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雅培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因未經審查在抖音平臺發布「雅培小安素」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廣告,違反《廣告法》相關規定,被上海市楊浦區市場監管局罰款194萬餘元。
近年,雅培已多次因違法廣告被行政處罰或起訴。此前的營養品廣告更涉及到了違規傳播疾病治療功能、虛假宣傳、引證內容不實等嚴重違法行為,雅培為什麼如此急迫地推廣呢?
近年多次違反廣告法被罰
雅培近期被罰是因未經審查發布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廣告,且利用廣告代言人作推薦,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中第四十六條、第十六條第一款規定。
此前,雅培已經數次因違反廣告法而被處罰或起訴。2018年6月、2018年11月、2019年3月,雅培旗下相關產品違反廣告法第十七條規定,相關產品在廣告中涉及疾病治療功能,以及使用醫療用語或者易使推銷的商品與藥品、醫療器械相混淆的用語,相關部門對其進行處罰。
2016年11月,雅培旗下相關產品違反廣告法第十一條第二款規定,其廣告引證內容不真實、不準確,未標明出處。上海市黃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其進行相應行政處罰;2013年,雅培旗下「菁智」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奶粉涉嫌虛假宣傳,被成都法院起訴。
以上案例可見,雅培此前的營養品廣告已經涉及到違規傳播疾病治療功能、虛假宣傳、引證內容不實等嚴重違法行為。
雅培營養品廣告營銷為何用力過猛?
10月22日,雅培公布的2020年三季報顯示,第三季度全球營收為88.53億美元,同比增長9.6%。其中,營養品第三季度的全球銷售額為19.2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8.24億元),同比增長2.6%。雅培表示,在嬰幼兒營養品的國際業務中,大中華區的挑戰性環境抵消了東南亞帶來的增長。
可見,雅培的營養品業務相對整體業務來說,業績增速緩慢,且在大中華地區面臨挑戰。實際上,自2014年起,營養品業務在雅培的總體營收佔比中悄然下滑至第三位。近年來,營養品板塊中佔比份額最大的嬰幼兒奶粉與2016-2017年的增速和營收相比在大幅降緩。
2018年,業內甚至傳出雅培要以90億美元的價格出售包括奶粉在內的營養品業務的消息。隨後雅培否認了這一消息,不過業界有聲音表示收購沒有達成是因要價過高被拒絕。
乳業分析師宋亮曾分析認為,雅培市場表現低迷的原因主要分為三點:一是受肉毒桿菌事件、假奶粉事件打擊;二是受到A2、貝拉米等新晉網紅品牌的衝擊;三是渠道轉型慢,「母嬰為主的發展思路沒有形成,還嚴重依賴傳統商超大賣場」。
所謂的「肉毒桿菌事件」是指2013年的恆天然肉毒桿菌事件,雅培是恆天然的下遊大客戶之一,國家質檢總局曾公告,雅培的兩個批次嬰幼兒配方奶粉存在被肉毒桿菌汙染的風險,雅培當天聲明對這兩個批次的產品進行預防性回收並銷毀。但雅培在事件中要求恆天然瞞報而備受消費者指責,業績因此一落千丈。
質量問題始終存在
除了「肉毒桿菌」事件,雅培近年在國內外還被爆出了不少質量問題。
2018年,在中國臺灣,雅培旗下6款產品共計接到629起投訴,對此,當地相關部門對具有安全疑慮的6款產品進行全批號預防性下架。
2017年10月,雅培一款標稱「心美力較大嬰兒配方奶粉(2段)」的產品因煙酸的檢測值與標示值不符,在中國香港遭下架。2017年9月6日,央視財經《消費主張》欄目報導的《揭秘奶粉的秘密(上)》中,雅培一款海淘奶粉也因鐵元素和生物素的含量不符合國標被點名。
2010年9月24日晨,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以及雅培公司發布公告稱,由於雅培Similac品牌嬰兒配方奶粉中可能含有甲蟲,因此決定在美國等地進行召回。次年,西安一消費者稱自己的孩子在食用雅培奶粉時吃出一隻甲蟲,事件被媒體曝光並被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