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下班回家,都能在小區門口看到很多翹首以盼的小娃娃,他們在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的陪伴下接媽媽回家。
我已經沒有這樣的待遇了,我家娃現在比較「忙」,樓上樓下好幾個小夥伴到處串門,已經不像以前一樣依戀我,說起來還有那麼一點失落···
昨天下班碰到的一幕吸引了我。
我身後的一對夫妻,在大門口看到了接他們回家的兒子,他們想看看娃先找誰,說完默契的分成兩條路線,同時朝兒子張開雙臂走去,我也很好奇,看看娃到底什麼反應:
只見娃的視線直接跟著媽媽的方向轉移了,看都沒看爸爸一眼,飛奔向媽媽!
我駐足觀看,忍不住笑了,爸爸倒像是意料之中,來到寶寶面前充滿愛意的摸摸頭。
也許爸爸早就猜到了結局,只是沒有想到寶寶會這麼幹脆,毫不猶豫的奔向媽媽。
我很想問問爸爸,是誰給你的勇氣,在2歲的奶娃娃面前和媽媽爭寵,要知道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媽媽是他的全世界!
不僅是2歲的奶娃娃,我家四歲多的娃,也很依戀媽媽。
每次下班回家,先和媽媽擁抱,晚上睡覺也要挨著媽媽,即便媽媽訓他,心裡還是愛著媽媽。
他可以和爸爸做遊戲,喜歡爸爸陪他玩,可是跌倒摔傷需要安慰的時候,還是需要媽媽的擁抱,媽媽給與孩子的是內心深處的安全感。
說到爸爸,還真在小區裡碰到過一位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好爸爸,總跟我家先生說:你看看人家爸爸!
那個小朋友和我兒子是同學,從小到現在,經常看到孩子的爸爸在小區裡陪兒子,冬天玩雪,夏天玩水,陪孩子在草叢裡捉蟲子,也帶著孩子練輪滑。
最主要的是,嘴角時刻掛著父親臉上很少見的「溫柔而專注」的笑。
偶爾看到媽媽帶著孩子玩,一問,多半是孩子爸爸出差了。
因為是同一棟樓上,兩個男孩又是同學,也去過他家一兩次,滿柜子的書,據說孩子爸爸是法律系研究生,平時在家時,經常孩子在玩,爸爸在看書。
唉,好爸爸就和好孩子一個道理,都是別人家的!
雖說在0-6歲,孩子更依戀媽媽,可是在孩子心裡,始終有爸爸的位置,孩子的成長也離不開爸爸的參與。
孩子眼中「好爸爸」的標準其實並不高,從這6個方面下手,都能成為 「 別人家的好爸爸 」
1.抽出時間,多陪孩子
或許爸爸會說,作為男人掙錢養家很辛苦,可是,當你看到孩子只跟媽媽親熱,而對你的目光裡充滿了陌生,心裡是不是挺難受?時間很快,孩子的成長更快,不要錯過這難得的幸福時光。
2、遠離手機,更用心的陪伴
除了陪伴的時間,還有陪伴的「質量」,陪伴孩子不是單單坐在孩子身邊,而是要陪孩子感受當下的情緒,陪孩子去一起面對問題,陪孩子去看的更廣闊的世界。
3、說到做到,以身作則
對於女孩子來說,爸爸是她選擇配偶時的一面鏡子;對於男孩來說,爸爸是自己學習的榜樣!
爸爸身上的男子漢氣概、積極進取的精神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到孩子。
4、尊重孩子
了解孩子的想法,用道理讓他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不是被迫屈服和妥協。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真正的尊重你,並學會尊重他人。
5、不在孩子面前抽菸、酗酒
不只是抽菸,酗酒,爸爸身上的壞習慣,都要儘量在孩子面前克制。父母是孩子最早的啟蒙老師,孩子的很多言行,都是在模仿父母的行為。
6、愛孩子的媽媽在多一點
爸爸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好好愛孩子的媽媽。父母感情好了,整個家庭氛圍好,孩子自然也會覺得更幸福。目睹父母相敬如賓,孩子也會感到自己得到認可、受到尊重。你和妻子之間的相互尊重會直接影響到孩子日後的擇偶觀。
這一段值得收藏,轉發給愛孩子卻不知該怎麼做的爸爸們。
一個職場寶媽,樂於分享科學育兒知識和帶娃故事,喜歡記得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