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我認為,英語離我多麼地遠,我完全沒有必要去學,因為沒有這個機會去講。而有了這個初衷後,我在英語學習上採用了自暴自棄的方式,直到我中專畢業,我仍沒有掌握一個音標,26個英文字母甚至還沒有認識全。
畢業後,我通過應聘的方式進入了一家合資企業,該企業的外國客戶佔了90%以上,當然,我是在基層工作,只管幹活,原則上並不需要我去直接面對外國客戶,再說,我也沒有這個能力。不過讓我難受的是,業務代表並不是24小時都在,而我們在幹活期間又需要進一步獲取一些信息或幫助時,就需要靠自己與外國客戶進行簡單溝通。經常性地,老師傅(老員工)會讓我去找他們問下這個問下那個的,在他們眼裡,我們這種稱為大學生(嚴格上說中專生並不是大學生),沒有任何理由不會英語。而事實上,我真的不會,完全不會!我不敢說我不會,我只能硬著頭皮通過肢體語言來表達我想要的。這樣的用手比劃的溝通,天天都在上演。有時真的怕有一天穿幫了,讓老師傅們知道我是不會英語的,那我得多丟臉,他們肯定會看不起我的。就這樣,我下定決心,我一定要把英語學好,雖然我自己也沒有底,我學不學得成還是未知數。
那時實習工資1000元不到,我花了500元左右買了一個快釋通(需要解釋一下的是那個年代是諾基亞年代,沒有智慧型手機)以及幾十元買了一本英語語法書,就這樣開始了我的英語學習之旅。
語法書對我來說無疑就是天書,一個連音標字母的都不認識的人看語法書的難度有多大是可想而知的,任何一個單詞,我都需要用快譯通來查,然後用快譯通發音,每次的發音,至於得聽20遍左右才能基本模仿得出來發音。所以,我的發音全是快釋通教的。這本天書,通過沒日沒夜的看,我在一個月左右看完(這裡說的是看完,並不是懂)。
接著,我給自己定下了二個要求:
第一個:每天必須得看一篇英語雜誌或是一篇英語報紙
第二個:每天必須寫一篇英文日記
看英語雜誌或報紙是為了增加自己的詞彙量及從中學習標準語法;寫日記則是強迫自己去學和記住日常要用到的英語單詞,同時也把所學到的語法應用到寫日記上去。這樣就能一邊學一邊用。剛開始,每一篇英語雜誌或報紙的內容裡的每下人單詞,我都需要查一遍,而且是哪怕所有單詞我都查出來了,我還翻譯不過來,一篇文章我得花上幾個小時去查單詞和試著理解,那時學到半夜2~3點都是家常便飯。日記這裡倒是好處理,那時查下要寫的單詞時,快譯通還有相應的幾個例子可以看,就這樣,我可以把例句抄進去,無形中,我從中學到了語法,通過這種方式學習的語法,到後來不用一邊查一邊抄例句,我也可以憑感覺寫出句子且不會出現語法錯誤。那時瘋狂到眼睛看到任何東西,都會用快譯通查下怎麼讀和寫。
因為平時工作,有機會接觸到外國人,這樣就給了我開口說英語及練習聽力的機會,我給自己和外國人的對話設置了無數的情景,反覆演練,每次在實際面對外國人時,我心跳都會加速,因為我內心非常清楚,如果所有的對話超出了我所演練的範圍,那麼,我是聽不懂的。而事實上,我確實很多聽不懂,那時我讓他們寫下來給我,然後我用快釋通查,然後勉強翻譯基本意思。
就這樣日以繼夜學習及對話,過了半年,我已經可以用英語和外國人進行一些簡單的交流了,除了仍繼續保持原有的學習方法,我又給自己布置多一項任何,就是每周必須看一部有中英字幕的美國電影,只有這樣,才能學到純正的英語表達,那時我清楚記得,一部電影,我得看上好幾個小時,因為我要不停地按暫停來看下中英字幕。
一年後,我已經基本掌握 了語法同時也可以和外國人進行不需要查快釋通的溝通了。回首過去的一年,我慶幸自己堅持下來了,學習英語並沒有那麼難,關鍵是自己的決心有多大。在此跟大家分享也是希望有想學習英語的朋友一定要堅持同時也能結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