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設置:學院設有三個系,分別為地球科學系、水科學系和地質工程與信息技術系。
學院實力:南京大學地球科學學科在國內外學科領域均享有盛譽。教育部學位中心2012年度學科排名中,南京大學地質學專業名列第一;2012年4月,武書連《挑大學 選專業-2012高考志願填報指南》中,南京大學地質學和地球化學學科名列全國高校第一位。地球科學學科是一門綜合性、交叉性極強的學科,她通過運用數學、物理、化學、計算機信息技術等現代科學方法,以及經濟學、社會學、法律等學科的理念,研究和探索地球科學理論和實踐,解決資源、能源領域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地球科學學科的研究內容主要有:研究、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對礦產、石油、天然氣、水等資源、能源的開採、利用進行研究和管理;對公路、橋梁、地下隧道、地鐵等工程項目進行可行性研究和方案設計;全球變暖成因探究;環境汙染的修復;探索宇宙奧秘,進行空間天體的研究;對地震、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預防、治理;珠寶玉石等石文化研究等。面向21世紀,人類發展面臨人口、資源、環境、災害等挑戰,地學越來越發揮其日益重要的作用,煥發著其勃勃的生機。建國初期,地質學以保證資源供給為主要內容,21世紀,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地學已經發展成為一門研究對象涵蓋了從地球中心到整個太陽系的巨大宇宙空間的學科,是一門
以資源、環境並重的綜合性學科。如今,能源資源的緊缺需要我們地學的人才,造路造橋造隧道都離不開我們,恆溫恆溼綠色房地產工程運用的是地學的原理,國家關於稀土等資源的涉外談判需要地學人才,連登月計劃的首席科學家都是咱地學的,地學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各領域中,不僅有著深厚的內涵,更有著無盡的發展空間。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根植於南京大學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的人才培養沃土,以造就高素質、寬基礎、創新型人才為己任,畢業生在各行各業中顯示出突出的科研和管理能力。高校教師,科研院所科研人員,石油公司技術骨幹,國土資源部門專業技術人員及管理人員,規劃設計院技術或管理人員,政府規劃設計部門公務員。學院著力培養
基礎型和應用型兩類人才,本科畢業生70%繼續深造,10%出國留學,就業率100%。繼續攻讀研究生的學生,就讀學校除了南京大學外,還包括國內知名高校和中科院相關專業的研究所,以及耶魯、麻省理工、普林斯頓、斯坦福、劍橋等境外著名高校。學業期滿後,
基礎型人才的就業單位主要為國土資源、石油、冶金、核能、材料等領域的知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門,從事科學研究、教學、技術開發和技術管理工作;
應用型人才主要在水利、電力、市政、環保、城建等部門從事技術指導和管理工作,也可在中國海洋石油、力拓集團、斯倫貝謝等大型國企、跨國公司從事專業技術和管理工作。因南京大學地質學科在國內高校中名列前茅,學院培養的人才備受用人單位青睞,學生以基本功紮實、綜合素質強、發展潛力大等特點被用人單位普遍認可,不少畢業生很快成為各行各業的領軍人物。學院熱忱歡迎熱愛大自然,對自然科學有一定的興趣的學生,對擅長數理化等學科學習,致力於解決資源、能源、災害等與地球相關問題的考生尤其青睞。
通識課程:數學、物理、化學、英語、政治、計算機等。
地質學:基礎課程包括高等數學、英文版大學物理、化學原理、大學物理實驗、大學化學實驗、C語言等。
地球化學:地球化學、環境地質學、無機材料顯微結構分析、環境工程礦物學、礦物巖石材料工藝學、資源信息分析、數字地球導論等。
水資源與水環境:水文地質學、地下水動力學、水文學原理與預報、水力學、水化學與水環境、線性代數和微分方程等專業課程。
地質工程:概率論與統計、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彈性力學、計算機操作與編程、地理信息系統等專業基礎課程和工程巖土學、工程地質學、巖土力學、基礎工程和地基處理等專業課程。除享受南京大學各項獎助學金外,學院專設徐克勤獎學金(5000元/生),潤天獎學金(10萬元/年),啟航獎助學金(20萬/元,含新生獎學金),梵思汀獎學金(20萬/年),攀登獎學金(4萬/年)。
文字和圖片由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提供,部分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