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根間的結構關係」和「漢字的三種字型結構」

2020-12-11 騰訊網

以前的文章和視頻都講了"漢字的字根拆分"是成為五筆高手的關鍵,不會拆字根,也就只能打幾個字而已,學會了拆字根國家標準字集的任意漢字都掌握手指當中

要學會拆字根,也要知道拆字的一些基本知識,包括「字根間的結構關係、漢字的字型結構和漢字的拆分原則」,漢字的拆分原則在以前的文章已經說了,這裡只講講「字根間結構關係漢字字型結構」,當你了解"字根間的結構關係"和"漢字的字型結構"以後,你就會覺得"漢字的五筆輸入和拆字"真的有章可循,而且拆字是一種享受。

一、字根間的結構關係

基本字根組成漢字時,按照它們之間的所處位置關係可形成相應的結構關係,總的來說,字根間的結構關係可分為:單、散、連、交4種。

1、「單」結構漢字

"單"結構漢字是指構成漢字的字根只有一個,即該字根本身就是一個漢字 。這些漢字包括「鍵名漢字」和「成字字根漢字」。

如「王」、"口"和「又」等。

看上圖:

」字和「」字都是"鍵名字",編碼按「鍵名字」的規則在其所在鍵位敲四下。

「王」字的編碼為:"gggg";

「口」字的編碼為:"kkkk";

""字是"成字字根",編碼按「成字字根」的規則先「報戶口」,再分別敲「辛」字的「第一筆、第二筆和第末筆」所在的鍵位。

「辛」字的編碼為:"uygh"。

2、「散」結構漢字

如果構成漢字的字根有多個,且字根間保持一定距離,多屬「上下結構」或「左右結構」,如「呂、意、識、漢等」。

「散」結構漢字好拆分,見上圖。

3、「連」結構漢字

"連"結構的漢字不能看作"左右型"或「上下型」漢字,如果要輸入的「漢字」的「字根組成」是「連結構」的漢字,在增加「識別碼」時,應將該漢字的字型看作「雜合3型」字。

"連"結構漢字分兩種情況:

3.1漢字由一個基本字根與一個單筆畫相連,

看上圖:

如「丿」連"目"構成「」,識別碼為「末筆-橫-雜合3型」;

「丿」連「十」構成「」,識別碼為「末筆-豎-雜合3型」;

「丶」連「屍」構成「」,識別碼為「末筆-捺-雜合3型」;

如果單筆畫與基本字根有明顯距離,則不屬於「連」結構漢字。

例如:"少"、「乞」、「麼」、「個」等。

看上圖,"少"、「乞」、「麼」、「個」四個字也都可拆成"一個單筆畫和一個基本字根",但兩個之根之間有一定距離,所以它們的識別碼,不能用「雜合型3型字 」來定,而用「上下2型字」來定。

3.2漢字由一個孤立的"點" 和一個基本字根構成,且無論這個"點"離字根距離遠近的多少,一律當作相連的:如「」等。

看上圖,"勺"、「術」、「太」、「主」四個字可拆成"孤立的點和一個基本字根",它們的識別碼規定用「雜合型3型字 」來定。

4、「交」結構漢字

幾個字根交叉套疊構成的漢字,屬雜合型結構。

如「」由"日「和"土「構成,

」由"三「和」丨「構成,

」由"二「和」人「構成。

看上圖,"裡"、「豐」、「夫」三個字分別拆成的兩個字根屬於「交」的關係,它們的識別碼用「雜合型3型字 」來定。

二、漢字的字型結構

有些漢字,它們所含的字根相同,但字根之間的位置關係不同,如下面兩組字:

叭、只 (兩個字都由字根「口、八」組成)

旭、旮 (兩個字都由字根「九、日」組成)

見頂圖為了區分這些字,使含相同字根的字不重碼,還需要字型信息。漢字字型劃分三類:左右型-代號1、上下型-代號2、雜合型-代號3。

★左右型漢字(代號為1)

如果一個漢字能分成有一定距離的左右兩部分或左中右三部分,則為左右型漢字。(每一部分可以是一個基本字根,也可以是由幾個基本字根組合而成。)

如:「漢」、「測」、「談」、「封」

★上下型漢字(代號為2)

如果一個字能分成有一定距離的上下兩部分或上中下三部分,則為上下型漢字。(每一部分可以是一個基本字根,也可以是由幾個基本字根組合而成。)

如:「安」、「意」、「花」、「想」

★雜合型漢字(代號為3)

如果組成一個漢字的各部分之間沒有明確的左右型或上下型關係,則為雜合型漢字,即兩個和多個字根相交的漢字。

如:「農」、「申」

此外,以下也按"雜合型字"對待:

凡單筆畫字根與多筆畫字根相連的連體字(能連不交對連體字來說的);帶畫結構的如:「自」、「千」等,帶點結構的如:「太」、」勺「等;

對稱型字,如:」永「、」辦「、」承「等;

下含」辶「(走之底)的字,如:」進「、」遠「、」這「等;

內外型漢字,如:」兇「、」困「、」同「、」匝「等。

"字根間的結構關係"和"漢字的三種字型結構 "基本就這些,了解了這些基本知識後,成為五筆高手就是遲早的事了。

聲明:以上文章除了已註明來自網絡的部分或摘自書籍部分,其版權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有疑問敬請告訴本人,定將妥善處理。其餘均為本人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相關焦點

  • 劉堅強辦公學《新手學五筆打字》2-5 字根間的結構關係
    字根是由筆畫組成的或者就是筆畫,這是組成漢字的基本單位。5種筆畫在構成字根時,共分為4種結構關係:「單」、「散」、「連」、「交」(如圖2-5-1所示)。圖2-5-1 字根間的結構關係要學好五筆首先要學會拆漢字,而拆漢字也就是把一個漢字分解成五筆的字根。
  • 五筆輸入法——漢字的130個基本字根
    #作者學院#漢字的130個基本字根由筆畫交叉連接而形成的相對不變結構現通稱為偏旁、部首,五筆字型中稱為字根。五筆字型字根優選的原則是:組字能力強,而且在日常漢語文字中出現次數多。130個基本字根又按起筆的筆畫分為五大區,每區內又分五個位,十位數為區號,個位數為位號,以11—55共計25個代碼表示。
  • 【原創】漢字輸入——五筆字型
    漢字的三種字型雜合型:混合結構,包括部位結構的單字和內外型的漢字。如未、天、我、團、巡等。字根的結構分析:一共分為4類:單、散、連、交。1、單:指一、丨、丿、丶、乙五種基本筆畫。2、散:指構成漢字的基本字根之間無關聯。如好、團、查等。
  • 五筆字型:劃時代的漢字輸入法
    王永民一邊和肝病、腎病抗爭,一邊以驚人的毅力抄錄編寫了摞起來足足有10米高的10多萬張卡片,對漢字進行了浩繁的從甲骨文到簡化字的研究和分析,公布了世界上第一個《漢字字根組字頻度表》和《漢字字根實用頻度表》,做了開拓性的基礎理論工作。1982年6月,王永民的漢字編碼方案取得突破性進展。
  • 五筆字型輸入法免費講座第三期五筆字根區位學習法
    這一講主要讓大家掌握五筆字根的一些基本知識及各區字根助記詞的記憶方法,我們先學3.1節 :五筆字根基礎知識3.1.1 漢字的組成 五筆中漢字分為三個層次:筆劃、字根、單字三種字型:左右型、上下型和雜合型漢字三種形狀類型實例1.左右型:例:漢,折分為「氵」和「
  • 推動漢字信息化的「王碼五筆字型」發明者 王永民
    他發明的五筆字型,開創了電腦漢字輸入的新紀元,他是「把中國帶入資訊時代的人」。 這位至今仍自稱是「一介書生、半個農民」的名人,始終關注著資訊時代的漢字命運,並將畢生精力和智慧投入了漢字產業。 他,就是「當代畢昇」——王永民。
  • 漢字的結構
    「結構」對於漢字而言,是個複雜的話題。在不同情境下,「結構」的所指不同。為了書寫的「結構」和為了漢字構形的「結構」是兩個層面的事情。為了書寫,會談到「間架結構」,這裡的「結構」,根據鄧散木先生的定義,「結構是指點畫的組織」,書寫對結構的要求是「平正、勻稱、連貫、挪讓、變化」。對於這五條要求,在書法上又有具體的指導。
  • 國是大家談 | 王永民:中國文化都在漢字結構裡
    當時我經過研究,用了兩年時間,對漢字作理論分析和統計,找到了漢字的基本規律,還是《說文解字》裡面的話:「獨體為文,合體為字。」漢字雖有幾萬個,但是組成漢字的基本單元即「字根」卻可以很少。經過優化綜合,我找出了125種字根,並且自己做了一個62鍵的鍵盤,重碼非常少。
  • 九點回中漢字書法結構使用原則
    字體當中往往會有一到兩個中形字根。在一些字體當中沒有中型字根。漢字當中長中形字根之外筆畫部分,書寫時要注意緊湊稍短。短形和短+形字根。同一個漢字中出現連續多個短形字根筆畫形狀,要注意輕微的參差變化。兩個相同形狀的中形、長形字根,應避免連續出現。單個漢字出現兩個長形字根,應稍有強弱之分。
  • 漢字中的字根分類
    我國漢代許慎從字源學角度提出了漢字六書,因而漢字被分為即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形聲字、假借字、轉注字。箇中,假借和轉注實為漢字的用字法,對研究字義的延伸和拓展很幫助,對於研究漢字建構沒有大關係,因此象形、指事、會意、象形才是漢字建構研究應該推崇的,尤其是漢語言文字學者和漢語語文教學工作者。⑵ 感受五筆字根。
  • 7天學會五筆打字第二天---練習字根
    一、什麼是字根:字根大部分是新華字典上的偏傍部首,也有一些不同,五筆輸入法的原理就是:每個漢字由字根組成,例如「好」字由字根「女」和字根「子」組成;「們」由字根「亻」和字根「門」組成,所以我們如果能記住每個字根分布在哪個字母鍵上,那麼打漢字便是很容易的事了!
  • 《發現漢字·圖說字根》:學齡前兒童的語言地圖
    我國每年大約有兩千萬孩子入學,在小學六年中學習1840個漢字,中學六年學習大約1500個漢字。一個文科大學生的識字量大約在五六千左右。終其一生,沒有一個人敢說,自己認識所有的漢字。漢字的識、讀,寫成為中國人必須翻越的一道坎。現今,每年都有5萬多外國人來中國學習漢字;國外,有五千萬華人為他們的子弟學習漢字而發愁。
  • 唯一一款敢和「五筆字型」叫板的形碼輸入法!
    即便如此,五筆雖然風光不再,可還是僵而不死,依然有一些特殊用戶和老粉們堅持初心不改。雖然形碼在音碼的前進的步伐中,用戶數量不可避免地會萎縮,但是形碼不會就此消亡,也不應該消亡,因為形碼有其獨特的作用。形碼要求記憶字形,可以鞏固人們對漢字的記憶,減少提筆忘字的現象的產生,減少錯別字的現象的產生;形碼對於漢字教學可以起到輔助作用,有利於漢字文化的傳承。
  • 王永民發明五筆字型,漢字輸入實現「登頂一跳」
    ,首創「漢字字根周期表」,有效解決了進入資訊時代的漢字輸入難題。王永民踏上了把漢字輸入計算機的艱難歷程。他把12000個漢字逐一手動分解整理成12萬張卡片,卡片堆疊起來足足有十幾米高。通過分解,他梳理出600個字根。但600個字根,就需要600個鍵。王永民又開始一一合併刪減。每減少一個字根,王永民就得把國家標準的7000多個漢字重新編碼並多次檢查。而每壓縮一個鍵位,需把之前排好的字根組合推倒重來。
  • 掌握漢字的間架結構,掌握寫字的密碼
    什麼叫間架結構:間架,指字的各部分的比例大小;結構,指漢字筆畫的組合規律。也就是字的筆畫之間,結構單位之間的搭配關係和組織形式。結構和筆畫、偏旁有著密切的關係,它就是研究如何才能很好地把有關筆畫、偏旁合理地組合在一起,使之形成一個造型優美的藝術字。從這個意義上說,只練好筆畫、偏旁,還是遠遠不夠的。要練就一手過硬的鋼筆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結構的掌握,在結構上要下功夫。
  • 新法輸漢字偏旁做字根 體現漢字書寫順序特點
    信報訊(記者趙磊)昨天,由歸國華僑曾光平教授經過數年刻苦研發的「形音碼」和「形音數碼」輸入法正式向媒體公布,並在燕京華僑大學計算機室進行現場輸入演示。  在昨天的介紹會上,「形音碼」和「形音數碼」發明人、現任河南大學的曾光平教授說,他研發的「形音碼」輸入法是從漢字的規範筆畫入手,用偏旁部首做字根,用漢字偏旁部首漢語拼音聲母組合而成,充分體現了漢字書寫的順序特點,重碼率低,不留「容錯鍵」。如「堡」是由「人、口、木、土」四個部首組成,因此鍵入「rkmt」「堡」字就出來了。
  • 帶你認識漢字文化:漢字的筆畫、筆順、偏旁、部首和間架結構
    這樣一來,除了增加字數和筆畫外,字體結構也變得 複雜了,使原來簡化的傾向又轉而趨於繁化。例如「然」字,原為「燃燒」義,後來借作「 答應聲」,為了區別字義,於是「燃燒」義的「然」另外加形旁「火」變為「燃」。又如「暴」之為「曝」,「莫 」之為「暮」,「冥」之為「暝」等等,都是繁化。在其他方面,也還存在著一些繁化問題。
  • 許昌女教師為漢字撰寫家譜 採用「字根+偏旁」的方式編寫出趣味字典
    >漢字像人類一樣,有自己的家族和家庭。在悠久的歷史進程中,漢字王國由每個家族的字祖(即字根)組成,然後「父生子、子生孫」,子子孫孫無窮盡。張素勤說:「整本字典就像一個漢字王國,按照漢語拼音分為22個村子,每個村子由不同的家庭組成。」以A村為例,A村共有16家,村子內各家庭也按照漢語拼音的順序排列。為了適應中小學生的學習心理,該書使用彩色文字,村、組、字根、部首、筆畫數、結構等重要內容,全部用紅色顯示,以強化閱讀時的印象,其他內容用黑色顯示。
  • 書法結構|楷書結構10大原則之9--包圍結構變異原則
    圖:詞字結構布局實例分析書法,提筆書寫一個漢字之前,我們就有了一種從整體布局再到局部的字根、偏旁部首、筆畫組合的布局規劃,形成古人所謂的「胸有成竹」或者「腹稿」。圖:最難布局的家字的一種書寫方法本來家字是規範漢字中比較標準的上下結構,但是如果將上面的寶蓋頭寫得大一些,也就有了包圍結構的氣勢。
  • 劉堅強辦公學《新手學五筆打字》2-6 五筆字型漢字的拆分原則一
    拆分漢字的時候,需要根據漢字的結構關係採取相應的拆分原則。漢字拆分的原則可以概括為五個:「書寫順序、取大優先、兼顧直觀、能散不連、能連不交」(如圖2-6-1所示)。這是書寫順序,跟我們寫漢字沒有太大的區別。2. 「取大優先」原則「取大優先」原則是指在拆分漢字時,儘量選擇較大的字根。也就是說,在按書寫順序進行拆分時,要儘量把漢字拆分為筆畫最多的字根,將拆分的字根數減少到最少,不能無限制地採用筆畫少的字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