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
人與人的差距真的很大
你在讀小學一年級的時候,你的同齡人就在年初中一年級了!
經過了成都外國語學校小升初校長單獨面試後,今年8月才滿9歲的四川南充小女孩張涵宇,上個月被破格錄取到這所名校的初一實驗班。今年9月,她將與比自己大3-4歲的哥哥姐姐們一起,走進成外初一年級,成為成外歷史上錄取的最小的初一新生。
這個智商超過140的女孩,2歲識字,二年級通讀大英百科全書,7天讀完《紅樓夢》。在當過老師的媽媽培養下,以過人的天賦,僅用三年半時間,就完成小學六年的學業。
5月中旬,成都外國語學校校長龔智發親自面試後,決定破格將張涵宇編入實驗班:「她很陽光、開朗,知道我是校長後也不怯場,經過測試,我們認為她確實有超常之處。」
在曾經當過英語老師的媽媽張俊蘭眼裡,張涵宇是個與眾不同的孩子。張媽媽告訴記者,女兒非常喜歡讀書,一日不可無書。
剛開始,媽媽還經常給她講故事,「後來我也懶了,就讓她自己讀,沒想到她居然還能講給我聽。」小學二年級時,媽媽給她買了一套兒童版大英百科全書,想不到她居然一個星期不到就把12冊全看完了。再到後來,張涵宇接觸到《紅樓夢》裡的一些詩詞,覺得很不錯,就鬧著媽媽要看原版,「結果她跳著讀,7天居然把《紅樓夢》也看完了。」
參加完成外小升初面試後,張涵宇又讓媽媽給她買了初一到初三的語文教材,一口氣讀了個遍。
4月底,張涵宇以外地生身份參加了成外小升初測試。此前,她還參加了南充高中、綿陽南山中學兩所名校的小升初測評,都被錄取。
成外校長龔智發告訴記者,剛開始,學校還沒有留意到有個年齡這麼小的孩子,「直到她考上,媽媽帶著她來學校說明情況,我們才知道。」龔智發親自面試了這個小女孩。
「她比較陽光、開朗、自信,知道我是校長,一點都不怯場。」測試在成外辦公室裡進行。面對校長「什麼是數學」的提問,張涵宇從容作答:「用數字或字母來表示的科學」。「雖然回答不全面,但是她能用自己的語言概括,非常不錯。」龔智發說,「我還考了她圓的面積是怎麼推算出來的,她回答說把圓分成很細很小的平行四邊形。」在校長的引導下,張涵宇用四種方式來證明梯形面積公式。
「她的推理論證能力不錯,思維敏捷,在沒有系統地學習小學教材的情況下,能夠通過我們的小升初測試,的確是個超常學生。」龔智發說。雖然張涵宇的成績距離成外實驗班還有一點距離,不過,根據其發展潛力,學校決定破格將她錄入實驗班。5月,國際權威的門薩測智網的智商測評顯示,張涵宇的智商達到144,堪稱神童。
張涵宇的媽媽當過英語老師,在重慶教了8年書,2005年到廣東一家外貿公司上班。張涵宇出生後被媽媽帶到廣東生活,2015年才和媽媽回到南充。
2012年,5歲的張涵宇在東莞讀一年級。一年級下學期的某天放學路上,她告訴媽媽張俊蘭:「老師教的內容全是我早就會了的。」張俊蘭回家一測,發現女兒確實已掌握了一年級的內容,於是向學校申請讓女兒跳級。
校長說這違背教育規律,沒同意。張俊蘭於是讓女兒轉校,6歲的涵宇直接跳到3年級學習。跳級後的涵宇在全年級800多名學生中,成績一直排在前10名,是學校的「學習之星」。
從這次跳級開始,張涵宇一發不可收。小學三年級讀完後,四年級上,五年級下……回到南充前,她在廣東僅用兩年半時間,就讀到了5年級。
2015年上半年,7歲多的涵宇隨媽媽回到南充,到表姐所在的五星小學「插班」借讀五年級。現在,8歲半的她已經在家自學初一下的教材了。
「她主要是識字早,接收能力強,記憶力又好,學起東西就快。」張俊蘭說,不到2歲時,她拿著插圖畫教女兒認字,但女兒很快就不喜歡圖片了,要直接看文字。於是從女兒2歲開始,張俊蘭就帶著她「街頭認字」,「我教一次她就認到了,第二次問她都能記住。」
「兩歲半的時候我看的是大字書,3歲就開始看作文集,4歲後就看純文字的書了。」涵宇說,她到現在都能記住2歲半看的書是《猴子撈月亮》。
「女兒2歲時,一個瑞典朋友送了本小布書給她,那之後,她就特別喜歡看書。」張俊蘭說,涵宇從小就喜歡逛書店。連去超市,都會說「媽媽,你去買東西,我在這裡看書好不好?」後來,涵宇又喜歡上了書店。張俊蘭怕女兒視力受影響,還和她約法三章:表現好才能獎勵去書店。
3歲多,涵宇開始閱讀作文集和純文本書籍,而且閱讀速度很快。她看書還喜歡「複習」,連小說也不例外,「會把比較深的字詞,再多看一下。」
一開始涵宇表現出驚人的識字和閱讀能力時,張俊蘭還隱隱有些擔憂,怕女兒數學學不好,偏科。
於是她買了一個數字多面體,每一面一位數,教女兒認數字。後來,又用玩遊戲「找朋友」的方法教女兒做加減法。不到4歲,涵宇學珠心算以後,100以內的加減法不用數手指頭,也不用打草稿,就能直接心算、口算得出答案。「她4歲就能做兩位數的乘法了。」
2015年底,讀完五年級後,涵宇沒再去學校。張俊蘭給她報了個奧數班。「一開始老師不收,覺得她太小,但學了一段時間,娃娃說老師教的太簡單,主動要求換更難的。」今年3月,8歲的張涵宇獲得了第21屆全國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決賽小學高年級組三等獎。
下學期,張涵宇將到成都外國語學校就讀。被問及是否會繼續開啟「跳級模式」時,她和媽媽均表示,還是計劃按部就班學習。
上個月,門薩測智網的智商測評顯示,張涵宇智商高達144,高智商群體「門薩協會」也向她發出了入會邀請。說到未來的目標,涵宇說:「我從四歲開始,就想上哈佛。」
「我並不覺得自己比其他同學或者同齡人優秀,只是學得早。」張涵宇告訴記者,她記得自己很小的時候就喜歡到書架上找書看,各種各樣的書都能讀懂,媽媽也會給予指導,所以自己比同學們學得快。
涵宇還提到了自己的同齡「閨蜜」——8歲半,現在讀小學二年級,「我和她在一起不說學習,說其他的,很聊得來。」
說起參加成都外國語學校的小升初面試,她說並不緊張,也沒有刻意去複習,「不過還是希望能通過,因為那樣媽媽會獎勵我,可以看一部電影。」
說起看書,看起來很文靜的涵宇立即來了精神,「我喜歡看有故事情節的書,像《紅樓夢》那種故事感強的,我6歲半就看完了。」她說,「歷史類、人文類的書我都很喜歡,實在沒得書看,就看中文的閱讀理解篇目。」
在她的書櫃裡,大部分書籍已經看過好幾遍。既有《美國小學語文》、《日語學習》、《新概念英語》、《黃岡作文大全》一類的工具書,也有《紅樓夢》、《儒林外史》、《拿破崙傳》、《納蘭詞》、《雅舍談吃》等中外名著。
記者:你第一次發現女兒很聰明是什麼時候?
張俊蘭:2008年6月的一天,當時她才10個月,我在家指著面部的五官告訴她,哪裡是eye(眼睛)、哪裡是ear(耳朵)、哪裡是mouth(嘴巴),沒想到過了幾天,我無意中問起,她竟然能在自己臉上指出來。當時我就覺得既驚訝又驚喜。
記者:這之後,你就開始培養女兒的學習能力了嗎?
張俊蘭:雖然當時她還小,但我看《卡爾威特的教育》一書,更覺得要重視啟蒙。在啟蒙中,我更加發現了女兒的天賦。牆上掛的各國國旗,她一歲多就能把國旗和國家對上號,世界地圖和中國地圖的拼圖,她能從反面拼出來。
記者:這些年你都是女兒的全職母親加家庭教師嗎?
張俊蘭:女兒出生前,我就辭職成為了全職媽媽。後來她的成長中,由於我是教師出身,所以也就自然成了女兒的家庭教師。以前都是我給她講,現在她看的有些東西我都看不懂了,變成了她給我講。
記者:對女兒以後的發展有什麼希望?
張俊蘭:我經常給她說要吸取方仲永的教訓,不要小時候是神話長大了成笑話,要珍惜並且更好地發揮自己的聰慧。
2015年回到南充後,張涵宇「插班」借讀南充市五星小學五年級六班。在她的《素質發展報告冊》裡,班主任黃袁未寫下的寄語是:「孩子,你一來老師就被你愛學習的態度所深深吸引,你對學習的熱愛是其他同學所不能比的。」
「她給人的整體印象非常活躍,很喜歡讀書,看的都是《三國演義》之類的文本讀物。她也很喜歡和同學交流,見識很廣。」黃老師說,有一次班上活動,張涵宇代表所在小組上臺出節目,背誦了《木蘭辭》全文,「當時我和同學們都覺得很震驚。」
得知涵宇下學期就要到成都讀初一了,黃老師很驚喜,並送上了祝福:「期待她以後能更好地發展,帶給大家更多驚喜。」
知道一點:世界頂級智商俱樂部「門薩協會」
「門薩協會」號稱世界頂級智商俱樂部,1946年成立於英國牛津,很快發展成一個國際社團,在全球100多個國家都有成員。「門薩協會」的成員來自各個階層,成為「門薩協會」會員的唯一要求是通過一系列智力測試,證明自己的智商居同年齡人當中最高的2%之列。
「門薩」二字是拉丁文「MENSA」的音譯,意思是桌子,代表「門薩」的成員「就像坐在圓桌邊,沒有等級的分別」。
來源:華西都市報
*盤妹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