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非魚
不貪小便宜
《伊索寓言》中有個故事。
說的是兩隻山羊發生爭鬥,用犄角互頂,一隻豺狼本想坐收漁利,結果看到兩羊爭鬥流在地上的血跡,便忍不住上前去舔,卻被再次相撞的兩羊給撞死了。
豺狼本可以飽餐一頓,但卻因為沒有擋得住血的誘惑而葬送了性命,從此再也不能享受馳騁草原,追逐獵物的快樂。這是典型的因小失大,因為貪小便宜而吃了大虧。
人也是一樣。
多年前,我的一個親戚聽說跑運輸很賺錢,就心動了,準備買輛二手車跑運輸。經別人介紹看了好幾輛二手車,但都不是特別滿意,期間也看中了一輛新車,但是價格要比二手車高好幾千。周圍的親戚朋友都建議他買新的,但為了少掏幾千塊,他最終選擇了一輛二手車。
後來在運輸的過程中車子老是出各種問題,用在維修上的費用早就不知有多少,親戚也是每每後悔為什麼要貪小便宜買二手車。結果不僅沒有佔到便宜,反而吃了大虧。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一乘客從成都火車東站到雙流機場,司機把20公裡的路程繞成了80公裡,多收取乘客210元的車費。
事後經調查,該司機沒有《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所駕車輛也沒有辦理《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根據相關規定,成都市交通運輸局對網約車平臺及個人開出7.5萬元罰單。
貪便宜的心每個人都會有,但不同的是有的人能及時遏制住自己的貪念,有的人卻放任自己的貪念擴大,直到付出了金錢、健康、甚至生命的代價才去後悔。
許多父母在孩子還小的時候並不認為教孩子貪小便宜是種不好的行為,反而認為自己的孩子很精明,會過日子,並且為此沾沾自喜。
殊不知,貪小便宜是一種小毛病,暴露的是一個人的小格局,但小便宜貪多了,人就會變得貪婪,而貪婪則是許多禍端的起源。
正如艾青所說:「自私與貪婪相結合,會孵出許多損害別人的毒蛇」。
一個人一旦打開了貪婪的堤口,傷人傷己的毒蛇就會如影隨形。
對孩子少一些管,多一些教
最近熱播的綜藝《爸爸去哪兒6》中,楊爍對兒子的教育方式在網上引起了熱議。甚至有網友表示自己看的都有心理陰影了。
下車時和自己走的不一個方向,要求兒子重新走一遍;
走路時兒子有些內八,要求兒子跑回去重新走;
兒子選的房子路程遠,一路上對兒子冷嘲熱諷;
兒子有些累,節目組提醒可以抱一下孩子,但楊爍卻是一頓威脅之後,讓孩子繼續自己走。
……
在整個過程中楊爍一直在嚴厲地對兒子發號施令,沒有表現出一絲父子之間應有的溫情,有的只是作為父親的過分嚴厲、嘲弄和作為孩子的懼怕、小心翼翼與唯唯諾諾。
我們一直崇尚棍棒底下出孝子,但棍棒底下也可能出現更加叛逆、放縱的孩子。
我們一直說孩子需要管教,但「管」之後,父母經常會忘記最重要的「教」。嚴格的管解決的只是一時之癢,溫言的教導卻是濟世的良方。
北大留美碩士王猛12年沒有回家過年,6年前更是拉黑了父母的所有方式,並在網上控訴父母對自己的控制。
上海某男子報警稱自己遭到女兒的家暴,並被剪壞了自己所有的衣服,雖然這起荒唐的案件起因是女兒要求買一雙800元的鞋被拒,但背後真正的原因卻是女兒對長期以來生活在父母的控制之下的一種發洩。
這樣的例子生活中真的太多了……
雖然說父母管教孩子沒有錯,但如果方式錯了,那麼與要達到的目的就會南轅北轍。
我們可以用管的方式讓孩子懼怕,讓他知道什麼不能做,但更應該的是用教的方式讓孩子明白什麼該做,怎麼去做。
正如定義一個人是否優秀,不應該只看他能考多少分,能賺多少錢,能拿多少獎,還要看他面臨逆境時能有多少的勇氣和魄力。而這些,都需要父母在耐心等待孩子長大的歲月裡慢慢的教。
少一些管,多一些教;少一些「你應該」,多一些「你決定」;做孩子背後的人,會更好。
專一的本領很重要
知乎上有個問題:25歲之後做什麼可以在之後5年裡受益匪淺?
得贊很高的一個答案是:「專研某一個領域,用不了5年,一定可以成為該領域的專家」。
這和《演員請就位》中劉儀偉老師的話不謀而合。
綜藝節目《演員請就位》最近很火,很多演員在裡面展現了精彩的演技。其中金靖在《我們與惡的距離》中飾演的母親一角被劉儀偉老師看好,劉儀偉老師對她說如果她要想繼續演喜劇,在大成功前就要專心演喜劇,東一榔捶西一棒頭不一定很好。
這真的是一個很良心的建議,我們都說人要突破舒適圈,但前提應該是在舒適圈中有所成就,想尋求新的可能,那才叫突破,否則最後只是一事無成而已。
正如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寫到:「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他將此稱為「一萬小時定律」。
這也讓我想起了我的兩個朋友,小王和小高。
小王在畢業之後總是由於各種原因對工作不滿意,因此頻繁的跳槽,有時甚至連實習期都沒過完就換工作。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折騰後,她告訴我說要考一些證書來提高自己的含金量,但實際上,在考了一堆各種行業的證書後,由於業務水平不行,她仍然在辭職和被辭職的情況中周轉。
而小高同樣在工作碰壁後,卻有不同的選擇。他沒有選擇考證,而是自己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去選擇學習計算機。剛開始他不要工資,在小工作室裡當學徒,後來覺得這樣的學習滿足不了自己,就考取了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及至現在,他已經擁有了自己的工作室,離自己有錢有閒的生活目標更近了一步。
曾國藩曾說:「凡人為一事,以專而精,以紛而散。」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想要做的事情多了,精力必將分散,到頭來勞心勞力不說,成果也不會多好。那麼不如剛開始就集中精力專攻一件事,將其做到極致,也是一種大成功。
就像父母給孩子報各種特長班一樣。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對於父母的選擇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樣樣做好。與其讓孩子疲於應對,莫如擇一兩樣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堅持到底,最後肯定會取得一定成就。
孩子是揚帆的船兒,父母是守望的燈塔,船兒志在徵服大海,燈塔默默為其指明方向。
我們總是想傾自己所有讓孩子的人生可以更加順暢,但水滿則溢,物極必反。告訴孩子不要貪小便宜,可以培養心胸與格局;對孩子溫言教導,讓他學會自主與獨立;交給孩子一技之長,讓他可以看到極致處的風光。
願時光更加溫柔,願人生不阻卻長。
責任編輯x圓滾滾 值班編輯x擰發條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