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考公務員,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很難考。於是,很多人不敢全心全意的脫產考試。何為脫產考試?簡單的說:不工作,只備考。
脫產考試,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了的。沒有經濟來源,全身心的去學習。如果能夠一次考上了還好,如果考不上,經濟上的壓力、精神上的壓力,可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很多人就是迫於這樣的壓力,一邊工作、一邊備考。
如果考不上,還有工作做著,可以兜底。這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然後,事實的真相是這樣的嗎?
本人說說本人見過的考上公務員的人都有哪些大概的特點!這些人中,成功考上的,大部分都是脫產考試的,即基本上啥也沒幹,就拿出精力來學習。而那些一邊工作,一邊學習的,幾乎沒有幾個能考上的。
當然,本人並不是勸大家一定要脫產備考公務員。說句不太好聽的話,脫產學習,是需要一定資本的。如果你自己本身的生活壓力就很大,那確實不能脫產學習。該怎樣學習備考,大家一定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充分考慮各方面因素,做出一個比較合理的選擇。
本人為什麼在標題中寫一邊工作,一邊考公務員是非常蠢但是又非常可憐的行為呢?
大家之所以考公務員,就是因為對自己目前的現狀不太滿意,想要通過考試,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實現階層的躍遷。但是又因為自己的一些現狀,很難全身心的投入考試,從而導致只能一邊工作一邊學習,但是到最後,往往很難考出理想的成績,得到讓自己滿意的結果。
在職考試與脫產考試,為何會有如此大的不同呢?
咱們算個時間帳:任何鐵飯碗考試,都是需要時間去備考的。像公務員考試這樣的鐵飯碗考試,屬於競爭性的考試。這類考試,並不說你考到多少分就算考上了,而是你要比你的對手考的分數更高,才可以。
一個人如果在職備考,每天除了8個小時的上班,2個小時的吃飯加稍微的休息時間,每天能夠保證4個小時的學習時長,就算比較好的了。如果有些工作再有一些日常的加班,每天4個小時的學習時長估計都很難保障。而一個脫產學習的人,每天學習8個小時都算是時間短的,不少人可能會學到12個小時以上。
這樣算下來,兩類群體每天能有8個小時的學習時長差距。這8個小時,要靠什麼來彌補呢?無法彌補!學習時差,會演變成最終的考試分差。一個崗位裡數十人甚至上百人報考,有幾個脫產考試的很正常,怎樣超越脫產考試的群體,是個大難題!
再接著說,假設他們都幸運的通過了筆試,進入到面試環節。按照當下的情形來看,很多人都會報個面試班去練習面試。一個脫產的人,毫無顧慮的去報班了,而在職的人,想報,沒時間。
還是那句話:學習時差,會變成考試的分差。
看到這裡,大家一定會說:你就是想讓我們脫產備考。
大家千萬不要誤會,我這裡說的是一種現象,具體怎樣備考,大家自己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考慮。
我這裡也有一個小小的建議,在職備考的,可以先根據自己的工作情況,合理的規劃一下自己的時間,把剩餘的時間進行充分利用,全力備考衝刺一下,看看與別人的差距或者自己能夠達到什麼水平。然後再調整自己的備考策略。
現在在職的考生,也不要太過盲目的去辭職備考。先把自己現有的時間利用好,切斷無用的社交,好好的複習備考。
考公務員固然不容易,但是只要你足夠努力,結果必然會讓你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