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棵山竹樹長几千個山竹,為何還賣那麼貴?聽聽35年老果農怎麼說
說到山竹大家都比較不陌生了,它具有白送的果肉,吃起來軟糯香甜,而且還有非常豐富的營養,和榴槤一起被稱為「水果皇后」,同樣的山竹的價格也是和榴槤一樣讓人望而生畏,在超市裡面一斤山竹就要30多元,山竹賣這麼貴,難道是因為產量少嗎?
其實1棵山竹樹長几千個山竹,甚至上萬個山竹也是有的,但是為何還賣那麼貴呢?聽聽35年老果農怎麼說,第一是山竹屬於熱帶水果,和榴槤一樣,主要是依靠進口,才能滿足國內吃貨的需求,這樣運費成本加上去,山竹的價格基本就便宜不了了。
第二是山竹的種植:山竹這種熱帶水果,不僅對氣溫要求比較高,而且對生長環境也是要求比較嚴格,在種植的時候,不僅要有足夠的土壤肥料,而且土壤酸鹼度要在5到6之間,而且還要有足夠的水分,有不能影響土壤的透氣性,這就經常需要人工去澆水翻土了,而且這還只是山竹的生長基本條件而已。
第三採摘成本:我們也都知道山竹樹高,才有足夠的空間長果實,但是高大的山竹樹,在採摘的時候,卻又是一道難題,因為山竹裡面的果實很脆弱,扔到地板上就很容易毀壞,所以都是要用人工小心的一點點採摘下來的,而這樣無形中又增加了人工成本了。
第四運輸成本:山竹的保質期比較短,而且非常容易變質,所以採摘好的山竹都是要及時冷庫裡面,而且運輸的時候也是需要冷藏運輸,這樣羊毛出在羊身上,對於這一部分的成本最後也只能是由消費者來買單了。這樣多方面的因素加起來,也就造就了1棵山竹樹長几千個山竹,為何還賣那麼貴的重要原因了。老果農這樣說法雖然有道理,但是還是蠻令人生氣的,怎麼什麼東西的成本都轉嫁到消費者的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