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9年常青,"蝌蚪團"撬動億萬網民

2020-12-12 環球網

在生活中遇到困惑、或是別人說的某個詞語自己不理解,人們常常習慣百度一下,在百度百科中尋找最準確、全面的知識解讀。網友們習慣成自然的一件事,若再仔細想想卻有些不得了。在速朽的網際網路時代裡,9年時間長盛不衰,擁有浩如煙海的1100多萬個詞條,經歷8100多萬次編輯,540多萬人參與編寫……當我們習慣享受百度百科帶來的便捷時,百度百科已經成就了一個網際網路平臺的奇蹟。

在這個奇蹟背後,不得不提一個獨特的群體「蝌蚪團」,作為百度百科的核心用戶,這群「離真理最近的人」在知識的沃土上不懈耕耘,成為撬動網際網路知識世界天平的超級英雄。

九年時光,「蝌蚪團」成果豐碩

阿基米德曾經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動地球。在百度百科中,「蝌蚪團」的存在便正如那個支點,與每天上千萬的瀏覽用戶相比,「蝌蚪團」是一個少數的存在,但卻成果豐碩,作為百度百科9年來在用戶運營、培養方面的最精英級體現,他們成就了一個「少數帶動多數」的奇蹟。

由百度百科熱心科友組成、百科官方直接領導和管理的「蝌蚪團」團隊,是一批有知識、有能力,以分享知識、協作編輯為共同信仰的網友。他們完善並維護著近四萬的特色詞條,這個數據還在不斷的增加。

正是由於這「少數」的存在,億萬網友的「多數」可以獲得更專業的知識解讀。由於「蝌蚪團」成員背景遍布各行業,甚至有一些堪稱行業專家,一邊接觸行業最前沿學術理論一邊補充百科詞條,加快了學術科普的轉化過程,讓普通網民受益匪淺,同時也反向助力了「蝌蚪團」成員們自身的學術研究。更促使百度百科平臺不斷成長,以最權威、最豐富的知識平臺形象,聚攏億萬網友,時至今日成為了大家心目中真正的「知識補給站」。

在知識的天地裡,傳承比創新更難

實際上,「蝌蚪團」的作用並不局限於內容之上,9年時光相伴百度百科的「蝌蚪團」成員tanton的經歷頗具代表性。在2006年上高二時他第一次接觸百度百科,很快他自己也開始嘗試創建百科詞條,不過由於學業繁重、再加上只能依靠自己摸索,到2009年前一直都是做做停停。

從百度百科舉辦的「情系e鄉」百科編輯大賽開始,tanton才從官方任務活動中找到上升的節奏,百科之星、百科眾議院八仙之一、百科地理分類管理員,直到2010年10月正式加入蝌蚪團……與百度百科9年相伴中,他不僅幫助百度百科維護管理了大量詞條、還讓自己在知識的海洋中收穫頗豐。

如今,隨著百度百科在2014年推出C2C任務系統,他開始將主要精力放在了任務評審、幫助新人學習了解百科的編輯規則上,他說:「我當時接觸百科的時候就是自己摸索,很希望有人能夠幫助自己了解各種規則,而現在我要做的就是這件事,讓更多熱愛百科的人能夠更快的熟悉百科的規則,幫助他們在百科更好的成長」。

不僅是tanton這樣的「老人」,如今「蝌蚪團」已經形成了濃厚的傳承文化,在2014年6月才開始學習在百度百科編輯特色詞條的「Viola芸夜」,至今已經成功培養了32名學員加入蝌蚪團。正是由於不斷的薪火傳承,讓百度百科核心用戶群不會因為時間流逝而固化,始終保持著昂揚向上的活力。

在很多具備UGC性質的網際網路平臺中,稍不留神就會在運營上走入兩個極端:要麼關注所有用戶、搞平均主義導致缺乏重點,這在一些短壽的創業平臺中頗為常見;要麼緊抓核心用戶、忽略草根用戶導致普通網民積極性下降,這在前幾年曾掀起波瀾的某個著名社會化媒體平臺上最為典型。

而百度百科「蝌蚪團」,不僅自身發光發熱,還承擔了傳承百度百科文化、培養新人的重任,百度百科也用其9年的長盛不衰證明了,好的平臺用戶運營,既要抓住核心力量做貢獻,又要兼顧公平,只有打造出良好的「內生」機制,才能讓平臺活力「生生不息」。

少數人掌握真理,撬動知識世界版圖

百度百科在運營中強調圈定並選拔核心用戶,給予專屬特權以及不斷加碼的榮譽感,讓掌握真理的「少數派」能夠自願留在平臺。當百科用戶等級達到4級、並且成功編輯5個特色詞條的時候,百度百科就會提醒用戶可以申請加入「蝌蚪團」。

成為蝌蚪團成員,也意味著該用戶對於詞條有較高程度的認知和了解,具有較強的詞條編輯能力、評審及判斷能力。成員可以通過蝌蚪團工作室,協助官方完成建設性工作,官方會重點聽取他們關於百科發展的討論與建議,同時,蝌蚪團成員也是普通科友與官方溝通的橋梁。

而百度百科官方也積極回報蝌蚪團成員的努力,他們享有「專屬工作室」、「專屬禮品」、「專屬icon」等特權,給予團員不斷的榮譽激勵、以及更多的高端交流機會。在這次百度百科9周年慶典的線下活動部分,就有16名百度百科核心成員在成都進行了三天兩夜的聚會,收穫滿滿。此外,百度百科還注意「賞罰分明」,通過考核、升降級制度,讓蝌蚪團成員始終保持昂揚鬥志。

通過激發核心用戶潛力,幫助百度百科創建了一個涵蓋所有領域知識,服務所有網際網路用戶的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全書,「蝌蚪團」聚攏的優質人才,也成為百度百科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事實上,在大多數領域中、甚至是這個世界的人類社會體系中,都有著「多數人在看、少數人在做」的規律,少數帶動多數,是人類社會能夠不斷進步的本質原因。百度百科用「蝌蚪團」撬動億萬網民,不僅推動了百度百科自身的平臺發展,還增加了中文網際網路上的「知識含量」,加速知識傳播效率,帶動了全民文化知識水平的提升。

相關焦點

  • 百度百科2019年獎勵全部落定,LionheartY榮獲金蝌蚪獎
    LionheartY以身作則發揚了自由、平等、協作、分享的蝌蚪團精神,踐行百科「讓人類平等認識世界」使命。桃李不言,下自成蹊。LionheartY獲得2019年度金蝌蚪實至名歸。,同時成功拓展了服飾類詞條編輯指南,增加了百科分類的多樣性;Retingber組織拓展相聲小品類詞條指南的拓展,填補了百科在相聲小品方面詞條的空白,同時編寫百科花果山團隊詞條維護列表(小品相聲類)詞條,使瀏覽者更為直觀便捷的了解近年來知名相聲小品的相關內容;lnc19940708打通校園與蝌蚪團的通道,組建校園蝌蚪培養團隊,增強了校園成員向蝌蚪團成員的轉化。
  • 解密百度百科之最:最要命詞條甲型H1N1流感
    瀏覽量最大的詞條:百度百科關鍵詞:4000萬超過4000萬次。「百度百科」成為瀏覽之最,反映了網民對這種基於網際網路、集體書寫、人人受益的百科全書的好奇和熱情。而對於百度百科的用戶來說,了解它是最大限度發揮其價值的前提。4000萬這一數字,折射出過去四年裡這一知識分享平臺的野蠻生長。
  • 百度百科:以詞條力量照亮2013年的知識之路
    即將過去的2012年,百度百科在「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網際網路精神推動下,一直以「讓人類平等地認知世界」這一目標而努力。知識革命 提升讀詞體驗每一個詞條都是百度百科的靈魂,要傳遞知識就必須讓所有的詞條內容更為及時、全面、系統、權威,這些都要求百度百科在產品方面,要不斷優化升級,以提升用戶的讀詞體驗。2012年,百度百科對產品進行了多次重大改版升級。
  • 明星新標配 全新百度百科閃耀上線
    作為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全書,百度百科一直都在不斷的聽取用戶意見的基礎上進行改進。近日,細心的網民可能已經發現,陪伴自己多年、收錄了眾多明星資料的明星百科悄然改版,今天就由小編帶領大家體驗全新明星百科改版的三大內容。
  • 百度百科「史記·2014」盛典:全民參與寫史
    2015年1月9日,百度百科「史記·2014」年度熱詞盛典,在北京朝陽悠唐皇冠假日酒店舉辦,近300位嘉賓共同見證了2014年度熱詞總榜單,以及科技、網絡、社會、娛樂四大分榜單的發布。發布會結束後,線下主題展覽的召開,讓人們通過親身體驗感受到了「知識O2O」的獨特魅力。
  • 百度百科首頁改版 學術委員會權威上線
    同時,百度百科學術委員會也重裝上線,以權威力量吐故納新,推動百度百科「專業精英+熱情網民」模式為廣大用戶提供更為全面、系統、專業、權威的知識分享服務,讓人們更平等地認知世界。一大批清華、北大等高校的教授、科學院研究員為學術委員組成的百度科學術委員會,旨在匡正去偽,在提供各領域內容的同時,對百度百科內容提供權威的解釋和專業的判定。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汪定雄,幾十年專研「黑洞"學術,為百度百科「黑洞」詞條,做了多處專業判斷,使得詞條內容專業可信,百度百科學術委員會的高精尖,以及權威性可見一斑。
  • 百度百科聯手科技名詞委 打造權威知識平臺
    業內人士認為,在依賴億萬網民參與集體編纂之外,引入越來越多權威內容合作,將讓百度百科同時擁有草根和精英兩方面智力的注入,一本免費、開放、權威、高質量、持續更新的在線百科全書將帶來一場數字革命,讓4億網民從中獲益。
  • 百度百科藝術百科打造網際網路「文藝伊甸園」
    但是網際網路的發展讓我們一鍵觸達世界,藝術卻仍在舊軌道上蹣跚前行,當今更多人變身庸眾,並非藝術曲高和寡,也非人性貪婪虛偽,只不過是亞當還未找到夏娃——好在,百度百科藝術百科的上線,如同在荒蠻的網際網路世界中建起伊甸園,在創世之初豎起巴別塔。
  • 百度阿拉丁與百度百科的相似之處
    百度的阿拉丁與百度百科會有相似之處嗎?從表面上來看,前者是李彥宏和李一男都極度重視的百度戰略級技術平臺,而後者只是一款普通的社區產品,而且其重要性遠不及百度貼吧與百度知道。  兩者當然有相似之處,而且是本質上的相似之處。在這裡,我簡單羅列一下:  1,兩者都是為了給網民提供想要的資料。
  • 百度百科:建國60年"雙百"人物詞條持續火爆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百度最新資訊 > 正文 百度百科:建國60年"雙百"人物詞條持續火爆
  • 代做百度百科怎麼做,人物百科創建更新
    很多新的事物出來都會有人編寫百度百科,比如說新的公司,新的產品,新的知名人物,新的事件等等,那麼這些百度百科要如何編寫呢?下面一品威客小編簡單介紹一下百度百科的編寫。
  • 百度百科年度榜單解讀 全民給力才有範
    近日,百度搜索風雲榜百度百科榜單揭曉,對2010年百度百科熱門詞條做了一個系統的梳理,推出了N個「十大榜單」(http://baike.baidu.com/cms/s/zhuti-2010pandian/index.html),其中包括十大In詞、十大新興職業、十大新興族群、十大「控」文化、十大「門」事件等等。讓我們借著這股東風,一起重溫那些曾經「新鮮」的中國「網」事。
  • 深度剖析百度百科玩法
    百度百科詞條人人可編輯,詞條創建和修改均免費。百度百科平均每天收到5萬多的詞條申請,但並不是每個申請都會通過。想玩轉百度百科,關於詞條申請的規則,你了解多少呢?來自爭流品牌策劃創始人的百科經驗總結但其實詞條是需要客觀真實性的,因此在進行構建詞條的時候需要注意參考資料的使用,保證所有內容都能夠在參考資料中找到佐證,如果不能夠證明的材料是不適合寫進百科中的。而一個沒有通過的原因就是因為缺少參考資料,一些類型的詞條更是不能夠缺少參考資料,包括企業、人物等。
  • 百度用14年建成全球最大中文百科,1600多萬詞條數是英文維基百科近...
    2019年過去,百度百科顯示其收錄的詞條正式邁過1600萬大關,達到1640萬條。相較之下,維基百科英文版收錄590餘萬個詞條,中文版僅收錄近108萬詞條,在單一語言詞條總量方面,百度百科已大幅領先維基百科,是後者的近3倍。
  • 百度百科下架百科詞條代編代寫違規商品
    百度百科下架百科詞條代編代寫違規商品來源:中新網     中新網7月27日電作為國內最大的網絡百科全書,百度百科以人人可編輯的開放形式積累了1400多萬詞條,為了確保這些詞條的客觀準確,百度百科一直遵循著嚴格的內容準入標準。
  • 百度百科能否作為考研複習的參考?請看這篇文章:論學術研究對百度百科的引用
    學術研究中經常能看到對百度百科的引用,隨著百度百科的發展壯大,這種趨勢越來越明顯。但是由於百度百科的弊端,學術研究對其的引用要慎之又慎。 百度百科雖然是2006年(測試版)誕生的新鮮事物,但由於其發展的迅速性、影響的顯著性,對其的研究從2009年開始到今天短短的五年內,已經產生諸多的研究成果,涉及百度百科的各個方面。本文主要闡述百度百科是否科學到足以被學術研究頻繁引用。
  • 詞條總量遠超英文維基百科,百度百科打造最大中文百科全書
    2019年過去,百度百科顯示其收錄的詞條正式邁過1600萬大關,達到1640萬條。相較之下,維基百科英文版收錄590餘萬個詞條,中文版僅收錄近108萬詞條,在單一語言詞條總量方面,百度百科已大幅領先維基百科,是後者的近3倍。作為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全書,百度百科創造了一個涵蓋各領域知識的中文信息收集平臺,滿足各行各業人們對知識的需求。
  • 百度百科攜手中國科協啟動「科普中國•科學百科建設工程」
    「科普中國•科學百科建設工程」 啟動儀式  中國網科技7月11日訊 今日,百度百科聯合中國科協舉辦「科普中國•科學百科建設工程」啟動發布會。該工程計劃在三至五年內,打造百萬詞條科學百科全書,在網絡上供網民免費使用。  「科普中國•科學百科建設工程」發端於「科普百科詞條編撰與傳播」項目。據介紹,2016年起,百度百科承接科普信息化建設工程「科普百科詞條編撰與傳播」項目,截至2017年6月,項目已集結近2000名科學家作為評審專家,累計完成8萬多條科普詞條的建設。
  • 百度百科發布「秒懂百科」 涉足短視頻、AR、VR業務
    4月28日,百度百科在上線10周年發布會上,發布全新產品「秒懂百科」,將在百度百科原有的文字、圖片基礎上,支持用短視頻呈現詞條內容,迎合網民快速閱讀的習慣。據悉,秒懂百科將在2016年6月前優先覆蓋3萬個高熱度詞條,並完成視頻上傳工具的開發和視頻展示機制的建立,年內短視頻覆蓋超過10萬個詞條,日均播放量達到800萬。
  • 百度百科發布「微光計劃」,企業如何借力知識品牌
    近日,百度舉辦「百度百科史記2020·微光年度論壇」,據負責人介紹,截止2020年12月,百度百科詞條超2100萬個,百度百科每天滿足4億次知識搜索需求。隨著百度移動生態人格化戰略推進,百度百科在產品和服務上更注重人與人的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