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的孩子,從來都是好孩子,父母把握好3個方面,孩子受益一生

2020-08-28 善學

為何從小聽話,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很多父母眼中的完美孩子,考上北大後卻殺了自己親生母親?為何孩子因上網課事情與家長爭執後,選擇跳樓?孩子反不反抗是評價好不好的標準嗎?家長應該如何與孩子相處呢?

《叛逆不是孩子的錯》一書的作者傑弗裡-伯恩斯坦,是美國家喻戶曉的家庭教育專家,他試圖用十天的練習幫助家長學會掌控叛逆的孩子。這本書的主旨是:放棄對孩子的控制, 才能獲得更多的掌控權;不再強迫孩子聽話,孩子才會開始聽你的話。

深以為然。凡事苛刻,極其嚴厲的父母,是教不出完美的孩子的。

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孩子完美的表面下,藏著多少壓抑的人性和不得伸張的怨恨。

前段時間,北大弒母案嫌疑犯吳謝宇終於被捕,在殺害自己的母親,躲藏好幾年之後,這一次的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終於讓人大快人心。

吳謝宇在很多父母眼中應該是很完美的孩子吧。

在成績上,吳謝宇從不用父母操心:

2009年,吳謝宇以全校第一的成績考進了福州一中。

2012年,吳謝宇又被北大提前錄取,大一學年,就獲得了北京大學三好學生榮譽稱號;大二學年,獲得了北京大學廖凱原獎學金。

在性格上,從小就表現出了不同於一般孩子的強大自律性。

放學後,很少與周圍孩子進行一些無聊的遊戲,而是立刻回家做作業。

有人至今還記得,多年前去吳家串門,童年的吳謝宇就坐在客廳的桌子前專注地練習著毛筆字。

見到鄰居來訪,禮貌地起身打一聲招呼,隨後旋即坐下繼續,毫不分心。

可是這樣的完美卻是同樣身為老師的母親,逼出來的。

被捕後,首次談到母親的時候,吳謝宇說:其實與母親生活得很辛苦。 他說「在家裡絕對不能玩」;媽媽每天都要求自己打電話匯報動向;關於談戀愛,媽媽絕對禁止,哪怕是在大學。

如果沒出現殺母這樣的結局,吳謝宇在世人的眼中是完美的,就像親戚說的,可能是這世間想到的最後一個會殺人的罪犯。

但是,從母親那裡不得舒張的靈魂,和過度壓抑的神經,總會要有一個突破口,要麼是自己滅亡,要麼是家毀人亡。

吳謝宇曾經說過父親死後,他很想自殺,但是他沒有自殺,他只想跟母親同歸於盡,殺了母親之後,他又沒有勇氣自己去死。

這樣的悲劇於是就發生了。

正是因為父母的控制欲太強,約束太多,強迫症太嚴重,才導致孩子表面上唯唯弱弱,沒有主見,內心卻扭曲到了極致。

積極心理學家泰勒博士的研究證明:苛求完美恰恰是我們尋求幸福的最大障礙。

過度嚴格的愛,只會讓人窒息。 過度完美的表象之下全部都是扭曲的靈魂。

所以,要允許孩子反抗,反抗是孩子成長的必經階段。家長應該正確看待孩子的反抗行為,不要「粗暴制止「。

那麼,家長應該如何與反抗的孩子相處呢?只要把握好3個方面,孩子就能受益一生。

01 了解孩子心理生理上的變化

孩子最明顯的反抗期是在孩子十二、三歲的時候,他們身體迎來了第二次突變,男孩、女孩的第二性特徵開始出現。身體的變化讓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感覺長大了,渴望獨立,渴望從家長和老師的保護下掙脫出來,希望別人把自己當大人看,希望自己能做決定。

他們其實需要成人的幫助,但他們不希望成人以高高在上的姿態過分管束和幹涉自己。

所以,家長要了解青少年時期孩子的生理心理發展的特點並做好思想準備,正視孩子在這一特殊時期的矛盾心理和行為表現,注意調整與他們的關係和對他們的態度。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他們的想法,給他們創造一個寬容、理解的成長和學習環境。處理問題時用商談的語氣代替強迫的語氣,曉之以理,以理服人。

02 通過引導影響孩子

這一時期的孩子,由於經驗不足,他們對事物的觀點往往不夠全面,判斷和做事容易走極端,情緒易衝動。很多時候,他們就像迷路的小孩,自己努力地想走出困境,但總是找不到正確的方向。這就需要家長幫助孩子分析各種選擇的利弊,引導孩子自己作出正確的選擇。

這個時期的孩子一般自尊心比較強,往往在疾惡語前面不畏懼,相反有時候會產生孤注一擲的情緒。

家長要引導孩子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讓孩子明白「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的道理,每個人都有其長,亦有其短,很多叛逆孩子的叛逆源自於不被理解和外在的嚴格控制。

03 培養孩子自律能力

有一種孩子叛逆反抗,是孩子太懶,家長太勤快;有一種孩子叛逆反抗,是家長要求的他都會,不想重複去做。

家長要相信每個孩子的智力是有個體差異的,也要明白你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輩子。所以,科學培育孩子就要遵循一個原則,那就是一定要從孩子的實際出發,堅持「因材施教」,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

(一)鼓勵和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

自學能力就是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具體地說,它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重視教科書的閱讀,課前預習能自己獨立鑽研。不僅聽課效率高,理解課文也比較深;不僅會讀教科書和一般書報上的文章,還有閱讀文言文和外文書籍的能力、查閱工具書和參考書的能力,並能在理解所讀材料的基礎上抓住重點寫出讀書筆記。

第二,自己能夠提出問題並主動尋求解決辦法。思路敏捷,勤於思考,能抓住實質提出許許多多「什麼是」和「為什麼」;提出問題後,還會主動去尋找答案,對於需要到什麼地方,找什麼人幫助,查閱什麼書,都很熟悉,能帶著問題跑圖書館、閱覽室,善於向別人請教,喜歡與別人研討。

第三,善於總結,每學完一單元,就主動進行單元學習小結。既會整理書上的知識點,又善於歸納自己的閱讀心得、練習題的不同類型、證明題的不同思路和解題的各種方法;既善於接受、整理別人的觀點,也提出自己的獨立見解。

第四,能不斷改進學習方法,科學支配時間。不僅善於借鑑別人的經驗,也能經常揣摩,總結自己的經驗和教訓。當別人感到作業多、壓力大、時間不夠用的時候,自己並無同感;在老師沒有布置作業,別人不知該幹什麼的時候,自己總能找到學習內容,有效利用時間。

自學能力是一種最重要的學習本領,如果孩子能從初中階段開始,就逐漸掌握這把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那他以後的學習和一生的前途,父母就大可不必太擔心了。

(二)注意激發和培養孩子的創造能力。

創造能力是人們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解決新的問題,達到有所突破和創新的能力,激發和培養孩子的創造能力。要培養孩子的創造素質,包括生理素質、技術素質和心理素質。生理素質,即健康的身體、充沛的精力,這是勝任創造性艱苦勞動的本錢;技術素質,即雄厚的知識、科學的方法、熟練的技能,這是培養創造能力的關鍵;心理素質,即創造時的心理狀態,直接影響到創造力的發揮。要隨時注意培養孩子強烈的好奇心、高度的注意力、豐富的想像力,和熱愛生活、富於信心與毅力、對未來充滿希望等優良品質。

總之,家長要明白,趕鴨子可以上架,但上不了高架;所以家長需要精心思考、細緻安排、講究方法,少一些囉嗦、粗暴和監督,把功夫下在幫助孩子樹立遠大理想和各種能力的培養上。

相關焦點

  • 孩子的3個「鑽石」生日,父母要給足儀式感,讓孩子一生受益
    這3個重要年齡階段的生日,父母把握好,要讓孩子度過一個能夠讓他受益終生的生日!本期話題:孩子的3個「鑽石」生日,父母要給足儀式感,讓孩子一生受益!16歲的生日上,父母一定要告訴孩子,從今天開始,你已經到了犯了錯負刑事責任年齡。作為家長,也應該要明白自己的職責所在。好好地利用生日的這一個機會,來教育孩子,哪些該做,哪些是不該做的。任何觸碰法律的事情,都不可以去做,人生只有一次,不要在自己的一生中留下任何的汙點,也讓孩子明白自己的底線。
  • 父母的好情緒,是孩子一生的福氣
    當父母亂發脾氣、大喊大叫時,孩子就會表現出順從,但這並不是理解了父母,而是被大人的壞情緒嚇壞了。長此以往,孩子會把父母的情緒當做自己行為的依據,缺乏自我、缺乏安全感。沒有安全感的孩子,生命的底色都是自卑怯懦的,一生都將在恐懼中掙扎。父母的壞情緒,成了傷人的刀子,割掉孩子的幸福。如果父母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就可以像暖人的春風,吹開孩子的自信。
  • 兒童一生有3個「鑽石」生日,父母要給足儀式感,孩子會一生受益
    這3個重要年齡階段的生日,父母把握好,要讓孩子度過一個能夠讓他受益終生的生日!本期話題:兒童一生有3個「鑽石」生日,父母要給足儀式感,孩子會一生受益! 一、14歲生日 大部分的家長對孩子整數的生日比較重視,比如說:10歲20歲30歲,每過10年家裡都會大擺宴席,覺得整歲的生日是最應該被重視的。
  • 想培養出色的孩子,父母要捨得在3方面投資,會讓他受益一生
    俗話說&39;捨得一詞,就是先捨去再獲得&39;,在對孩子的培養上,父母也要捨得一些事,才會收穫更加優秀的孩子。想培養出色的孩子,父母要捨得在3方面投資,會讓他受益一生!閱讀並不會在短期內看到明顯或直接的效果,它在很多時候都是隱性技能。所以,家長千萬不要有通過閱讀迅速達到某種效果的想法,不要覺得孩子多讀幾本書就能馬上寫好作文了,就可以迅速提升成績了,否則就是書白讀了,閱讀沒有用。
  • 如何養育好一個孩子?孩子成長的兩個重要階段,父母要把握好
    第二個階段,培養孩子的性格,引導孩子建立正確的社會行為。因此,在孩子的成長中,父母要及時把握好這兩個重要階段,「因材施教」,孩子就被教育得越來越好。一、孩子6歲前建立良好的依戀關係,是教育的基礎。現在,父母回到他身邊後,對他來說,應該是件高興的事,可季楊楊卻處處跟父母做對,根本不服父母的管教,十分叛逆。其實,很多時候,孩子的不服管教、叛逆的背後,都隱藏著孩子安全感的缺乏和對父母良好依戀關係的缺位。所以,要想培養出自信的、優秀的,願意聽從父母教導的孩子,就好好把握跟孩子建立依戀關係的時期。
  • 孩子總是頂嘴怎麼辦?家長的3句話,孩子受益一生
    ,主要是由「三大原因」造成的,你都知道嗎?3)證明自己擺脫父母的控制當父母反覆要求做一件事時,很容易遭到孩子的牴觸。許多孩子認為父母重複一件事,要不就是對自己不信任,要麼就是想控制自己,所以,他們會通過頂嘴來反抗父母的行為。
  • 好的家庭教育,讓孩子受益一生,它帶給孩子哪些好的影響?
    好的家庭教育,帶給的孩子是平等、尊重。樊登曾說:「家庭教育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前提。"每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不管孩子身上有多少父母認為的「缺點」,他們都值得被尊重。就如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的: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值得被尊重,值得被愛,請您「且生且尊重!在孩子的成長中,「別人家的孩子」是個繞不開的話題。孩子考了九十分,父母卻說別人家的孩子考了一百分;孩子考上了本科,父母卻告訴孩子,別人家的孩子是「985」。
  • 想要孩子有出息,父母做好3個方面,提高孩子的自信能力
    細心的家長會發現,許多孩子見到生人的時候,不敢打招呼,經常會選擇藏在父母的身後。許多父母認為這是孩子沒有禮貌,有些害羞的表現。只要他們年紀長大,大膽一些就會沒有問題,父母過早地下結論,忽視了其他方面的問題,可能是孩子沒有自信,膽小造成的。
  • 超限效應:幹涉孩子過多只會適得其反,3個方面,教你把握尺度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父母對孩子太多的嘮叨,或者父母對孩子管教過多,把握不好教育孩子的界限,就會對孩子造成超限效應。1.影響孩子的生活父母把握不好教育孩子的界限的具體表現有:在學習方面,父母花孩子玩耍的時間都讓給了學習,因為他們認為只有在學習上投入的時間多,才會有好的回報;在孩子的生活上,父母什麼事情都不讓孩子去做,生怕孩子受到一點罪、受一點苦;
  • 李玫瑾教授:孩子頂嘴時,父母學會說這3句話,孩子將受益一生
    當孩子做錯事被父母訓斥的時候,有的孩子會悶不吭聲,默默聽著家長說話;有的孩子卻很不服氣,頂嘴反駁。孩子頂嘴,家長都很苦惱,部分脾氣暴的家長甚至可能跟孩子吵起架來。無論如何,孩子頂嘴這個事,還是值得家長重視的,關係到孩子的未來。
  • 養成這些好習慣 讓孩子受益一生
    習慣可以決定一個人一生的命運。童年時期是一個人人生的起步階段,同時也是各種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因此,父母應該重視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那麼,孩子要養成哪些好習慣呢?自立自強的習慣日常生活中,孩子能做的事情父母要讓孩子自己動手,比如先試著做一些簡單的家務,慢慢再給孩子提供和創造動手的機會。
  • 父母每天再累,也要督促孩子睡前做到這3件事!孩子會一生受益
    最好的教育,都是從生活中的小事當中延伸出來的。現在很多家庭都是雙職工家庭,所以父母唯一能夠閒下來的時間就是晚上這段時間。在輔導孩子寫完作業之後,就想刷一會手機,好好休息一下。但是即使父母再累,在孩子睡前這段時間,家長也應該督促孩子做到3件事,不要偷懶,也不要心疼孩子,這3件事一旦堅持下來,會讓孩子的一生都受益。
  • 一個好脾氣的爸爸,遠比物質財富重要,讓孩子受益一生
    在一個家庭中,媽媽主要負責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爸爸主要負責在外掙錢養家,這對一個三口之家或者四口之家來說都是很幸福的生活。人們常常說,如果一個家庭中的女主人特別溫柔善良,證明這個家庭中的所有人都是幸福的。但是如果家裡面的男主人也是一個好脾氣的男人,對於家裡面的孩子和媽媽來說也是非常幸福的。
  • 保護好孩子的「情緒腦」,讓孩子受益一生
    ,也許你會毫不猶豫地說「一個」,但其實啊,如果按照主體功能劃分,人其實有三個大腦哦!尤其是對孩子來說,理解「三個大腦」這件事,很有實際意義。人的大腦實際分成三層,最裡面一層是主管人體基本生理功能的「本能腦」,也叫「爬行腦」;中間一層是主管喜怒哀樂各種情緒的「情緒腦」,也叫「哺乳腦」;最外面一層主管抽象邏輯思維的理智腦。
  • 過度關心危害孩子成長,父母關心孩子要注意這3個方面
    每一個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都有不同的方式,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但是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使孩子受益,父母對孩子的關心、嚴苛教育都應該掌握一個合理的尺度。如果父母過度地為孩子規劃時間,將一天二十四小時全部精準地為孩子分配好,這樣的關心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剝奪了孩子自己掌握時間的機會,孩子連自我的時間管理都不能自己掌握,孩子怎樣去掌握自己的人生。
  • 注意培養孩子,這幾個好習慣,讓孩子受益終生
    孩子第一任培養習慣的老師當然是媽媽和爸爸。看一個孩子的習性,折射的一定是這個家庭的背景。一個人的習慣,能夠改變他的一生,好的習慣能使人收益終身。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兒童階段是習慣養成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成效最大,一旦錯過不只事倍功半,甚至終身難以彌補。幫助孩子養成這幾個好習慣,孩子將來受益終生。
  • 好習慣助力新學期 讓孩子一生受益
    好習慣是每一個人受益一生的財富。9月14日,小店區晉陽街小學舉行了「好習慣受益終身」主題升旗儀式,伴隨著國歌,全體師生肅然,少先隊員行隊禮,其他師生行注目禮。通過該校學生的號召、上級領導的關愛,晉陽街小學全體學生都感受到了「好習慣受益終身」主題的意義,也明白了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該校通過豐富多彩的形式開展精細化教育,在潛移默化中薰陶孩子、改變孩子,讓他們健康成長,快樂學習。(責編 黃晶 賈婷茹 通訊員 王巧萍 李小鷗)
  • 好習慣助力新學期,讓孩子一生受益
    important}好習慣是每一個人受益一生的財富。9月14日,小店區晉陽街小學舉行了「好習慣受益終身」主題升旗儀式,伴隨著國歌,全體師生肅然,少先隊員行隊禮,其他師生行注目禮。通過該校學生的號召、上級領導的關愛,晉陽街小學全體學生都感受到了「好習慣受益終身」主題的意義,也明白了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該校通過豐富多彩的形式開展精細化教育,在潛移默化中薰陶孩子、改變孩子,讓他們健康成長,快樂學習。
  • 2020春晚,陪孩子從這3個方面看,讓孩子受益一生!附:春晚清單
    有這樣一句話:陪孩子一起看春晚,要讓每一個這樣的陪伴都能成為孩子一生的溫暖時光!所以,帶孩子看春晚,可不能僅僅只是為了圖個熱鬧二字,作為父母更應該要讓這樣的陪伴有著特殊的教育意義。在家庭育兒教育過程中,如果能在孩子美好的童年時刻,給予這樣一個日子特殊的意義,就會成為孩子一生的溫暖回憶。就正如現在長大後的我們一樣,總是會感嘆說兒時的回憶多麼的美好,總是會感嘆說,還是兒時的過年才最具有年味,因為,那時父母會陪伴著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做著同一件事,這就是一種很好的儀式感的體現。
  • 孩子越大越叛逆,言傳身教家庭氛圍會影響孩子的子一生!
    孩子大了,相信很多家長談到孩子的教育或多或少都有些頭疼,孩子怎麼越大越不聽話,越大越叛逆。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言傳身教,父母的行為舉止、家庭氛圍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其實反抗是孩子們走向成熟的表現。請家長們要理解孩子,最好能放下架子和孩子做朋友,耐心的聽孩子傾訴,不要總是命令他們。作為家長必須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他們的內心世界。而了解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做他們的知心朋友。2.做一個會關心孩子的好家長。很多孩子的問題反映出來,家長們「不會」關心孩子。關心有很多種,我們不能只在物質方面關心他們,精神上的關懷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