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韓姝 青島報導
在重陽佳節即將來臨之際,為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進一步倡導愛老、助老的社會風尚,讓老人度過一個溫馨愉快的重陽節,嶗山區網格員作為社會創新治理體制中最前沿的一環,紛紛為老人們送去了節日的問候以及黨和政府的關懷!
金家嶺街道
尊老、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重陽佳節來臨之際,魯信長春社區網格員王曉霞陪同社區兩委成員走訪慰問了社區90歲以上高齡老人,並送去了節日慰問品。
走訪中網格員王曉霞了解到居民張大爺現在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家人日夜照料,王曉霞便主動留下了自己的聯繫方式,告訴張大爺的女兒,以後遇到困難可以隨時打電話聯繫自己。大爺聽後激動地說:「太感謝你了小王,我身體不好,身邊離不開人,把兒女累壞了,有時候他們真的需要有個人搭把手,現在有了你和社區的幫助,我的心裡踏實多了……」這次走訪慰問活動的開展,讓老人們感受到了社區及網格員對他們的關懷,更讓社區老人們從心裡對網格員的工作有了認同感。網格無小事,和諧靠大家,網格員通過自己貼心周到的服務,讓社區老人感覺到了來自黨和政府的溫暖,感受到了來自於網格的關愛。
中韓街道
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即將來臨,而嶗山網格員對老年人群的關注從不是因節而起、順節而終。中韓街道鄭張社區的專職網格員王雅楠和王品榕對網格內的老年群體熟記在心,他們每月都會不定期對網格內的老人進行走訪,給高齡老人的日常生活增添一些歡笑和色彩。
「劉奶奶,您這兩天身體怎麼樣啊,最近天氣寒冷,您出門一定要注意保暖」,一進劉奶奶家的院門,王雅楠就親切地說道。劉奶奶雖然已經90餘歲,但身體還算硬朗,連忙把王雅楠和王品榕迎進了屋。
在與老人的交談中,兩位「格格」得知這段日子劉奶奶的女兒生病了,沒能時常探望她,都是劉奶奶自己在家裡做飯,有時嫌麻煩便湊合著隨便吃點。了解到這一情況後,兩位「格格」便立刻忙碌起來,分工協作:王雅楠幫助劉奶奶打掃衛生,又忙前忙後做了一頓可口的飯菜;王品榕則幫劉奶奶採買了一些新鮮的果蔬,方便劉奶奶自己做一些簡單的飯菜。
這樣貼心的舉動讓劉奶奶連連道謝,但是「格格」們卻覺得自己仍然做的不夠多、不夠細。
為了給予網格內的獨居老人更多的關愛,做到無遺漏的定期走訪,王雅楠和王品榕將每位獨居老人的詳細情況記錄在筆記本中,備註好每位老人的具體需求、所需連結的資源和社會支持系統,以便對每位老人提供相應的服務。
沙子口街道
近日,沙子口街道西姜社區網格員王禧翡與王寧寧開展了針對社區內老人的走訪慰問活動,為老人們送上節日祝福的同時,也將慰問品送到了老人的手中。
西姜社區網格員王禧翡與王寧寧入戶到社區老人家中,細細詢問老人的生活狀況、身體狀況,叮囑他們保重身體、注意飲食,還傳達了黨委及政府助老的利好政策,囑咐他們有困難及時跟網格員聯繫。
看到王禧翡和王寧寧的到來,老人們的臉上洋溢起喜悅的笑容。「這倆姑娘真好,平時總能看見她倆在外面巡查,經常走到門口就進來看看我。」老人們高興地說。看著老人臉上開心的笑容,所有奔波都有了實在的意義。
王哥莊街道
居家養老服務是一項以家庭為核心,以社會為依託,以專業服務為依靠,為獨居在家的老年人提供解決日常生活困難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化服務。為了更好地推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讓轄區更多老人能享受到政府的關愛。近日,解家河社區網格員解蓉蓉、高媛媛和劉歲歲協助民政居家養老服務工作人員,到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家中摸底。
網格員跟老人聊天期間詢問老人近期生活狀況,老人卻開心地說道:「希望你們沒事就來家裡坐坐,陪我們聊聊天,我們非常開心!」
網格員走訪的老人中,大部分都和子女分開居住,平時在家都比較孤獨,所以網格員與她們一起聊家長裡短的時光,為她們的生活增添了溫暖和快樂,讓她們都能安享晚年。
北宅街道
人生最美夕陽紅,世間最美老年花。為慶祝傳統佳節重陽節,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西衣烏巷社區開展了走訪困難獨居老人送溫暖活動。
這次慰問活動,旨在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傳統美德的同時,讓老人們感受到來自社區大集體的溫暖。
西衣烏巷社區網格員李冬豔和高仙風深入到社區的每一戶困難居家老人,給老人們送去真摯的重陽節祝福,祝願老人們健康長壽,並送上了黨和政府對他們的關懷及慰問品。
宋大爺是社區內的一名獨居老人,今年又因腿部動手術一直無法正常下地走路,網格員們便帶著慰問品去探望宋大爺,還幫助老人打掃衛生、陪老人聊家常,詢問老人生活上遇到的困難和對社區工作處理的意見等等。
網格員李冬豔還細心叮囑老人,天氣慢慢變涼了,一定要注意保暖,生活上有什麼困難要及時跟網格員們反映,聽完網格員的叮嚀宋大爺高興地說道:「感謝社區一直都記掛著我啊,也謝謝國家的關懷!」
重陽節,敬老情,九九重陽,愛滿網格,嶗山區網格員把黨和政府的溫暖與關愛送到了老人們的身邊,用心服務老人的同時積極營造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良好環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將中華民族愛老、敬老的主旋律弘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