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寫好作業不等於有好未來,父母應該關注這3方面

2020-10-05 子謙媽媽育兒經

偶然間刷到樊登老師做客薇婭直播間的視頻,薇婭很替多父母問出一個很無奈的問題:孩子不想寫作業怎麼辦?樊登老師很輕鬆地說:不想寫就不寫唄,等老師問起來的時候,讓他自己去面對,當他明白有些事是必須做的時候,再和孩子探討如何能輕鬆寫作業。

方法看著很不錯,不僅讓孩子學習獨立面對自己的問題,同時也不會發生"一地雞毛"的親子關係。

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很多父母說,每天坐在他身邊盯著都不寫,放娃一個人更是不知道神遊到哪裡去了。

這其實也暴露出一個問題,就是家長認為:好像自己一離開,孩子就會變得多壞似的。為什麼我們會有這種心理呢?因為我們的認知高度,好像孩子寫好作業,未來篤定就會一片輝煌了。最近看得一本書中說:"其實,真正的起跑線"拼"得恰恰是父母自己的認知高度,。"

深以為然!

《孩子,願你一生勇敢心中有光》讓我意識到,孩子不想寫作業的,還是家長認知的問題。這本書的作者是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的得主,並且還是"童行學院"的創始人郝景芳,她說"決定一個人的成敗,有比聰明和天賦更重要的事"。作者從小就是我們所說的"別人家的孩子",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到高中,期末考試一直都是年紀第一,並且是沒刷過題,小學放學後在外面玩到天黑,中學放學後去打籃球,還積極參加各種活動。

這本書包括從父母的思維方式到孩子教育講述了作者的育兒理念,我自己認為作者從父母的思維方式、啟蒙方法、以及逆商教育等幾方面來告訴我們教育孩子時最該關注的幾個方面。

1、 父母的思維方式

書中作者說到自己學習大提琴的一段經歷。她的目標是在年會上拉曲子,而她學習的時間不是幾天,而是3年左右了,但是老師對她的琴聲很不滿意,有一次直言不諱地問她"是不是聽不出聲音本身的好壞?"

後來她發現,凡事專注於事情本身才能做好一件事,如果一直很功利,沒有辦法專注於感受過程,那就無法精靜。

身為父母,一定有過像我一樣類似的焦慮

看見孩子不好好寫作業,成績不理想,經常玩遊戲,腦袋裡立馬出來孩子的各種未來走向,預測孩子會過得不幸福。我們太渴望孩子的一生能夠順遂了,於是一門心思的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想方設法的讓孩子學習,即便他不願意,卻依舊改變不了"被填鴨"的命運。

這種功利的做法,導致父母和孩子都無法沉浸在於學習本身的樂趣中,就算每天把作業寫好,又有何意義呢?

不如給孩子一些自由的時間和空間,讓孩子忘掉"爭第一考雙百"去探索,去發現心底深處的熱愛。

熱愛,才是一個人永遠的動力。

2、 啟蒙方式

作者說:我心中好的啟蒙,是安安靜靜去聽,聽見孩子思維生長的聲音。

我特別喜歡這句話。正如愛爾蘭詩人葉芝說:"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這把火就是孩子的思維、內驅、自我感知。

平時的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孩子向我們提問的時候,引導孩子去觀察、提問、和孩子平等對話、分析引導。

郝景芳的孩子小時候也是不學、不背、不下苦功,但作者並不著急,因為她看到孩子身上有好奇心、會觀察、會表達自己、會推理、有想像力、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孩子的思維再一點一點蔓延,她每分每秒都在學習,這些能力比成績更重要。

我們需要給孩子一些時間,讓孩子從內在探索,自我成長。

3、 逆商教育

經常聽到家長們說,孩子一旦做不好什麼事情時,就會很抓狂,然後放棄,再也不碰。作者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她的女兒在跳繩方面怎麼都學不會,因此很挫敗,一直說自己是大笨蛋。即便媽媽一直告訴她不笨,可她還是很執拗的認為自己太笨了,開始排斥跳繩。

媽媽用一個遊戲讓孩子不再排斥跳繩,並且還有了興趣,一點點最終學會。

作者說:任何一個人真正的努力,都不是在指令下被要求努力,而是沒有指令的時候自發的努力。

人生中我們會遇到很多當時跨不過去的坎坷,但當孩子願意相信自己時,就能重新看開始。

自從有了孩子後,看了很多的育兒書,教我們怎麼樣才能孩子,但有的時候會讓人越看越焦慮,而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內心好像也出現了一束光,一束願意不再焦慮、願意給孩子時間、空間去成長的光。

相關焦點

  • 孩子寫作業,陪還是不陪?3個方面做好了,孩子獨立高效完成作業
    同事家有兩個孩子,老大男孩已經三年級了,老二女孩還在幼兒園,在吃飯時,說起陪孩子寫作業這件事情,同事說她家老大從上小學開始,每次寫作業都要我坐在旁邊陪著,遇到不會做的題目或者看不懂的內容,隨口就問我。孩子寫作業很積極主動,學習成績也不錯,可是,每次做完題後,都會問我:「媽媽,這樣做對不對?」
  • 孩子不愛寫作業?吼罵、逼迫都沒用!這3招,讓孩子主動寫作業
    ……寫作業不到10分鐘,兒子就開始「花樣百出」,不是各種說辭、推脫,就是走神、在作業本上寫寫擦擦,心不在焉。 真的是「不寫作業時母慈子孝,寫起作業來雞飛狗跳」!孩子不愛寫作業,相信很多家長都深有感觸。吼也吼了,罵也罵了,甚至有些家長都動手了,可孩子就是不愛寫作業,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你只是看上去在陪孩子寫作業,掌握這3點讓父母不再懼怕輔導作業
    這一成語原本意思是:聯絡距離遠的國家,進攻鄰近的國家。這是戰國時秦國採取的一種外交策略。後也指待人處世的一種手段。當父母在輔導孩子寫作業時借用此成語再恰當不過,正所謂: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您,是否感覺此情此景似曾相識?
  • 孩子寫作業拖拉?家長學會這一招,讓孩子的作業寫得又快又好
    現在我自己的小孩也快上一年級了,所以我也經常會關注這方面的內容。前段時間看到李玫瑾老師一個視頻,裡面剛好提到了孩子做作業拖拉的情況,我覺得講得很好,也很有可操作性,所以在這裡和大家一起分享。要使孩子寫作業不拖拉,首先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寫作業的良好環境。也就是房間裡面不能夠有玩具,文具也要儘可能的簡單,桌面上除了必要的紙筆和橡皮,不能有其他東西,這樣可以減少其他東西對小孩的誘惑,從而增強小孩寫作業時的注意力。
  • 孩子寫作業真的很重要嗎?父母不該陪孩子寫作業?老師說出真相
    父母陪孩子寫作業的弊端會讓孩子注意力渙散:孩子們寫作業如果有父母陪在身邊,一方面注意力會被父母所影響而不能專心集中於學習,另一方面父母的插嘴和指導還會打斷孩子們的思路,失去思維的連貫性。雖然學習上有一定的壓力是好事,但始終處在這樣一種不輕鬆的氛圍下,長期下去對孩子們的發展並不利。會對父母的陪伴產生依賴性:父母長期的陪孩子寫作業會讓孩子產生錯覺,就是我的學習最重要,父母陪我寫作業是應該的,結果很容易讓孩子產生依賴性,如沒有父母的陪伴就不肯寫作業,或者父母再忙也要陪著寫作業等任性情況的發生,讓父母既為難又無奈。
  • 陪寫作業傷不起: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畢竟,一口吃不成一個大胖子。家長們要徐徐圖之,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罵孩子。家長越生氣,孩子就越害怕,越害怕就不想學,不想學又被罵......最後形成一個死循環。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陪孩子寫作業?>家長陪孩子寫作業,不是看管犯人,不需要目不轉睛的盯著孩子的一舉一動,這樣會給孩子一種壓迫的感覺。
  • 父母如何輔導一年級孩子寫作業?
    與其說如何輔導一年級孩子寫作業,不如我們把目標再提高一點點——如何培養一年級孩子的學習習慣。為什麼這麼說呢?這是因為「輔導孩子作業」僅僅是在解決「已經發生」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如果我們不能夠系統的去解決,而總是疲於應對——比如孩子習慣於父母的輔導,父母就想孩子的拐杖一樣,那麼隨著知識的難度在不斷地提高,孩子何時才能夠扔掉拐杖?畢竟父母們總有力所不逮的時候不是嗎?
  • 家長關注丨孩子寫作業慢,從這5個方面找原因
    孩子寫作業總是慢慢吞吞,總是要人在旁邊監督催促著。本來40分鐘就能做好的作業,回家首先只想著玩,拖延磨蹭不肯做。就算是要寫也是斷斷續續,容易為外界所幹擾,一會玩玩橡皮,一會吃吃東西,一下跑開看會電視,傍晚6點鐘開始寫作業至少要到晚上9點多鐘才能寫好......
  • 如何正確陪伴孩子寫作業,才能讓孩子寫好作業
    我相信每一個家長都非常的有壓力,尤其是在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因為孩子現在的學習壓力越來越大,尤其是在作業方面,不管是什麼學校,總是會給孩子布置一大堆的作業,從小學階段孩子就會因為寫作業晚睡,甚至可能11點多才能上床,而那些天賦比較差,比較笨的孩子有可能會寫到晚上一兩點,這是十分常見的情況。
  • 孩子寫作業注意力不集中?心理學家:聰明的父母用這四招搞定
    孩子上小學後,許多父母會遇到一個難題:寫作業時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例如,在寫作業的同時翻開小人書,例如找藉口半途離開書桌,例如心不在焉,速度太慢……等等,許多父母為此頭疼不已。當火氣上來時就想打罵孩子,但效果往往不好。今天,小編從心理學的角度,為各位家長提供了4種實用方法。
  • 孩子在家寫作業,父母應該在旁邊指導嗎?還是讓他自己獨立寫?
    經歷過一個短暫的十一黃金周假期,孩子們又回到了他們熟悉的學校,每天的課後作業,也將回到他們的生活中。那麼,孩子在家寫作業的時候,父母是應該在旁邊指導呢?還是應該讓他自己獨立完成呢?一方面原因是,一些父母可能會不太放心孩子自己完成作業,怕他們磨磨唧唧不肯寫,拖到很晚才能完成作業;另一方面原因是,一些父母可能會對輔導孩子寫作業很頭疼,因為很多親子關係中的裂痕,就是因為輔導孩子寫作業而產生的;最後,可能還會有一些父母沒有時間輔導孩子寫作業,因為工作性質或工作時間的關係,他們可能根本無暇顧及孩子的作業。
  • 教育的誤區:還在目不轉睛的盯著孩子寫作業?也許你做錯了!
    反正小編家裡就有親戚是這樣幹的,每天手把手地輔導孩子做作業~但是你知道,這樣是好還是不好呢?其實是不好的!手把手的輔導孩子寫作業,看起來好像是對孩子的一種負責,想讓他少犯錯誤,更好的掌握一天的課程。但是有時候不一定能達到目的。內樣監督孩子寫作業,有的孩子就會形成心理壓力。自己就不能犯錯誤,一有錯誤就要挨罵。
  • 寫作業太磨蹭?父母改掉這3句口頭禪,孩子會給你驚喜
    如果這個時候,你火冒三丈將孩子訓一頓,結果可能會更糟糕。那麼,怎樣才能改掉孩子寫作業磨蹭的毛病呢?其實,父母只要改掉這3句口頭禪,孩子就會給你驚喜。1、第一句話:「今天的作業多嗎?」所以,孩子的內心感受大抵是這樣的:媽媽的眼裡只有作業,根本就不關心我今天過得好不好。即便是發生了什麼新奇好玩的事情,也瞬間就沒有了要和父母分享的念頭。既然如此,我們為何不先把「煩人的」作業暫時放一放,關心一下孩子這一天下來過得好不好呢?
  • 做到這三點,孩子就不會淪為「寫作業機器」了
    對寫作業毫無興趣,有厭學情緒;2. 寫作業的態度不端正;3. 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4. 不會合理安排時間;5. 有的老師布置的作業確實有點多。關於最後一點,父母要對老師給予理解。老師也有自己的苦衷,沒有幾個老師想布置太多作業。可是,老師也要評比考核,沒有大量的練習怎麼能取得好成績呢?
  • 孩子寫作業拖拉?父母只需要做到這6點,孩子乖乖寫作業!(下)
    很多家長朋友們都會抱怨自己家小孩一點都不聽話。下課回家作業不寫,扔下書包就一溜煙地跑去玩耍了!好不容易抓過來寫作業,卻又咬咬手指頭,轉轉筆,根本不好好寫作業!分享的主要內容是:1.家長也要適當理解孩子2.讓孩子自己做出作業計劃3.父母陪同寫作業是要營造學習氣氛文章詳情可以關注佳佳,進入佳佳的主頁進行查看!
  • 靠家長催促才能寫作業,要讓孩子自覺寫作業,父母試試這樣做
    惱怒之下,便硬拽孩子到書桌錢寫作業,孩子顯得十分不滿,故意亂塗亂畫。然後我想著讓孩子自個待在這裡寫一下作業應該就可以的了,沒想到孩子居然直接把作業推到一邊,自個玩起來了。01. 為什麼要孩子形成自覺完成作業的習慣?首先對於孩子來說這是一種態度,完成作業是身為孩子在學生階段的責任,責任心是每個人都要具備的。
  • 想要孩子的作業寫得漂亮還有這3個方面要重視
    希望孩子寫得一手好字,想要孩子的作業工整漂亮,這應該是每個家長不可拒絕的心願。 在網上看到一位家長的求助,她說自家孩子在練字時字寫得很好,可一到做作業的時候字又變回了原來的字體。 這是什麼原因?又要怎麼做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 孩子寫作業慢,父母別總催,採用3招幫孩子提高效率
    很多父母在孩子還未出生的時候對孩子充滿了期待,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得可愛,腦子好。但事實卻是等孩子入學開始需要做作業的時候,很多父母輔導孩子寫作業輔導得自己要吐血,被折磨到抓狂。很多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總喜歡磨磨蹭蹭,這邊玩一下那邊玩一下,再慢慢吞吞地開始寫作業。
  • 小學生做作業花式「磨洋工」,家長們應該怎麼辦?關鍵在這3方面
    終於削好了一支鉛筆,接著他拿出第二支、第三支……直到所有的鉛筆都削好,時間已經過去了很久。接著,就在媽媽以為他開始做作業了的時候,他又開始玩起了指甲,摳摳左手摳摳右手,十分鐘過去終於想起來還有作業沒寫。拿起作業看了五分鐘,然後轉個臉看看,再轉一個臉,終於轉回來了,他開始撓一撓頭髮,寫兩個字,然後又拿著筆玩了起來。
  • 孩子不愛寫作業?這幾個小貼士來教會您讓孩子愛上寫作業
    「好了,吃完飯了,趕緊去寫作業去吧。」直到在你的嚴厲警告下,不情願地走到書桌前,邊磨蹭邊寫作業。很多老師、家長在和孩子說話時,總是習慣性地命令、要求,掛在嘴邊的總是這幾句,「你該做什麼?你不該做什麼?你在這個時候要學什麼?你該怎麼聽話......」從來沒有問過孩子,「你要不要做什麼?你想做什麼,接下來,你該怎麼做......&34;吃完飯了,趕緊去寫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