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上高中的時候,班級有個同學擰魔方那叫一個快,都不需要看著它,單手就能復原。雖然小時候自己也玩過,但基本停留在只能完成一面(對,還不是一層)的水平。近距離看到如此大神,又點燃了我對魔方的熱情,買到家裡仔細研究公式口訣,一周之後,放棄。
不過,玩魔方會上癮這件事,我信。看看市面上那些奇形怪狀的魔方,就知道真正的愛好者簡直是在不斷攀登一座又一座高山。
生活中最常見的莫過於這種三階魔方了。它的英文名字叫Rubik『sCube,最早是在1974年,由來自匈牙利的建築學和雕塑學教授Rubik製作的。
(圖片來源:魔方百科)
基本構成是中心軸、6個中心塊、8個角塊、12個稜塊。而即使最常見的一種魔方,它的變化總數就能達到約4.3千億億。
(圖片來源:搜狐博客)
正階魔方家族中的四階、五階的難度可就是以指數級別增長了。
(圖片來源:新浪博客)
更別提這種17階的了。你沒看錯,17階,就是下面這個大傢伙。
它是由大師OskarVanDeventer設計製作的,名叫OverTheTop,共包括1539個部件,重約5kg,說它「又大又重又不好擰」一點不冤枉它。誕生之日便打破了世界記錄(現在被一個22階的魔方打敗)。
第二位破解它的是一位名叫KennethBrandon的美國小哥(因為這個魔方是Brandon從第一個破解的AaronMcDonald手裡借的……),用了7.5小時,給你們隨意感受一下:
先把它打亂,打得更亂。
計時開始。
4個小時過去了,好像有那麼點整齊的意思。
7.5個小時,大功告成,簡直不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