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賽前新聞發布會

2020-12-1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12月9日,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組委會舉行賽前新聞發布會。大賽組委會委員兼秘書長、人社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張立新,大賽組委會委員兼秘書長、廣東省人社廳廳長陳奕威,廣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馬曙介紹相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第一次全國技能大賽組委會宣傳組組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宣傳中心主任王明政主持新聞發布會。

  第一次全國技能大賽組委會宣傳組組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宣傳中心主任王明政:

  媒體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來到嶺南文化中心、風景娟秀的美麗羊城廣州。首先,感謝大家對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宣傳工作的大力支持!

  技能大賽是技能人才培養、選拔的重要手段和途徑。近幾年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相繼組織開展了「三區三州」職業技能大賽、全國扶貧職業技能大賽等全國性職業技能賽事,各地紛紛舉辦了省級綜合性職業技能競賽,逐漸形成以世界技能大賽為引領、以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和地方各級各類競賽為主體、以企業技能練兵比武為基礎的技能競賽體系。為全面加強技能人才建設,進一步推動技能人才工作工經提質增效,第一屆將於12月10日至13日在廣州舉辦。這次大賽,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格最高、項目最全、選手最多、影響最廣的綜合性、全國性技能競賽盛會。

  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技能大賽明確提出了「加強技能領域交流互鑑,展示職業技能培訓成就和水平」「富有新意、影響廣泛」等的指示要求。11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明確提出了「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知識崇高、人才寶貴、創造偉大的社會風尚」等重要論述。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大賽、更加全面深入地宣傳報導大賽,大賽期間組委會將連續組織2場新聞發布會和3場媒體見面會。今天是第1場。主要內容是通報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組織籌備、總體安排、疫情防控等相關情況,並回答解讀大家關心關注的有關問題。

  今天,我們請來了大賽組委會委員兼秘書長、人社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張立新同志,大賽組委會委員兼秘書長、廣東省人社廳廳長陳奕威同志,廣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馬曙同志介紹相關情況。

  首先,請張立新同志介紹大賽的重要意義及特點。

  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組委會委員兼秘書長、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張立新:

  各位媒體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技能大賽組委會秘書處,歡迎大家參加今天的賽前新聞發布會,感謝大家對大賽的持續關注。

  經國務院批准,從2020年起,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將舉辦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技能大賽,簡稱全國技能大賽。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將於明天,即12月10日,在廣州市琶洲廣交會展館隆重舉行,共有來自全國36個代表團2557名選手參賽,這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舉辦的賽事規格最高、競賽項目最多、參賽規模最大、技能水平最高的綜合性國家職業技能大賽。下面,我簡要介紹一下有關情況。

  從2021年起,我國進入「十四五」時期,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創新舉辦全國技能大賽對於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一是舉辦全國技能大賽可激發廣大勞動者學習技能、投身技能、提升技能的積極性,激勵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加快培養和選拔一大批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勞動者,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堅強保障。二是舉辦全國技能大賽可發揮以賽促學、以賽促訓、以賽促評、以賽促建作用,全面提高技能人才工作能力和水平,完善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機制,為勞動者成才創造條件、提供平臺,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三是舉辦全國技能大賽可推動各地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高度重視技能人才工作,引導全社會關注技能、尊重勞動,讓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形成勞動光榮、知識崇高、人才寶貴、創造偉大的社會風尚。

  本屆全國技能大賽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中央領導同志將出席大賽開幕式。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相關部委、部分省(區、市)人民政府、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及有關行業的負責同志也將出席大賽。本屆大賽以「新時代 新技能 新夢想」為主題,以「技行天下 能創未來」為口號,借鑑世界技能大賽的理念和標準,採取集中開放、綠色安全、賽展結合的辦賽方式,致力於打造全新的、綜合性的國家職業技能競賽品牌。

  一、大賽組織工作

  本屆大賽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主辦,廣東省人民政府承辦,廣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廣州市人民政府協辦。為做好大賽組織工作,我部會同廣東省成立了大賽組委會,負責大賽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廣東省、廣州市有關單位組建執委會,負責具體落實相關工作。在各有關單位共同努力下,大賽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就緒。

  二、大賽比賽項目情況

  本屆大賽共設86個比賽項目,其中,單人賽項目76個、雙人賽項目9個、三人賽項1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競賽項目最多的一次職業技能賽事。

  從項目構成看,大賽規模大。競賽項目分世賽選拔項目和國賽精選項目。其中,世賽選拔項目與世界技能大賽保持一致,共六大類63個項目;國賽精選項目23個,主要是通用性、廣泛性、引領性強,從業人員較多且辦賽條件成熟的職業(工種)。

  從項目參賽率看,參賽積極性高。覆蓋所有省份代表團的競賽項目有3個,分別是世賽選拔項目中的汽車技術項目和國賽精選項目中的電工、烘焙兩個項目,這三個項目所有省份代表團參加,也說明這三個項目應用廣泛、從業人員多。覆蓋26個以上代表團的競賽項目有58個,佔全部項目的67.4%。只有4個競賽項目的代表團不足20個,分別是管道與制暖(19個代表團)、油漆與裝飾(19個代表團)、印刷媒體技術(17個代表團)、可再生能源(13個代表團)。

  從項目類別看,技能水準高。大賽共涉及製造業、信息技術、交通運輸、建築業、服務業等14個國民經濟行業大類,覆蓋國民經濟行業大類的70%。所有比賽項目均服務於實體經濟,有超過半數的項目屬於生產性和生活性服務項目,近半數的項目屬於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近四成的項目屬於戰略新興產業項目,超過三成的項目屬於先進位造業項目。

  三、參賽代表團情況

  本屆大賽共有36個代表團參賽,分別來自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及交通運輸、住房城鄉建設、機械工業、輕工業等4個行業代表團,行業代表團只參加世賽選拔項目的比賽。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地各行業堅定信念、攻堅克難、積極作為,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踴躍參賽,積極舉辦選拔賽,為大賽舉辦打下良好的基礎。

  本屆大賽,11個代表團將參加全部86個比賽項目,分別是上海、江蘇、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廣東、重慶、四川、貴州。特別是安徽、江西、河南、重慶、四川、貴州等六個中西部省份參加了全部項目的比賽,值得肯定。另有17個省份代表團參賽項目超過一半(43個)。這些數據充分體現了各地積極參與大賽,藉助大賽加強技能人才培養的決心。

  四、參賽選手情況

  在規定的報名時間內,全國共有2565名選手、2384名裁判人員報名。12月7日是大賽報到時間,根據最新統計,由於傷病等原因,個別選手、裁判員未能報到參賽,實際參賽選手是2557名,來自全國1041家單位,實際參與執裁的裁判員是2376名,這些數據都表明本次大賽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參賽規模最大的職業技能大賽。

  從身份看,由於世賽項目佔比高,學生身份的選手比較多。參賽選手中技工院校學生1208名,佔比47%;大中專院校學生1088名,佔比43%;企業職工261名,佔比10%。特別是技工院校、職業院校參賽積極性很高,海南省技師學院、江西省電子信息技師學院、江蘇省常州技師學院、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廣州市工貿技師學院等23所技工院校,長春職業技術學院、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等7所職業院校的參賽選手都超過10名。

  從年齡看,由於世賽選拔項目對年齡有限制,年輕選手多。全部選手平均年齡21.8歲,最大的58歲,最小的16歲,跨度較大,大國工匠與技能人才同場競技,30歲以下的佔90%。其中世賽選拔項目平均年齡19.7歲,國賽精選項目平均年齡27.4歲。選手平均年齡最大的項目是木工國賽精選項目,平均年齡35.2歲;年齡最小的項目是美容項目和美發項目,平均年齡均為18.9歲。

  從性別看,各項目參賽選手性別特點鮮明。共有男選手2118名,佔比83%;女選手439名,佔比17%。焊接、飛機維修、工業控制、砌築等29個項目全部是男選手。美容項目全部是女選手,另外,健康和社會照護、酒店接待等9個項目女選手佔比超過2/3。男女選手佔比比較均衡的項目為油漆與裝飾、平面設計技術。

  值得關注的是,本屆大賽共有來自30個省份的141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選手,佔參賽選手(2557名)的5.5%。其中,10人(含10人)以上的省份是貴州15人、甘肅12人、重慶10人。

  五、大賽主要安排

  本屆大賽全國總決賽不進行單獨的理論考試,只進行現場實操的比拼。賽事活動時間為4天,12月10日上午舉行開幕式,10日至12日為比賽日,12月13日晚舉行閉幕式,閉幕式上將集中向獲獎選手頒獎,廣東將與第二屆全國技能大賽舉辦城市天津市進行會旗交接。大賽期間,將同期舉辦觀賞性、互動性強,群眾喜聞樂見的全國技能展示交流活動,組織開展具有地域和行業特色、技能文化濃鬱的「中華絕技」展演活動。

  與此同時,大賽還吸引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和積極參與。一是創新建立了四級社會贊助體系。11月20日,在北京舉行了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戰略合作夥伴和高級合作夥伴籤約儀式,共有15家知名企業成為戰略合作夥伴和高級合作夥伴,104家企業為大賽提供設備設施和技術支持,9家媒體合作夥伴為大賽提供宣傳服務。二是媒體積極宣傳大賽。大賽共有170餘家媒體共500餘名記者報名宣傳報導大賽。同期,還將聚焦大賽、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高質量技能人才培養等主題,舉辦2場新聞發布會、3場媒體見面會。三是各界大力支持大賽。大賽期間,將有600名志願者為大賽提供志願服務,還有大量醫護人員、公安幹警等為大賽提供防疫、安全保障等服務。

  我先介紹這些,謝謝大家!

  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組委會委員兼秘書長、廣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廳長陳奕威:

  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我代表大賽執委會向大家介紹大賽的籌備情況。

  在組委會的統一領導下,大賽執委會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各項籌備工作已全部就緒。

  一是場地設施設備準備就緒。本屆大賽將在廣州琶洲廣交會展館舉行,大賽場館總面積22.4萬平方米,其中室內場地18.9萬平方米、室外搭建場地3.5萬平方米,已全面完成開閉幕式舞臺、競賽區、展示區的策劃、設計和布展。賽場集中設置在展館的B區和C區,其中B區為製造與工程技術、結構與建築技術、運輸與物流、社會與個人4類賽項競賽區,C區為信息與通信技術、創意藝術與市場2類賽項競賽區,展示交流區和開幕式區也設置在C區。目前,賽事所需的直升機、地鐵車廂、數控車床銑床、挖掘機、裝載機等大型重型設備設施以及各種工具、耗材等均已配置到位,並完成安裝調試,打造了與現實工作環境高度相似的競賽場景。華為、騰訊、西門子等100多家知名企業廣泛參與,累計將為大賽提供總估值約6.3億元的設施設備及技術服務。

  二是技術支持保障有力。本屆大賽共有競賽項目86個,包括世賽選拔項目63個和國賽精選項目23個。堅持做到公平、公正、公開,組織開展了多次技術對接活動,開展大賽技術規則集中培訓;參考世賽標準、國家標準和行業規範,編制技術規則、項目技術文件和競賽試題;由各參賽隊推薦1名裁判員組成評判隊伍或邀請第三方對競賽項目進行集體評判;對賽場競賽區實行全程視頻監控。製作競賽指南和賽務手冊,開發大賽信息服務平臺,為參賽人員提供項目信息和技術指引。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廣東廣播電視臺等媒體合作,在賽場設立直播間,進行賽事現場的網絡直播,聯合中國網、騰訊課堂等多渠道實現全程「雲端觀賽」。

  三是後勤服務細緻到位。本屆大賽規格高、規模大、涉及廣,包括選手、裁判、參賽代表團人員、展示交流、媒體記者、技術觀察員等各類人員近萬人。我們制訂了詳細的後勤保障方案,組建專門接待團隊與36個代表團緊密對接,開展一對一全方位服務;招募和培訓600多名志願者,在場館內外、機場、高鐵站和火車站等提供周到服務。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大賽期間各參賽代表團的食宿交通實行統一安排,在賽場內免費提供餐食,設置專門就餐區錯位錯峰用餐,所有代表團集中入住21家酒店,提供免費直通車、穿梭巴士等往返酒店至賽場。

  四是開閉幕式及展演活動準備充分。大賽期間,將舉辦開閉幕式、全國技能展示交流、中華絕技展演等大型活動。目前,開幕式已準備就緒,閉幕式正按計劃排演。開幕式將於明天上午在廣州琶洲廣交會展館C區舉行,各參賽代表隊會陸續亮相。閉幕式將於12月13日晚在廣州海心沙舉行,為獲獎選手頒獎。執委會精心組織設計了大賽獎牌,包括金牌、銀牌、銅牌以及優勝獎、參賽隊最佳獎、西部技能之星獎6種獎牌。獎牌設計既突出中華文化,又體現廣東特色,既弘揚工匠精神,又融合科技元素,充分展示「新時代、新技能、新夢想」的大賽主題。閉幕式上,往屆世賽獲獎選手、港珠澳大橋建設團隊將到場與大家共襄技能盛會。此外,本屆大賽將技能競賽和技能展示交流有機結合,我們在C區場館將舉行全國技能展示交流活動、「中華絕技」展演,歡迎大家通過線上、線下方式觀看,積極投票選出你最喜愛的「中華絕技」。

  五是疫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做好疫情防控是保障大賽安全平穩首要工作。我們制定了大賽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及相關指引,開發了每日健康申報小程序,遴選核酸檢測機構,每個代表團居住酒店均安排了醫生、護士和民警24小時值班,組織了實地探察和防控演練。從檢查驗收情況看,各場館、酒店、車輛等場所設備防疫物資和措施全部落實,消毒、測溫等工作已準備就緒。按照「誰派出、誰監測、誰負責」的原則,從11月底開始每日進行健康申報,在抵穗前7天內和3天內、開幕式前72小時和閉幕式前48小時統一組織4次核酸檢測,目前全部報到人員健康申報和核酸檢測均無異常。

  明天,大賽就要開幕了,廣東作為大賽的承辦方、東道主和參與者,我們將竭誠為參賽選手和各位嘉賓提供熱情、細緻、周到的服務。我相信,在組委會的精心指導下,經過全體選手、裁判員和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我們一定能將首屆全國技能大賽辦成一屆富有新意、影響廣泛的技能盛會!

  我的介紹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廣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馬曙:

  下面,我來介紹一下大賽的組織保障及防疫安排。這次全國職業技能大賽,比賽項目多、辦賽規模大、賽事規格高,參賽人員多,加之新冠肺炎疫情變因增多、防控壓力巨大。為此,這次大賽採取了最嚴格的防控措施。

  一是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及相關指引》,成立了專門的防控工作小組,組織了實地檢查和防控演練。

  二是開發了每日健康申報小程序,協調各類參賽人員從11月底開始每日進行健康申報。

  三是先後4次對所有相關人員進行核酸檢測。大賽前7天和前4天在所在地進行了2次核酸檢測,到廣州後,我們又遴選確定了2家核酸檢測機構,到酒店對所有參賽人員再次進行了核酸檢測,閉幕式前48小時對參加閉幕式的人員進行核酸檢測,做到全覆蓋、嚴防控。

  四是在已建立各類人員每日健康申報基礎上,抓緊收集各代表團防疫資料,完善防控預案和抵穗後人員核酸檢測流程圖,有針對性地做好防控工作。按照「誰派出、誰負責、誰監測」的要求,以下四類人員嚴禁參加大賽:1.賽前14天內有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或有呼吸系統疾病疑似症狀無法排除新冠肺炎可能的人員;2.賽前14天被標註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無症狀感染者及密切接觸者;3.已治癒出院的確診病例和已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但尚在隨訪及醫學觀察期內的人員;4.入境後處於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期的人員。

  下面,我介紹一下大賽的安全保障和後勤服務工作。

  前期,我們根據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管理原則,成立了安保工作領導小組,成立工作專班,建立聯防聯控機制,完善各類方案預案,召開安保工作協調會,制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安全保衛總體工作方案》及各類預案,設置大賽開閉幕式場地、比賽場館的防疫點、安檢口和消防點,組織應急演練,做好了大賽閉幕式與廣州馬拉松賽日期、地點重疊交叉等工作的前期協調,安保準備工作緊鑼密鼓推進。

  本屆大賽有36個參賽代表團參加,加上展示交流、媒體、技術觀察等各類人員,大賽執委會接待安排的人員將超過萬人,總體規模大、接待規格高。為做好後勤保障工作,我們組建接待團隊對36個代表團實行一對一服務,對大賽期間各代表團人員的食住行等方面都制訂了詳細的後勤保障方案,主動為大賽提供周到細緻的服務。

  總體來講,廣州相關職能部門已建立聯動機制,加強溝通協調,通力協作做好本屆大賽後勤保障各項工作,保證大賽的安全和順利進行。

  王明政:

  剛才,張立新同志、陳奕威、馬曙同志分別給大家介紹了相關情況。下面,請記者就關心的問題進行提問。

  新華社記者:

  張司長,你好!剛才你提到本屆大賽採取集中開放、綠色安全、賽展結合的辦賽方式,我們很想知道本屆大賽有哪些看點?

  張立新:

  謝謝你的提問。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將技能競賽和技能展示交流活動有機結合,吸引企業、院校和社會各界集中布展,廣大公眾廣泛參與和觀摩賽事活動。主要看點有:

  一是競賽活動本身,精彩紛呈,這也是大賽的首要看點。本屆大賽項目多、規模大、水平高、觀賞性強,既有機電一體化、數控車、工業控制、飛機維修等先進位造業項目,也有機器人系統集成、移動機器人、增材製造、雲計算等新興產業項目,還有電工、焊接、裝配鉗工、汽車技術、砌築等傳統產業項目,也有時裝技術、木工、園藝、花藝、酒店接待、餐廳服務等觀賞性強的項目,還有美容、美發、烹飪、健康和社會照護、烘焙、茶藝等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項目,項目豐富多彩、精彩有趣。社會公眾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根據賽事安排到現場觀賽。同時,根據疫情防控要求,本屆大賽創新觀賽方式,所有項目均開設「雲觀賽」,廣大公眾可以足不出戶,通過「雲觀賽」平臺直播觀看或回播觀摩大賽。

  第二個看點是技能展示交流活動多,互動性強。技能展示活動將全方位展示「十三五」時期我國技能人才工作取得的成效,這是大賽的第二個看點。大賽同期,在展館設5個展區,分別是國家展板、省(區、市)及參賽行業部門展區、廣東技工院校展區、贊助企業展區和設施設備支持單位展區,共計179個展位,展位總面積超過1萬平米。來自全國各省(區、市)和有關行業部門的150多個展示項目、31所院校、6家大賽戰略合作夥伴、9家高級合作夥伴和110多家設備設施支持單位將同場展示。展示項目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可與觀眾進行很好互動和體驗。通過這些活動大家可以全面了解各地各行業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成果、技工教育經驗和亮點、地方特色技能技藝、行業風採和企業品牌、產品、技術等,同時還為政府、企業、院校搭建了深入交流、討論與合作的平臺。

  第三個看點是「中華絕技」展演活動,充分展示中華民族高水平的技能技藝。活動將現場展演20項具有中華民族傳統特色的「中華絕技」,這也是大家了解技能文化最有趣的看點。大賽共收到「中華絕技」報名參演項目171個,涵蓋高新技術、手工製作、藝術創意等六大行業領域,內容豐富。活動開展以來,得到了全社會廣泛關注,尤其是40個優秀展播項目在央視網、抖音、技能大師在線培訓平臺滾動播出以來,觀眾踴躍投票,短短的15天時間,三個網絡平臺投票總數超2000萬人次。大賽期間,將評選出「最受歡迎的中華十大絕技」,並在大賽閉幕式上揭曉、頒發證書。

  目前,技能競賽、技能展示交流活動、「中華絕技」展演活動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就緒,歡迎大家關注、報導。

  人民網記者:

  陳廳長,您好。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一共有86個項目,包括了世賽選拔和國賽精選項目,一定是精彩紛呈,極具吸引力的。可以為我們詳細介紹一下這86個項目的特點嗎?

  陳奕威:

  謝謝你的提問。本次大賽共86個項目,涵蓋生產製造、建築工程、信息通訊、生活服務等14個國民經濟行業大類,具體分為運輸與物流、結構與建築技術、製造與工程技術、信息與通信技術、創意藝術與時尚、社會及個人服務6大類別。具體來說,有以下三個特點:

  一是緊密對接先進位造業。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本屆大賽設有先進位造業項目30個,佔比35%,例如數控車、塑料模具工程、工業設計、原型製作、CAD機械設計、工業機械、焊接、飛機維修等。大家可以在比賽現場參觀現代工業製造的高精尖設備,觀摩選手們的精湛技藝,近距離感受我國先進位造業高速發展的蓬勃態勢。

  二是充分銜接新基建新職業。新基建涉及到通信、電力、交通、數字等多個社會民生領域。本次大賽,戰略新興產業項目32個,佔比37.2%,例如工業4.0、軌道車輛、移動機器人、雲計算、汽車智能化、物聯網技術、光電技術等。在這類項目中,大家可以身臨其境感受工業4.0應用環境,觀看機器人系統集成組裝全過程,觀摩軌道技術人員作業程序和細節,領略選手們比速度、比技藝、比意志的工匠風採。

  三是高度貼合群眾生產生活。本次競賽還設置了許多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競賽項目,如美容、美發、花藝、烘焙、茶藝及商品展示技術等,每個項目都有非常精彩的看點,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觀摩。在花藝項目中,有新娘花飾、植物設計、切花裝飾等極具觀賞性的現場展示;在茶藝項目中,除基本技能、禮儀接待、茶藝流程演示,還有極具創意的茶藝作品展演;在烘焙項目中,選手們製作出來的糕點香飄四溢。如果你是一位熱愛生活、熱愛時尚、熱愛美食的人,一定不要錯過這類賽事。

  中國勞動保障報記者:

  張司長,你好!本次大賽大家除了關注賽事項目和選手,我們也更加關注大賽的公平和公正,請問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都採取了哪些措施來保障大賽的公平和公正?

  張立新:

  謝謝你的提問。公平公正是舉辦職業技能競賽的生命線,也是我們嚴守的底線。一直以來,我們高度重視大賽的公平公正,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大賽的技術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制定競賽技術文件,明確「大賽比什麼、怎麼比」。9月初,大賽組委會印發《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競賽技術規則》,為大賽技術工作確立了根本方向,為組織工作提供了政策遵循,是技術工作開展的依據和標準。11月10日,公布各項目技術工作文件,包括試題、評分標準或命題思路、樣題等內容。大賽世賽選拔項目參照世賽相關技術標準確定競賽標準;國賽精選項目參照國家職業技能標準三級或以上、或世賽技術標準確定競賽標準。

  二是公開遴選項目裁判人員,組建高素質執裁隊伍。6月,採取遴選推薦方式組建各項目裁判長團隊。9月,完成裁判長助理、各參賽隊裁判員、第三方執裁項目裁判員推薦和報名註冊工作。截止目前,將有來自企業、技工院校、大學等方面的2376名專業人員參與裁判,為競賽按計劃組織開展、競賽作品專業評審提供了基本保障。

  三是組織技術培訓和交流活動,統一裁判尺度和標準。制定培訓總體方案,多次組織集中技術對接活動,開展大賽技術規則集中培訓,組織開展項目內技術交流、大賽信息系統應用培訓等活動,指導各項目技術文件的編制。賽前已開展各項目裁判員培訓176次,其中,面向西部裁判員培訓49次。進一步細化裁判對技術規則的理解和要求,明確了自由裁量權的使用,有效規避對技術規則的理解偏差。

  四是成立監督仲裁委員會,加強大賽監督。大賽成立監督仲裁委員會,建立申訴處理機制,健全大賽巡察制度,切實保障大賽公平公正舉辦。同時,通過雲觀賽、大賽信息系統等信息技術手段,做到事件可追溯、處理有依據。

  為保障大賽公平公正,大賽組委會、執委會前期做了大量工作,各項工作進展順利。但是,公平公正的大賽氛圍的形成,還需要各代表團,所有參賽選手等全體人員共同參與和維護,我們也希望各代表團嚴格遵守技術規則,正確對待比賽成績,為大賽的公平公正舉辦共同努力。當然,我們也熱忱歡迎廣大媒體朋友參與大賽監督,提出寶貴意見。

  南方日報記者:

  陳廳長,您好!剛才您提到,本屆大賽也設計製作了獎牌,能否為大家具體介紹一下獎牌的樣式和設計理念?

  陳奕威:

  謝謝你的提問。本屆大賽設金銀銅牌和優勝獎,對各項目獲得前3名的選手分別頒發金牌、銀牌和銅牌,對前3名以外但排名在參賽人數1/2以上的選手頒發優勝獎。同時,為了鼓勵各地參賽特別是支持西部地區參賽,增設了參賽隊最佳獎和西部技能之星獎。

  針對各類獎項我們相應設計和製作了大賽獎牌。獎牌設計融入了中國傳統文化、新科技成果等元素,同時突出廣東特色。獎牌正面主體為全國技能大賽標識,底部雕刻著中國古代工匠的建築奇蹟——長城;背面浮雕圖像是廣州塔、港珠澳大橋等廣東代表性建築,周邊飾有廣州市花木棉花,吊耳則是中華文化標誌性形象——「龍」。整個獎牌設計風格簡約,將中國古代和現代建築融為一體,表達了對技能健兒們弘揚工匠精神、展現精湛技藝、實現自我價值的美好祝願,體現了「新時代、新技能、新夢想」的大賽主題。

  羊城晚報記者:

  陳廳長,您好。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是在家門口舉辦的一屆重要賽事,作為普通市民,可以通過什麼渠道觀看或參與大賽?如果想到現場近距離觀賽,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事項?

  陳奕威:

  謝謝你的提問。非常感謝大家對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的關注。12月10日至12日三天為正式比賽日,86個項目同時在各賽場開展比賽,比賽時間從上午9點至下午4點。歡迎廣大市民朋友關注大賽、觀摩大賽、參與活動。大家可以通過線上和線下兩種方式觀看賽事。

  一是到現場觀看。市民可通過微信小程序進行實名制預約,登記個人信息,選擇入場日期和時間,獲得預約二維碼,攜帶個人身份證件到場館掃碼進場。我們在小程序上提供了觀賽指引,現場每個項目也有解說員提供解說服務。這裡特別提醒大家,現場觀賽請全程佩戴口罩,並保持觀賽秩序,不要幹擾選手比賽。大賽期間還將同步開展全國技能展示交流、「中華絕技」展演、高技能人才研討會等活動,歡迎大家持續關注、踴躍參與。

  二是在雲端觀賽。賽事期間,中央電視總臺粵港澳大灣區總站將設立融媒體直播間,創新性實現音頻、視頻同步直播;廣東廣播電視臺將設置現場直播間,直播精彩紛呈的賽事內容。廣大觀眾可通過央視新聞客戶端、中國之聲、央廣網、中國網、廣東廣播電視臺觸電新聞、騰訊課堂等多渠道觀看賽事直播,也可以通過大賽官方網頁、官方微博、微信小程序等平臺獲取更多賽事資訊。

  同時,約有170多家500多名媒體朋友們來到大賽現場,開展全方位、多角度的現場報導。大賽精心遴選了「技能主播」和「技能達人」現場觀賽,通過抖音、快手等平臺與廣大觀眾線上線下互動,實現精彩賽事多渠道共享,讓大家都能參與到大賽中來。謝謝。

  王明政:

  今天的媒體見面會到此結束。

  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賽後新聞發布會
    12月14日,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組委會舉行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賽後新聞發布會,請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組委會委員兼秘書長、人社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張立新,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組委會委員兼秘書長、廣東省人社廳廳長陳奕威,天津市人社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沈超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明日開幕 2557名技能高手角逐羊城
    中國甘肅網廣州12月9日電(本網記者 李紅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簡稱「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將於12月10日-13日在廣州舉行。 新聞發布會現場 今天上午,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賽前新聞發布會在廣州琶洲廣交會展館舉行,大賽組委會、執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大賽組織工作及籌備進展情況
  • 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競賽技術規則是什麼?一起了解
    其中,技術工作組負責組織制定競賽技術工作方案;編制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競賽技術規則;對競賽各環節技術工作提出規範要求;提出各項目裁判長人選;組織各項目編制技術工作文件並命題;指導協調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執委會(以下簡稱執委會)實施技術保障和賽務保障;指導協調執委會組織開展技術對接、賽前培訓;指導協調或根據職責參與處理競賽過程中的突發情況等。
  • 珠江之畔,群英秀實力——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綜述 中國勞動保障...
    12月10日至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在廣州珠江之畔隆重舉行。2557名技能精英在人們的見證下,三天之內,秀出了最高技能、賽出了最好水平。  一種令人心潮澎湃的鼓勵鞭策  12月10日上午,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開幕式上,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宣讀習近平總書記為大賽發來的賀信時,全場沸騰了!
  • 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富有新意影響廣泛很好體現了「新時代新技能新...
    12月14日上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組委會舉行賽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人社部宣傳中心主任王明政主持,人社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張立新,廣東省人社廳廳長陳奕威,天津市人社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沈超出席發布會介紹相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今天開幕 2557名技能高手同場PK
    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今天開幕 2557名技能高手同場PK金羊網  作者:周聰、張豪  2020-12-10 2557名參賽選手、86個競賽項目
  • 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倒計時,直擊選手賽前情況~
    11月24日由廣東省人社廳組織的「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媒體探營」主題活動在廣州舉行來自全國近20家媒體組成的採訪團上午9時許,媒體採訪團一行來到了廣州市工貿技師學院,走訪了世界技能大賽製冷與空調、CAD機械設計兩個項目國家集訓基地以及信息網絡布線實訓室,採訪了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項目專家和參賽選手。在製冷與空調項目裁判長李川等人的帶領下,採訪團參觀了世界技能大賽製冷與空調項 目中國集訓基地。
  • 「數」說第一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
    「數」說第一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 2020-12-11 1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開賽 天津選手信心滿滿
    人民網廣州12月10日電 (記者扎西)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簡稱首屆全國技能大賽)10日在廣州開幕,同期將舉辦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中國區選拔賽。記者從大賽組委會獲悉,首屆全國技能大賽有來自全國36個代表團的2557名選手參賽,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舉辦的規格最高、競賽項目最多、參賽規模最大、技能水平最高的綜合性國家職業技能大賽。本次比賽場館面積22.4萬平方米,共設86個比賽項目,既有高精尖的飛機維修、機電一體化等項目,也有接地氣的美容美髮,烘焙花藝等實用項目,覆蓋14個國民經濟行業大類。
  • 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甘肅選拔賽即將在甘肅新東方隆重舉行
    9月8日,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甘肅選拔賽(烹飪及西點項目)即將在甘肅新東方盛大開幕。目前我校各項籌備工作均已準備就緒,熱烈歡迎全省參賽選手、裁判、嘉賓的到來,一起見證這場隴原盛事!距離此次技能大賽開賽還有不到一天的時間,我校各大賽事籌備工作小組也都進入了忙碌的最終籌備階段。
  • 大洋午讀——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在廣州舉行
    TOP 1 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在廣州舉行 體驗高精尖技術、觀摩工業4.0、享受藝術項目……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簡稱「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將於12月10日至13日在廣州廣交會展館舉行,共有來自全國36個代表團2557名選手參賽。12月9日舉行的賽前新聞發布會上,大賽組委會、執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了大賽相關組織工作及籌備進展情況。
  • 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今天開幕
    12月10日上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簡稱「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在廣州開幕,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格最高、項目最多、規模最大的全國性、綜合性職業技能賽事。
  • 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媒體團共遊廣州,感受技能氛圍
    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已經落幕,此次大賽吸引了170多家媒體參與宣傳報導。在比賽接近尾聲之際,廣州邀請來自省外的130多名記者登上廣州塔、夜遊珠江,感受廣州的城市魅力。據悉,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相關報導達2萬篇次,為大賽圓滿舉行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激勵更多勞動者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據介紹,大賽邀請了170多家媒體的500多名媒體從業人員來到比賽現場,展開全方位、多角度的報導。其中,中國網等60多家媒體參與直播,各平臺直播累計觀看1.7億人次;各類媒體進行了廣泛宣傳,相關報導累計2萬篇次。
  • 【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兩千技能高手過招 20項「中華絕技」同場PK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周聰 張豪 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來了! 12月9日,全國技能大賽召開賽前新聞發布會,大賽組委會、執委會相關負責同志出席,介紹大賽相關組織工作及籌備進展情況,回答記者提問。
  • ——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交通運輸部代表團參賽綜述
    一次次打磨拋光,比的是耐心和手感;一個個故障排除,考察了知識的把握和應用;一次次汗水滴落,傾注的是專注和用心……12月的羊城溫暖溼潤、草木葳蕤,在珠江之畔的琶洲國際會展中心,來自全國36個代表團的2557名選手經過3天激烈比拼,為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交通運輸部代表團7名選手在各自的賽項中,爭分奪秒、全心投入。
  • 探訪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南京化工技師學院選手備賽情況
    參賽選手朱海12月10日,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將在廣州開幕。朱海同學將參加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比賽。從現場可以看到,參賽選手已經進入衝刺階段,調整狀態、查漏補缺,成了他近段時間最重要的任務。主教練王桂彬正在指導參賽選手朱海2020年,南京化工技師學院被確立為全國第一屆世界技能大賽可再生能源項目江蘇省集訓基地。可再生能源專家黃詠梅表示,我國追求中國製造的品質和榮耀,通過國家級競賽和世界技能大賽,促使一大批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同時,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研、以賽促建,有利於全面提升技工教育辦學質量和水平。
  • 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廣州開幕,廣東近百名選手參賽
    21歲的廣東選手範彪懷著平常心迎接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的到來。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格最高、項目最全、選手最多、影響最廣的綜合性、全國性技能競賽盛會,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12月10日在廣州正式開幕。  12月9日召開的大賽新聞發布會透露,大賽共設86個比賽項目,分世賽選拔項目和國賽精選項目,共涉及14個國民經濟行業大類,均服務於實體經濟。
  • 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具有「風向標」意義
    □ 沈峰12月10日-13日,備受矚目的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在廣州舉行。據悉,本屆大賽共86個項目,涵蓋生產製造、建築工程、信息通訊、生活服務等14個國民經濟行業大類。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格最高、項目最多、規模最大的全國性、綜合性職業技能賽事。我國舉辦第一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以及通過比賽獎勵表彰技術能手,向社會傳達了一個明確的價值信號: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進一步激勵廣大勞動者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加快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
  • 南航全流程「親和精細」服務,保障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
    民航資源網2020年12月7日消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以下簡稱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將於2020年12月10日至13日在廣州舉辦。作為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戰略合作夥伴中唯一的交通運輸類企業,南航於12月5日至15日,在北京、天津、烏魯木齊、瀋陽、重慶等16條來粵航線的23個航班推出全國技能大賽主題航班,並安排了大賽運輸保障措施,為大賽代表團提供「親和精細」的全流程全鏈條服務保障。  「本次航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主題航班,我們熱烈歡迎前來羊城廣州參加大賽的代表團嘉賓們,向精益求精的技能工匠們致敬!」
  • 整裝待發 揚帆起航|四川五月花技師學院「第一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
    world skills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暨第46屆世界技能競賽全國選拔賽以「新時代、新技能、新夢想」為主題,將於2020年12月10日—13日在廣州市舉行。四川五月花技師學院陳思同學將代表四川徵戰全國「酒店接待」項目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