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起20年前的北大導師性侵案在網上掀起軒然大波,老師一詞再次被引發討論。
老師作為人類最古老的職業之一,「傳道受業解惑」是他們的職責。同時,老師也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引導他們身心健康發展的關鍵人物。老師的質量關係到我國年輕一代身心發展的水平和民族素質的優劣,可以說老師的好壞間接影響國家未來的興衰。
那麼,怎樣的老師才算是好老師呢?
作為祖國花骨朵的培養者,老師的人格、品行對學生有著巨大的薰染性。現在普遍認為,老師人品比教學重要,曾經,那些體罰學生、作業特別多的嚴厲老師被家長們認為是「好老師」。然而隨著教育改的深入,家長判斷「好老師」的標準也悄然發生變化。對孩子的培養首先要心理健康、身體健康,接著才是學習成績,所以老師的品質好不好很重要,教學水平反而在其次。
業務能力過關是成為好老師的基礎,好的老師需要熱愛學科專研學科並善於傳遞知識,同時也需要具有較淵博的科學知識和文化修養。當然僅僅業務能力過關是不夠的,隨著時代的改變,學生們心目中的「好老師」的標準不僅僅只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能蹲下身子與學生平等交流的人。好老師不會高高在上,對學生負責任、有耐心,即使批評也能態度和藹,讓學生認知自己的錯誤並加以改正。好老師像朋友一樣,不僅關心學生的學習,還會關心學生的生活和心理健康。
有才有德,德才兼備才是好老師。
愛學習的人都關注小獵啦!更多學習內容,盡在獵學網(百度搜索"獵學網"),小獵將為你提供最合適的學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