大廳邁去。

「請J30003王XX到8診室就診。」候診區,家長們的視線緊盯著緩慢滾動的屏幕,廣播的叫號聲在一片啼哭聲中稍顯單薄。

黃女士一邊抱著孩子,一邊焦急地講電話。黃女士夫婦經營一家小店,她的兒子感冒了,她從幼兒園接回,還沒來得及吃飯就送來了醫院。等孩子爸爸到點關店了,才匆忙趕來。

由於店裡人手不夠,看完醫生後他們還得回店裡做收尾工作。

候診區牆上掛滿了急診就診說明的布告,根據指示,家長需要先掛急診號,再到急診預約分診臺激活,護士會對孩子的病情進行評估,之後在候診區聽號就診。

預約分診臺處,也排起了長龍。護士用耳溫槍為一位孩子測量體溫,還未探進耳朵,孩子便哇哇大哭,扭過頭,雙腳不停地踢打。爸爸抱著孩子,著急又無奈,弓著身子細聲安慰。

「有什麼症狀?」「三天內有沒有查過血」「開個單去查一下」……護士一邊為孩子測量體溫,一邊耐心詢問,爸爸急切作答。

看完預約分診,家長要面對的還有漫長的叫號等待,看診、繳費、檢查、複診、拿藥……

焦灼等待中,每一秒都是煎熬。

20:00-22:00

入夜了,天氣愈冷,凜冽的寒風從大門灌進來。

急診掛號收費處的隊伍沒有停過,有全家人出動,也有獨自帶孩子前來的媽媽。

母嬰室外,也時有抱著嬰兒的媽媽在等候。

就診高峰,出現在9點。大廳裡人群湧動,候診區的座椅滿滿當當。

這個時間掛號,等候人數通常都要接近50人,等候時間幾乎超過1小時。

急診大廳隨處可見奔波忙碌的家長,有位媽媽高高地舉起輸液袋,奶奶抱著孩子,從輸液室一路小跑到診室。

謝女士是一位全職媽媽,隻身帶著孩子從龍崗過來。她的孩子11個月大,這兩日反覆發燒,去了其他醫院看過兩次,仍沒有好轉,只得趕來兒童醫院。

她掛了急診,前面還有40多在等待。

她一手抱著孩子,一手捏著一疊單子,在大廳裡來回踱步,不時撫摸著孩子的額頭,輕拍孩子的後背,「小孩子一坐下就哭,只能站著抱。」

候診全程,她沒有坐下。

- 2 -

夜深了,這座城市逐漸放緩腳步。有些深圳家長才剛陷入另一種緊張焦灼,家中有孩子生病,全家人都難以睡下。急診大廳裡,人人都帶著一雙疲憊的眼睛。

22:00-0:00

街上車流逐漸稀疏,偶有外賣員趕來送餐,從醫院出來的家長接過外賣,又匆忙折回。

這時,有一對夫婦帶著女兒,從的士下車之後,往急診室狂奔。爸爸橫抱著裹著毛毯的女兒,媽媽提著背包緊隨其後,大概是因為著急出門,媽媽穿著睡褲和拖鞋。

急診室裡依然人頭攢動。家長們手中攥著掛號單和病曆本在候診室徘徊,人人都帶著一雙疲憊的眼睛。

晚上11點左右,輸液室陸續坐滿了人。方才輸液扎針時哇哇大哭的小朋友到此之後,逐漸恢復了平靜。

輸液室呈小隔間分布,一包一包注射液懸掛在頂上的橫杆。孩子安分地蜷臥在座位上,家長擠坐在旁邊的一角,不時抬頭查看輸液進度。

有位爸爸趁著孩子輸液的空當,坐在一旁吃外賣,草草吃了幾口又蹲下身去哄孩子。

靠近門的位置,一位爸爸抱著雙頰通紅的孩子,一邊在手機處理工作上的事務,目光在孩子和手機屏幕來回切換,神色焦慮。

0:00-2:00

零點,急診室迎來片刻的安靜。沒過多久,候診區又陸續坐滿了人。

「好冷啊,這一兩天氣溫馬上就降下來了。」大廳門口,兩位家長不自禁瑟縮著身子,捂緊了外套。

母嬰室和診室的哭聲此起彼伏,久久迴蕩。一聽到哭聲,原本平和下來的孩子也跟著哭起來。

此時大多家長已經疲憊不堪,半眯著眼睛抱著孩子坐在椅子上。

有位女孩依偎在奶奶懷裡,呢喃著要回家,「奶奶我好暈,奶奶我好想吐……」奶奶抱著孩子,捂著孫女的膝蓋,眼角發紅,「要把藥拿了才能回家呢。」女孩鬧了一會,不久便仰頭大睡。

急診大廳往裡走,穿過一條通道,可前往餐廳和住院區,裡頭有家便利商店。有位爸爸剛買了桶泡麵,邊撕開包裝邊疾步往大廳走。

- 3 -

整座城市陷入沉睡,而他們徹夜未眠。急診大廳裡,原本素不相識的陌生人成了此時互相給予暖意的人。

2:00-4:00

長夜過半,廣播依然有條不紊地叫著號,家長依然焦頭爛額地四處走動

這個時間點來的,多半是1歲左右的嬰兒。

蔡女士睡夢中被孩子的哭聲吵醒,發現孩子臉都紅了,一摸額頭燙得不行,急忙拿出體溫計一量,直奔39℃。凌晨2點,夫婦倆帶著孩子趕來醫院。

「明明已經很注意了,穿得很暖和的,還是發燒了。」蔡女士有些無奈和懊惱,她極力地扯著身上的外套,往孩子身上裹緊。孩子漲紅著臉,眼睛裡噙滿淚水。她拿起一杯水,在手上晃了晃,吹了幾下,試試溫度,再緩緩往孩子嘴裡送。

李先生的女兒發著高燒,但此時仍然活力十足,在椅子間「噠噠噠」地走動。他們夫婦倆這時也難得露出了笑臉,和其他家長有說有笑,並掏出手機記錄下這一刻。

凌晨3點,家長們抱著孩子,不約而同地望向電視,有爸爸模仿《超級飛俠》裡的人物逗趣孩子。

鄰座的家長也開始嘮家常,互相詢問孩子的情況,只願等待的時間更快一些。

這是漫長夜晚裡的溫情片刻,為深夜無眠的人們帶來一絲暖意。

4:00-5:00

4點出頭,清潔工開始拖地,消毒水的味道瀰漫開來。

候診區,家長們抱娃姿勢不盡相同,臉上一致寫滿了疲倦。

有位媽媽不停地揉搓雙眼,強打精神哄著正欲哭鬧的孩子。等爸爸將孩子抱上嬰兒車推走,媽媽又仔細地查看一張張單子,看完之後裹緊毛衣,把頭埋在膝蓋上休息。

縱使鋼鐵意志,在凌晨高度緊張地奔波了幾個小時之後,也難免精疲力竭。

一位爺爺蹲在地上,擰開水壺倒了杯水,依著說明給孫子餵藥。

孩子吃完藥,奶奶為他裹上毛毯。爺爺又將外套脫下,一個勁兒地往孫子身上套。到了門口,爺爺背起孫子,闊步走去。

臨近5點,環衛工人開始在路邊清掃落葉,簌簌的聲響異常清脆。寒風瑟瑟,冷得人直哆嗦。

醫院門口,靠邊停著一排的士。陸續走出急診大廳的深圳家長,滿臉倦意,孩子大多已在爸媽懷中熟睡,身後的兒童醫院依舊燈火通明。

再過一兩個小時, 折騰了一夜的他們就要收起倦意打起精神,如同往常一般,開啟新一天的奔忙。

///

寒夜裡,他們凝聚成一個一個影子,馬不停蹄地扎進那道長久亮著燈的大門裡。

醫院大門仿若隔出了兩個世界,外面是空曠的街道、零星的車輛和行人,而醫院內是忙忙碌碌的醫生和焦慮疲憊的家長。

願清晨的光都能對他們溫柔以待。

相關焦點

  • 36歲IT男馬桶上猝死:經常連續加班到凌晨兩三點、死前一天對媽媽說...
    36歲IT男馬桶上猝死:經常連續加班到凌晨兩三點、死前一天對媽媽說太累了、家屬稱猝死與長期加班有關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者按】經常連續加班到凌晨兩三點,就連春節假期也還在緊張的工作中。
  • 科比口中凌晨四點下的洛杉磯,完敗凌晨四點的深圳?老外這麼說
    你見過凌晨4:00的洛杉磯嗎?前NBA職業籃球巨星科比布萊恩特說下了這句話。其本質的用意是用來說明科比當年在職業道路上是有多麼的努力,可今天用在這裡的意思,則是另有別意。我們用它來形容城市的繁榮以及社會的壓力和生活。
  • 幼兒園布置手工作業,家長加班忙到凌晨三點,評比敗給網購作品
    導讀:幼兒園布置手工作業,家長加班忙到凌晨三點,評比敗給網購作品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幼兒園布置手工作業,家長加班忙到凌晨三點,評比敗給網購作品!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中國最晚上班的地方,晚上7點才下班,半夜這裡才剛開始夜生活
    現在人們的工作是越來越忙碌了,從早忙到晚,大部分人都是睜眼開始工作,等到工作結束的時候,又到了睡覺的時間了,工作的強度非常高,特別是在大都市裡,加班的現象非常普遍,在末班車的地鐵站裡,還有很多剛下班的人在等待。
  • 白天8小時磨洋工,晚上加班熬夜,身邊總有說「我很忙」的人?
    01白天磨洋工,晚上熬夜補壹寶之前有位同事,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哎呀,我最近太忙了,根本沒在凌晨1點之前睡過覺。」而且你還會在他的朋友圈裡看到,凌晨1點的時候拍一張城市夜景或者曬一下自己在家的工作檯,然後配上一句:「忙碌的一天,不知不覺到了深夜……」每每看到這樣的朋友圈時,壹寶內心都不免翻個白眼,心想:你這麼忙,還不趕緊洗洗睡吧,還有閒心在哪發朋友圈,還擺拍??
  • 老人傍晚走失 熱心樓長在外面幫忙找人凌晨3點才回家
    廈門網訊 (文/圖 廈門晚報 記者 顏梅麗)22日晚上9點多,翔安祥美社區業主群出現一條65歲老人走失的信息。這條信息被迅速轉發,很快傳遍了翔安人的朋友圈。在這期間,老人的鄰居吳清智一直在外面幫忙找人,一直到第二天凌晨3點多才回家。  幸運的是,這名據家屬說有點老年痴呆的老人最終在翔安內厝鎮許厝村被熱心的村民發現。
  • 凌晨3點不睡覺的人,在幹什麼?
    最開始覺得這件事與我無關,直到有幾位朋友真的失業,我開始認真起來。但是,我有一個朋友卻逆流而上,升職加薪。聽到這消息後我一點都不意外,因為我知道,為了這一刻,她每天熬夜到凌晨三點。我問她你這麼熬夜,不怕猝死嗎?她笑著說,「怕死了,但怕有用嗎?」
  • 「凌晨三點不回家」 努力加班和奮鬥成功不能劃等號
    最近,一篇名為《凌晨3點不回家:成年人的世界是你想不到的心酸》的文章刷遍了朋友圈,裡面的視頻雖然只有短短5分鐘,卻戳中無數人的內心。許多人都說在視頻裡的主角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感嘆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容易」二字,更有人說這樣的生活才是奮鬥的樣子。
  • 深圳疾控中心消毒應急隊:已堅守一周,除夕夜凌晨三點在消毒區外吃...
    作為深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5支消殺消毒應急隊之一,深圳市貝康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貝康科技」)在深的一線消毒人員近一周以來均放棄休假,在每天凌晨市民休息之後,堅守崗位,執行重點區域的消毒任務。
  • 挪威人直言:中國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沒見過凌晨三點的深圳
    凌晨3點下的飛機,眼前雖不是燈火通明但一點也不像是凌晨的樣子,在這個所有人都應該處於熟睡中的時刻,仍然有那麼多人在工作、奮鬥。在深圳打拼的人們都知道,這是一個快節奏,非常具有活力的城市。而在有時候,人們甚至覺得這個「活力」是有點過頭的。
  • 90後小夥擺攤賣「特色烤串」,顧客來晚也不怕,凌晨3點才收攤
    90後小夥擺攤賣「特色烤串」,顧客來晚也不怕,凌晨3點才收攤在我們的身邊有各種各樣的特色小吃,而且燒烤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有很多人都特別喜歡吃燒烤,其實很多人在生活當中都特別熱愛美食,對美食一點誘惑能力都沒有,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的小肚腩越來越大的原因吧
  • 凌晨1點,她挨家挨戶敲響了住戶的房門……
    已下班的成都市跳蹬河社區網格員鬱亞飛也參與其中,「小區裡年輕住戶比較多,就餐時間正是我們最忙的時候……」這就是她最近的日常。跳蹬河社區網格員鬱亞飛日前,雲景臺小區因發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開始實行封閉式管理。
  • 凌晨1點 為了12樓18號床的病人
    」2月3日凌晨1時,在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12樓的18號病床,一場驚險的病房護理正在進行。四川醫療隊的夜間值班共分為3個班次:20時到24時,次日零時到4時,4時到8時。住院部9樓是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牽頭負責的重症病區,當晚,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和廣元市中心醫院的醫護人員負責夜班值守。寧靜的病區,只有醫護人員匆忙的腳步聲,和相互間偶有的叮囑。
  • 深圳加班第一樓:科興科學園
    科興科學園位於深圳高新科技園核心位置科技園首座體量最大規劃最為完善的商務綜合體大多為網際網路公司網際網路金融,遊戲等IT公司在幾年前滴滴打車推出的票選「吸血加班樓」活動中科興科學園排名第一燈火通明的寫字樓>看什麼燈光秀看科興科學的夜景就夠了對面就是鵝廠鵝廠加班很變態但人家福利也好啊其他公司學什麼學?
  • 哈佛大學圖書館凌晨四點半到底什麼樣?最有信服力的真相在這裡!
    圖書館實地走訪路線圖實地探訪情況概要及配圖:貝克圖書館下午4點半進館(因為5點就關門了)。圖書管理員回覆:據我了解,商學院學生喜歡在宿舍或咖啡館學習,而且啃書到深夜的少吧,因為還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做。貝克晚上是不開門的,其實即使白天,人也不多——商學院學生白天除了忙上課,還得穿梭於各種社交和招聘活動啊!
  • 畢業後總加班、又忙又累的專業!很多職業看起來光鮮亮麗……
    為了職業前景和生計,很多人只能選擇加班工作。 下面這幾個專業畢業後的職業被網友們公認為經常加班,又忙又累,來看一下吧。 專業名單 1、計算機專業
  • 如果你不想上班,就到凌晨3點的街上走走
    網上曾曝光這樣一張凌晨時間表:1:00:賣水果的婆婆準備收攤了1:30:外賣小哥還在給加班的白領送去夜宵2:00:飯局上應酬的中年人才剛到家3:00:值班的護士正在全力配合搶救剛送來的病人3:30:貨車司機已經整裝待發4:30:賣早餐的婆婆吃力地穿過逼仄的弄堂5:00:喚醒城市的環衛工走上蕭瑟的街頭如果你哪一天感到累了、倦了,實在不想上班,就到凌晨的大街上走走看看。
  • 說說那些在凌晨三點不睡覺的深圳女孩兒
    深圳是一座年輕的城市,這裡聚集了更多的年輕人!深圳是公認的快節奏城市,在這裡上班的人,幾乎都是踩著小碎步跑步前行,稍微慢一點兒,就可能落後別人很多。你可以看到有很多的畫著精緻的妝容,一手拿著早餐一手按著手機,踩著高跟鞋快速奔跑的女孩兒。
  • 凌晨4點!這裡是長春!
    大多數市民還沉浸在夢鄉中…… 時間:凌晨4點 地點:長春市淨月大街 陳志生,61歲 從事環衛工作3年零下20幾度的凌晨 他常常流汗,敞開懷幹活 凌晨三點半,陳志生的鬧鐘準時響起來。
  • 深圳國貿大廈:三天一層樓!「深圳速度」從這裡響徹全國
    它見證過無數改革開放的神話——「三天一層樓」的口號從這裡響徹全國,成為特區精神的象徵;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著名的「南方談話」發生在這裡,掀起了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二次浪潮。這裡還曾經是全國第一高樓、全國最高的餐廳……至今仍令人津津樂道。可以說,深圳國貿大廈見證了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和深圳經濟特區的快速崛起,是中國改革開放史上重要的時代符號,是深圳速度的體現、改革開放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