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集|14 心理學流派主要觀點;魯利亞的機能系統說;自我概念的功能...

2020-12-17 詠卿先生

心理學流派主要觀點

人本主義是在反對精神分析與行為主義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學派,它強調人的自由意志和自我實現,反對精神分析過於強調無意識和行為主義對意識研究的忽視。

構造主義學派主張心理學應該研究人們的直接經驗即意識,並把人的經驗分為感覺、意象和激情三種元素,其他所有複雜的心理現象都是由這些元素構成。

機能主義學派也強調研究意識,主張心理學研究個體適應環境時的心理或意識的功能。

行為主義否定意識研究的重要性,根本不同意將意識作為心理學研究的主題,強調心理學應該以行為為研究對象。

構造主義心理學

代表人物:構造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是馮特,代表人物有鐵欽納。

主要觀點:構造主義主張心理學應該研究人們的直接經驗即意識,把人的經驗分為感覺、表象和情感狀態三種元素。感覺是知覺的元素,表象是觀念的元素,情感是情緒的元素。所有複雜的心理現象都是由這些元素構成的。

研究方法:構造主義強調內省方法,認為了解人們的直接經驗,要依靠被試對自己經驗的觀察和描述。

評價:構造主義心理學的誕生使心理學擺脫了思辨,走上了實驗研究的道路,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但這個學派所從事的純內省分析,嚴重脫離了實際。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觀察法是在自然條件下,對需要觀察的行為進行系統的觀察,從中發現心理現象發生發展的規律。

實驗法是在控制條件下,對某種心理現象進行觀察的方法,可以揭示因果關係。實驗法分為兩種:實驗室實驗和自然實驗。

測驗法是使用預先經過標準化的問題或量表來測量某種心理品質的方法。

調查法分為問卷調查和晤談法,就某個具體問題詢問受調查者讓其自由表達意見或態度。

丘腦的功能

嗅覺信息不經丘腦而被直接傳遞至大腦皮層進行加工處理。因此,丘腦損傷並不會影響嗅覺。

魯利亞的機能系統說

魯利亞認為,腦是一個動態的、複雜的機能系統。機能系統的個別環節受損,會影響高級心理機能。他把大腦分為三個機能系統。

第一機能系統:調節激活與維持覺醒狀態系統,也叫動力系統。基本功能是保持大腦皮層的一般覺醒狀態,提高其興奮性和感受性,並實現對行為的自我調節。

第二機能系統:信息接受、加工和儲存系統。基本作用是接受來自機體內外的各種刺激,對它們進行加工,並保存下來。

第三機能系統:行為調節系統,編制行為程序、調節和控制行為的系統。作用是產生活動意圖,形成行為程序,實現對複雜行為的調節與控制。

心理活動是三個機能系統相互作用,協同活動的結果,但彼此間又各自起不同的作用。

自我

自我是心理學的古老課題。一般包括物質的自我、精神的自我和社會的自我三個部分,是個體對自己存在狀態的認知。

社會比較

通過將自己與他人比較以獲得有關自我的重要信息的過程是社會比較。費斯廷格認為當我們與他人進行比較的時候,總會遵循兩條路線:一是下行社會比較;二是與之相反的上行社會比較。

自我概念的功能理論

伯恩斯提出自我概念具有三種功能:自我一致性維持、經驗解釋和期望定向。

自我一致性維持指的是自我概念使人保持內在一致性,並且個人需要按照保持自我看法一致性的方式行動。積極的自我概念引導人按照社會期望的方向發展,消極的自我概念引導人放鬆自我約束。

經驗解釋是指自我概念具有經驗解釋系統的作用。一定的經驗對於個人具有怎樣的意義,取決於個人在怎樣的自我概念背景下作出評價。同樣的經驗對不同自我概念背景的人,會具有不同的意義。人們強烈地傾向於按照與自己的自我概念相一致的方式來解釋自己的行為。

期望定向則是指人們對情境和自己行為的期望是受自我概念引導的。在各種不同的情境中,人們對於事情發生的期待和自己在情境中如何行為,都高度決定於自己的自我概念。

而俗稱的「破罐子破摔」是指人們徹底放棄了某一方面的努力,任由情況繼續惡化。以打架鬥毆的青少年為例,自我一致性維持是指這些青少年承認或認可了別人貼在自己身上的「壞孩子」的標籤,他們不再在意自己的名聲,不再用道德標準約束自己,反倒用「壞孩子」應該有的行為去套自己的行為,學習如何表現得像一個不良青少年。經驗解釋則體現在打架鬥毆的青少年逐漸會習慣了打架鬥毆,認為這不過是一件普通平常的事情,完全忽視了道德和法律的約束。而期望定向則是指這些青少年越來越習慣於用暴力來解決問題,越來越容易對其他人無意的行為進行敵意歸因,或進行尋釁挑事。

社會知覺

社會知覺包括個體對他人、群體以及對自己的知覺,既有對人外部特徵和人格特徵的知覺,又有對人際關係的知覺以及對行為原因的推理、判斷與解釋。

態度屬性

深度是指個體對特定態度對象的捲入水平。態度對象對個體的意義越大,個體捲入越深。強度是指態度的極端性,即積極或消極的程度,表明一種態度傾向於某一指向的程度。

外顯度是指個體態度在其行為方向與行為方式上的外露程度。方向是指人們對於態度對象是肯定指向還是否定指向。

性格

性格是一個人在對現實的穩定的態度和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中表現出來的人格特徵。從組成性格在心理過程中表現出來特點分析,性格結構具有四個基本特徵:態度特徵、意志特徵、情緒特徵和理智特徵。

(1)性格的態度特徵,指個體在對現實環境的穩定態度方面表現出來的個別差異,是性格特徵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性格的態度特徵主要由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構成:

①對社會、集體、他人的態度特徵;

②對勞動、工作和學習的態度特徵;

③對自己的態度特徵。

(2)性格的意志特徵,指個體在自覺調節自己行為的方式與控制水平、目標明確程度以及在處理緊急問題方面表現出來的性格差異。性格的意志特徵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①行動是否具有明確的目的,行為是否受社會規範約束;

②對行為的自覺控制能力;

③在緊急或困難條件下處理問題的特點。

(3)性格的情緒特徵,指個體在情緒情感活動中經常表現出來的強度、穩定性、持久性以及主導心境等方面的特徵。

(4)性格的理智特徵,指個體在認知活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性格特徵。又稱為性格的認知特徵。

性格結構的四個特徵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聯繫、相互協調組合成統一的整體,並表現出獨特的風格。

人格

人格是構成一個人的思想、情感和行為的特有模式,這個獨特模式包含了一個人區別於他人的穩定而統一的心理品質。人格具有多種本質特徵,包括:獨特性、穩定性、功能性、統合性等。

性格

性格是指個體在社會生活中形成的對現實的穩定的態度以及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中表現出來的人格特徵。

釋夢

釋夢即夢的分析,實際上是夢的製作的反過程,即將顯夢翻譯成夢的隱意,或做夢者的無意識觀念與欲望。

弗洛伊德把夢的分析稱為「通往無意識的康莊大道」。弗洛伊德認為夢有顯像和隱意之別,顯像是回想夢裡發生的事件時所講出來的內容,而隱意是蘊含在顯像中的真正含義。在弗洛伊德看來,夢的實質就是被壓抑的無意識欲望的一種變形的滿足方式。

弗洛伊德認為夢的顯像有三種來源:感覺刺激、清醒時的所思所想以及最重要的本我衝動。由於自我和超我的強大,本我難以通過夢境直接表達衝動,需要對夢的內容進行某種歪曲和偽裝。無意識的願望和衝動通常以兩種方式在顯像中表現:符號化和夢的製作。符號化是指受抑制的內容並沒有被歪曲或偽裝,而是以某種符號的形式直接在夢中表現出來。夢的製作則是將夢的隱意,即潛意識的偽裝與衝動偽裝或歪曲成自我或超我難以覺察的顯像的過程。夢的製作並不遵循邏輯原則,而是基於四種機制:壓縮、替換、把思想觀念轉換成視覺形象、反向作用。而夢的分析就是從表面上雜亂的顯像中揭示偽裝了的、變形了的潛意識的欲望與衝動,也就是夢的隱意。

經典精神分析常用治療技術

經典精神分析常用治療技術有:自由聯想、釋夢、移情分析、阻抗分析和解釋。自由聯想是讓來訪者在自由狀態下,盡情說出心中所想到的一切經驗。

釋夢是根據來訪者陳述的夢境來解析夢的含義。

移情指在治療過程中,來訪者將以往對他人的情感關係,以扭曲現實的方式轉移到分析師身上。通過移情分析,可以了解來訪者的感情經歷和人際關係,幫助其從不真實的感情生活中解脫出來。

阻抗分析就是化解來訪者的抗拒,讓他說出現在壓抑的事情。經過分析之後,可以使來訪者盡情地傾訴內心的矛盾和衝突,舒解其緊張情緒。

解釋是分析師根據前面四種過程所得資料,向來訪者解釋,使其了解行為背後更深層的意義,從而領悟到自己內心困擾的真正原因。

注意種類

不隨意注意也叫無意注意或消極注意,是指事先沒有預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對一定事物發生的注意。它是人們自然而然地對那些強烈的,新穎的和感興趣的事物所表現的意識指向和集中,有些活動的,變化的刺激物,如大街上五顏六色一閃一滅的霓虹燈就容易引起人們的不隨意注意。

隨意注意也叫有意注意、意志注意,是一種有預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隨意後注意兼有不隨意注意和隨意注意的一些特徵。它與一定的目的、任務相聯繫,但是又不需要意志的努力。

聲音掩蔽

聲音的掩蔽依賴於聲音的頻率、掩蔽音的強度、掩蔽音與被掩蔽音的間隔時間以及被掩蔽音的強度等。

知覺選擇性

知覺的選擇性是指人不可能同時把接觸到的外部事物納入為知覺對象,而總是根據當前的需要有選擇地把其中一部分作為知覺對象,把它們構成一個整體,使之得到清晰的知覺。

對雙關圖形的知覺來說,通過不同的知覺選擇,既可以把它知覺為一種圖形,也可以把它知覺為背景,知覺選擇性使人能夠在繁雜的刺激信息中迅速形成清晰、準確、完整而豐富的知覺內容。

遺忘

對遺忘的原因,有各種不同的看法,歸納起來有下述四種。

(1)衰退說。衰退說認為,遺忘是記憶痕跡得不到強化而逐漸減弱,以致最後消退的結果。

(2)幹擾說。幹擾說認為,遺忘是因為在學習和回憶之間受到其他刺激的幹擾所致。一旦幹擾被排除,記憶就能恢復,而記憶痕跡並未發生任何變化。幹擾說可用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來說明。前攝抑制是先學習的材料對識記和回憶後學習的材料的幹擾作用。後學習的材料對識記和回憶先學習材料的幹擾作用,稱為倒攝抑制。

(3)壓抑說。壓抑說認為,遺忘是由於情緒或動機的壓抑作用引起的,如果這種壓抑被解除了,記憶也就能恢復。

(4)提取失敗。有的研究者認為,存儲在長時記憶中的信息是永遠不會丟失的,我們之所以對一些事情想不起來,是因為我們在提取有關信息的時候沒有找到適當的提取線索。

思維種類

根據概念反映事物屬性的數量及其相互關係,可以分為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關係概念。

析取概念是根據不同的標準,結合單個或多個屬性所形成的概念。「好學生」這個概念可以結合各種屬性,如「學習努力、成績好」「熱愛班集體、關心他人」等。一個學生同時具有這些屬性是好學生,只具有其中兩三種屬性也是好學生。

合取概念是根據一類事物中單個或多個相同屬性形成的概念,它們在概念中必須同時存在,缺一不可。例如「毛筆」這個概念,必須同時具有「用毛製作的」和「寫字的工具」這兩個屬性。

關係概念是指根據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形成的概念。例如,高低、上下、大小等。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是根據概念形成的自然性分成的兩類。

埃裡克森的社會心理發展理論

埃裡克森提出人格的社會心理發展理論,把心理的發展劃分為八個階段:嬰兒期(0~2歲);兒童早期(2~4歲);學前期或遊戲期(4~7歲);學齡期(7~12歲);青年期(12~18歲);成年早期(18~25歲);成年中期(25~50歲);老年期或成年晚期(50歲直至死亡)。

其中,前五個時期是針對弗洛伊德的五個階段提出的,後三個階段是埃裡克森的獨創,這三個階段的提出使他的發展理論更加完善。

嬰兒神經系統的發展

嬰兒的大腦從胚胎時開始發育3歲時已經達到1011克,約佔成人腦重的75%;初生嬰兒的腦細胞已分化,大多數溝回都已出現,腦島已被鄰近腦葉掩蓋,腦內基本感覺運動通路已髓鞘化(除白質外)。到2歲時,白質已基本髓鞘化,與灰質明顯分開,腦結構複雜化;嬰兒剛出生時,皮質興奮還處於瀰漫狀態。此後,隨著皮層的發育成熟,嬰兒的反射動作逐漸減少,高級智力活動進一步發展。在新生兒階段就能觀察到某種大腦單側化的傾向。以後隨著嬰兒大腦的逐步成熟,這種單側化傾向逐漸明顯。

老年喪失期

老年喪失期觀點認為從出生到成年,心理機能是不斷發展的,而到老年期以後便開始衰退。這種變化只能稱作「老化」,不能叫做「發展」,老年期是一生獲得的喪失期。

相關焦點

  • 心理學考研:普通心理學之心理的神經生理機制
    摘要:普通心理學是心理學考研很重要的一部分,為了方便小夥伴們掌握書本上的基本概念,幫幫為大家整理了關於普通心理學複習知識點,還希望各語言功能主要定位在左半球,主要負責言語、閱讀、書寫、數學運算和邏輯推理。右半球則主要負責知覺物體的空間關係、情緒、欣賞音樂和藝術。   7.腦功能學說   (1)定位說:開始於加爾和斯柏茲姆的「顱相說」。真正的定位說開始於失語症人的臨床研究。1825年,波伊勞德提出語言定位於大腦額葉,並且控制是在左半球。
  • 2020心理學考研:普通心理學之心理的神經生理機制
    普通心理學是心理學考研很重要的一部分,為了方便小夥伴們掌握書本上的基本概念,中國教育在線考研頻道為大家整理了關於普通心理學複習知識點,還希望各位考生將基本知識點牢記於心,掌握基本概念。來學習第二章!
  • 心理學的主要流派
    心理學的主要流派是教師招聘考試中的常考知識,主要以客觀題的形式進行考查。這部分知識比較抽象,需要考生對一些重點內容進行識記,找到各個流派的內在聯繫,進行理解性的記憶。因此,本篇文章將對常見考點進行總結,並對各流派進行對比聯繫,以幫助考生進行有效備考。
  • 心理學的主要流派大匯總
    心理學有著多達數十種流派,不同的流派有著不同的觀點,比如常見的有認知主義、人本主義、精神分析流派等等大家往往會傻傻分不清楚,那麼,今天就讓我們將各大流派匯總起來,逐一了解一下吧!【構造心理學派】代表人物:馮特、鐵欽納主要觀點:1、心理學應當研究人的直接經驗即意識,並把人的經驗分為感覺、意象和激情狀態三種元素。2、主張用內省的方法,找到構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3、強調心理學的基本任務是理解正常成人的一般心理規律。
  • 教招考試之心理學概述—心理學的主要流派
    教招考試之心理學概述—心理學的主要流派一、考情:客觀題。這部分的知識點再考試的時候相對來說考的較少,重點讓學生對三大勢力和三大革命備考。二、授課思路: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知道每一流派的主要觀點。2.機能主義心理學派,代表人物詹姆士、杜威和安吉爾,其中杜威是創始人,強調意識的作用和功能,但不把意識看成個別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是一種持續不斷的過程;意識的作用是使有機體適應環境(它的對象是具有適應性的心理活動,強調意識活動在人的需要與環境之間起的中介作用)3.行為主義學派,代表人物華生,反對研究意識,直接研究外顯行為;反對內省,主張採用實驗法進行客觀研究;《在行為主義者看來的心理學
  • 淺談心理學主要流派的來源
    不管是教育學流派還是心理學流派一直都是考題當中比較常見的題型,一般考察方式就是流派對應觀點以及代表人物。那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心理學流派,來探尋一下其中的來龍去脈。第一,要提到的一定是被譽為心理學之父的馮特以及他的弟子鐵欽納創立的構造心理學派。構造心理學派主要的觀點強調心理學研究人的直接經驗即意識,把人的經驗分為感覺、意象和感情三種元素。
  • 心理學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你記住了嗎?
    心理學流派在教育心理學中是非常重要的知識點,同時也很容易混淆,那麼小編在這裡為大家整理了心理學流派和代表人物,那麼接下來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教育心理學主要流派有哪些?心理學流派之一:構造主義心理學創始人為馮特。馮特認為心理學是研究意識(經驗)的科學。
  • 普通心理學 | 心理學主要流派
    心理學是一門具有長遠歷史但又很年輕的科學。因為,早在古希臘時就已經有了心理學的萌芽,但心理學被確立為一門獨立的科學,還只是一百多年的事情。由於心理現象本身的複雜性,心理學在獨立後的一百多年中,出現了各種心理學流派。
  • 09年同等學力申碩心理學綜合新舊大綱對比
    09年同等學力申碩心理學大綱終於出版上市了,它有什麼變化?對我們以前的複習有什麼樣的影響?從整體上看,考試的難度是否增加了?......... 繼同等學力英語、經濟、法學新大綱解析後,學苑中心再次重磅出擊,第一時間深度剖析同等學力心理學大綱變化,指導考生複習技巧。
  • 幼兒教師資格證:兒童心理發展理論的主要流派
    兒童心理發展理論的主要流派是《幼兒園保教知識與能力》裡考察的重點,全國教師資格證考試網根據考試大綱為廣大考生整理推薦兒童心理發展理論主要流派的相關知識點,希望對考生備考有所幫助。
  • 心理學流派中的三大勢力
    亞里斯多德(Aistole,公元前384-前322)是一位學問淵博的哲學家,對靈魂的實質、靈魂與身體的關係、靈魂的種類與功能等問題從理論上進行了探討。他的著作《論靈魂》是歷史上第一部論述各種心理現象的著作。亞里斯多德把心理功 能分為認知功能和動求功能。在他看來,認知功能有感覺、意象、記憶,思維等,外物作用於各種不同的感官產生感覺和感覺意象。簡括的意象構成經驗,從經驗抽出概念,構成原理,就是思維。
  • 心理學有哪些著名的流派? | 心理科普
    弗洛伊德把人格分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其中本我與生俱來,包括著先天本能與原始欲望;自我由本我分出,處於本我與外部世界之間,對本我進行控制與調節;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包括良心與理想兩部分,主要職能是指導自我去限制本我的衝動。三者通常處於平衡狀態,平衡被破壞,則導致精神病。該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阿德勒和榮格。
  • 考點總結|一篇搞定人本主義心理學,附三大流派合集
    加上今天的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三大流派我們就更新完啦!
  • 新制度主義的三個流派:主要觀點及其局限性
    ,闡明了它們的主要觀點、特徵及未來發展趨勢。本文主要闡述了這三個流派對制度概念的共識,以及它們各自的特徵和局限性。摘自《制度分析:理論與爭議(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12月。該書可能是公共管理領域第一部由韓文翻譯為簡體中文的學術著作,在此,特別鳴謝該書主譯人,北京師範大學李秀峰教授。】
  • 題集|13 動機功能;自我調控系統;自我概念的功能;舒茨的基本人際...
    赫布和柏林等提出了動機的喚醒理論,徳西提出了自我決定理論,尼科爾斯和德韋克提出成就目標理論。(注意:考生須熟記動機的幾個理論及其提出者,並會簡單概括理論內容。)動機功能動機的功能包括:(1)激活功能:動機具有激發個體產生某種活動或行為的功能。人類的各種活動總是由一定的動機所激發,沒有動機就沒有活動與行為。
  • 教育心理學理論流派之行為主義
    在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對教育心理學中很多教育理論流派有太多的不理解,這也造成了學生學習的障礙。其實在學習中,我們應該把每種理論都要分清楚,弄明白,知道每種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的思想。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把握和理解他們的核心內容。
  • 心理學的主要流派及其記憶口訣
    記憶口訣:馮特構造鐵欽納,奈瑟加工皮亞傑。機能主義詹杜安,完型格式特可靠。格式塔心理學派也稱為完形心理學,代表人物有韋特海默、苛勒、考夫卡。5. 行為開創有華生。行為主義學派開創者是華生。6. 人本主義在羅馬。人本主義心理學派代表人物有羅傑斯和馬斯洛7. 性慾人格潛意識,精神分析弗洛伊。精神分析學派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主張性慾論,提出潛意識,主張人格結構的三層次。8. 一行二知兩革命。
  • 心理學考點之認知學習理論主要人物觀點對比
    心理學考點之認知學習理論主要人物觀點對比認知學習理論流派認為:學習不是在外部環境的支配下被動的形成S—R聯結,而是主動地在頭腦內部構建認知結構;學習不是通過練習與強化形成反應習慣,而是通過頓悟與理解獲得期待;當有機體當前的學習依賴於他原有的認知結構和當前的刺激情境時,學習受主體的預期所引導,而不是受習慣所支配。
  • 2020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心理學流派梳理
    二、心理學的主要流派(一)構造心理學派構造心理學派的代表人物是馮特、鐵欽納,該學派的主要觀點是:1.心理學應研究人的直接經驗即意識,並把人的經驗分為感覺、意象和感情三種元素;2.用內省的方法(依靠被試對自己經驗的觀察和描述,了解人們的直接經驗),找出構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
  • 華南師大2001研究生考試普通心理學試題
    一、解釋下列概念(每題4分,共28分)  1.動力定型2.消退抑制3.成就動機4.感受野5.主觀輪廓6.結構級差7.系列位置效應  二、選擇題(單選或多選,每題1分,共10分)  1.心理學史上最早對人的記憶進行研究的心理學家是―――(1)詹姆斯;(2)馮特;(3)艾賓豪斯;(4)鐵欽納  2.由於新異刺激物的出現使原來的條件反射受到暫時的抑制叫―――(1)延緩抑制;(2)消退抑制;(3)內抑制;(4)外抑制  3.人類心理的產生是由於―――(1)勞動;(2)語言的出現;(3)人腦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