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新聞網12月22日訊 據《呼和浩特日報》報導 今年以來,玉泉區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具體要求,根據時間節點和重點任務,有計劃、有目標、有標準、有措施地深入推進垃圾分類工作。按照「黨建引領、社區主導、物業支持、企業助力、全民參與」的原則,邊探索邊推進,因地制宜地全面開展垃圾分類工作。
為積極探索適合實際情況的垃圾分類模式,玉泉區首先明確垃圾分類示範片區,探索總結經驗,為全區垃圾分類工作順利開展提供樣板。截至目前,全區59個社區475個小區已經全部開展垃圾分類,全區124家公共機構已經全部開展垃圾分類,全區26所學校全部達到垃圾分類全覆蓋。
玉泉區按照「補齊短板、深入推進、形成長效」的思路,加大基礎設施設備投入力度。截至目前,投放可回收垃圾桶1109個、廚餘垃圾桶682個、有害垃圾桶604個、其他垃圾桶1219個。建設7座垃圾分類廂房,同時投資450餘萬元,配置了可用於清理大件廢舊家具和建築垃圾的自卸環保車6輛、可回收垃圾運輸車14輛、有害垃圾收集運輸車41輛、其他垃圾清運車輛49輛、廚餘垃圾清運車1輛。新購置壓縮式垃圾箱10臺、單臂吊清運車2輛,新啟動垃圾轉運站9座。初步形成了滿足玉泉區垃圾分類現狀的分類收運體系。
在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引導方面,黨建引領同樣發揮了巨大作用。玉泉區積極發揮黨員幹部、志願者、學生、督導人員、物業人員的作用,利用抖音、快手、媒體、現場講解等宣傳方式,在小西街社區、泓博三組團、綠波小區、石頭巷小學、玉泉區第二幼兒園等宣傳陣地,通過建設主題廣場、主動入戶、發放宣傳冊、組織現場活動等方式,多形式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在提升垃圾分類知曉率的同時,及時收集群眾意見建議,切實提升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截至目前,共宣傳230次,受益群眾40萬餘人。
為了探索如何做好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玉泉區還多種模式推進垃圾分類工作。一是由物業公司主動承擔。如萬錦小區,垃圾收集容器的投放、宣傳活動的開展、桶邊督導員的增設等工作,都是通過前期經驗總結,由物業公司主動策劃完成。這樣做的好處是,物業公司更了解本小區的居民特點、居民生活習慣等因素,能合理規劃垃圾投放、收運時間。同時,熟悉業主,利於開展入戶宣傳等工作,調動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二是之前的無物業小區,都由社區代管。如榮康醫院家屬樓、民政局家屬樓等,社區提前完成摸底工作,按照300—500戶的標準,放置一組四分類垃圾箱、配備一名垃圾分類督導人員。通過志願者、黨員幹部、社區工作者等宣傳人員,主動參與垃圾分類宣傳活動,通過入戶講解、發放宣傳冊、發放環保手提袋、現場遊戲等方式,開展宣傳活動。三是示範片區的運營模式。如小召前街街道辦事處,按照「辦事處主導、社區實施、物業參與、企業助力」的原則,採取市場化模式運行,能夠擁有更專業的管理、更科學的規劃。
(孫嶽龍)
【來源:呼和浩特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