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是一個大浪淘沙出英雄的時代。既是英雄,那麼言語舉止應該是十分得當的。尤其是說話,也該是有理有據還文明的。但是有不少英雄豪傑卻說過不少難聽的髒話,當時說說就算了,有些話居然還流傳至今成為很多人有事沒事就喜歡說一下的梗。我們今天就來盤點一下那時比較出名的幾句髒話,他們除了一個比一個狠,能夠直戳敵人的痛處,還有一個有趣的共同點,那就是這幾句話全部都是劉備的手下說的。
第一句當屬張飛罵呂布的話:「三姓家奴」。呂布大家都不會陌生,物攻之高在當時是公認的第一,沒有人敢去產生質疑,然而這樣一個名震天下的人,人品卻太差了。呂布不但先後跟隨多人,而且對於每個他所跟隨的人還都十分親密,但只要有好處,馬上就能做出背叛的事。呂布先是拜丁原作為義父,後來為赤兔馬跟了董卓,然後又被王允用貂蟬拐走。每次換主人都要認個乾爹,換爹時還要把自己上個爹殺了,人品簡直不能在差了。
因此張飛完全看不起呂布,後來在虎牢關大戰的時候,張飛主動出站呂布,還沒開打就直接破口大罵,罵人他還非要揭短。呂布其他地方沒什麼缺點,就是喜歡換爹,而別人害怕他不敢提這事,而張飛本來就心直口快再加上武藝高超,根本不怕呂布。此刻居然當著那麼多人的面罵呂布是三姓家奴,呂布一開始還蒙蔽了:他這話什麼意思啊?一問才知道。當場就火冒三丈。張飛這話正好戳中呂布心中最不願被人說的地方,真算得上是毒舌啊。
說第二句的不是別人,正是關羽關二爺。關羽文武雙全一生忠肝義膽,被後世尊為武聖,他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一直是一個正直偉岸的光輝形象,竟然也曾經出口罵人。這還是在關羽投降曹操的時候,袁紹攻打曹操,派遣顏良去進攻白馬,曹操親自帶領數千輕騎兵前去支援,關羽為了報答曹操的恩情也一同前往。當時曹操的一幹手下面對顏良時,居然都被顏良虎威震懾,無人敢於上前迎戰,曹操便詢問關羽對顏良的看法,關羽回答道:我觀顏良,如插標賣首耳。
可能有人並不人為這是罵人的話,我先來給大家解釋一下插標是什麼意思,古代時候,有的人家很窮就會做出賣兒賣女的事,準備被賣掉的人身後就會插根草,意思就是這件東西是準備出賣掉的。這樣一解釋插標賣首就很好理解了:身上插個草出來準備送人頭。關羽說這句話的時候是非常囂張的,在他看來顏良和自己對陣的話那就是來送死。話雖然說的很狂妄,但是關羽也有說這話的資本。結局我就不說了,關羽出戰直接手起刀落將顏良斬於馬下,實在是帥的一批。
第三個不同於上面兩位是一介武將,而是文質彬彬的文臣謀士,一般謀士都是那種講文明樹新風的人,很少會與人對罵。那這個出口成髒的文臣是誰呢,他就是我們熟知的諸葛亮了,諸葛亮在很多人眼中都是風度翩翩的儒雅之士,就是這樣一個文明人又為什麼會罵人呢?那還是在諸葛亮北伐的時候,他打著討伐曹賊復興漢室的旗號攻打曹操,在祁山時遇見了王朗。
王朗本來是漢朝的元老,後來曹操掌握大權,王朗就在曹操的手下做事,然後慢慢的變得位高權重最後還擔任丞相。王朗這麼大年紀了,位高權重的不在京城享福,非要到兩軍陣前參戰。出戰前他跟郭淮保證能夠勸退諸葛亮,到了陣前各種大道理嗚哇哇說了一堆,結果反而被諸葛亮一頓更加有道理的話反駁回去。諸葛亮也是個狼炎,反駁完了還不算,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一頓臭罵,罵完最後還加了一句: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竟是直接罵的王朗跌落馬下,當場去世。如果說前面兩位只是隨便罵罵的話,諸葛亮的一番話可就太狠了,直接沒動手就把人殺了,真可謂是唇槍舌劍。
當然臨陣對敵本就來就不用講什麼道理,口舌之爭也是文人的一種本事,沒有什麼可指責的,但是蜀漢這三人口中出來的話確實是夠狠的。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